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7月~2012年10月,选取门诊就诊的黄褐斑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接受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对照组:仅接受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次治疗后都辅以维C导入及胶原蛋白修复面膜外敷,每2周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口服氨甲环酸片,每日2次,每次250mg,连服半年。1个疗程结束即评判疗效,治疗期间及1个疗程结束后3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联合口服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优于单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且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针导入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笔者科室就诊的黄褐斑患者9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仅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观察组:32例,先采用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治疗4次,随后行Q开光1 064nm激光治疗6次。治疗6个月后进行黄褐斑平均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同时患者接受满意度调查,记录不良反应,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MASI评分由13.58±3.39降至8.79±1.69,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MASI评分由13.89±3.23降到10.74±1.92,有效率为81.25%,两组疗效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微针联合Q开关1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临床上有推广和普及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6月笔者科室治疗的120例黄褐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60例。其中A组采用Q开关Nd:YAG1 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B组单独使用Q开关Nd:YAG1 064nm激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MASI)、黑素指数(MCI)、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AS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A组患者mMASI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面部MCI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面部MCI值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与B组(3.33%)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优于单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nmNd:YAG激光联合纳晶微针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笔者科室就诊的8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3)。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nmNd:YAG激光联合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Q开关1 064nmNd:YAG激光治疗,每次治疗间隔2周,4次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MASI评分、临床疗效、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2周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MASI评分降低、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开关1 064nmNd:YAG激光联合纳晶微针导入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较单独使用激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2年8月在大足区人民医院就诊的6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将患者分为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联合治疗组,各20例。Nd∶YAG激光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氨甲环酸组采用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 nmNd∶YAG激光治疗联合氨甲环酸超声导入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12周后,联合治疗组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MASI)明显低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满意度高于Nd∶YAG激光组、氨甲环酸组(P<0.05);治疗后,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15.00%、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半年复发率低于Nd∶YAG激光组及氨甲环酸组(P<0.05)。结论:Q开关1 064 n...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口服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Q开关Nd:YAG激光器以大光斑低能量模式,波长1 064nm,光斑6~7mm,能量2.0~2.5J/cm~2对35例黄褐斑患者进行治疗,以治疗处呈现微红为治疗终点,每月1次,共治疗5次,同时口服氨甲环酸片0.25g/次,2次/d,连服4个月。结果:33例患者完成治疗,其中基本治愈9例(27.27%),显效19例(57.58%),好转4例(12.12%),无效1例(3.03%),总有效率达84.85%。患者耐受性好,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口服氨甲环酸联合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氨甲环酸联合中药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每日2次,治疗组同时口服氨甲环酸0.5g/天,共12周。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拟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43.3%,有效率66.7%;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0%,有效率3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甲环酸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女性黄褐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激光透皮下氨甲环酸给药联合甘草酸苷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整形美容 科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9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A组、试验 B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给药联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试验A组在 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Q开关Nd:YAG激光辅助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试验B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 予点阵激光辅助透皮下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比较三组临床疗效、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评 分、治疗满意度、皮肤色斑变化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B 组(P <0.05);试验A组MASI评分低于对照组、试验B组(P <0.05);试验A组皮肤色斑变化率高于对照 组、试验B组(P <0.05);试验A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试验B组(P <0.05);三组治疗期间均未出 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Q开关Nd:YAG激光辅助外用3%氨甲环酸精华给药联合甘草酸苷口服治疗黄褐斑 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缩小黄褐斑面积,减轻病情严重程度,色素沉着几率小,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 高,也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对MAS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7年2月-2018年10月门诊收治的116例黄褐斑患者,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采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观察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氨甲环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Melasma area severity index,MASI)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93.85%)明显高于对照组(74.5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4,P=0.00);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后MASI评分为(10.63±3.63)分,略低于对照组的(11.38±3.7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8周、12周MASI评分为(8.21±3.28)分、(6.32±3.5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6±3.54)分、(8.23±3.40)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低于对照组的27.4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3.