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指标一项或多项阳性的产妇检测其脐血及乳汁中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31名产妇共采集脐血标本20份,乳汁标本31份,有脐血标本者同时有乳汁标本,另11人仅有乳汁标准。检测结果:脐血中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40%;乳汁标本中HBV-DNA阳性11例,阳性率35.5%;脐血、乳汁双阳性4例,占20%。其中抗原阳性组检出率脐血  相似文献   

2.
联合低温保护剂对脐血造血干细胞长期低温保存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联合低温保护剂对脐血造血干细胞长期低温保存的作用。方法 60份由联合低温保护剂(5%DMSO+6%HES+5%人体白蛋白)保存在岭南脐血库的脐血,按时间分为1,2,3,4年等4组,复温后观察其细胞活力、总有核细胞数(TNC)、CD34^ ,CD34^ CD38^-,CFU-GMey BFU-E的回收率。结果 60例脐血冻存后的细胞活力为96.39%,TNC,CD34^ ,CD34^ CD38^-,CFU-GM及BFU-E的回收率分别是95.89%,94.45%,88.88%,87.77%及83.18%,不同时间组的上述指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低温保护剂具有效果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脐血造血干细胞的长期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3.
脐血采集和输注在我院的开展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曾鸿毅(柳州545001)脐血即指婴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绒毛血管内的血液,本世纪30年代初人们就提出把一般废弃的脐带血用于临床输注的设想,60余年来,有关这一问题的探索历经几起几落,90年代正...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闭式脐血采血法收集了192份脐血,对脐血的采集量、有核细胞数、经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后的单个核细胞的回收率进行了评估用含有多种生长因子的半固体培养基对脐血所含的粒单祖细胞及红系祖细胞进行了检测,并和骨髓的同类祖细胞作了比较.结果,脐血的平均可采集量为99mL,每份脐血所含有的有核细胞数为(136±48)×108,分离后单个核细胞的回收率为(423±164)%,脐血的粒单祖细胞及红系祖细胞的集落产率均高于骨髓,差异有显著性,(P<005).脐血形成的粒单及红系集落体积也较骨髓的同类集落体积大.结果表明脐血比骨髓更富含造血祖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脐血流多普勒超声联合B超对产前诊断脐绕颈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994年10月~1996年10月住院分娩的34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进行了B超及脐血流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B超产前诊断脐绕颈率为56.75%,B超联合脐血流多普勒超声使脐绕颈的检出率提高到73.87%,二者联合对脐绕颈阴性的预测率为87.11%。根据产后情况分正常组(229例)和脐绕颈组(111例),比较两组间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与舒张期血流速度峰值的比值(S/D)、脐动脉搏动指数(PI)、脐动脉阻力数(RI),发现两组间S/D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与脐带长度有关,脐绕颈组中,脐带长度≤50cm组分别与正常组和脐长70cm以上的脐绕颈组比较,S/D、RI值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脐绕颈时,产前已有脐带轻度受压。脐绕颈及绕颈后脐带相对过短均为脐带受压的主要原因。脐血流多普勒超声与B超结合,既可提高脐绕颈的产前检出率,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估计胎儿宫内安危。  相似文献   

