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著学  李志义  龚灵  张薇珊  成元华 《贵州医药》2008,32(2):109-112,F0002
目的探讨消化道和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7例消化道及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观察,并对7例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男性7例,女性10例;年龄23~63岁,平均49岁。肿瘤位于胃肠道8例(食道2例,胃1例,结肠4例,直肠1例),位于腹腔9例(肠系膜2例,网膜2例,腹膜后5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光镜下具有一定特征。随访7例,3例平滑肌瘤均显示预后良好,4例平滑肌肉瘤中3例复发,1例死亡。SMA阳性率100%(17/17),Desmin阳性率94%(16/17),CD117、CD34、S-100蛋白、PDGFRA及PKCtheta均为阴性表达。结论消化道及腹腔软组织平滑肌肿瘤少见,发生于消化道者多为良性,发生于腹腔者多为恶性。该肿瘤强表达SMA及Desmin,PDGFRA或PKC theta可作为与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胃平滑肌肿瘤的外科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86~ 2 0 0 1年间收治的胃平滑肌肿瘤 2 5例的经验。结果 术前诊断率 5 2 % (13 /2 5 ) ,手术切除率 96% (2 4/2 5 ) ,术中发现平滑肌肉瘤并发溃疡、出血及与周围组织粘连、浸润 75 % (15 /2 0 ) ,病死率 8% (2 /2 5 )。结论 胃平滑肌肿瘤病变部位多位于胃体后壁 ,以腔内型多见。腹痛 ,消化道出血 ,腹部包块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当肿瘤为分叶状 ,长径 >5cm ,浸润性生长 ,肿瘤中心出血、坏死、较大溃疡形成应视其为恶性改变。诊断本病以X线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两者联合应用 ,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致多器官损伤的防治措施。方法总结我院儿科2018年4月收治的1例男性患儿(11岁)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行大剂量甲氨蝶呤(6.6 g,5 g/m^2)化疗后出现多器官损伤的治疗方案。结果患儿首次静脉滴注MTX后,第2天出现呕吐、大便性状改变、发热、尿量减少,42 h MTX血药浓度为218μmol/L。第4天磷酸激酶升至173.2 U/L、肌苷最高达382.7μmol/L。考虑为MTX排泄延迟导致的多器官损伤。予亚叶酸钙0.1 g,每6 h 1次,同时给予水化碱化、血液透析、抗感染、止吐保肝等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使用HD-MTX可出现排泄延迟及器官损伤。治疗过程中应充分水化碱化,及时动态监测MTX血药浓度,以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多原发癌(multiple primary carcinoma,MPC)亦称重复癌(Multiplisity cancer),是指在同一器官、成对器官、同一系统不同部位或不同系统的器官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无关系的肿瘤原发灶。MPC临床少见,多为二重癌,三重癌罕见,发生在不同器官的三重癌更加罕见,现报告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清开灵口服制剂安全性风险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及国内外文献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2月31日)中清开灵口服制剂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监管机构发布的有关清开灵口服制剂风险控制措施等进行分析。结果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共收到涉及清开灵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事件报告7 185例,累及胃肠系统、皮肤、神经系统等多个系统-器官;文献报道的清开灵口服制剂不良反应/事件累及系统-器官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的报告数据基本一致。结论 清开灵口服制剂相关不良反应涉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应关注清开灵口服制剂相关不良反应,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多系统淀粉样变是因蛋白代谢紊乱产生的特殊淀粉样蛋白沉积于体内组织,导致组织形态学改变和多器官系统受累的一组器质性疾病[1]。其病变累及脏器数越多,预后越差:器官受累2个或2个以下存活率为67%~87%,大于2个器官系统受累存活率为33%~40%,平均观察期为2年[2]。该病罕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挖掘贝伐珠单抗治疗眼器官疾病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为其眼部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结合压缩估计对美国不良反应数据库2010第1季度~2021年第1季度中适应症为眼器官疾病的贝伐珠单抗报告进行数据挖掘和安全信号检测。结果:共得到贝伐珠单抗相关的8056个报告,涉及2431份病例,病例数位列前5位的适应症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脉络膜新生血管。其中女性(45.37%)多于男性(37.15%)且老年患者居多。总体共得119个ADE信号,涉及18个系统/器官,主要是眼器官。报告数及信号强度均在前30的信号中,眼内炎、失明、玻璃体飞蛾症、视网膜剥离、眼部感染发生最多;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神经系统病变、动脉血栓形成是死亡风险高且报告数/信号强度在前30的信号。结论:贝伐珠单抗治疗眼器官疾病的ADE信号集中在眼部,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而生命威胁大的事件多在眼外器官/系统,临床对其在眼病的超适应症使用应更为慎重且应严格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观察血必净治疗恙虫病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我院接收的56例被确诊为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疗法,实施对症治疗与器官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血必净注射液50~100 m L,同时调配100 m 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1次/天,为期7 d,即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arshall评分与胃功能障碍评分、疗效、平均住院日等。