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简易外固定架固定与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5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外固定组32例行单侧简易外固定架治疗;内固定组23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平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固定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1.0±9.6)d,平均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内固定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69.0±12.3)d,平均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侧简易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优于内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桡骨远端T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2年3月至2019年8月间,我院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75例,其中135例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治疗,7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33例行内固定治疗。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35例均获得随访,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三种方法治疗疗效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固定支架与内固定治疗疗效比差异并无意义(P>0.05);三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时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应视临床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相较内固定治疗而言,外固定与其疗效相当,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侧简易外固定架固定与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55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外固定组32例行单侧简易外固定架治疗;内固定组23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两组平均住院日、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外固定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1.0±9.6)d,平均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内固定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69.0±12.3)d,平均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侧简易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疗效优于内固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胫腓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92例胫腓粉碎性骨折应用单边外固定支架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一年随访骨性愈合 90例 (97.8% ) ,37个钉道感染(10 .1% ) ,再骨折 1例 (1.1% )。结论 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易愈合及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是治疗胫腓粉碎性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王敏 《现代保健》2010,(10):16-16
目的探讨经关节的胫骨下端(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2009年15例患者采用克氏针、钢丝、螺钉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相结合,辅助中药熏洗等综合治疗。结果有限内固定与外固定相结合治疗Pilon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减少感染,经济适用,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结论有限内固定与外固定相结合治疗Pilon骨折效果可靠、经济、创伤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我科食管手术病人因病情需要长时间留置胃管,传统采用胶布固定的方法易使胃管滑脱,导致严重的并发症,而且病人常感觉鼻翼不适,有些甚至发生胶布过敏导致皮肤破溃。我科采用一次口罩及止血带固定胃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269-1270
目的探讨单纯内固定与支架外固定治疗复杂性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复杂性Pilon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关节面复位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关节面复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限内固定联合支架外固定与单纯内固定均能有效复位复杂性Pilon骨折关节面,但前者临床更为确切。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999年8月~2002年8月胫骨平台骨折的回顾,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方法的优劣,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彬  李强  谢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1364-1365,1367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6月~2010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26例,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行骨盆外固定架和重建钢板内固定的联合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治疗后未发生死亡病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8个月,且随访率为100%。经随访复查所有骨折均获骨性愈合,在去除外固定架和内固定钢板后的骨盆环位置较好。治疗效果为优19例,占73.08%;良6例,占23.08%;可1例,占3.84%;优良率高达96.16%。[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过程中,其疗效确切,效果显著,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多段开放性骨折的疗效、使用方法、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病例20例,均为开放性3段或3段以上伴不同程度粉碎性骨折,取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张家港市金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同时常规行植骨术.结果 本组病例均解剖复位,全部骨折愈合良好,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14个月,去除外固定时间为6~15个月.结论 该治疗方法由于创伤小,固定可靠,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43例,先行小切口复位,螺旋形骨折与斜行骨折用加压螺钉固定,粉碎性骨折骨片用钢丝捆扎,再行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术中可直视检查骨折复位固定情况,术后可主动练习膝踝关节功能,随时查看固定情况,一周左右持拐不负重下床活动。结果本组43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复查骨折处,均基本恢复正常解剖关系。42例2~6个月愈合,平均3.7个月愈合,1例延迟愈合,经配合中药治疗1年后愈合。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可实现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探讨腓骨坚强固定、胫骨有限内固定结合骨髓移植治疗胫骨远断骨折的疗效。回顾性的研究了胫骨远端C型骨折合并腓骨下段骨折55例,治疗上均采用腓骨坚强固定(钢板螺丝钉)、胫骨克氏针有限内固定,同时自体髂骨和或自体骨髓移植到胫骨骨折端,手术后定期行X片检查。手术后两年优良率为82%。结论腓骨坚强周定、胫骨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胫骨远断C型骨折的效果好,感染几率小,皮肤坏死率低,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时,选择用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方法,对比效果的不同和各自优劣。方法自2008年1月至今,选择37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别用外固定或内固定法两种方法,比较患者愈合时间、功能恢复时间,感染情况等不同。结果外固定和内固定功能恢复时间和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骨折性质时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自1998~2003年,对32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行多功能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获得随访31例,骨折愈合率达100%,临床平均愈合时间为24周.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一种切实可行而有效的适宜于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既能起到坚强的固定作用,避免进一步损伤骨折周围的血供,又能早期进行肢体功能的锻炼.  相似文献   

15.
张建国 《现代保健》2012,(31):29-30
目的:应用手法整复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对踝关节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内固定组和外固定组,平均每组43例。外固定组采用手法政府外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结果:外固定组踝关节骨折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内固定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内固定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内固定组;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内固定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内固定组。结论:应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技术对患有踝关节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固定牵引器集支架、牵引、复位、固定装置为一体。其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多,固定、牵引效果好。可用于下肢各类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侧外固定支架结合腓骨内固定在严重开放性小腿双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和疗效.方法 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严重开放性小腿双骨折的胫骨,拉力螺钉或小钢板固定腓骨治疗24例.结果 本组24病例经6~24个月的随访,术后X中证实均达临床愈合,其中1例术后外固定架松动,导致骨折移位,经透视下复位后愈合良好.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开放性小腿双骨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同时结合腓骨内固定可进一步增加小腿的稳定性及减少术后畸形愈合,降低并发症和获得更好的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各部骨折的1.65%,治疗方法也很多。记忆合金髌骨爪,张力带固定,  相似文献   

19.
温珊珊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534-2534
目的 静脉留置针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在儿科亦是如此,但是由于小儿的多动以及家长并不能24小时看护其穿刺肢体,导致留置针头意外滑脱,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及护士的工作量,在耗材上也是一种浪费.为此,临床中,护士习惯加用胶布固定以减少敷贴脱离皮肤或留置针头意外脱出的机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2年2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的15例小儿患者.结果 小儿静脉留置针敷贴固定后用胶布固定效果良好,大大减少了跑针、脱出之类现象的发生,笔者对加用胶布固定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混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34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疗效:优19例(55.88%)、良9例(26.47%)、可3例(8.83%)、差3例(8.83%),优良率达82.35%。2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1例患者出现骨折畸形愈合。34例患者无皮肤坏死及手术感染。结论采用混合式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