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相动作电位(MAP)是心肌细胞群局部电活动,而跨膜动作电位(TAP)是单个心肌细胞电活动,MAP和TAP两者具有相同的形态和间期,能较精确地反映心肌细胞的去极和复极过程。为探讨二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作者应用接触电极记录MAP,并在该电极旁用悬浮式微电极插入单个心肌细胞记录TAP,二者同步记录(n=220),用电脑实时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了原代培养乳大鼠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结果显示,心房肌细胞动作电位与心室肌细胞相比其最大差别是动作电位时程较短,而其它参数,如动作电位振幅(APA)、零相最大去极速度(Vmax)差异不显著;但培养乳大鼠心肌细胞的APA和Vmax却较非培养乳大鼠或成年大鼠心肌细胞的相应参数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微电极放大器中的50Hz滤波电路对心肌细胞自发动作电位波形及各项参数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自发动作电位经玻璃微电极、微电极放大器、微分器、A/D转换器输入微型计算机。在应用和不应用微电极放大器中50Hz滤波功能两种情况下,对心肌细胞自发动作电位波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使用微电极放大器中50Hz滤波功能情况下,动作电位波形在0相严重失真,时程延长,除极化最大速度减小;复极化50%、90%的时间延长;其它参数无显著变化。结论: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波形中含有50Hz信号成分,在研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信号时,不能使用50Hz滤波器。如果使用50Hz滤波器,会造成动作电位波形严重失真,影响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浮置微电极细胞中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实验动物为健康猫,雌雄不拘。戊巴比妥钠(5%)麻醉后,实行开胸手术并进行人工呼吸:记录正常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相似文献   

5.
肌苷(Inosine)能提高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参与能量代谢和蛋白质合成。有证据说明肌苷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并对哇巴因引起的犬心律不齐有对抗作用。乌头碱(Aconitine)是一种膜去极化剂,常作为筛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模型。本工作观察了乌头碱对豚鼠室间隔心肌细胞自发节律动作电位的异常影响,以及肌苷对这种异常影响的恢复作用,在单细胞水平为肌苷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提供了依据。 实验用健康豚鼠心肌室间隔,台氏液灌流(95%O_2+5%CO_2,34℃)。将微电极插入心肌细胞,进行细胞内记录。肌苷和乌头碱分别加入台氏液中,作用于心肌标本。标本中保留窦房结,故心肌细胞存在自发的节律性动作电位,可稳定2~3小时。记录这种自发动作电位的周期(T),50%和100%复极化动作电位时限(APD50和APD100),以此说明乌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分析蛙神经干动作电位,为电生理实验课教学提供一些创新思路。方法:制备蛙的坐骨神经标本,在原有教学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就记录距离。麻药阻滞对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幅度、潜伏期及时程的影响,传导速度的计算方法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增大两记录电极距离,在一定范围内第一相峰值逐渐升高,持续时间延长,第二相峰值逐渐减小,电位持续时间逐渐延长,记录两点间滴加麻药,动作电位的波形第一相峰值逐步加大,第二相逐渐变小,直至消失形成单相动作电位;利用顶点所测速度与起点法测量值不相等。结论:讨论分析该实验结果能更好地使学生理解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原理,牢固掌握基本的电生理知识。  相似文献   

7.
心肌细胞中由拉伸刺激离子通道产生的肌电反馈〔英]/AkayM…//IEEETransBME.1993,40(8).811对新生鼠心肌细胞拉伸刺激离子通道(SAC)采用接触细胞薄片进行研究,用记录吸量管吸膜片引起的拉伸产生的动作电位突发被记录为动作电流...  相似文献   

8.
分离的单心肌细胞在研究心脏力学及其电生理特性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过去很少有人同时研究心肌细胞的力学特性与电生理特性,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同时记录细胞动作电位与测量肌节收缩的仪器系统。本文描述了一个解决此问题的仪器系统。该系统由显微镜、电极、摄象机、监视器、图象输入机、计算机和某些辅助电路组成。系统在记录动作电位的同时记录下细胞的图象,图象经图象输入数化后,输入计算机,运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可测量收缩过程中肌节的长度。文中给出了运用此系统对豚鼠心室细胞进行研究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是研究肌节兴奋——收缩的重要工具,它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证了以50~100MΩ的玻璃微电极引导单细胞跨膜电位。可达到基本不干扰细胞电活动的要求。 将作者提出的“新型JFET超高阳抗放大器原理”应用于微电极放大器的设计,可比同样条件下JFET跟随器输入阻抗Zin提高千倍,漏泄电流Iin降低百倍,其它参数也有显著提高。 本放大器配25MΩ微电极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计算机连续检测表明:动作电位名项指标高度精确和稳定。而配50~100MΩ微电极,得到了神经细胞胞内自发放电稳定数小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稳定达10小时的记录。且波形和幅值均达理想程度。  相似文献   

10.
黄芪对感染病毒大鼠心肌细胞钙通道及钠钙交换载体的效应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与方法;以柯萨奇B3病毒感染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利用膜片和记录技术了解黄芪对感染柯萨奇病毒后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及钠钙交换载体的影响,以探讨黄芪用于心肌炎治疗的作用机制,结果:黄芪不影响正常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幅度,但可缓缓L型钙通道电流的衰减。黄芪也不影响内向NCE电流,但使外向NCE电流增加,从而使动作电位期间由NCE转运人细胞内的钙离子增加。病毒感洒增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  相似文献   

