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哈尔 《养生月刊》2014,(10):899-901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天气虽然早晚凉爽,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在这个时候,很多地方都有“咬秋”的说法。那么,吃什么食物才能养生保健呢?首选应该是吃润燥、补肺、养阴、多酸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正9月10日中国教师节莫单一:很多人都会多吃红枣补血,红枣含有大量的铁元素,不仅对缺铁性贫血有很大的疗效,而且促进白细胞生长、提高血清蛋白、保护肝脏。但仅仅靠吃红枣补血效果甚微,而且红枣皮容易滞留在肠道中不易排出,影响肠胃消化,摄入量过大就会引起肠胃涨气。如果想达到最佳的补血效果,建议吃红枣时搭配一些葡萄干、龙眼等食物。奠过量:很多人在进补的时候,喜欢吃大量补铁的食物,认为吃得越多功效就越大,其实这个想法是不正  相似文献   

3.
郑华金 《气功》1999,20(5):231-232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到贾府的老规矩:凡遇风寒感冒,不论男女老少,一是静卧休息;二是“俄两顿饭”。据说,清朝宫内皇帝生病,除了让御医治疗外,往往要“挨饿”;现在有不少人认为断食有助于健康,提倡“减食”和‘嘶食”疗法。今天,断食疗法如道家的“辟谷”术,在我国的气功界和其他一些国家悄悄兴起。历代养生家认为“要长寿,肠饿透”。在日本,断食研究者甲田光雄已专门写了一本断食治病的专著;美国一位断食导师雷肯,通过创办《我们的园地》,已指导上千人进行断食治病。所谓断食疗法,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或在气功层次上停止进…  相似文献   

4.
颠倒了的主副食:所谓主食,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薯类等。由于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很多人,尤其是减肥者和糖尿病人,认为应减少摄入此类食物而少吃甚至不吃。另有一些人在吃正餐的时候只顾喝酒、吃菜,副食特别是荤菜吃得特别多,忘记或故意不吃主食。也有一些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认为更有营养。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5.
给人的“根”不断补充营养、添加燃料,让肾火不灭的就是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胃。正是胃使吃进去的水谷和其他高质量的食物产生了热量,转化成了血液。只有保证充足的血液,才能保证身体有充足的能量,才会有温度,而温度又反过来融化血液,使血液向前涌动的力量更足。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这个“气”就是热量,就是温度。  相似文献   

6.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沃尔特·威荣特博士提出的“健康饮食金字塔”近年来公认的健康饮食指南。从上图可以看到,位于最底层是五谷类主食是要求“吃最多”的类,那么,主食又该如何健康的吃呢?1、日进主食六、七两所谓主食,主要是指粮食,包括米、面、杂粮、豆类、薯类等。由于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很多人,尤其是减肥者和糖尿病人,认为应减少摄入此类食物而少吃甚至不吃;另有一些人在吃正餐的时候只顾喝酒、吃菜,副食特别是荤菜吃特别多,忘记或故意不吃主食,也有一些人习惯用蔬菜或水果代替主食,认为更有营养,这些都是不…  相似文献   

7.
新疗法     
在美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正在悄悄地兴起一种“断食疗法”。在美国,断食导师雷肯,通过创办断食道场“我们的园地”,已指导成千人进行断食治病。在日本,断食导师甲田光雄,已写了一本有关断食治病的专门著作。在新加坡,采用断食治病的人也在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8.
最近常有病人问我,所谓的“食疗”到底管不管用?大街上到处都是打着“药膳”旗号的餐馆;报纸上、网络上、电视上也在天天宣传,吃这种食物可以抗癌,吃那种食物可以补充维生素,我们往往虔诚地按图索骥,但吃了之后到底有没有起到作用,就谁也说不清了。药膳在食疗中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而且大家也不是天天吃,不在我的探讨范围之内。另一种食疗,我更愿意把它叫“饮食调控”,通过补充食物中的营养达到强身健体、抵御疾病的目的。这种“食疗”能不能起到作用,关键就在于是否长期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仅于事无补,很多时候,还会危害健康。饮…  相似文献   

