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绞痛证治探讨原平市中医院(034100)皇甫云喜关键词心绞痛养血扶阳活血心绞痛的病名古代有胸痛、心痛、厥心痛、真心痛、胸痹等。最早记载见于《内经》。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有较深入的认识,并有一些有效的方药如瓜蒌薤白白酒汤,...  相似文献   

2.
中医辨治冠心病心绞痛举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属于祖国医学“胸痛”“心痛”“真心痛”范畴。对此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灵枢·厥病》云 :“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其病因病机多为本虚标实 ,虚实夹杂。正气不足为本 ,瘀血痰浊、气滞、湿困为标。正气不足多因五脏亏损 ,阴阳气血不足 ,推动无力或心失所养 ,心不能所主 ,心脉阻滞不通为其主要病机。在辨证论治方面胸痹心痛其病位在心 ,但与其诸脏均有密切的关系 ,必须整体地辨证地看待 ,才能使…  相似文献   

3.
论冠心病的辨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痛、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早在内经即有胸痛的记载,《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肩痛,两臂内痛。”强调了此病为气滞血瘀而致。《金匮要略》把胸痛称为胸痹,在《胸痹心痛短气病》篇指出:“胸痹不得卧,心  相似文献   

4.
治疗冠心病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祖国医学对冠心病早有认识,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肋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中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范围,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有很多,现就市场上常用的治疗冠心病中成药的合理应用做简单概述。1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冠心病是…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简称 ,临床表现以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为主。在祖国医学中虽无冠心病病名 ,但有很多类似的记载 ,如《素问·脏器法时论》中有“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说明对典型的心绞痛部位和不典型的部位已有所认识。《灵枢·厥论》中则有“痛如以锥镐刺其心 ,心痛甚者 ,脾心痛也”及“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等记载 ,此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急性心肌梗死 ,并指出了心源性休克时的征象及预后的严重性。下面仅以《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  相似文献   

6.
一、中医对胸痹心痛证的认识祖国医学对胸痹(心痛)证的记载,首见于《内经》,有心痛、真心痛、厥心痛等名称.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描述了胸痹(心痛)证的基本症状.又《灵枢·厥病篇》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指出本病预后的严重性.张仲景对于胸痹心痛的证治原则,就是继承《内经》的理  相似文献   

7.
<正> 冠心病在中医文献中虽无这一名称,但在古典医籍里却有很多类似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谓:"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说明对典型的心绞痛部位和不典型的部位已有所认识.《灵枢·厥病篇》则谓:"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等记载(类似心肌梗塞),并明确的指出了心源性休克的征象及其预后的严重性.《金匮要  相似文献   

8.
<正>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在祖国医学中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来看类似中医经典医著中所论述的真心痛、胸痹心痛。 1 对真心痛、胸痹心痛的认识 《灵枢·厥病》篇云:“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从此篇论述来看,真心痛极类似于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危重证候,预后很差。《素问·藏气法时论》云“心病者,胸中  相似文献   

9.
浅谈对冠心病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的认识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袁灿宇 《河南中医》2004,24(3):60-61
在祖国医学文献里对冠心病虽无病名记载 ,但早有证候明确论述。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这方面的记载。如《素问·藏气法时论篇》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胸背肩胛间痛 ,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说 :“真心痛 ,手足青至节 ,心痛甚 ,旦发夕死 ,夕发旦死”。《金匮要略》也说 :“胸痛彻背 ,背痛彻心”。其所描述的症状类似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笔者通过临床体会和病象上的观察 ,认为冠心病相当于祖国医学中的厥心痛、胸痹、真心痛等。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互相为用、相互制约 ,病理上互相影响 ,某脏病变都可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证治体会张笑丽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450000)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真心痛、厥心痛、心悸等范畴。临床症状上心绞痛与胸痹相似,心肌梗塞与真心痛相似,心律失常与心悸相似,心功能不全多表现为喘证和水肿。总的病因病机系本虚标实。我们从1987...  相似文献   