11.
心肌细胞的除极动作电位时程交替是心肌动力学特性失稳的重要标志,对于折返性心律失常的起源和维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电恢复特性的一维和二维模型,利用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推导了除极响应的稳定判据,并把两判据间关联起来,为心脏的混沌控制算法和抗心律失常药物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是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不同浓度乙醇对猫在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参数的影响,实验选用健康猫,戊巴比妥钠麻醉,实行开胸手术,暴露心脏,在人工呼吸条件下进行实验。用悬浮式玻璃微电  相似文献   

13.
背景:研究发现c-kit阳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特异分化为心肌细胞,可能成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目的:验证利用c-kit+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心脏脱细胞骨架培育心肌组织的可行性。方法:取成年大鼠心脏脱细胞后备用。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至第8代后行c-kit富集,采用5μmol/L的5氮杂胞苷诱导2周后行二氢吡啶受体α2富集,然后继续培养行心肌分化鉴定或种植于心脏脱细胞骨架内行心肌组织培养。6周后,利用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表达及动作电位鉴定心肌细胞分化,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新生心肌组织结构。结果与结论:第2次富集6周后,约60%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心肌肌钙蛋白T、GATA结合蛋白4、连接蛋白43,电生理分析显示这些细胞可产生心肌细胞样动作电位,证实c-kit+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特异分化为心肌细胞,种植于脱细胞心脏骨架后可形成排列有序的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14.
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典型图形是有一很快的上冲,较长的平台和缓慢的复极化,这对心脏的功能作为一个血泵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的形状可以通过许多因素,如神经——体液调节而发生变化,而且动作电位和心肌收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少电生理学工作者对探讨心肌细胞在动作电位过程中的离子运动很感兴趣。近20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心肌细胞电生理实验和理论研究,目的在于阐明心肌细胞兴奋时详细的离子运动机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Zn对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自发性搏动及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Zn在0.125—2ppm范围内,自发性搏动群落的出现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P<0.001。但Zn的浓度超过一定范围(4 ppm),自发搏动率则呈降低趋势;8 ppm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Zn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表现为动作电位的发放频率减慢,波幅降低,波宽变窄和最大除极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6.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密切关系。Ito电流是参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的重要离子流。Kv4.2 或Kv4.3是形成Ito通道孔洞的亚基,而Kv4钾通道相互作用蛋白KChIP2则协助在胞质合成的Kv4.2 或Kv4.3向细胞膜转运。Kv4钾通道及KChIP2在心肌细胞的表达、分布和功能的变化对心肌细胞Ito电流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神经细胞基本参数和跨膜电位数据,编制计算机程序,并通过实例,计算容积导体中神经细胞外电位场的分布,定量地分析细胞内和细胞外记录的动作电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心电场是由心肌的电活动产生的。心肌细胞的电特性及心肌细胞间的传导关系决定了体表电位的分布及心电图的变化。心肌电特性参数主要包括动作电位、兴奋传导速度、不应期及心肌细胞受激时间间隔与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关系(间隔-时间关系)等。由于很难通过实验方法来人为改变这些参数,因而临床上有关心肌细胞电特性参数对心律影响的定量知识相当缺乏。本文采用真实三维躯干模型及心脏模型,对心肌电特性参数与心律变化的关系进行定量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与S-T间隔有关;动作电位分布与T波形状有关;兴奋传导速度决定了整个心电图的变化,而局部普通心肌的传导速度在相当范围内变化似乎对心电图影响不明显,但传导速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可能产生突变;心肌不应期的变化对心律也有影响,当某心肌单元不应期延长到一定程度后甚至可能引起折返;另外,心肌细胞受刺激时间间隔的长短对动作电位持续时间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心电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仿真研究心衰情况下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变异对细胞电生理和透壁特异性的影响机制,以及心力衰竭下心室透壁复极化的改变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基于反映正常和衰竭人体心肌细胞离子通道透壁特异性的实验数据,建立离子通道水平的心肌细胞电生理数学模型,模拟仿真研究心衰情况下心室肌心外膜、中层、心内膜细胞电生理透壁特异性的变化.结果:仿真研究发现心衰导致透壁心室肌细胞电生理重建,透壁细胞的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都有明显的延长,改变了动作电位的透壁特异性,进而减小了动作电位的透壁梯度,同时衰竭心脏中快步率时动作电位的比率依赖性会增加.模型研究认为这可能与心衰细胞中离子电流ICaL和Iks的透壁特异性的电生理重构有关.所发展的细胞模型不仅可以辅助细胞电生理实验分析研究,同时也是今后仿真研究心衰情况下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力学特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庭槐  林士程 《医学信息》2000,13(9):487-488
生理学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内容是后续内容如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及利多卡因等药物对动作电位的影响以至可纠正心律失常等内容的基础 ,所以它是教学重点。它的概念比较抽象 ,涉及的离子过程比较复杂 ,动作电位及对应的离子运动随时间而呈现复杂变化的过程 ,是生理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我们运用当今计算机系统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技术 ,通过明丽的色彩、清晰的图形和动听的声音讲解以及生动活泼的动画 ,使教材的重点更加突出 ,使难点变易。同时通过强化的训练 ,使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