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项杰  杨友发  夏永法  钱涛 《新中医》2017,49(10):73-75
目的:观察补肾宣痹化湿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腰痹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宣痹化湿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腰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7.00%,对照组9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宣痹化湿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牵引抖按联合中药辨证施治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暨南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行牵引抖按联合中药辨证施治疗法,对照组100例仅行牵引抖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与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7/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7.0%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中合理联用牵引抖按与中药辨证施治疗法,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刘春姿 《新中医》2015,47(6):209-210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方法 :将干眼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施治,观察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Ⅰtes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测结果 ,行眼部症状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4.44%,对照组62.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chirmerⅠ和BUT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干涩、视觉疲劳、异物感、眼红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药基础上辅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干眼症,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干涩、异物感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张嵩  王文光 《新中医》2015,47(9):81-8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疗效。方法:慢性胃炎常合并Hp感染1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三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2组均以2周为1疗程。观察2组治疗效果、症状和病理评分、复发、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7.50%,对照组7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或体征评分、病理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78%,对照组9.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刘胜 《光明中医》2014,29(1):113-114
目的观察"辨证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分期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推拿、针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8%,对照组为87.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辨证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宦玮  叶敏 《新中医》2015,47(12):209-210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针灸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4例。对照组予中药热敷治疗,治疗20天为1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温阳通络针灸法治疗,2组均在治疗20天后比较临床疗效、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直腿抬高试验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9%,对照组8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指标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与直腿抬高试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通络针灸法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良好,可缓解疼痛,提高腰部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尚德锋 《新中医》2016,48(7):134-136
目的:观察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86例患者入院后均行腰背肌锻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行病变节段双侧夹脊穴温针灸治疗;对照组行病变节段双侧夹脊穴常规针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改善情况,发放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35%,对照组79.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有效镇痛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部夹脊穴加用温针灸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拟行气化瘀健腰汤联合推拿牵引在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推拿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的行气化瘀健腰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且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除有2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行气化瘀健腰汤联合推拿牵引可明显促进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腰椎功能改善,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俯卧位顺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例数均等的两组,对照组给予仰卧位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俯卧位顺势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及JOA评分基本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VAS得分显著下降、JOA评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顺势牵引可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腰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膳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施膳。对比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Fairbank JC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68.00%,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00%,两组治疗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airbank JC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观察组治疗后Fairbank J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膳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普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取腰夹脊穴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中医推拿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程度。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疼痛指数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疼痛指数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安全简单、无毒副作用、痛苦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孙波 《新中医》2016,48(1):89-9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下腰痛评分标准(JOA)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9%,对照组7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和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积分和JO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和JOA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徐新兰 《新中医》2016,48(13):253-25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予以中医辨证施护措施。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及中医证候积分,记录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生活能力评分(ADL)情况。结果:2组护理后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ADL、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DL、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中医辨证施护,能有效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朱劲松 《新中医》2015,47(7):248-249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结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温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活血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日常活动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0%,对照组为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行走、提重物、蹲起、洗漱穿衣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周玉宗背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周玉宗背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疼痛评分(VAS)及痊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82.0%,对照组治愈率为64.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周玉宗背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显效快,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6.
胡小杭 《新中医》2015,47(9):177-179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7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生存质量Karnofsky(KPS)评分,不良反应及1年、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对照组总有效率5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PS评分较治疗前、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生存率42.9%,对照组3年生存率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比单纯化疗干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新中医》2017,(10)
目的:观察补肾宣痹化湿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腰痹通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宣痹化湿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腰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观察组97.00%,对照组9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及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宣痹化湿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独活除痹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口服独活除痹胶囊;对照组37例,给予口服腰痛宁胶囊。均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OSW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独活除痹胶囊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9.
李锦丹  应土贵 《新中医》2015,47(3):167-169
目的:观察易黄汤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湿热毒盛型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易黄汤灌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4.23%,对照组80.7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9)。2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0)。结论:易黄汤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湿热毒盛型盆腔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配合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腰腿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腰腿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