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治疗以及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对 31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停用抗生素后予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舒喘灵气雾剂)、泼尼松、必可酮后,咳嗽均减轻或消失.结论 咳嗽为主要或单一症状、抗生素治疗无效时,要警惕咳嗽变异型哮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诊治进行探讨,加深对此病的认识,降低误诊率.方法 收集我院确诊的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共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去除各种诱因、局部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加之抗生素及化痰止咳等药物应用,治愈34例,治愈率85.0%,有6例(15.0%)转为慢性支气管哮喘.结论 对于慢性咳嗽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此病的可能,常规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来确诊,作为患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20例病例分析,找出预防误诊办法,防止咳嗽变异性哮喘迁延不愈,演变成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4.
牛瑞兰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2):12-12,14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疗效及预后。方法对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咳嗽症状2天后消失20例,1周后消失10例,1个月后消失5例。仅3例持续用药2个月后咳嗽症状消失,3例因支气管扩张药治疗无效,激素口服或吸入2周后咳嗽消失。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早期试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对于早期诊断、正确治疗以降低哮喘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48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方法分析12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及相关资料。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表现为反复顽固性咳嗽、FEV1和FEP变异率>20%,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试验多为阳性、容易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特殊类型的哮喘、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对慢性咳嗽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北京市仁和医院的慢性咳嗽患者112例,行基础肺功能和乙酰甲胆碱(MCH)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小气道病变者65例,占58.3%,基础肺功能正常者47例,占41.96%;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者62例,阳性率55.36%;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者58例,占51.78%;不同性别组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和CVA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支气管激发试验是诊断CVA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咳嗽是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现对4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均以慢性顽固性夜间咳嗽为主要症状,查体和辅助检查多无特殊异常,经使用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等治疗后痊愈或明显缓解.结论 应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辨别能力,给予及早明确诊断及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方法 收集20例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成人咳嗽变异哮喘的误诊率较高。结论 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非典型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给予正规治疗后临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0.
乔华 《中国实用医药》2011,6(21):113-114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周内咳嗽症状消失者12例,其余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半月内咳嗽症状消失者29例,有1例夜间偶有轻咳,但无胸闷,所有患者均继续用普米克气雾剂治疗,直至减量并停药.结论 表明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口服支气管扩张剂(盐酸丙卡特罗片)或者茶碱缓释片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误诊20例病例分析,找出预防误诊办法,防止咳嗽变异性哮喘迁延不愈,演变成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2年来2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CVA临床表现不典型,所有患儿均有误诊、确诊后按支气管哮喘治疗,所有病例治疗1周后咳嗽症状均有所减轻,20例4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2例发展为支气管哮喘,1例中断治疗未再随访。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CVA的认识,尽量减少误诊,早期确诊,正确治疗,控制其发展为典型哮喘。  相似文献   

13.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支气管哮喘的类型之一.常以咳嗽为唯一症状,而无典型哮喘发作的喘息或呼吸困难[1],易与支气管炎等疾病相混淆被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咳嗽变异型哮喘与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特征,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方法分别用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咳嗽变异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肺功能较典型哮喘FEV1/FVC轻度降低。支气管激发试验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最大用力呼气中段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75%显著下降。结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与MMEF/FVC比值及其下降有关,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不典型,易误诊或漏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对病程>8周的慢性咳嗽患者96例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结果:46例被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占48%.结论:对于病程>8周的慢性咳嗽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抗生素、止咳药反复治疗无效的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是确诊或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血清IgE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IgE变化。方法 分别对1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行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并在试验前后监测血清IgE水平。结果 BPT阳性16例。气道高反应性者血清总IgE BPT后较BPT前明显增高(P<0.01)。屋尘激发后,特异性IgE较激发前增高(P<0.05)。尘螨激发后,特异性IgE亦较激发前增高(P<0.05)。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血清IgE水平明显升高,与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显著相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同时测定血清IgE水平,可早期发现哮喘,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的较为特殊的支气管哮喘[1],临床上此类患者常常具有顽固性咳嗽、慢性反复发作、发作时间以夜间或清晨为主、运动后可加重等特点[2],而缺乏支气管哮喘所具有的较为典型的哮喘症状和体征,所以给该病的诊断带来了极大难度,以致临床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误诊率较高.笔者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咳嗽变异性哮喘与年龄、气候、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临床误诊率高。主要表现慢性顽固性咳嗽,支气管舒张试验和肺功能检查等有助诊断,早期干预能有效阻止病情的发展。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认识,减少误诊,早期确诊,正确治疗,控制其发展为典型哮喘。  相似文献   

19.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1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平  赖维阳 《河北医药》2008,30(10):1546-1546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一种潜在形式的支气管哮喘,其病理改变为持续气道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现将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1月治疗的患儿13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11月笔者对无明确病因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及支气管扩张试验检查,检出咳嗽变异性哮喘34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