11.
史爱武  顾宁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0):2547-254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祖国医学中没有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病名,但从历代医书记载来看,很早就有关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的描述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虽然冠心病心绞痛与胸痹、心痛、厥心痛等有部分交叉重合关系[1],但现代中、西医学界普遍将冠心病心绞痛归之于心痛、胸痹、厥心痛、真心痛、厥脱证、惊悸、怔忡等病症范畴内。1常见中医证候描述《灵枢·厥病篇》有云:“厥心痛,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气虚血瘀发病机理与益气活血药治疗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其基本的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气虚血瘀。近十年来,根据气虚血瘀发病原理,采用益气活血法治疗冠心  相似文献   

13.
<正>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性病(简称冠心病),属中医的“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包络痛”等范畴。祖国医学对于这些病证的认识和防治,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本文试在整理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笔者临床体会,就中医防治冠心病的基本理论和临床规律进行初步探讨。一、古代医学对冠心病的认识从症状学来看,《内经》已有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塞的生动描述。《素问·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  相似文献   

14.
《内经》心痛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骏  严季澜 《国医论坛》2003,18(1):15-17
心痛是以心前区疼痛、憋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证。《黄帝内经》有对心痛病证的大量论述 ,然其内容分述于各篇之中 ,较为零散。笔者试从证候、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预后调理等几个方面予以归纳分析 ,以期对该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有所裨益。1 对证候的认识《素问·脏气法时论》云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指出心痛发作的部位特点为痛在胸中、胁下 ,并扩散到肩胛间甚至两臂内侧。《素问·痹论》将五脏气逆所致的心痛称为厥心痛。因心与肾、胃、脾、肝、肺相关联而又分为 5种证型。其临床表现各…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应属中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心痹”的范畴,如《灵枢.五邪》有“邪在心,则病心痛”,“心病者,胸中痛,胁下痛”的条文;又如《灵枢.厥论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些病症的发病部位、性质及预后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相类。冠心病病机较为复杂,常见的有寒凝、气滞、血瘀、痰阻、气虚、阴亏等。在笔者临证过程中,发现此病以痰瘀互阻伴肾气不足为多见,常运用益肾活血、祛瘀化痰法予以辨治,取得良好疗效。加味丹参饮组…  相似文献   

16.
<正>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治疗瘀血证的主要法则,它可以应用于临床各科。现将近年来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科病的报道举例概述于下: 1.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与中医书中记载的胸痹、心痛、心悸、怔忡和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证相类似。其病机与气血亏虚和流通不畅有密切关系。岳美中氏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源于心阳或心气不足,导致心脉痹阻,气滞血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中医临床分型与辨证施治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胸痹”“真心痛”“厥心痛”等证的范畴,早在《内经》和《金匮要略》中已有记载。如《灵枢·厥病篇》对厥心痛症状的描述“痛如以锥针刺其心”、“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  相似文献   

18.
胸痹即现代医学的冠心病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系由于冠状动脉壁的粥样斑块 ,引起血管腔的狭窄或填塞 ,导心肌缺血、缺氧 ,严重者可发生突然死亡。祖国医学虽无“冠心病”病名 ,但考《内经》有“心痛”、“真心痛”的记载。《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 :“心痛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之痛 ,鹰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这些论述概括了冠心病的基本病状。从而可以推论 ,冠心病隶属中医胸痛、真心痛、胸痹、心悸等范围。1 冠心病的发病机理《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篇曰 :“失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 ,即胸痹…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心绞痛可属中医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病证范畴。《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是《金匮要略》中论治心病专篇 ,其系统阐述了胸痹心痛的理法方药 ,对后世心病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笔者试述对其胸痹心痛证治特点的认识 ,以期从经方运用角度探讨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诊疗水平。1 胸痹心痛病机特点《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1〕(以下简称《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开篇第 1条即云 :“夫脉当取太过不及 ,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 ,今阳虚知在上焦 ,所…  相似文献   

20.
马连珍温阳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冠心病心绞痛属祖国医学的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的范围。古医籍中多有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中:“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鹰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记载:“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包括现代医学的心肌梗塞、心肌缺血、不稳定心绞痛。马连珍主任在治疗胸痹、心痛中认为,其病位在心,病机在于”阳危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内盛,此乃本虚标实之证。心主阳气,又主血脉,心脏依赖阳气的鼓动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