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褥期是产妇分勉后处于身心恢复阶段的一个重要时期,产褥期内母体各系统的解剖及生理变化很大,尤其是子宫和乳房的变化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及其他并发症,给产妇带来心理和身体上的影响与创伤.如何加强产褥期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对促进产妇恢复和婴儿健康,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如何做好产褥期生理和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到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时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规定为6周[1].产褥期产妇全身各系统都变化很大,易发生感染及其它病理情况,易留下后遗症.故产褥期合理科学的护理,对产妇健康状态的恢复极为重要.我科在产妇产褥期饮食护理、母乳喂养、乳房护理、预防感染会阴护理、心里护理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妇女在产褥期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是母体整个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的较差,将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产褥期是产妇身体与心理恢复的关键时期。产妇在产褥期的心理状态与一般住院病人不同。心理护理可以改变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促使产妇顺利渡过产褥期,从而发挥出医疗和护理的最佳作用。可见,分析产妇产褥期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是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临床实践中,我们对产妇在产褥期的心理状态做了广泛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是母体整个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得较差,将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产褥期是母体整个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的较差,将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产褥期是母体整个生殖系统恢复的一个过程,恢复的好与差,将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今后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200例产妇产褥期保健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例产妇进行规范的产后访视,实施完善的保健护理措施,观察产妇的恢复情况,总结分析产后保健护理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对所有产妇采取上门访视的方法,每一位产妇访视两次,时间是产后第7天和第14天左右,访视时对产妇给予保健指导,并记录产妇的恢复情况。结果200例产妇恢复良好,顺利渡过了产褥期,一般异常情况发生率不超过8%。结论产后保健护理是产妇顺利渡过产褥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到恢复或者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一般为6周.在产褥期,产妇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及一系列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过程.因此,做好产褥期护理十分重要.现将产褥期的护理措施及产褥期的保健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产褥期是指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到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规定为6周.[1]产褥期的护理直接关系到母乳喂养成功与产妇康复,本文着重探讨产褥期的观察指标,以健康宣教为主要手段,对产褥期护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褥期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对2014年1-12月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60例进行产褥期的观察并提出护理要点。结论通过产褥期的观察护理使产妇机体得到了很好的恢复,避免了产妇病理变化的发生,使母亲健康顺利地度过了产褥期。  相似文献   

12.
李丽 《伤残医学杂志》2013,(11):430-432
目的:探讨产褥期健康教育对于产妇产后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泰山社区家访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于产后产褥期进行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产褥期健康教育干预;对2组产妇产后恢复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良好率、身体恢复良好率和坚持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7.0%、98.0%和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9.0%、86.0%和77.0%;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9.0%;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产妇产后产褥期常规护理指导基础上进行产褥期健康教育干预,能够让产妇生理和心理尽快适应和恢复,并能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华 《中外医疗》2011,30(21):162-162
目的总结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2组,A组为实验组,根据产妇产褥期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B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通过随访对比2组产妇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较少。结论产褥期采取适宜的护理措施对于产妇身体及时恢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从胎盘娩出到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包括妊娠期的解剖到生理变化均得到恢复.一般认为这一段时期是产妇身体和心理恢复的一个关键时期,而护理上的照顾是影响产妇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母婴身体健康,我院妇产科转变护理模式,医疗、护理、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使产妇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在产褥期的护理保健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周。在此期间,产妇心理、生理都处于脆弱阶段,需要很好地调适恢复,如产后保健服务欠缺,易发生产后并发症,影响正常康复,甚至危及生命。产后康复对于母儿的健康和妇女产后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如何促进产妇在产褥期康复,从而提高产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产褥期产妇产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择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产褥期产妇42例,将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产妇21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模式对产褥期产妇进行护理,可有效减少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使产妇迅速恢复,合理缩短产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产褥期是指产妇分娩结束到产后身体除乳房外其它器官都逐渐恢复到妊娠前状态的时期。一般需要6—8周,产褥期肌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本文将简述如何采取健康教育措施帮助产妇调节好心理状态、适应肌体的一系列生理变化。安全度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产后随访,指导产妇做好产后个人保健和婴儿保健,随访时发现,产褥期存在着一定的健康问题,应加强对产妇进行产褥期保健常识的宣传和教育.尽快建立健全产褥期健教工作制度,并落到实处,促进产妇的身心恢复.电话随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提升护士角色的认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产褥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变化,发病率为1%-7.2%,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因此加强产褥期的观察及护理,做好产褥期的相关保健,能有效减少产褥感染的发生,促进产妇身心健康的恢复及婴幼儿良好的生长发育.现将预防产褥感染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莫淡荷 《吉林医学》2014,(16):213-214
目的:探究产褥期妇女产后的行为及健康情况临床调查。方法:对600例门诊随访的产褥期产妇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行为习惯及健康状况两方面。结果:初中以下不良卫生行为发生率为27.78%,高中及中专、大专以上发生率分别为15.00%、7.27%,农民不良卫生行为发生率为53.33%,工人及干部发生率分别为31.00%、1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褥期不良卫生习惯能影响产妇产褥期的功能恢复。开展适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及行为指导,可促进产褥期妇女生理功能的恢复,帮助产妇顺利渡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