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并发症,资料证明,产后出血仍为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产后出血量的标准及测量,产后出血原因及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3个方面进行探讨,认为要做好产后出血的护理,首先要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才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避免产妇死亡。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分产前预防、产时处理和产后护理3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护理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5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产后出血患者通过加强产前、产时护理,产后密切观察出血量,特别是加强产后2 h的监护,对出血性休克患者积极采取护理措施,58例产后出血患者均得到成功救治。结论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治产后出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以上的现象,是分娩过程中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一般多发生在第三产程和产后2h内,发病突然、来势凶猛,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产后出血的防治与护理工作,以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及孕产妇的病死率[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孕妇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芬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660-662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及产后出血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6例产后出血患者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人性化的护理,耐心细致的病情观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组织抢救、护理措施运用得当是治疗产后出血产妇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徐超仙  王小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78-1579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 h内阴道出血量≥400 ml或24 h内阴道出血量≥500 ml[1],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2002年以来,我院共发生产后出血162例,现将其产后出血原因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和护理对策。方法对76例产妇产后出血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存在产后出血危险因素者易出现产后出血。结论应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护理工作,降低其发病率及孕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预防产后出血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我院6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急救护理对策和方法,护理体会的经验,找出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妇产科发生12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和护理体会进行综合。结果本组11例产后出血的患者均成功渡过危险期,除1例子宫切除外。结论孕早期开始产前检查监护、产期预防、产后出血急救护理和健康宣教,是降低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陆萍 《北方药学》2012,(12):36-36
目的:探讨细致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通过阴道分娩的214例产妇的产后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产妇及其家属自主选择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细致的预防护理方法的护理组107例,产后粗略护理的对照组107例。护理后统计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计算临床出血率,最后用统计学方法检验两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的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意义。结果:护理组产后护理后出血者2例,产后出血率1.87%,对照组产后护理后出血者9例,产后出血率8.41%,两组产妇护理后出血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致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防止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作用。方法对5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心理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经补充血容量、对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控制了出血,55例均治愈出院。结论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应加强孕期护理,重视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并及时采取措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对于保证产后出血治疗效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中的应急措施。方法该院对2013年1-6月产后出血产妇43例的治疗过程和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针对43例产后出血的产妇积极进行抢救及护理,均治愈出院。结论重视产时沟通,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提高接生助产技术,加强产后护理的观察,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威胁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提出产后出血的急救治疗措施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63例产后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研究显示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60.3%,其他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也占一定比例。结论针对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做好预防措施,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有效及时的抢救与护理,才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产后出血的护理质量,降低产后并发症及母婴死亡率。方法总结本院5年间产后出血资料,分析出血原因和高危因素。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原因是子宫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是前置胎盘、人工流产。结论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也不可忽视胎盘因素及其他原因。提高产科护理质量,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后观察及进行必要产后保健指导,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症,对产妇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而产后出血的预防及产后出血的护理是尤为重要的,可以说是保证产妇生命安全的必要环节。为了提高产后出血产妇的身体健康水平,确保产后出血产妇的身心健康,提高产科的护理水平,本文回归性分析了我院产科所收治的182例产后出血〉500ml产妇的临床资料,重点探究了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30例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虞城县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入院的30例产后出血产妇积极急救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产妇治愈情况。结果 30例出血产妇,28例痊愈,2例并发产褥感染。结论做好产后观察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采取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可明显减少产后贫血、产褥感染等并发症,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产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是产妇死亡四大原因。因此,产后出血的预防性护理是产科护理的重要内容。产后出血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于猛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190-191
通过对我院住院的24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例调查,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仍是威胁我市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病死率。总结出产后出血预防、急救、监测及护理经验。  相似文献   

18.
赵云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2):1170-1171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或达到500ml者,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精心护理,是避免和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将临床护理体会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方法分析34例阴道分娩患者的产后出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另外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也可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结论正确处理阴道分娩过程,重视孕期保健,可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在护理和治疗过程中,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可随着护理治疗措施的规范而减少。  相似文献   

20.
17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或产后2h内出血量≥400ml,产后出血的预后随失血量、失血速度及产妇体制不同而异。若短时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因而必须积极防治,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本文回顾分析了我院3年来收治的17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抢救措施及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