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医院信息系统的隐患应当引起医院院长重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适应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满足社会医疗市场对医院的各项需求,进一步促进医院的改革,国内许多医院都纷纷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将医院的门诊收费、住院病员费用管理、药品处方划价、医疗检查治疗项目划价记账、药库药房药品管理、检验实验数据管理、病案医嘱管理、医疗设备管理等大量的日常工作向计算机网络平台上迁移。与传统的分散式手工管理不同,它集成在计算机网络的管理系统之上,如果HIS出现严重的安全可靠性方面  相似文献   

2.
所谓“处方药”是指经医生处方,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应用的药品。当前医院门诊药房采用处方微机划价,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种总金额划价方法,不能提供每种药品的明细单价和药品的相关信息,很难详尽说明每张处方的用药内涵。取药后处方回收,使“处方药”难以起到指导病人用药的作用,对贯  相似文献   

3.
周幽屏撰文指出 :不久前 ,一名不法之徒在某医院通过私刻门诊收费印章骗取了贵重药品。从此可以看出 ,由于该医院尚未实现电脑收费联网 ,收费处收费与药房划价、发药在核查与监督上脱节。给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对此 ,笔者建议 :一、对尚未实现电脑收费的医院 ,应尽快配置电脑并建立计算机网络 ,将药剂人员划价改为电脑划价。收费时只要输入相应的编码 ,即由计算机自动划价 ,病人交款后药剂人员可输入交费单的编号 ,即可核对处方内容。这样做就可避免上述漏洞。同时 ,计算机划价简便、快捷、正确 ,又可提高病人对医院药品、检查、治疗等划…  相似文献   

4.
一、电子计算机在药局管理中的应用,1.处方计价:药品划价的准确性问题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自从使用微机划价以来,划价员根据药品代码输入数量后即可准确核算出每张处方的价格,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 2 0 0 2年开始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 ,并对全部药品由金额管理改为金额、数量双项管理 ,效益显著。1 实行计算机网络药品双项管理的做法1.1 先进行计算机联网 ,药库双项管理 药库总管 :设计算机 1台 ,功能是药品出入库、调价和报损管理。一是进药按包装输入计算机 ;二是按散装给门诊 ,门诊每日将消耗及费用汇总给药品会计 ;三是按散装给病房药房 ,尔后汇总各病房消耗和住院处金额给药品会计。1.2 门诊收款处管理 设计算机 2台 ,划价收款—体化 ,可减少病人一次排队 ,药剂人员不再充当划价员。1.3 门诊药房双项管理 门诊药房设计…  相似文献   

6.
1引言药品收入在医院的总体收入中大约占到35%~50%,如何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将药品规范管理起来,一直是医院管理层思考的问题。应该针对各大中小型医院的现状,详细做出分析,从而提出整体解决方案。现状一: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利益,药品价格遵循高进高出、低进低出的原则,单一品种可能同时存在多种价格。目前,医院通过设置多个药品代码来解决,引起代码多、错、乱的现象,给处方划价、退费带来困难,严格影响财务核算和统计。现状二:药房数量账不能做到精确,院方只能大概以整体金额控制,引起药房与科室之间调换药品的现象,也为医院工作人员偷换药品…  相似文献   

7.
国内医院药学最早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报道见于80年代初,十几年来有很大发展,主要反映在医院药学软件研究开发方面。现就笔者文献所见,将国内医院药学应用微机概况简介如下:1 门诊用药及药库管理 江西宜春人民医院研制的“医院处方检测软件系统”实现了药品批价自动化,可减少患者排队次数又减少批价误差;可直接输出药品日消耗量报表、处方总数及日消耗量报表、处方总数及消耗药品金额;监测处方,判断可能发生的药物相互作  相似文献   

8.
医院药品的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个完整的医院药品计算机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分布于医院各药库,药房,制剂室,病房等各个部门的西药,中成药,中草药,制剂和化学试剂等各类药品的物流和相应的财流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具有计划采购,验收入库,出库采放,库存控制,效期管理,毒麻贵重药品的重点管理,门急忙仍处方划价发药,病房医嘱用药,门诊协定处方用药的分装管理,药吕调价的统一管理,药品会计事务,数据的汇总统计和报表  相似文献   

9.
《长寿》1998,(4)
非处方药物的出现,意味着人们一旦发生了一些小的疾病,可以不必急着上医院诊治,可直接去药店选购合适的药品,按药品说明书要求自行用药,便能做到药到病除。这样既省去了排队看病、划价、化验检查等诸多环节,医药费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与住院划价计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与住院划价计费中的应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050017)孙春秋传统的药房药品管理方法,除贵重药物实行专人负责,定期盘点外,一般药品都实行金额管理。即把价值不同的各种药品统一折合成金额,以金额,总计数表示库存药品的多少。数...  相似文献   

11.
医院计算机联网后药品双项管理的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6年实行计算机联网,并对全部药品由金额管理改为金额、数量双项管理,取得了显著效益。(一)做法:实施“双项管理”后,经济收入上升。1.先行进行计算机联网,药库双项管理。药库总管:设计算机1台,功能是药品出入库、调价和报损。一是进药按包装输入微机;二是按散装给门诊,门诊每日将消耗及费用汇总给药库;三是按散装给病房药房,尔后汇总各病房消耗和住院处金额给药库。2.收款处管理:设计算机6台,划价收款一体化,可减少病人一次排队,药剂人员充当划价员。3.门诊药房双项管理:门诊药房设计算机3台,不再进…  相似文献   

