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的80例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总结SARS的流行特征,从而更好的预防控制SARS的流行。方法:收集自4月10日—5月24日石景山医院发热门诊确诊80例病例的详细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描述其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特征。结论:从80例SARS病例的时间分布上分为3个发展阶段:4月10日—4月22日为缓慢上升期;4月23日—5月—10日为快速增长期即疫情扩散期;5月11日—5月24日为缓慢下降期即疫情逐步控制期。在人群分布上呈现以医务人员、民工、学生多发的态势但在多发人群中没有形成爆发及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2.
孟欣  邹平 《北方药学》2014,(10):101-102
目的:分析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疾病谱及发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发热门诊1846例患者临床资料,了解发热门诊发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流行规律及分析发热病因分布。结果:发热门诊患者病情复杂多样,但以呼吸道疾病居多。结论:发热病例复杂多变,医务人员掌握发热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情变化特点,更有利于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及充分发挥发热门诊的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SARS冠状病毒NS、S基因的检测方法,为青岛市可能出现的SARS病毒流行提供一个标准的、可以确证为SARS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分别根据SARS-CoVnsp11基因和S基因片段序列,建立了2种SARS-CoV基因检测方法,并对2003年4月20日~2003年9月20日期间收集的106份青岛市部分医院呼吸道门诊急性呼吸道感染者的血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106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标本和健康对照人群的SARNS、S基因RT-PCR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2种SARS-CoV核酸RT-PCR检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用于SARS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同期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中未发现SARS感染病例。  相似文献   

4.
“非典”制造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许多人谈“非”色变,更甚者出现了严重的精神症状与心理问题。发热门诊是SARS流行期间医院为了及时发现被感染的患者控制SARS病毒的传播,采取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措施,凡有发热症状者必须到发热门诊就诊,因此这些患者大部分产生了恐惧心理,担心自己是“非典”被隔离,  相似文献   

5.
臧隽  赵旭  韩玉香 《天津医药》2003,31(10):669-670
SARS传染性极强 ,具有明显的医院聚集性。在其流行期间 ,医务人员是高危人群[1];而在早期的SARS患者救治工作中 ,医务人员感染率更高。现已初步确定 ,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急性期患者更甚。通常爆发中的“首发”病例或流行中的早期病例传染性和致病力均强。其中毒王 (超级传播者 ,super spreader)毒力及传染性特强 [2]。现将我院于本市SARS早期收治的本院及转入临床确诊为SARS的16例医务人员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并初步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本组为2003年4月—5月 ,在我院及其他医院参与救治SARS患者而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暴发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热门诊患者的最佳处置及分流方法。方法对本院2009年10月20日至12月19日处置、分流甲型H1N1流感资料进行统计,循征途径,总结其经验、教训。结果本市首次甲流暴发流行60d,共接诊发热患者8007例,诊断为甲流(疑似、临床、确诊病例)7701例;居家隔离治疗4784例(59.81%);专设区治疗1625例(20.29%);转社区医疗机构隔离治疗873例(10.90%);收住院隔离治疗414例(5.17%);本门诊处置、分流的病例未发生1例重症及危重症。结论暴发呼吸道传染病流行间发热门诊正确的处置、分流患者是有效的控制疫情、及时的治疗患者、控制和减少甲流重症、危重症发生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周健萍 《首都医药》2003,10(18):4-5
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流行期间,为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自3月28日收治第一例SARS患者后,立即采取各项隔离措施,于4月14日正式成立发热诊区,将发热患者与普通患者分开就诊,及时筛选出SARS及疑似患者,迅速隔离救治,  相似文献   

8.
