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摘要:目的 高产庆大霉素产生菌的筛选。方法 对出发菌株绛红小单孢菌GM20190109-15进行常温等离子体(ARTP)和氯化锂复合诱变处理。结果 经高通量筛选,得到一株突变菌株CH20190225-107,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突变菌株的各组份出峰时间与对照一致,其效价从1547 U/mL提高到2280 U/mL,摇瓶效价较出发菌株提高了47.4%,组分C1、C1a、C2a和C2的相对比例分别为29%、23%、25%和23%,且遗传性状稳定。结论 使用ARTP和氯化锂复合诱变庆大霉素产生菌的,效果较好,提高了庆大霉素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红霉素高产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霉素生产菌株HD07-30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进行双重复合诱变选育筛选耐红霉素的高产菌株,获得红霉素抗性突变菌株,生物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27%.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五氟尿嘧啶与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土霉素产生菌,得到高产突变株.方法 以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M-2 4#为出发菌,采用不同工作浓度的五氟尿嘧啶与不同处理时间的紫外线复合氯化锂处理该菌株,经过琼脂块抑菌圈初筛、摇瓶筛选和罐上试验,得到生产性状优良的菌株.结果 经过诱变及各步筛选后,获得3株高产菌株,并根据培养特性对它们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选出经济高效菌株199#,经过自然分离得到高产稳定的菌株N56,在生产车间进行四批30吨罐发酵的研究,发酵水平提高8.75%,同时节约了无菌空气量11.1%.结论 五氟尿嘧啶与紫外线复合氯化锂诱变土霉素产生菌效果显著,所获得的高产菌株效价高、需氧量低,节约了大量无菌空气,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4.
梧宁霉素C组分高产突变株的获得和产物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选育抗真菌抗生素梧宁霉素高产菌株.方法 本文通过紫外线诱变的方式对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亚种04(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subsp.Wuzhouensis 04)进行菌种选育,并使用白念珠菌作为生物活性鉴定菌筛选高产突变株.结果 经筛选得到一株具有很高抑菌活性的突变株,在发酵液表观粘度、菌丝形态、组分分布等方面与出发菌株有明显差异.结论 经高效液相色谱及飞行时间质谱对产物的分析,证实该突变株为原出发菌株中含量较低的茴香霉素的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5.
60Co诱变选育平阳霉素高产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平阳霉素高产菌株。方法 以平阳霉素产生菌-平阳链霉菌为出发菌株,采用60C0诱变处理并通过遥瓶试验。结果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其产素能力达到出发菌株效价的1.86倍。传代试验表明该突变株的高产遗传特性稳定。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获得西索米星高产菌株。方法 首先通过链霉素抗性筛选,获得一株比出发菌株产抗能力高的S4;随后以S4为出发菌株,经等离子体处理40s,借助巴龙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双重抗性菌株。最后对突变株进行再次诱变,并结合高浓度链霉素抗性筛选。结果 获得一株高产突变株M. inyoensis SAAP22,比出发菌株效价提高了38.18%,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能。结论 通过等离子体诱变,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可有效提升伊尼奥小单孢菌的西索米星合成能力,所得高产菌株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R-(-)扁桃酸及其衍生物的手性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苯乙酮酸和苯乙酮酸甲酯为底物,从10株不同种类的菌株中筛选出具有不对称合成R(-)-扁桃酸及其甲酯活性的酵母菌S.c1。以此菌为出发菌株,进一步采用紫外和微波复合诱变技术。分别筛选获得突变菌S.cl-MA16和Scl-ME10,其对应的扁桃酸和扁桃酸甲酯得率分别达99.0%和93.7%,R构型对映体过量值分别为99.8%和99.2%;其最优转化条件均为:转化培养基pH6.5和温度38℃。  相似文献   

8.
目的 筛选出那西肽高产菌株.方法 以活跃链霉菌CB040517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氧化锂诱变处理,并结合前体复合氨基酸抗性筛选,选育那西肽高产菌.结果 通过致死率和正突变率的考察,确定紫外最佳诱变剂量为100s.在分离培养基上层加入氯化锂和底层加入复合氨基酸进行正突变株的定向筛选,选育得到那西肽高产菌株UV-19-A12,其摇瓶效价达904.00μg/mL,比出发菌株提高72.5%,经过五代斜面传代试验考察,该菌株遗传性状稳定.结论 紫外诱变和氨基酸抗性筛选可以获得那西肽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埃莎霉素Ⅰ产生菌WSJ-IA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以期获得埃莎霉素Ⅰ高产菌株。方法 使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al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 MPMS)对出发菌株的孢子进行等离子体和紫外复合诱变,设定不同的诱变时间处理孢子悬液,通过致死率确定合适的诱变条件,利用突变株摇瓶发酵效价筛选出正突变菌株。结果 在MPMS射频功率为100W,处理距离5mm,气体流量12.5SLM,等离子体-紫外辐射时间为50s时,菌株致死率为96.08%。在此诱变条件下,以突变株的初筛效价为指标的突变率、正突变率分别达到63.96%和22.52%,复筛效价是出发菌株1.5倍以上的有5株,占复筛菌株的9%。最终筛选出一株发酵单位比出发菌株提高221%、埃莎霉素Ⅰ组分含量提高192%的正突变株IA-425。42L自动发酵罐发酵结果表明,该菌株埃莎霉素Ⅰ产量达到(2000±200)μg/mL左右。结论 新型等离子体复合紫外诱变方式,可有效提高菌株的埃莎霉素Ⅰ发酵产量和组分含量。这为埃莎霉素Ⅰ的大规模发酵和临床前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林可霉素高产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以林可霉素产生菌04-3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UV)、硫酸二乙酯(DES)进行二重复合诱变选育筛选耐甲硫氨酸的高产菌种,获得耐甲硫氨酸菌株06-1208,生物效价比出发菌株提高2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