12.
医院门诊计算机网络系统三种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铁 《中国医院管理》1998,18(10):45-45
一般来说,医院门诊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模式分为以下三种:1 集中处理门诊窗口管理工作的几个重要环节,挂号、收款、划价、发药等业务分别集中在某个位置统一处理,即集中挂号,集中收款,集中划价发药。工作人员同时又是计算机操作人员。挂号员使用计算机代替了手工挂号,收款员取消了手工收款,业务完全由计算机处理。药品划价人员由以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省市级医院的门诊,从以前的手工划价、收费、发药三个队,改为用计算机划价收费排一次队、取药排一次的方式。也有一些医院门诊虽然实行了计算机网络,还是采取划价、收费、取药的三个队的方式。这两个方式都是由各自医院的管理模式和房屋结构所决定的。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方式无论从医院管理方面考虑还是病人考虑都有它的不科学之处:(1)病人排队次数多,看病的非  相似文献   

14.
杨贵忠 《工企医刊》2004,17(5):98-99
门诊处方走失是指患者在医院挂号,经医生诊断、开处方后经药房划价(或不经药房划价),但不在本院药房取药者。当今,许多医院处方走失量呈上升趋势。笔者经观察本院情况,并现场调查了一些患者,现就其原因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青木 《家庭保健》2014,(9):47-47
在国内,看完病,患者要拿着处方楼上楼下跑,排队、划价、取药.在德国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患者看完病就可以直接回家,医院甚至可以直接送药上门.一次,不知什么原因,我的脚疼得寸步难行.医生诊断后,配了两种药和一种药膏.当我准备取走处方时,医生却让我稍等.由于德国医与药分家,除非住院才会配发药物,一般患者看完病都需持处方到药店买药.  相似文献   

16.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1 发展历程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整个过程是与我国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步伐相吻合的。 第一阶段——纠偏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在各行业的普遍应用,我国医院中的一批先驱,开始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院的尝试,以单板机为主的收费机、划价机开始应用于一些医院的收费处和药房。其目的是减少收费和划价过程中的人为差错,避免这些过程中的舞弊行为。其后基于DOS的网络版收费划价系统逐渐面市。 第二阶段——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  相似文献   

17.
我院门诊药房调剂方式的改进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我院对原有门诊药房调剂方式加以改变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调配药品。门诊挂号处通过计算机录入病人资料 ,医师用计算机录入处方 ;配药药师直接凭打印的药袋配药 ;发药药师按医师开出的打印处方内容逐袋逐项核对。调剂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方便病人、保证划价的准确性、减少病人取药程序 ,大大减少药师配、发药和病人取药的错误 ,提高药房配、发药品质量 ;有效保证处方的完整性、可查性 ,提高了工作效率 ;促进服务态度的转变。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 ,病人对我院药房管理水平的满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看病     
简明 《医药与保健》2004,12(12):61-62
在国内,很多人一提到去医院看病就免不了生出几分烦躁:一来医院里人太多,二来太花时间:排队挂号、排队等号、排队划价、排队缴费、排队取药等,人们在弥撒着强烈消毒水味道的医院里焦虑不安、行色匆匆,如果再碰到医生情绪不佳,你不仅没法多问问自己的病情,说不定还会遭到冷落。美国的医院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气氛温馨而友善,有时甚至是有趣的。  相似文献   

19.
门诊有价电子诊疗卡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峰  黄大江 《现代医院》2002,2(2):56-57
<正> 门诊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在国内已非常普及。作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mpormationSystem,简称HIS)的子系统,它主要用于门诊计价、收费工作,达到了解决门诊收费处前排队长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划价的准确性。但是,怎样才能更好地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门诊看病流程中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尽量减轻病人往返于诊室-收费处-药房的次数,彻底解决门诊"三长一短"的问题?我们经过充分论证,认为在传统的门诊工作流程中,影响快捷方便的主要因素是在"交费"和医生的医疗文书书写上。因此,我们于1999年研制出带"现金"的电子诊疗卡(有价诊疗卡),充分利用卡上的诊疗信息,赋予其"电子货币"的功能,让它发挥诊疗信息共享和随时交费的作用,从而实行挂号、无纸处方、划价、收费、统计等多功能的一条龙服务,既节省病人就诊繁杂手续,又减轻医院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我院使用两年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应用体会论述如下:1 有价诊疗卡应用流程:  相似文献   

20.
忽如一夜秋风来,王大妈这几夜可真尝够了辗转反侧是啥滋味了。严重的失眠搅得她心烦意乱。王大妈知道失眠吃“安定”好,可药店偏偏买不到,人家说“那安定片是处方药,而且属特控药品范围,药店不许卖的”。然而每次去医院看病都得花费半天时间,排队一挂号一看病一排队划价交费一排队取药,就为这每次20片的“安定”,王大妈没少被医院折腾。多亏了社区保健站的李大夫,他得知王大妈的烦恼后,主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