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孙琴花  易蓉  杨丹 《癌症进展》2016,14(5):497-499
目的:分析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行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病历资料,评价手术效果,术后生存情况并分析生存影响因素。结果12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淋巴结的清除量是(22.34±2.42)枚,术中出血量为(203.24±23.56)ml,需术中输血的患者为6.25%(8/128),术后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为(3.04±0.45)d,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2.13±0.24)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2.23±2.42)d,术后尿管留置时间为(14.21±0.42)d。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69%(6/128),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63%(52/128)。术后2年的病死率为6.25%(8/128)。临床分期(OR=3.164,95%CI:1.762~5.682)、肌层浸润(OR=1352,95%CI:1.063~1.720)、盆腔淋巴结(OR=2.473,95%CI:1.034~5.915)、脉管癌栓(OR=3.245,95%CI:1.267~8.31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化程度(OR=0.341,95%CI:0.172~0.676)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宫颈癌腹腔镜根治术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盆腔淋巴结、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是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及其组份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短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1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Logistic、Cox回归分析MS及其组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短期并发症及生存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中MS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7.9%)较非MS组(11.5%)高(P=0.014)。单因素分析显示MS、高血压、高血糖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糖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分析发现,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是结直肠癌术后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均P<0.05);超重或肥胖是结直肠癌术后总生存期的保护因素(P=0.007)。  结论  MS及其相关组份对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和生存有明显影响作用;MS及相关组份在短时间内难以控制满意,对结直肠癌预后影响较大,应当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年龄及合并症对口腔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100例口腔癌手术患者,根据年龄划分为老年组(62例)和非老年组(38例),老年组中术前52例有合并症,而非老年组中术前14例有合并症,比较和分析2组术前合并症、术后2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年龄及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 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术前合并症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2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老年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相比,术前≥2种合并症的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提高,P<0.05;与老年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相比,术前≥2种合并症的非老年组口腔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术前合并症患者相比,糖尿病、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术前合并症的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 糖尿病、肺部疾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术前合并症是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8月接受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临床资料的差异.对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结果 310例患者中80例出现并发症.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发病年龄、术前合并疾病、体质量指数、肿瘤位置、分期、术者手术经验及手术时间与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相关(均P<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位置、术前分期、术前合并疾病和术者手术经验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260例患者获得3~30个月(中位数18个月)的随访,有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的生存曲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01,P=0.273).结论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性别、体质量指数、肿瘤位置、术前分期、术前合并疾病和术者手术经验.有无并发症患者的近期和中期生存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等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对43例老年口腔癌患者(年龄≥60岁)和46例年龄<60岁口腔癌患者的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总结和分析了老年口腔癌患者的年龄、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老年口腔癌患者术前合并症总发生率为83.7%(36/43),非老年患者为37.0%(17/46).老年和非老年口腔癌患者发生率最高的合并症为高血压[44.2%(19/43)、19.6%(9/46)].存在并发症的患者术前糖尿病(P=0.017 4)、肺部疾病(P=0.000 2)、低蛋白血症(P=0.002 2)和贫血(P=0.003 0)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年龄并不是一个影响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因素,某些术前合并症(糖尿病、肺部疾病、贫血、低蛋白血症)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高危因素.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9):1509-151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患者接受全结肠系膜切除手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190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行CME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术后30 d内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Clavien-Dindo分级系统对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分级进行分类统计,并进一步分析影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2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Ⅱ级22例次,Ⅲ级2例次,Ⅳ级1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13.16%(25/19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58%(3/190);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体质量指数、吻合方式、术前血钙水平和AST水平均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887)、体质量指数(OR=2.192)、体内吻合(OR=5.382)是影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do分级以Ⅱ级为主,年龄、体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保留脾脏与切除脾脏的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ABSE、CBM、维普、万方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2月,收集关于胃癌根治术中保留脾脏与切除脾脏的术后并发症及5年生存率的研究,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并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包括1949例切除脾脏患者(切除组)和2864例保留脾脏患者(保留组)。