6.
关于开展脐带血应用研究的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晓东 《中国医刊》2001,36(2):22-23
所谓脐带血,是指胎儿娩出断脐后,残留在脐带和胎盘绒毛血管内的血液。1914年已开始采集、应用脐血,1934年开始正式提出脐血输注。1938年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地陆续采集应用脐血。我国于1953年出现收集和使用脐血的经验报告。近年来,应用脐血代替骨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引起人们对脐血临床应用的广泛兴趣。1 脐血库的建立本世纪30年代,随着脐血临床应用的倡导,脐血库就已应运而生了。因其与一般血库无本质区别,较易筹建,且每个脐血量少,必须库存累积,方能满足临床输注需要,因此早在1934~1940年,俄、英、美等国就建成了脐血库。11 …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脐血的细胞酶类,拟为脐血的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数据。方法:采用组化技术对30例正常足月产儿脐血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过氧化物酶(POX)、非特异性酯酶(NAE)、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进行测定。结果:脐血ALP阳性率为46.67±18.52%,积分60.73±25.71;POX阳性率为76.23±8.39%,积分167.27±30.59;NAE阳性率为7.47±4.78%;ANAE(单核细胞)阳性率为5.67±3.03%,ANAE(淋巴细胞)阳性率为57.33±13.62%。结论:脐血的细胞酶类与成人骨髓细胞及外周血细胞化学有差异,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河 《广州医药》1999,30(6):6-8
自从1974年Knudtzon发现人脐血含有造血细胞以来,揭开了脐血研究的序幕。以后随着对脐血基础及临床应用广泛的研究,现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就脓血生物学特性及临床应用领域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1脐血生物特性及肤造血细胞体外扩增1.1脐造血细胞特点:人脐血含较多造血于细胞。裴雪涛等[1]研究显示,脐血CD评细胞的比例低于骨髓,但其亚群CDCD细胞占CD细胞群的8.4%,明显高于骨髓(4.5%)和外周血(3.5%)。脐血粒、单系祖细胞(CFU-GM)、红系爆式祖细胞(BTh-E)、红系相细胞(CFU-E)和混合祖细胞(CF[-GEA…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母亲胎儿分娩后脐血的再利用性,我们于1996年8月~12月分别测定了脐血部分物质的含量,并与母体血含量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脐血的来源与采集 选择我院产科足月妊娠健康的住院分娩产妇97例,年龄25~34岁,平均27岁。分娩前分别采集母体静脉血3~4ml,离心取血清待检;胎儿分娩并胎盘娩出后立即断脐,自脐静脉婴儿端抽取脐血3~5ml,离心取血清待检。1.2 脐血与母体血部分物质的检测 待检血清标本集中检测T3,T4,HCG,IgA,IgG,IgM水平(RIA)。试剂来…  相似文献   

10.
《四川医学》2005,26(12):F0003-F0003
四川省脐血干细胞中心有限公司(SCCBB)成立于1999年9月,2001年8月经国家卫生部(卫医发[2001]224号)文正式批准设置。其宗旨是在中国西部建立一个集脐集血采集、制备、冻存及移植配型技术为一体的专业机构,为临床医疗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同时开展自体干细胞冻存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混合脐血浆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s,HUVEC)培养中的作用。方法:在含20%(体积分数)混合脐血浆的内皮细胞培养体系中进行HUVEC的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对培养细胞进行纯度鉴定。同时用噻唑蓝试验观察不同体积分数的混合脐血浆对HUVEC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20%(体积分数)的混合脐血浆对HUVEC培养有明显支持作用,该体系培养的HUVEC经第Ⅷ因子相关抗原(Ⅷ:Ag)和Ⅰ型荆豆凝集素(UEAⅠ)鉴定纯度可达93.1%。结论:20份混合的脐血浆可以代替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功地用于HUVEC的培养,以获得高纯度可传代的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脐血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培养,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与价值。方法 琼脂半固体培养法,比较脐血、骨髓、外周血CFU-GM,比较脐血4℃保存2,4,6天后,CFU-GM回收率。结果 脐血CFU-GM的平均产率接近骨髓,明显高于成人外周血,脐血4℃保存,CFU-GM回收率2天为85.5%,4天为35.1%,6天为10.1%,结论:脐血中富含造血干/祖细胞,为造血细胞移植提供新的来源。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检测对于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0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足月妊娠孕妇690例,按产前胎心监测、脐动脉血流检测结果分为联合组脐动脉血流S/D值≥2.5,并且无刺激胎心监护(NST)无反应,60例1、脐血流组(单纯进行脐动脉血流检测,并且S/D值≥2.5,280例),以及胎心监测组(单纯进行胎心监测,并且NST无反应,350例)。对三组胎儿窘迫、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联合组胎儿窘迫发生率[48.3%(29/60)1高于胎心监测组[27.1%(95/350)]及脐血流组[22.1%(62/2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心监测组与脐血流组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41.7%(25/60)、5.0%(3/60)1均高于胎心监测组[24-3%(85/350)、0.3%(1/350)1及脐血流组[20.0%(56/280)、0.7%(2/28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流组与胎心监测组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心监测联合脐血流S/D值检测能够及早发现和诊断胎儿窘迫,通过及时干预,明显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CR-SSP(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型方法在脐血HLA-Ⅰ类抗原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3份脐血用免疫磁珠分离T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配型板作血清学分型,其中38份脐血用DNA快速抽提技术提取DNA后进行PCR-SSP基因分型,对两种方法分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 38份脐血中,HLA-A位点PCR-SSP方法与血清学分型方法结果符合率100%,HLA-B位点血清学方法分型误差率为13.2%,其中1个抗原错误(占1.3%),9个抗原漏检(占11.8%).脐血采集后24小时内作血清学分型较理想,超过24小时则半数以上不能进行血清学分型.抽提脐血DNA一次成功率100%,不受时间限制.结论在脐血HLA-Ⅰ类抗原分型中,PCR-SSP方法准确、省血、标本限制少,明显优于血清学方法,适用于脐血库.  相似文献   