2003年5月16日-19日在大兴区旧宫镇清和园北里小区工地的民工中,先后出现6名发热病人,其中初诊疑似SARS病例4人,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对发热病人检测麻疹急性期抗体,排除疑似SARS诊断病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钟声  朱海燕 《云南医药》2000,21(5):437-438
头孢氨苄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头孢类抗生素 ,是各医院门急诊治疗呼吸道感染的口服常用药物。我院内科门诊自 1997年 10月~ 1999年 3月应用头孢氨苄缓释胶囊治疗急性细菌性呼吸道感染91例 ,同期以普通胶囊治疗患者作比较 ,探讨这两种药物的疗效与顺应性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  1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91例 ,其中男 58例 ,女 33例。对照组 81例 ,其中男 4 6例 ,女 35例。均以轻中度感染为主 ,严重感染患者及其它疾病引起的并发症除外。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头孢氨苄缓释胶囊 (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发热门诊的管理经验。方法加强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做好患者管理及密切接触者管理,强化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结果收治全国内地首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患者1例,排查疑似患者35例。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和医务人员未发生感染,及时有效地阻止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结论健全的应急管理和完善的应急预案及工作流程是防控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孙畅 《河南医药信息》2014,(9):F0003-F0004
目的2002年暴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为了有效控制SARS的扩散,全国各医院先后开设发热门诊。在随后的禽流感暴发期间,发热门诊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有关发热门诊的管理工作也得到高度的重视,本文从发热门诊的结构构造,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患者心理护理等方面分析目前发热门诊的管理工作,并对其管理反面的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特点和综合防治方法。方法 对2003年2月至5月我院收治的22例SARS病人的临床表现、X线特征、实验室资料、综合防治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 发病2周内有密切接触SARS病人的16例;宰杀过动物的2例;潜伏期3~12d。所有病人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其中有高热(39℃)以上者占91%。伴呼吸困难的68%,咳嗽86,4%,乏力72.7%.全身酸痛27%,头痛50%,头晕22.7%,胸痛31.8%,呼吸道卡他症状13.6%.心悸36.4%,腹泻18.2%,血丝痰9%,畏寒18.2%,咽痛9%。77%的病人肺部无明显体征。X线胸片及肺部CT:单侧病灶36.4%,双侧63.6%,双肺弥漫性渗出22.7%。ARDS2例;死亡1例。死亡率4.5%。规律应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的占72.7%。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5例;应用有创机械通气的2例。通过规范的防护措施,一线医务人员感染率为零;医务人员家属感染率为零;院内交叉感染率为零。结论 综合治疗方案中,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重要措施。重症病人应及早使用机械通气。规范的防护措施可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3.
王茜  任耘  袁恒杰  姜红 《天津药学》2004,16(3):29-31
目的:了解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对本院用药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03年3月—7月的处方数和处方金额与2002年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ARS对本院药品使用影响最大的为5月份,6月份开始逐渐恢复。结论:SARS在短期内对本院用药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当SARS疫情被控制后,本院用药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4.
张彤 《天津药学》2004,16(4):27-29
目的:调查本院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2年7月-2003年7月本院门诊处方4800张,发现临床安全用药存在的问题。结果:210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作用于同一受体或效应器的药物联用70例(占33.33%);引起药物动力学过程改变的97例(占50.96%);给药方案欠合理的16例(占7.62%);给药剂量不当的23例(占10.95%);注射药物配伍不当的4例(占1.90%)。结论:本院临床用药存在的问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与继发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3年3月26日至5月24日住院治疗的253例非典型肺炎患者的血、尿、便、痰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对培养结果依据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分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3例患者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80株。79例未使用激素者,继发感染率7.6%;174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继发感染率为19.0%。其中普通型SARS的继发感染率为12.9%,重症SARS的继发感染率25.9%,使用糖皮质激素小剂量患者的感染率为10.3%,中大剂量患者的感染率为23.3%。结论:SARS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的继发感染率要高于未使用激素者,随着糖皮质激素使用剂量的增加,患者继发感染的几率也在增加;重症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后更易引起继发感染。因此,在治疗SARS病人中应注意合理使用激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择取在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1例高热惊厥患儿,充分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儿在住院后的515 d痊愈出院,出院2个月后随访可知,其中有8例患儿再次发生上呼吸道的感染伴有发热,患儿体温在3815 d痊愈出院,出院2个月后随访可知,其中有8例患儿再次发生上呼吸道的感染伴有发热,患儿体温在3839.5℃,未有再次出现惊厥的现象,在门诊治愈。其余患儿均正常。