9.
姜德友  牛力 《东方养生》2009,(10):80-83
2008年闹得沸沸扬扬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不仅给全中国的人民普及了一堂化学课,让大家都知道了“三聚氰胺”这个绕口的化学名词,还将以前并不曾引起大多人重视的肾结石问题推到了前台,让人不禁在喝牛奶的时候,在吃任何食物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想一下,这里都含什么,会不会引发肾结石?  相似文献   

10.
合理选择断食方法目前,常用的断食疗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称正规断食法,或称完全断食法,即在一定的时间内,除饮水外,不吃任何食物,有的甚至连饮水都加以限制。一类称改良断食法,或称不完全断食法,即在断食过程中,可以摄取少量的饮食,如米汤、生菜汁、生菜泥、...  相似文献   

11.
陈思 《气功》2012,(10):894-895
在日常饮食中,“吃得潇洒”和“吃得健康”两者之间时常是有矛盾的——有的东西好吃、想吃,但是不敢多吃,因为多吃了对身体有害。人们根据食物的营养成分,又给各种食物贴上“好的”或者“坏的”标签。比如,土豆、花生、巧克力这样的食品在你想吃的时候,是不是会有些顾虑?你对它们的“坏印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相似文献   

12.
如今,不少“富贵病”是由于人们吃得过精过细而导致的,一些人对过精食物产生了畏惧,过度追求吃粗粮,以至于出现粗粮的价格高于细粮的态势。医学专家指出,若是不分年龄、过多地食“粗”对健康也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通报》2013,(6):33-33
很多人都知道秋冬多吃姜和萝卜有益健康,但是并不是什么时候吃都有益。有句民谚就说“上床萝卜下床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民谚的意思是清早下床时吃点生姜,晚上上床时吃点萝卜,有益于健康。为什么姜和萝卜要在一天之内不同的时间进食呢?  相似文献   

14.
嗜食竹鸡     
许敬生 《河南中医》2004,24(3):11-11
唐代有一富商在船上住宿,半夜暴病而亡。等到清晨,气还未断。隔壁房里有位医生,是武陵人梁新,得知后就给他诊治。诊后说:“这是食物中毒,近三两日内是否在外边吃什么东西了?”病者的仆人说:“主人很少出船,从不在别人那里吃东西。”梁新又问:“平常他好吃什么食物?”仆人说:“好吃竹鸡,每年不下数百只。近来又买了竹鸡,并已进食?”梁  相似文献   

15.
如今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谁家餐桌上不摆上个三盘五碟的,荤素搭配,有凉有热。食物品种一多,很多人就会将不同的食物搭配起来食用,但殊不知有些食物是不宜搭配着吃的,吃了不但营养效果没达到,反而会有“副作用”。因为,每种食物的组成成分各不相同,有些食物混在一起食用就会在体内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人不能消化、吸收的沉淀块,严重的还可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任何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结束为止,每天都离不开食物,都要“吃”东西,都必须通过进食食物撮取营养来维持其生命。由此可见,膳食营养意味着生命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讲究“食不厌精”。食物一“精”就变得细腻、柔软、口感好,便于咀嚼和吞咽。我们无论是吃家常便饭还是出席各种宴请,餐桌上的菜肴几乎都是吃起来不必让您费力咀嚼的食物,就连面条或米饭也煮得光滑柔软,吃起来毫不费力气。  相似文献   

18.
郭逢春 《气功》2012,(10):920-920
预防骨质疏松,95%的人在认识上有误区,只知道盲目补充钙剂,而不注重从食物中吸收,特别是不让骨头“负重”,关不住钙质流失的“阀门”,导致吃了大量的钙片,症状依然没有什么大的起色。  相似文献   

19.
韦辰 《养生大世界》2004,(12):31-31
感冒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两季较为多见。由于大多数人感冒不过是“难受”几天,不会有太多的“问题”,因此,常常是自己找些药来吃,却不知因为药理和病理的不同,很多时候吃了药也不管用,有时甚至还会有“副作用”。所以,感冒时服药亦需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的春节聚会中,你的身边是不是也多了这样的人,没聊几句,就把话题转移到了“吃”上面?今年的经济寒冬,让美食成为朋友间取暖的佳品。可是你知道吗,要想在谈“吃”论道.的浩荡大军中混出地位也是需要智商的,要懂得吃什么、怎么吃才健康。固然,食物的时尚反反复复,而营养常识却是持久永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