结果两组患者基本痊愈出院,但在器官功能障碍评分差值、疗效、平均住院日等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治疗恙虫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可以明显改善其临床症状,减短病程,促使各器官功能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降低病死率。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0~2010年收治的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呼吸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累及器官为肺、心、脑、胃肠、肾、肝、血液等;器官功能障碍受累器官数目为2个器官39例,3个器官18例,4个及4个以上器官11例;Ⅰ型呼吸衰竭4例,Ⅱ型呼吸衰竭64例;68例中,死亡41例,病死率60.29%,年龄越大、受累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结论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早检查、早诊断、及时的综合治疗是抢救高危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高血压疾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且本病是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患高血压疾病的人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正>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DRES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综合征,临床诊断困难且死亡率高。该病发病率在1/10 000~1/1 000[1],可累及多个器官,急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acute eosinophilic pneumoni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伤情况。方法对60例重度窒息患儿人院后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气、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谱、胸腹联合片、心电图、头颅B超及选择性超声心动图、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个器官损害例数最多(25%),1个、3个次之(21.7%),多器官损害为40例,发生率为66.7%。总器官损害为54例,发生率为90%。结论重度窒息患儿生后生后5、1分钟评分差值与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在胎儿期,应加强围产保健和监护,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窒息的因素,必要时终止妊娠以减少窒息的发生,出生后,当发生重度窒息后,应尽快恢复患儿的生命体征,提高患儿的Apgar评分,以减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上皮样平滑肌瘤(epithelioid leiomyoma,E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总结5例子宫EL,分析其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 5例子宫EL病例均为生育年龄妇女,平均年龄43岁,镜下显示肿瘤细胞由胞质丰富嗜酸的上皮样细胞和胞质透明的细胞组成,均未见肿瘤性坏死,平均核分裂相0~2个/10HPF。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Vimentin(5/5)、Desmin(5/5)、SMA(5/5)、Actin(5/5)、ER(5/5)、P R(5/5)、CD_(10)(1/5)、EMA(1/5)、MyoD1(0/5)、S-100(0/5)、HMB45(0/5)、a-Inhibin(0/5)、Ki-67增殖指数<3%。分别密切随访10年、84个月、43个月、3年、1年,患者尚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子宫EL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独特病理形态学特点的妇科肿瘤,需要与一系列妇科其他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的ADR报告,了解老年人ADR的发生特点。方法:对2015年解放军ADR监测中心收到的5 411例老年人ADR报告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怀疑药品数量、第一怀疑药品种类、累及系统/器官损害、ADR表现、ADR诱导期,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项目。结果:5 411例老年人ADR报告中,男女比例1.28∶1,与只有1个怀疑药品相比,多个怀疑药品中严重ADR报告的构成比更高(P<0.001)。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共6 104频次,排序前三位分别为胃肠疾病1 276频次(20.90%)、皮肤及皮肤附件损害1 110频次(18.18%)和全身性损害877频次(14.37%)。最常见的ADR症状表现为恶心753频次(9.88%),皮疹694频次(9.10%)。57.52%的ADR在用药后6 h内发生。