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肠内营养在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中的护理,提高病人的营养状况.[方法]回顾性总结56例食管癌同期放化疗病人肠内营养的方法和护理.[结果]本组应用肠内营养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应用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病人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减轻放疗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留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期间加强病情监测、心理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病人康复出院61例,死亡2例.[结论]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肠营养管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方法.[方法]术中经胃肠吻合口将营养管置入输出襻空肠,术后经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结果]肠内营养组肠蠕动恢复早于对照组,术后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鼻肠营养管用于术后肠内营养能提高病人的营养水平,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术后肠内营养输注方式的干预措施,为临床提供护理规范。[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12月未实施循证护理58例PEG术后肠内营养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月—2014年7月实施循证护理60例PEG术后肠内营养病人作为干预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护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10%(P0.01);干预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69%(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PEG术后病人肠内营养护理中,选择间歇性肠内营养输注方式,能有效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说明改良式间歇性连续泵入法可作为首选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严重烧伤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生恶心1例,腹胀1例,腹泻1例,便秘2例,咽部不适4例,导管堵塞2例;病人胃肠道功能均能较快恢复.[结论]只有正确了解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才能保证严重烧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例老年危重症病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与肠内营养的护理措施.[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加强造瘘口周围皮肤的观察、造瘘导管的护理,肠内营养的监测护理,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带管出院病人的指导.[结果]除1例病人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5例病人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病情好转,未出现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结论]老年危重症病人经胃造瘘行肠内营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方法.护士做好造瘘导管的护理,肠内营养的监测护理,积极预防相关并发症,以及出院指导,可保证老年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措施在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经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调查分析改进前胃癌根治术后病人经液囊空肠导管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为切入点,确定持续质量改进的评价指标,制定肠内营养护理流程并具体组织实施,统计评价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的各项指标.[结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护士对肠内营养知识的掌握率及病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肠内营养缺陷的频次、并发症发生率与改进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鼻空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回了性分析15例SAP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后应用鼻肠管进行营养支持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无一例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鼻空肠营养是SAP治疗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鼻空肠管、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是治疗的前提,做好鼻腔管的日常护理工作是置管营养治疗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收治的132例机械通气并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为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干预;选择2009年1~12月收治的117例机械通气并实施肠内营养的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机械性和胃肠道方面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胃潴留、反流与误吸、腹泻、脱管及堵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留置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对7例进行肠内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及肠内营养液置管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2例病人发生腹泻,经调整输注速度及肠内营养液浓度后,能继续接受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2例病人出现咽部炎症;1例病人发生管道堵塞.7例病人在进行肠内营养2周后病人表现血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反应蛋白、APACHE II评分<8分,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结论]通过采用螺旋形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能够改善重症胰腺炎病人的预后,降低住院费用,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术后早期出现及潜在并发症的临床评估,应用循证护理的概念和实施步骤加以具体指导,制订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预防或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玉清 《家庭护士》2009,7(13):1159-116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小儿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小儿惊厥患儿循证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9例治愈,未发生并发症,1例颅脑外伤患儿死亡.[结论]在小儿惊厥护理中的应用循证护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朱怀娣 《家庭护士》2009,7(19):1734-173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留置尿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留置尿管病人的循证护理措施.[结果]本组168例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后,留置尿管的并发症明显降低.[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到预防留置尿管病人的并发症,既减轻了病人的不适,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辅助下直肠癌根治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对86例直肠癌切除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提出护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根据循证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86例手术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实证指导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可减少护理的盲目性,增加安全性,为病人提供最有效的护理.  相似文献   

15.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在护理学领域的重要应用,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提高护理实践的方法^[1]。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可促进胃肠蠕动,维持胃肠道屏障功能,预防应激性溃疡发生,改善营养状况,有效降低感染率,而预防胃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则是患者顺利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直肠癌Miles术后早期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直肠癌Miles术后的护理,通过文献检索等方法寻找循证支持,对62例直肠癌Miles术后早期出现及潜在并发症进行评估,实施循证护理.[结果]循证护理能够减少直肠癌Miles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改变了护理人员以往按照习惯或凭借经验从事护理实践活动的模式,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循证护理在降低血液透析病人诱导期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循证护理应用到血液透析诱导期病人护理中,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89例诱导期病人实施循证护理(观察组),并回顾性分析实施传统护理的76例诱导期病人(对照组),以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失衡综合征、低血压、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85%,对照组为42.11%.[结论]对血液透析诱导期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早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胰腺炎病人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整体护理的全过程,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病员均治愈出院,且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急性胰腺炎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整体护理质量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将循证护理方法 应用于机械通气的肠内营养患者护理,探讨机械通气时肠内营养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确定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护理问题,结合在临床护理中遇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3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进行总结.[结果]30例患者治愈28例未发生并发症.死亡2例.[结论]循证护理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围手术期,有效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