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们使用MEK-6318型三分类血细胞计数仪及配套试剂给一肝病患者做血常规检查,其WBC计数显著增高.仪器两次复查仍显著增高,当时检验者并没有认识到该结果为假性增高便发出了报告。此结果曾一度误导临床为患者行骨髓穿刺排除血液病后又抗感染治疗一周。数天后再次以仪器复查白细胞数高出仪器可测限时,以手工显微镜计数方知此前结果为似性增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贫血患者仪器法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原因。方法:对38例贫血患者用仪器法与手工法进行血小板(PLT)计数及镜检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两种方法PLT计数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健康对照组两法差异无显著性(P〉0.05)。镜检两组血涂片PLT分布均匀,无明显增减,形态大致正常。结论:红细胞体积(MCV)明显减低非均一性的贫血患者仪器法血小板计数增高为假性增高,应该用手工法及镜检复核予以校正后报告。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检验科临检室发现癌症晚期患者外周血难溶红细胞导致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假性增高1例。该患者住院期间共进行4次血常规检测,前3次血常规检测结果均出现难溶红细胞导致的WBC假性增高,仪器报警,最后1次血常规检测仪器未出现报警提示,未对WBC计数及分类进行纠正。采用XT-1800i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稀释液对标本进行稀释,运用该仪器和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婴儿血小板血球仪计数假性增高的原因。方法:对于日常工作中婴儿血小板计数进行仪器与手工方法比较。结果:83例血小板增高血标本经手工复查82例正常,仅1例为真性增高。结论:由于分析仪局限及婴儿采血困难,当血球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异常时一定要仔细分析原因,若与临床情况不符应进行手工复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细胞仪测定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对策,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 采用静脉血仪器法、末梢血手工计数法、图片镜检法进行比较.结果 205例仪器测定血小板减低的标本中,192例采用不同的方法复查结果均正常,13例血小板减少,图片镜检可见巨大血小板或小血小板.结论 血细胞仪测定血小板减少时,应结合临床,同时采手指血和(或)图片镜检进行复查,避免血小板假性减少导致的误诊.  相似文献   

6.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DTA抗凝血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伴白细胞假性增高,且临床无出血征及凝血功能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7.
正血液分析仪由于其检测原理的局限性,在一些特殊病理或生理情况下,可能导致某些检测项目结果假性增高或减少。我们发现1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经仪器法检测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83.6%),经人工镜检及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e,NAP)染色后确认为假性增高,该类细胞均为中性粒细胞,应引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患者血小板值偏低现象进行分析复查。方法使用Coulter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对测定值小于100×109/L者进行复查并与手工法计数相比较。结果发现5例仪器法血小板测定值与手工法计数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EDTA可诱导血小板聚集,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不能识别血小板聚集而造成的假性减少。因此,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减少时必须进行手工镜检复核。  相似文献   

9.
蒋浩琴  徐黎明  吕元 《检验医学》2012,27(11):951-954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中红细胞碎片、冷凝集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通过仪器提示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异常红细胞参数的结果,仪器直方图,标记信号,结合血片镜检,去除干扰。结果冷凝集引起红细胞假性降低及MCHC假性升高;红细胞碎片引起红细胞假性降低,影响红细胞MCHC和MCV值,并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增高。结论能更及时、有效地发现各种因素干扰血液分析仪测定产生的红细胞参数假性增高或降低,并通过对标本的处理纠正检测结果,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分类白细胞计数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住院患者新鲜抗凝全血标本100例,3小时经美国雅培3200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后,制作薄厚适宜的血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染液柒色后进行手工分类镜检.结果 仪器法与手工分类法相关性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差别无显著性,相关性以在正常范围内最佳,嗜酸性粒细胞在<2%时差异有显著性,随着所占比例的增高,特别是>5%时差异无显著性,而单核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汁数两种方法差异有显著性,相关性低.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分类计数仪器法优于镜检法;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内时可以仪器分类结果报告;当单核细胞大于正常范围时,应进行人工镜检查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全自动血球仪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大提高了临床检验的工作效率,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然而仪器的检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所有的结果都是准确无误的。我们在日常的血细胞分析中发现,肝硬化患者在CD-32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白细胞时大多增高,通过手工计数同时做对照分析,有假性增高的现象,对此做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自我院2006年度的54例肝硬化患者的静脉血2ml,以EDTA-K2抗凝。1.2方法检查仪器CD-3200型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手工计数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操作。2结果观察54例肝硬化患者,通过手工计数同时做对照分析,其中白细胞假性增高的有32例,占59.2%。3讨论肝硬化患者仪器法计数白细胞出现假性增高的问题,可通过手工计数法进行纠正。全血细胞分析仪有具有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但仪器的校正和结果的检查离不开手工计数。CD-3200型五分类血球技术的原理是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法,白细胞分类和计数时,仪器会自动加入一定量溶血剂破坏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在溶血剂的作用下白细胞脱水体积变小后被计数和分类,肝硬化病人血液中存在...  相似文献   