15.
脐血CD34^+细胞分离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MNC)及纯化CD34+细胞效果。方法:采集脐血48份,在室温下保存12、24、48小时,分别用密度离心法和羟乙基淀粉(HES)沉淀法分离脐血MNC,再用免疫磁珠法纯化CD34^+细胞,以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脐血在室温下保存48小时分离MNC和CD34^+细胞数最多.其次为12小时,在24小时分离所得最低(P〈0.05);HES沉淀法较密度离心法分离所得MNC和CD34^+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6组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磁珠法纯化CD34^+细胞可达(88±5)%的纯度。结论:HES沉淀法优于密度离心法,且48小时分离为优,免疫磁珠法纯化CD34+细胞可提高纯度:各种方法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肺癌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化疗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化疗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导致骨髓抑制,从而引起外周血象减少,造成感染及出血。我们从1994年6月开始将脐血输往应用于肺癌术后化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脐血来源:选择无急慢性传染病及产科并发症的足月妊娠健康产妇。用脐静脉穿刺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采集100ml左右脐血,用ACD抗凝,于采集后48h内输注。1.2一般资料: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肺癌患者(均无造血功能障碍)随机分为两组:脐血输往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0~65岁;对照组10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混合脐血浆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培养中的作用。方法:在含20%(体积分数)混合脐血浆的内皮细胞培养体系中进行HUVEC的原代和传代培养,并对培养细胞进行纯度鉴定。同时用噻唑蓝试验观察不同体积分数的混合脐血浆对HUVEC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20%(体积分数)的混合脐血浆对HUVEC2有明显支持作用,该  相似文献   

18.
林嘉  何屹  吴艳红  杨明清 《四川医学》2005,26(10):1163-1164
目的探讨脐血输注与成人血输注的不同之处.方法采用柱凝集技术(CAT)对符合目前国内脐血采集标准的449份合格脐血作新生儿溶血病(HDN)“三项试验”,了解发生HDN的脐血的百分率及在各血型中的分布.结果发生HDN的脐血比例为14.9%,发生ABO HDN的脐血在A型和B型血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9.5%和23.6%.结论脐血中IgG血型抗体阳性率大大高于成人血中IgG血型抗体阳性率,脐血输注前必须采取可检出IgG抗体的方法交叉配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妊高征患新生儿脐血血小板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与妊高征患病情程度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之间的关系。方法:底物蛋白磷酸化检测35例妊主同征患及20例健康孕妇新生儿脐血血小板胞膜和胞浆的蛋白激酶C(PKC)活性。结果:轻度妊高征患新生儿脐动,静脉中血小板的细胞膜与细胞浆PKC比活分别与正常妊娠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中度及重度妊高征患新生儿脐动,静脉中血小板的细胞与细胞浆PKC比活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正常妊娠组新生儿脐动,静脉中血小板的细胞膜和细胞浆PKC比活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中度及重度妊娠征患新生儿脐动,静脉中血小板的细膜PKC比活明显高于细胞浆PKC比活(P<0.01),且随病情加重而逐渐明显,正常妊娠组及妊高征各组新生儿脐动脉与脐静脉血小 板PKC比活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妊高征合并IUGR患新生儿脐动脉及脐静脉血小板细胞膜PKC比活均高于重度妊高征不合并IUGR患(P<0.05)。结论:中度及重度妊高征患新生儿脐血血小板PKC存在着异常活化状态,其异常活化程度随妊高征病情加重而增高,重度妊高征患出生的15例新生儿中有6例为IUGR,为40%,其脐静脉血小板细胞膜PKC活性明显高于非IUGR,说明其可介导IUGR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脐血瘦素水平与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的关系,探讨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90例健康新生儿在夹闭脐带后分别采集脐静脉血2~4ml,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脐血瘦素水平。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头围、计算体重指数(BMI)、胎龄。结果:脐血瘦素水平与出生体重(r=0.513,P〈0.0001)、头围(r=0.413,P〈0.01)、出生身长(r=0.308,P〈0.0001)、BMI(r=0.238,P〈0.0001)、胎龄(r=0.220,P〈0.01)新生儿生长发育指标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脐血瘦素水平与胎儿生长发育有关,瘦素水平出现异常可能是引起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