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7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骆萍  俞伊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2):192-19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 ,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 ,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明显增多。现将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 72例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报告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72例肺部真菌感染中 ,男 49例 ,女 2 3例 ;年龄 63~ 89岁。1 2 基础疾病  72例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59例 ,同时合并肺心病 2 4例 ,伴有支气管扩张 5例 ,肺癌合并肺部感染 3例 ,肺结核 2例 ,霍奇金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 1例 ,痛风合并肺部感染 1例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 1例。1 3 抗生素使用情况 本组病例调查 ,发生真菌感染前 ,全部使用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我院重症监护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同期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治疗情况、转归情况等。结果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常规和肺部X线光片的改变。主要的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菌。患者的年龄、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应用激素比例和白蛋白水平是高危因素。结论重症监护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患者的年龄、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期应用激素比例和白蛋白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各种危险因素,以降低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肺结核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11月肺结核出院病例中发生真菌感染的 37例患者。结果 :37例真菌感染者中 34例为肺部感染 ,1例中枢神经感染 ,2例泌尿系统感染。致病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 ,占 91.18% ;其次为曲霉菌及酵母菌。感染的基础疾病为肺结核且以重症开放性、复治肺结核为主。老龄者占 5 2 .94 %。感染的诱因与应用抗生素、激素、细胞毒药物有关 ,其中 ,使用含有氧氟沙星的抗结核方案者共 2 1例。结论 :正规、合理的抗结核治疗 ,严格掌握喹诺酮类药物抗结核适应证 ,合理应用抗生素、激素 ,是防治肺结核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广泛应用,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与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症状类似,在合并真菌感染时,往往由于肺结核的症状而忽视或掩盖了肺部真菌感染,容易造成误诊误治。现将我院1997-12~1999-12住院治疗的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36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6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23~82岁,平均(58.3±14.2)岁,≥60岁27例(75.0%),在肺结核分型方面:Ⅱ型肺结核并结核性脑膜炎3例(8.3%);Ⅲ型肺结核35例(69.4%);Ⅳ型肺结核9例(25.0%);结核性胸膜炎1例(2.8%)。36例中伴有空洞的肺结…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83例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COPD真菌感染组),按照时间顺序逐月随机抽取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无继发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导致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人次、合并糖尿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性的Log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白蛋白水平等因素是COPD急性加重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真菌感染患者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治愈69例(83.13%),好转12例(14.46%),无变化l例(1.20%),死亡1例(1.20%).结论 患者高龄、住ICU时间长、长时间抗生素及激素及白蛋白水平低下是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及时确诊并且抗真菌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对我院82例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结核并发肺部真菌感染以老年肺结核、复治肺结核及重症肺结核患者多见,大多数有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荆等诱因,其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改变无特异性,及时发现,抗真菌治疗效果好.结论 肺结核患者更易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更应注意合理抗结核化疗方案,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医院肺部真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万彩凤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66-3267
目的探讨医院肺部真菌感染原因、菌株分布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有抗生素使用史,使用3种以上抗生素22例(55.0%),使用7种以上抗生素者有5例。使用时间7—65d,平均25.3d。住院期间全程使用抗生素24例(60.0%)。在40例痰培养中分离出真菌59株(白色念珠菌32株、热带念球菌9株、曲霉菌7株、隐球菌2株、毛霉菌2株、放线菌2株、未分型5株)。治愈18例、好转20例、无效2例,有效率95.O%。结论医院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率较高,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其主要原因,有效抗真菌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尹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8):1172-117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618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其中合并真菌感染67例次,对其使用抗生素、激素情况以及年龄、病程、血气分析等进行分析。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与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联合应用、营养不良、呼吸衰竭以及高龄等诱因相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正确指导患者稳定期的治疗是预防肺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科CCU(冠心病监护)病房自1996年11月~1998年5月收治慢性心肺疾病合并真菌感染13例,均为65岁以上老年危重病人,心肺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入院时或住院中发生肺、肠道、口腔、褥疮真菌感染。用国产氟康唑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诊断标准:(1)痰、大便、褥疮感染分泌物培养真菌生长,口腔粘膜白斑涂片发现真菌;(2)有使用二种以上抗生素、激素7天以上史,发热用广谱抗生素治疗5~7天无效或体温正常后又发热,原有症状加重,即使培养本发现真菌者。l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3例患者,男7例,女6例;年龄65~72岁。其中肺部真菌感染11例…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肺部真菌感染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丁桂真  高宗玲 《河北医药》2001,23(8):631-631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及一些慢性病患用药不规则史 ,使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我院自 1994年 11月~ 2 0 0 0年 11月发现肺部真菌感染病人 3 6例 ,其中资料完整的老年病人 6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病例来源 全部病例均系我科收住院患者 ,其中男 46例 ,女 14例 ,年龄 65~82岁 ,平均 70岁。 60例中 ,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0例 ,哮喘 2例 ,晚期癌症15例 ,肺结核 3例。 