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一使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方案,联合使用氨甲环酸片治疗黄褐斑有效性更明显,可相对减少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且明显降低复发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水光注射三联疗法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医院门诊就诊的黄褐斑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接受水光注射三联疗法(玻尿酸2.5ml,氨甲环酸3ml,还原型谷胱甘肽1.5ml)3次,每2个月1次;Q开关1 064nm Nd:YAG激光(光斑直径6~7mm,能量密度3.0~4.06J/cm2)治疗3次,于每次水光治疗后1个月进行,两种治疗交替进行;对照组:仅接受Q开关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每月1次,共6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3.3%,对照组有效率5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水光注射三联疗法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皮肤肤质,淡化黄褐斑,效果明显优于单用Q开关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且安全性佳。但水光注射三联疗法联合大光斑低能量Q开关1 064nm Nd:YAG激光治疗对黄褐斑的改善程度与治疗次数、术后肌肤的修复及保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观察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用强脉冲光、波长1 064nm Q开关激光、波长1 064nm Q开关激光+桃红四物汤加减三种方法治疗黄褐斑患者,每组各30例,然后对比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强脉冲光组治疗黄褐斑的总有效率为63.33%,波长1 064nm Q开关激光组治疗黄褐斑的总有效率为83.33%,波长1 064nm Q开关激光+桃红四物汤加减组治疗黄褐斑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比三组方法治疗结果,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比强脉冲光、波长1 064nm Q开关激光在临床疗效上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黄褐斑比单一疗法治疗黄褐斑具有明显的疗效优势,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结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黄褐斑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8例,给予Q开关1 064nm激光结合中医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单纯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两组对比治疗效果、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有效率为77.08%,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反应。治疗组有2例出现色斑复发,复发率4.16%。对照组有12例出现色斑复发,复发率25.00%。结论:中医穴位注射结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其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该方法治疗有效、复发率低,且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黄褐斑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激光组:15例,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1次/月,共治疗6个月;联合组:15例,采用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激光治疗1次/月,两次激光治疗中间接受1次微针治疗,两种治疗交替进行,共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组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73.3%)显著高于激光组(53.3%)(P0.05),联合组的满意率(60.0%)显著高于激光组(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针导入类人胶原蛋白联合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黄褐斑临床诊断的105例患者均使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其中治疗组53例加用中药面膜外敷,对照组52例单纯1 064nm激光治疗。连续治疗3个周期,评价临床疗效及色素沉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随访1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7.79%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色素沉着发生率3.77%明显低于对照组17.31%(P0.05)。结论: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科室门诊收治的162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联合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果酸组:采用单纯果酸治疗;激光组:采用单纯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三组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m 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t=8.52,P0.05),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0.74%,激光组有效率59.26%,果酸组有效率53.70%,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激光组和果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满意率88.89%,激光组患者满意率55.56%,果酸组患者满意率57.41%,三组间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果酸治疗黄褐斑疗效优于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及单纯果酸治疗,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笔者科室收治的84例黄褐斑患者,根据患者住院号顺序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应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研究组应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黑素指数、红斑指数、皱纹指数以及水分含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褐斑患者应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黑素指数、红斑指数、皱纹指数以及水分含量等指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且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较理想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确诊为黄褐斑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术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治疗过程中记录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进行m MASI评分,并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治疗组m MASI评分下降更明显(t=-3.52,P0.05)。治疗组有效率83.5%,对照组有效率55.2%,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治疗组的满意率84.6%,对照组的满意率58.6%,两组间的满意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4.49,P0.05),所有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Q开关1 064nm激光联合果酸换肤术优于单用Q开关1 064nm激光治疗黄褐斑,且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褐斑患者6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单纯应用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治疗;治疗组在应用Q-开关Nd:YAG激光1064nm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0.9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日1次,每次激光治疗后连续点滴5日。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效16例,好转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基本治愈9例、显效1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0.9%,两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Q-开关Nd:YAG激光1 064nm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面部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调Q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有效率、黄褐斑积分下降指数、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ASI)评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33%和73.33%(P0.05);两组黄褐斑积分及MASI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黄褐斑积分下降指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及黄褐斑生活质量评分量表(MELA-SQO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28.3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Q激光联合氨甲环酸巴布剂治疗面部黄褐斑,可有效祛除色素斑,减少色素沉着,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谷胱甘肽凝胶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3例,接受Q-开关Nd:YAG激光联合谷胱甘肽凝胶治疗;对照组13例,仅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14天治疗1次,6~1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4.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比观察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联合谷胱甘肽凝胶治疗黄褐斑较单用Q-开关Nd:YAG 1 064nm激光治疗有明显优势,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