结论:老年人ADR涉及药品品种多,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应加强老年人用药的主动监测并对其用药风险进行评估,尽可能减少老年人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沙唑嗪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将0.1、1、10、25μmol/L的多沙唑嗪(Doxazosin,Dox)作用于体外培养的VSMCS,采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的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结果在1、10、25μmol/L的Dox作用下,VSMCS的3H-TdR的掺入量分别为(983±58.7)cpm、(730±54.9)cpm、(500±64.1)cpm,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70±96.5)cpm(P<0.01),并表现为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多沙唑嗪能够抑制人VSMCS的增殖,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可能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胰岛素抵抗(IR)小鼠小肠类器官模型,研究两色金鸡菊黄酮类成分黄诺玛苷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1)构建C57BL/6J和db/db小鼠小肠类器官模型,3D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肠类器官细胞核核抗原(Ki-67)、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溶菌酶(Lyz)和黏蛋白2(MUC-2)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纤连蛋白(Fn)、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肽YY(PYY)m 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Fn,GLP-1和PYY蛋白表达;ELISA检测Lyz分泌水平。(2)将构建的小鼠小肠类器官分为5组:以C57BL/6J小鼠小肠类器官为正常对照组,db/db小鼠小肠类器官为IR模型组,db/db小鼠小肠类器官用黄诺玛苷25,50和100μmol·L-1处理48 h为IR模型+黄诺玛苷组,RT-q PCR检测各组类器官Lyz m 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Lyz蛋白表达。结果 (1) C57BL/6J和db/db小鼠小肠类器官培养第6天形成管腔结构清晰的环状结构,IR小鼠小肠类器官模型建立成功。3D免疫荧光检...  相似文献   

17.
<正>1临床资料患者45岁,因下腹包块1年余,于2009年1月15日住院。患者1年前偶然发现下腹部有一包块,因无不适感而未介意,近1个月自觉下腹部坠胀,并伴有尿频、排尿困难,无阴道出血,未经治疗来我院就诊,病来未见消瘦。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90mmHg(1mmHg=0.133kPa),一般状态佳,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软,于下腹部可触及一个新生儿头大包块,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 PM/ DM)是以近端肢带肌病变为突出表现的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结缔组织病 ,可累及关节、肾脏等器官。我们收集了 93例确诊为 PM/ DM的资料 ,其中肺损害 2 4例 ,对其肺损害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和呼吸科及霍州煤电集团公司总医院内科住院的 PM/ DM病人 93例 ,诊断均符合 1975年Bohan等 [1 ]关于 PM/ DM的诊断标准 ,排除重叠综合征、肺结核等疾病。其中肺损害者 2 4…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硝酸酯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采用帕累托分析法对北部战区总医院2011年1月至2021年1月收集的硝酸酯类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整理汇总,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ADR/ADE累及的器官/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类型及转归情况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系统分析。结果 243例硝酸酯类药物所致ADR/ADE中,男女比例为1.79∶1,61~70岁、51~60岁、71~80岁3个年龄段报告占比大,分别为33.74%、23.87%和19.75%;ADR/ADE涉及4个用药品种,其中硝酸异山梨酯最多(66.67%),其次为单硝酸异山梨酯(25.51%);引起ADR/ADE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76.54%);ADR/ADE发生的时间集中在1 h内(41.56%),为主要因素;持续时间超过5 h(44.86%)和小于1 h(32.92%)的报告占比大;ADR/ADE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神经系统损害例数最多(77.86%);所有上报不良反应评价均为一般不良反应,未发现新的不良反应。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所致的AD...  相似文献   

20.
101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07年1 月1 日-2011 年12 月31 日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的101 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报告资料,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01 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42 例(41.58%),女性患者59 例(58.42%),平均年龄(55.03±18.11)岁;97 例环丙沙星不良反应由静脉给药引起,占上报总数的96.04%;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共累及10 个器官/ 系统,其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38.69%,其次为用药部位损害(18.98%)、神经系统损害(16.79%)、胃肠系统损害(10.22%)等.严重不良反应报告5 例,表现为过敏性休克(2 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2 例)、急性肾衰竭(1 例).结论:环丙沙星所致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 器官,应严格根据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规定用药,同时加强用药监护,警惕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