纳入文献的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5年生存率的比较模型中均无异质性。各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根治术中切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99,95% CI: 1.436~2.009);且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低于保留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OR=0.402,95% CI: 0.363~0.445)。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保留脾脏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的88例患者,其中46例患者施行完全胸腹腔镜联合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otal endoscopy Mckeown esophagectomy,TEME),42例施行胸腔镜联合上腹、左颈切口Mckeown食管癌根治术(thoracoscope combined with laparotomy Mckeown esophagectomy,TLME)。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围手术期相关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术前ASA分级、术前TNM分期及术前合并疾病方面无明显差异。TEME组的腹部出血量和术后疼痛评级均较TLME组患者低(P < 0.05),住院总费用稍高于TLME组(P < 0.05)。两组患者在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术后TNM分期、腹部手术时间、术后重症监护时间、胸引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的枚数及站数、淋巴结转移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 >0.05)。TEME组术后总并发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LME组(P < 0.05)。TEME组的微小并发症中肺炎、心律失常、切口感染发生率较TLME组低(P < 0.05),重大并发症中肺炎的发生率低于TLME组(P < 0.05)。  结论  TEME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导致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对患者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307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年龄≥60)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7例患者中,有30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9.8%),其中患者的性别、肿瘤位置及术中失血量为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主要与患者肿瘤TNM分期及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相关(P〈0.05),但并未增加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P〉0.05)。结论引起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为性别、肿瘤位置及术中失血量,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不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减少乳腺癌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美化切口的方法,为二期乳房成形术奠定基础。方法:对136例分别位于乳房各个象限乳腺癌患者,采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改进操作及技术方法行乳腺癌根治术。结果:切口Ⅰ期愈合125例(91.91%),皮瓣部分轻度坏死9例(6.47%),中重度坏死2例(1.47%),皮下积液24例(17.65%),肩关节活动障碍6例(4.41%),术后观察8年局部复发2例(1.47%),肺转移1例(0.74%),骨转移2例(1.47%)。结论:应用横切口及改良横切口行乳腺癌根治术,操作方便,切口愈合满意,美观,易行二期乳房成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明显降低。可作为乳腺癌根治术首选切口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ⅠB~ⅡA期宫颈癌不同治疗模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15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情况,分析总体及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5年生存率,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根据治疗方案将215例患者分为根治性手术(81例)、根治性放疗(65例)、术前辅助治疗(25例)及术后辅助治疗(44例),分析各种治疗模式的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总体5年生存率为79.3%。不同FIGO分期、族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的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模型分析显示,FIGO分期、肿瘤直径及术后病理高危因素是宫颈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治性手术、根治性放疗、术前辅助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者的5年生存率依次为80.9%、82.5%、78.8%和72.4%,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25.9%、18.5%、24.0%和3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术后有危险因素或术前肿瘤体积较大患者行相应辅助治疗可达到无危险因素患者根治性手术或根治性放疗的治疗效果,故建议临床工作中对不同患者施行个体化治疗,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并发症及患者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对Ⅲ期食管癌患者实施手术的风险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40例Ⅲ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情况分为单纯手术组(n=78)和新辅助化疗组(n=62)。单纯手术组仅接受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组于术前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具体方案为:紫杉醇135 mg/m2静滴,d1;顺铂30 mg/m2静滴,d1~d3,21天为1周期,化疗2个周期。化疗结束后4周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切除根治率、术后并发症和总生存期(OS)。结果 62例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中,获CR 4例、PR 34例、SD 21例、PD 3例,有效率为61.3%。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伤、消化道反应和脱发,均为1~2级。新辅助化疗组的根治性切除率为91.9%(57/6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69.2%(5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围手术期均无1例死亡,新辅助化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6%,单纯手术组为25.