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从分析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生理效应出发,用生物医学工程的观点,阐述了现代超声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介绍了几种超声医疗外科器械和仪器的现状,并展望了其方兴未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新型眼科超声乳化仪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组织的生理效应、超声白内障乳化仪的组成、关键技术和应用。该仪器经过科技攻关、临床手术和产业化,已在全国百余所医院使用,成功白内障手术2万余例,成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相似文献   

3.
超声成像物理假定的适用性及局限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平  任超 《医疗设备信息》2007,22(4):51-52,14
超声诊断成像的基本原理是以三个物理假定为前提的,本文以B型超声波诊断仪为例,探讨这三个物理假定的适用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分析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和生理效应出发,用生物医学工程的观点,阐述了现代超声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临床应用,介绍了几种超声医疗外科器械和仪器的现状,并展望了其方兴未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多功能超声外科手术装置的原理及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型多功能超声外科手术装置的基本原理及设计思路,它可以产生频率为19~35kHz、输出功率0~100w,且频率和功率连续可调的超声波,可用于超声吸引、超声切割和超声去脂等多方面,满足了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王超 《医药与保健》2012,20(7):32-32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通常用于医学诊断的超声波频率为2-l0MHz。它可以在人体内传播,并在碰到不同组织之后能反射一部分回来。根据这一物理特性,科学家研制出了各种超声仪器。超声波由探头产生、发射出去,进人人体后,根据人体器官组织声学性质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刘淑艳 《药物与人》2014,(1S):79-79
目的:超声检测是指用超声波来检测材料和工件、并以超声检测仪作为显示方式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检测是利用超声波的众多特性(如反射和衍射),通过观察显示在超声检测仪上的有关超声波在被检材料或工件中发生的传播变化,来判定被检材料和工件的内部和表面是否存在缺陷,从而在不破坏或不损害被检材料和工件的情况下,评估其质量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医疗器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1949年澳大利亚的Dus-sik.K.T.将超声波成功地用于脑部疾病诊断的论文发表以后,医学超声技术就进入了应用、研究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高技术与医学超声的结合,特别是B型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医学超声成像设备与X线成像设备、磁共振成像设备、同位素成像设备成为医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四大影像诊断技术。当前超声诊断已从单一器官扩大到全身、从静态到动态、从定性到定量、从单参数量到多参数量、从二维到三维显示。利用超声波的其它生物物理…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雾化器是应用超声波的声能将药液变成微细的气溶胶(雾滴),供人吸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理疗仪器,由于药物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具有疗效好、方便、经济、实用等特点,病人乐于使用,因此,临床应用较广。我院有超声雾化器50余台,临床使用过程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故障,现将晶体管雾化器常见的两种故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总结和论述了国内外超声溶栓治疗技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发展历史、现状及前景;介绍了经颅超声波溶解血栓的主要机制,以及国内临床应用研究和专用设备仪器发展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3种清洗方法对牙科手机清洗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手工、超声波和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3种清洗方法,对牙科高速涡轮手机的清洗效果。方法将高速涡轮手机染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清洗后做定量杀菌试验。结果手工、超声波清洗机和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3种清洗方法的细菌杀灭率分别为99.47%、99.80%、99.99%,经SPSS10.0方差分析,同种清洗方法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种清洗方法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自动热清洗/消毒机清洗优于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清洗又优于手工清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蒙药结合超短波、超声波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效果。方法 97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药,治疗组口服蒙药同时结合超短波、超声波治疗,连续10d。结果联合治疗组,显效39例(占79.59%),有效10例占(20.41%),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蒙药结合超短波、超声波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超声波的物理特性、超声波检查的适应症,以及当前影响超声波检查工作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超声波是否对早孕期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为产科临床使用多普勒提供依据。方法:对早孕7~8周拟做人工流产的患者分别于多普勒检查前、后取绒毛组织做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1min组绒毛超微结构未见明显变化,而3min组7例中有5例、10min组5例中有3例可见超微结构的变化,与1min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3min与10min组间相比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对绒毛细胞的超微结构具有一定影响,但仅局限在合体细胞滋养层的细胞膜,这种形态改变是否伴有功能改变尚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超声波法和普通回流法提取广西益母草中总碱的效益。方法:超声波法和普通回流法。结果:在提取益母草总碱时,超声波提取法较回流提取法有省时、节能、提出率高等优点。结论:用超声波法提取益母草中的总碱优于用普通回流法,超声波法提取益母草总碱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频率为80 kHz,超声处理40 min,以75%乙醇为溶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移植肠组织处理的时效性和稳定性,为临床准确把握移植肠是否发生排斥反应,提供及时准确的病理依据. 方法:移植肠黏膜标本共92份.采用超声波法、微波法和常规法对移植肠黏膜进行处理,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超声波法处理18例,A级4例,22.22%;微波法处理50例,A级30例,60.00%;常规法处理24例,A级13例,54.17%.相关分析表明,χ2=15.252(P<0.05). 结论:微波法处理移植肠黏膜标本效果较好,其适合于在短时间内(约3.12 h)观察移植肠有无排斥反应的组织标本处理;超声波法适用于在极短时间(约0.5 h)观察有无排斥反应的移植肠黏膜标本的处理;常规法用于对移植肠黏膜正常观察(约17.5 h)的标本处理.  相似文献   

17.
王喜  李书文  耿长生 《现代保健》2014,(17):153-156
目的:观察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收治的28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采用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286例患者1次碎石成功179例,占62.59%,2次成功54例,占18.88%,3次成功34例,占11.89%,无效19例,占6.64%。治愈216例,好转5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93.36%。结论:超声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定位准确,疗效确切,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特点,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为提高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观察组,20例健康体检且一切正常的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并对异常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结果均有一定的异常。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心尖心肌厚度与R波最大波幅、左室后壁厚度与R波最大波幅正相关(r值分别为0.7428、0.7254,P〈0.05)。心尖心肌厚度与ST段压低深度、心尖心肌厚度与T波倒置深度与负相关(r值分别为-0.6735、-0.6649,P〈0.05)。结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而且两者的多种异常表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不同提取条件的优化,确定从亚麻籽中提取木酚素的方法。方法:分别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乙醇超声提取、甲醇加热回流提取、甲醇超声提取等不同方法提取亚麻籽中木酚素;通过C18柱进行纯化,并对精制产品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乙醇超声提取法优于其它法;精制产品中SECO含量为20.1 g/100 g。结论:乙醇超声提取后采用C18柱分离可有效获得亚麻木酚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目前阴道松弛症诊断中缺乏直观、客观及量化评测方法,拟将超声弹性成像方法应用于阴道松弛症诊断,并建立对应诊断方法。方法:基于准静态弹性成像技术,利用传统阴道超声探头配合基于射频信号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软件并行化技术,采用超声振动施加于阴道上皮组织。当组织受剪切波作用下受迫形变产生位移时周期施加射频跟踪检测,循环采样计算位移差值,采用最小二乘法经拟合位移曲线后转换为组织应变图并估算剪切波传导速度,从而实现阴道松弛症评估功能。结果:基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构建了阴道松弛症评估方法,经功能测试,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阴道松弛患者上皮组织剪切波弹性模量值为(2.8±1.1)kPa,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7.25±2.3)kPa。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参数中平均弹性值、最大弹性值及弹性比值与阴道松弛患者诊断结果具有相关性(r=0.614,r=0.723,r=0.673;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直观地反映阴道松弛的变化,弥补了常规诊断手段和常规影像学技术无法反映组织硬度特征的不足和缺点,提高了阴道松弛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