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临床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和预防低血糖发生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与患者低血糖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确诊者立即停用降糖药及胰岛素,并给予相应治疗至患者症状缓解,神志转清,血糖稳定在8~10mmol/L.此后继续观察24h血糖变化,16例病人经监测未发生反复低血糖,6h内血糖恢复稳定9例,6~24h血糖恢复稳定7例.16例病人血糖恢复常态后继续给予原发病治疗.结论 由于老年人多脏器功能减退,要充分认识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变化规律,应用降糖药物剂量应相应减少,做好低血糖的预防工作,避免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低血糖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4例老年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人低血糖反应具有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易误诊,诱因主要与饮食规律、降糖药物剂量有关.结论 老午患者需要加强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对血糖控制标准相对放宽,对于无糖尿病史昏迷患者,也应常规检查血糖.  相似文献   

3.
王愚 《中外医疗》2012,31(18):64-64
目的探讨低血糖中枢神经损害和怎么预后。方法选用30例低血糖性脑损害病人。分析了危害低血糖性脑损害的主因。结果引发危及低血糖性脑损害的原因:①可能有其它疾病所掩盖。②糖尿病患者使用其它药物或药物选择不当。不知道药物间的影响作用或者不根据自己身体的情况一直服用降糖药物,老年人最常发生。结论干预这些要素.可阻止发生,糖尿病患者医院就诊时,应该做常规的血糖检测。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具有患病率高、年龄大、慢性并发症和伴发疾病多、用药多、脏器功能减退、容易发生低血糖等临床特点.对老年糖尿病的降糖要进行个体化治疗,不仅血糖目标值要个体化,降糖药物和药物剂量也要个体化,选择降糖药物要兼顾安全有效,剂量从小到大,加强复诊和血糖监测,在不出现低血糖前提下把血糖控制到接近目标值范围.  相似文献   

5.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饮食控制是基础疗法,使用降糖药物是降低血糖、延缓和阻止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手段。然而,在积极饮食与药物控制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为吃的过少,或者由于降糖药物作用过强而诱发低血糖反应,轻者出现头晕、心慌、饥饿、出汗等症状,重者则可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一旦出现饥饿、心慌、全身乏力、头晕等表现时,需要注意是否为低血糖反应,最好去医院检测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9年2月接诊的经临床诊断为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58例. 结果 58例低血糖患者,经过治疗好转54例,4例经反复静脉推注50%葡萄糖和持续静滴10%葡萄糖后好转. 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可因血糖下降程度、速度、个体反应及耐受性不同而呈多样化.对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血糖的监测,随时调整降糖药物的治疗,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1995年11月~1996年8月对我院7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因口服降糖药物致低血糖,就发生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与结果一、1995年11月~1996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糖尿病人66例,其中因口服降糖药物致低血糖7例,发生率10.6%,住院后发生低血糖的时间在6~17天,7例低血糖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48~72岁,平均59.4岁,糖尿病史6~10年,平均9.1年。二、7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情况见附表。7例病人在服用降糖药物后,于发生低血糖前,均出现多汗,心慌,乏力,但无明显的饥饿感,而且很快出现意识障碍,一经发现,立即复查血糖,并给予…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病人一般血糖都是高的.在其治疗过程中,由于降糖药物过量或其他因素,可诱发低血糖反应,表现为心悸、出汗、饥饿感、视力模糊、头晕等症状,严重者可陷入昏迷状态.低血糖反应的症状与低血糖的程度密切相关,血糖越低,症状越重.但某些老年病人及合并自主神经病变者,可能无低血糖症状. 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和高血糖一样,对人体器官尤其是大脑有严重影响,血糖水平过低,直接影响脑组织等脏器的能量供应,因此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要尽早发现和防治低血糖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胰岛素联合降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甘精胰岛素+降糖药物治疗,观察组则行地特胰岛素+降糖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平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 h PG、Hb 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均较好,均能明显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低血糖的特点,旨在早发现早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老年低血糖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低血糖反应具有症状不典型,低血糖持续时间长等特点,易误诊,诱因主要与饮食不规律,降糖药物剂量有关。结论:老年患者需要加强血糖监测,对血糖控制标准相对放宽,对于无糖尿病史昏迷患者,也应常规检查血糖。  相似文献   

11.
背景低血糖症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糖浓度降低。目的对1例腹泻并发低血糖昏迷患者的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患者,男,84岁,出现腹泻并发低血糖昏迷,对其进行降糖治疗。结果与结论该患者是因腹泻,摄食不足,未调整降糖药物而致的低血糖症。患者联合服用3种降糖药物,易发生低血糖反应。对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一旦有摄食不足、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应用降糖药物要慎重,高度警惕无交感神经兴奋表现的低血糖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误诊的原因及临床救治.方法将2005年1月以来外院转来的以昏迷而急诊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确诊即补充高糖之后意识状况好转.结论糖尿病病人在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的同时,监测血糖波动是预防低血糖昏迷的关键.对于昏迷病人应及早查找原因及时恰当处理,可以降低并减少不良损害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29例中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辽宁医学杂志》2009,23(3):129-130
目的总结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早期诊断水平,降低其病死率;优化降糖方案,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结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病因与进食突然减少,用药不当,药物协同作用,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及伴心肝肾功能不全相关。其中独居与老龄是用药不当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认识,对于昏迷患者尽早行快速末梢血糖检测有助于提高急救水平,对于独居和年龄较大的患者,降糖方案应简便易行,血糖控制不宜过严。  相似文献   

14.
1 糖尿病发生低血糖常见原因 1.1 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用量过大,尤其是老年人服用优降糖等强力降糖药. 1.2 脆性糖尿病患者,病情不稳定者,容易出现低血糖. 1.3 注射胰岛素或服用药物后未按时进餐、或进食量减少. 1.4 饮食量减少或口服降糖药物剂量增加时,运动量保持不变,或活动量增大而没有及时加餐.  相似文献   

15.
老年低血糖昏迷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昏迷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45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老年低血糖昏迷患者发病与降糖药物的剂量大小有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低血糖反应,要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16.
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有低血糖发生,且多因不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及血糖监测不当而引发.现就我科27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低血糖昏迷4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建疆 《当代医学》2009,15(22):75-76
目的提高使用糖尿病降糖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对从2005年2月~2007年1月发表的有关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文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40例患者,均使用过胰岛素和/或磺脲类、双胍类药物。379例清醒,20例并发脑梗死,28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13例死亡。结论发生昏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使用降糖药物是低血糖昏迷的基础因素,低血糖昏迷危害极大,重视降糖药物安全性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在2型糖尿病中强化降糖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疗效的差异。方法 将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 两组,胰岛素泵组的病人采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胰岛素笔组的病人采用胰岛素笔降糖治疗。监测两组病人治疗 前后全天血糖谱的变化,观察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胰岛素泵 组与胰岛素笔组相比,在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 论 胰岛素泵和胰岛素笔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且胰岛素泵降糖效果优于胰岛素笔。  相似文献   

19.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的发生不但与血糖下降的程度有关,而且与血糖下降的速度、时间及病人的机体反应有关.由于对降糖药物引起的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误认为高血糖症在未得到血糖检测结果时就给予胰岛素治疗,导致低血糖休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及预防老年患者不易发觉的夜间低血糖,及时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避免造成中枢不可逆的损伤.方法住院期间采取末梢血糖八点法,需要睡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进食.禁止自行增加或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实施正确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同时加强夜班护士巡视,及时发现老年患者夜间低血糖.结果能有效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夜间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过程中一定要监测睡前及凌晨血糖有效预防老年人夜间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