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2)。新辅助化疗组的中位OS为17.8个月(95%CI:14.5~21.1个月),单纯手术组为14.2个月(95%CI:11.6~16.8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 针对Ⅲ期食管癌患者,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切除率,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OS,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放疗与化疗的疗效.方法:2002-2006年间,选择我科90例术后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成A组(放疗组)和B组(化疗组).A组进行全盆野照射放射治疗,B组进行CAP/AP方案化疗,探讨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年生存率为A组72.9% (31/43)、B组92.10%(3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年局部复发率为A组6.97%(3/43)、B组15.80% (6/38),两者之间无差异(P>0.05);5年远处转移率为A组25.58%(11/43)、B组7.89%(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近期骨髓抑制较重,A组远期反应明显.结论:高危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采用辅助化疗优于放疗,能有效控制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T2-3N0-1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远期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pT2-3N0-1M0期胸段食管鳞癌127例初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Kaplan Meier法和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127例接受根治手术患者的总生存期(OS)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列线图模型实现对患者个体1、3、5年生存率的数值预估。结果 127例患者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8%、54.3%、38.4%,中位OS为40.0个月(95%CI:32.285~47.715个月)。Cox多因素分析显示,pT分期(pT2、pT3)、pN分期(pN0、pN1)、有无脉管瘤栓、肿瘤直径(≤3 cm、>3 cm)是影响根治切除术后OS的独立因素,pT3、pN1、有脉管瘤栓和肿瘤直径>3 cm分别较对应项的生存期缩短,风险倍数分别为2.207、2.157、1.758和1.607倍(均P<0.05)。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准确预测pT2-3N0-1M0期胸段食管鳞癌个体根治术后的生存率。结论 pT2-3N0-1M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的1、3、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预后差,其生存预后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肿瘤直径4个因素密切相关,值得临床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口腔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树突状细胞(DC)分化成熟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并分析影响口腔癌复发的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的67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随访患者复发情况。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口腔癌组织中VEGF、CD83、CD1α+、Foxp3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口腔癌术后复发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口腔癌复发的独立因素。结果 口腔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59.7%(40/67),与肿瘤发生部位、TNM分期和肿瘤体积有关(P<0.05)。CD83和Foxp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2%(35/67)和38.8%(28/67),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1α阳性表达率为41.8%(26/67),与TNM分期有关(P<0.05)。术后平均随访(31.45±6.23)个月,其中21例(31.34%)患者复发,复发患者和未复发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VEGF表达情况、CD83+、CD1α+树突状细胞分布情况以及Foxp3+T细胞分布情况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VEGF表达与CD83+树突状细胞分布呈负相关,而与Foxp3+T细胞分布呈正相关(P<0.05);CD83+和CD1α+树突状细胞分布呈负相关(P<0.05);Foxp3+T细胞分布与CD1α+树突状细胞分布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晚、淋巴结转移、VEGF阳性表达、CD1α+低分布、Foxp3+高分布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微环境中VEGF与成熟DCs数量减少有关,而不成熟DCs与Treg细胞的分布呈正相关,可作为判断口腔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安全性、有效性、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0例开腹行广泛性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作对照研究.结果:腹腔镜组手术平均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腹手术组(P<0.05),术中无邻近脏器损伤发生,切除的淋巴结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组16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8±6.9)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 (24/162),开腹组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2±5.9)月,并发症发生率为17.8%(5/28),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效果肯定,与开腹手术治愈率相近,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射滑石粉对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62年-2009年3562例食管癌术后45例乳糜胸患者胸腔内注射滑石粉的治疗效果。结果:乳糜胸的发生率为1.3%(45/3562),25例(滑石粉悬液组)胸腔内注射滑石粉悬液后,22例治愈;17例(手术组)开胸行手术结扎胸导管+胸腔内涂抹滑石粉治疗后16例治愈;死亡3例;滑石粉悬液组的治愈率为88%(22/25),低于手术组的94.1%(16/17),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用滑石粉混悬液胸腔内灌注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疗效高、并发症轻,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粒子行局部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7例确诊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食管癌根治术组(对照组,n=53)和食管癌根治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粒子组(植入组,n=5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术后并发症和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对照组与植入组在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组间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植入组术后3年生存率(61.11%)优于对照组(39.62%)(P〈0.05):植入组术后3年局部复发率(18.52%)低于对照组(45.28%)(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植入5-氟尿嘧啶缓释粒子能够将药物直接植入病灶部位以维持缓慢释放高浓度状态,提高药物敏感期肿瘤细胞的杀伤力,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远期生存率,值得临床继续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