12.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病例进行分析,避免因PTCP出现医疗差错。方法利用仪器法、手工法和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分析血小板计数及形态。结果EDTA盐抗凝血会诱发血小板凝集,导致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合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假性增高。结论EDTA盐抗凝剂引起的PTCP对于住院患者出现误诊误治的机率更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化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同时抽取患者血液两份,做不同处理,一份立即分离血清用生化分析仪检测(不溶血结果),另一份置于-20℃冰冻30min后取出,室温10min解冻,再离心分离血清后上机检测。结果溶血使两个项目无影响,10个项目结果假性增高,12个项目结果假性降低。结论若发现溶血标本,应该在生化检验结果报告单上注明,必要时需要重留标本复查,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血尿畸形红细胞检查是一种鉴别血尿来源的简便方法,操作简便快速,试剂价廉.但其影响因素不可忽视,否则畸形红细胞百分率将假性增高或假性降低.为了提高血尿畸形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现将可影响血尿畸形红细胞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红细胞碎片对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在 CD-1 70 0型血液分析仪上作白细胞 ( WBC)计数检测时 ,在 3 5 fl线附近出现一匕首样峰的异常白细胞直方图和不准确的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原因。方法 对 2 0例 (肝病患者 1 8例 ,新生儿 2例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的可能原因进行逐一分析 ;采用制片染色作显微镜检查 ,用稀释液洗涤红细胞后再用仪器检测和进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同时对这些标本用显微镜目测法计数 WBC,并与计数法结果进行配对 t检验。结果 出现异常直方图的 WBC计数结果与目测法结果的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 ,仪器法结果显著增高 ,且这些标本的红细胞渗透脆性均显著降低。结论 白细胞计数假性增高与红细胞膜脆性变化密切相关。建议出现异常白细胞直方图时 ,须用显微镜目测法计数白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肝硬化患者仪器法与手工法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差异。方法:仪器和手工法测定250例肝硬化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250例肝硬化患者,仪器法比手工法计数的白细胞总数高(P〈0.01)。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结果:15例完全不分类;26例部分不分类;209例全部分类,与手工法分类结果比较,符合程度各不相同。结论:对肝硬化患者,仪器法计数白细胞总数假性增高,手工分类很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所致血小板聚集对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及纠正.方法 对17例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PTCP)患者的EDTA-K2抗凝血分别于0,5,15,30 min测定血小板(PLT)和白细胞(WBC),另外对同时抽取的新鲜血(不加抗凝剂)即时上机测定和手工法测定PLT和WBC;均取上述标本进行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结果 EDTA-K2抗凝血PLT计数检测结果随待测时间延长越来越低,5,15 min和30 min时测定的PLT数量与0 min时测定的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min和15 min时测定的WBC数与0 min时测定的WBC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时测定的WBC数少于0 min时测定的WBC数量(P<0.01);EDTA-K2抗凝血混匀后0 min时测定的WBC和PLT结果与新鲜血(不加抗凝剂)仪器法、手工法测定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TA-K2引起PTCP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低和白细胞假性增高;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应加强镜检复核,对于首次检测血小板数值减低的标本均应涂片镜检,以确认是否存在抗凝剂所致血小板聚集的现象.对PTCP患者应采用新鲜血(不加抗凝剂)仪器即测法、手工法或EDTA-K2抗凝血混匀后即测等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8.
警惕7170S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AST的漏报警现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是一种常用仪器,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仪器均设定一些参数,对标本测定结果怀疑为异常时,出现一些报警提示符号,要求操作者对标本进行复查。在临床生化检测中,特别是在肝功能酶学测定时经常出现报警,提示结果太高,这时需要操作者将标本稀释后再进行检测。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尤其在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中,有时虽然只有一个报警提示符号,但稀释后复查AST和ALT均明显增高,现将测定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验室不同计数模式在血小板减少症复检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提高血小板减少症诊疗效果。方法以目视计数法为质量评价方法,结合显微镜复检规则,对经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模式检测后血小板计数〈70×10^9/L样本应用全血细胞分析仪全血模式复查,同时行血涂片染色镜检。对镜检结果有血小板凝集现象及仪器分析血小板计数仍〈470×10^9/L样本,按照目视计数法进行床边复检,仪器全血模式、稀释模式方法检测。结果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样本,应用仪器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复检分析时,采样后5min检测结果与目视计数法一致;随时间延长,全血模式检测血小板计数值逐步下降(30rain下降〉50%),稀释模式检测结果在不同患者存在差异。结论应用不同计数模式可快速鉴别真性和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样本应用仪器全血模式和稀释模式复检,5min时的检测值较准确。  相似文献   

20.
超声引导局部注入凝血酶治疗假性股动脉瘤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凝血酶治疗假性股动脉瘤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入凝血酶治疗假性股动脉瘤能克服盲目性 ,减少并发症 ,具有操作简便、快捷、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组假性股动脉瘤患者 10例 ,男性 8例 ,女性 2例 ,年龄 5 4~ 72岁 ,平均 67.5岁。其中 4例为造影术后 ,6例为支架置入术后。术后 3~ 7d出现穿刺部位疼痛 ,局部包块 ,7例可以听到血管杂音。通过超声确诊、定位 ,注入凝血酶后 10~ 3 0s复查。二、仪器与方法所用仪器为GELogiq 40 0超声仪 ,探头频率为 5~ 10MHz。诊断方法 :彩色多普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