结论对患儿予以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误诊漏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川崎病误诊漏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川崎病误诊漏诊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误诊漏诊的患儿中误诊为支气管肺炎8例,咽结合膜热6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5例,幼年类风湿关节炎(全身型)4例,败血症3例,急性胆囊炎并胆囊积液1例.主要因疾病表现不典型或被其他疾病掩盖而误诊漏诊.结论 川崎病误诊漏诊的主要疾病是发热性疾病,对那些不能用单一疾病作出合理解释的发热性疾病,应尽早作心脏B超及相应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Limited information exists on causes of 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returning from the tropics, and most is focused on febrile diseases. We evaluated all causes of post-travel hospitalization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in Israel. METHOD: Demographics, diagnoses, and destinations of patients admitted between January 1999 and December 2003 with a history of recent travel were recorded. Demographics and destination of healthy travelers presenting to our pretravel clinic at the same period were recorded. RESULTS: Of 211 patients admitted, 71% were males, 8% were immigrants/foreign workers, and febrile diseases accounted for 77% of admissions. The most common diagnoses were malaria in 54 (26%), unidentified febrile disease in 34 (16%), and dengue fever in 27 (13%). New World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wa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admission among nonfebrile patients (18 [9%]). Diarrheal diseases accounted for only 11% of admissions. Regarding destination, 101 (48%) patients had been to Asia, 71 (34%) to Africa, and 43 (20%) to the Americas. Of our healthy traveler population, 59% traveled to Asia, 20% to Africa, and 20% to the Americas. Travel to Africa carried the highest risk of being hospitalized (OR 1.85, 95% CI 1.16-2.97; p = .01). Most (59%) patients returning from Africa had malaria. The principal health problem originating in Asia was dengue fever (27%), and from Latin America,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48%). Males comprised 71% of the patients, and 59% of the healthy traveler population (p < .0001). Males were more likely to acquire malaria (OR 2.15, 95% CI 1.13-4.09; p = .02) and leishmaniasis (OR 3.41, 95% CI 0.97-11.89; p = .05). CONCLUSIONS: Febrile diseases were the most common cause for hospitalization, with malaria, unidentified febrile diseases, and dengue fever being the most common. Diseases were destination related; travel to Africa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ate of hospitalization. Malaria and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had a substantially male predominance, probably due to risk-taking behavior.  相似文献   

19.
卢圆圆  李伟杰  刘东  李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0,40(12):1296-1299,1338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方法:通过电子处方系统,导出发热门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患者的所有处方,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0年1月5日至2020年2月23日,发热门诊疑似患者3 549例,其中男性为1 661例(46.8%),平均年龄为48±15.1岁,高发年龄段为40~60岁,1 482例(41.8%)。2020年1月22日至2月8日,最高日处方数达到764张。所有患者均给予了抗病毒和抗感染治疗。13 645张处方,含有抗病毒药物的处方有7 174张(52.6%),其中单用抗病毒西药为阿比朵尔1 491(20.8%),更昔洛韦1 962(27.3%),中成药为连花清瘟或金叶败毒1 578(22.0%),中西联用处方有阿比朵尔+(莲花清瘟或金叶败毒)1 397(19.5%)和更昔洛韦注射液+(莲花清瘟或金叶败毒)299(4.2%);含有抗感染治疗的处方有6 781(49.7%)张,主要药物为莫西沙星,6 118(90.2%)。其中有349(10.1%)位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且男性偏多。449(12.6%)名患者进行了免疫疗法。结论:发热门诊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药物治疗基本按流感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治疗经验进行早期的抗病毒,抗感染,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方式进行,对于重症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和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2002—2003年的死亡病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以指导今后的工作,控制药物滥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91例死亡病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91例死亡病例抗菌药物应用以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为主,存在药物联用不合理现辑。结论:该院近两年来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面虽已有很大提高,但对有关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