60例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前曾应用 3~ 10种抗生素 ,且更换频繁 ,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 pulmonary diseases,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来绍兴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48例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入院就诊的48例未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观察比较2组患者年龄、性别、抗生素和激素使用情况、血清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及合并症(糖尿病、呼吸衰竭、心衰)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痰培养结果显示,单纯白色念珠菌感染17例(35.42%),光滑假丝酵母菌4例(8.33%)、热带假丝酵母菌3例(6.25%)、曲霉菌22例(45.83%)及合并感染2例(4.17%)。2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糖尿病、Ⅱ型呼吸衰竭以及右心衰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率及机械通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血清白蛋白、长期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及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较多,以低血清白蛋白水平、长期抗生素使用、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及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为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继而减少真菌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武海燕  唐英姿 《江苏医药》1996,22(7):493-493
先天性肺囊肿是较常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临床上常无特异表现,有时难与某些肺部疾病鉴别。本文统计我院1978年~1993年经手术切除的60例先天性肺囊肿病例,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41例,女19例,男女之比为2.16:1.入院年龄4天~13岁,其中~28天3例,~6个月13例,~1岁9例,~3岁8例,~7岁11例,>7岁16例.其中3岁以内共33例,占55%。临床表现:以肺部感染症状为主者(感染组)48例,其中年龄大于1岁的33例,病程1个月以上者35例,最长达8年。有反复发作史者21例,其中9例因反复感染合并脓胸。以呼吸道压迫症状为主者12例,1岁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方法运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2011年2月至2015年3月入住我院确诊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62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广谱强效抗生素及伴随糖尿病是导致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病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是真菌感染的基础,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是真菌感染的条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极易感染肺部真菌,因此,提高对耐多药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认识,有助于控制继发真菌感染,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徐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40-41
目的:探讨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本院住院治疗的32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结核病痰菌转阴者24例,转阴率为75%,真菌感染除1例因重症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死亡外,余31例痰真菌培养转阴,肺部阴影明显吸收。出院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无复发患者。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在逐年增加,这与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有关,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且易被原始症状掩盖,临床应及时行痰真菌检查,早期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5.
熊正帅 《首都医药》2014,(22):41-41
目的:了解老年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因和预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60例,其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30例,无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30例,分析统计两组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老年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抗生素使用种类明显较非真菌感染组多,且使用时间较非真菌感染组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一种抗生素可控制的感染,应避免多种药物联用,减少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二重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3月住院的肺结核并发二重真菌感染患者65例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单纯肺结核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卡方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治例数、长期应用激素、长期应用抗生素以及合并糖尿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应用激素、长期应用抗生素以及合并糖尿病是肺结核并发二重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长期应用激素、长期应用抗生素以及合并糖尿病是肺结核并发二重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并分析近10年来丹东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4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多为复治者,病史长且病情重,肺部病变广泛且有空洞形成。结论肺结核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有增多趋势,了解其临床特点可提高对两病并存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临床特性及分析氟康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用氟康唑治疗,痊愈56例,显效10例,总有效率为84.62%。患者年龄偏大、广泛使用抗菌药和激素、合并糖尿病等其他基础疾病都是易感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加用氟康唑进行抗真菌治疗是防止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加重病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1月田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所有患者临床表现、真菌类型、合并症、X线检查结果、转归,探讨治疗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患者均有发热、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最常见(61.54%),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感染(11.54%),热带假丝酵母菌、曲霉菌、酵母菌及毛霉菌感染少见;患者合并支气管扩张9例(34.62%),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38.46%),合并糖尿病3例(11.54%),合并肾功能不全2例(7.69%),其中合并2种及以上疾病者8例(30.77%),低蛋白血症6例(23.08%),T淋巴细胞下降7例(26.92%),贫血5例(19.23%);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呈多发云絮状改变13例(50.00%),弥散分布大小结节影5例(19.23%),斑块、斑点实变伴纤维条索阴影5例(19.23%);结核灶累及3个以上肺野23例(88.46%),空洞形成16例(61.54%);感染真菌表现为病灶扩大、播散、增浓20例(76.92%);治疗后患者治愈或明显好转25例(96.15%);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3.85%)。结论肺结核并肺部真菌感染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及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多为肺结核相关症状加重,通过胸部X线及痰检查可进行诊断,根据痰检查中分离得相关真菌予以对症药物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肺曲菌球病为肺真菌感染中常见的一种 ,多继发于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糖尿病等 [1 ] 。健康人肺中的曲霉菌可不致病 ,而原先有肺病基础的人则易继发曲菌球病 ,尤其是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激素者更能助长曲菌球病的发生。我院 1996年 8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肺曲菌球病 4例 ,均手术切除而治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中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31~ 6 0岁 ,平均 46 .8岁。病程 3个月~ 2年。临床症状均有反复咳嗽、低热 ,其中3例出现咯血 ,每年发作 3~ 5次 ,每次咯血 2 0~ 2 0 0 ml。 4例均发生于右肺 ,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