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冠心病(cH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6例CHD患者及75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并计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non-HDL-C浓度值。结果血清non-HDL-C、LDL-C水平在cHD患者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36例CHD合并高TG血症患者non-HDL-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LDL-C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作为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因素观察指标,non-HDL-C要优于LDL-C。  相似文献   

2.
血清尿酸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殷卫兵  杨芳 《检验医学》2007,22(2):200-20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检测18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和156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UA水平及相关肾功能、血脂生化指标。结果CHD组血清UA、肌酐(Cr)、尿素(Ure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uA与血清cr呈正相关(r=0.513,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D的发病与TG、TC、HDL—C、LDL—C、non—14DL—C有关。结论高uA血症不C14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胆固醇、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血浆促动脉硬化指数(AIP)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16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血脂检测,并按照有关公式计算non-HDL-C、LDL-C、AIP,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AIP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在脑动脉硬化时,non—HDL-C、AIP、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n-HDL-C、AIP、HDL-C的AUC分别为0.860、0.807和0.716。脑梗死时,non—HDL—C、AIP、HDL—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n-HDL-C、AIP、HDL-C、LDL-C的AUC分别为0.765、0.812、0.764和0.695。结论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AIP、TG应用价值较高;脑动脉硬化时,AIP、non-HDL-C、LDL-C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脑梗死时,AIP、non—HDL-C、HDL-C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CHD)患者血清性激素与血脂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生物化学分析测定106例男性CHD患者和41名正常对照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HD组E2增高、T降低(P〈0.05),CHD组E2/T比值为42.39±7.33,较正常对照组(21.04±6.73)增高(P〈0.01)。CHD组血清TC和apoB水平增高、HDL-C和LDL-C水平降低(P〈0.05);TG和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CHD患者E2增高、T降低,TC和apoB增高,HDL—C和LDL—C降低,代谢紊乱是CHD患者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在预测2型糖尿病(DM)并发冠心病(CHD)危险时的价值。方法选取单纯2型DM患者110例,DM并发CHD患者106例及健康对照89例,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比较各组non-HDL-C;分析比较120例患者进食因素对各血脂检测项目检测值的影响。结果2型DM并发CHD组non-HDLC显著高于单纯2型DM组(P(0.01);non-HDL-C值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小,而其他一些血脂检测项目(TG、HD、LDL-C)均受饮食因素影响较大。结论non-HDL—C可作为2型DM患者预防并发CHD的重要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973名职工健康体检者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天门冬氨酸氩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葡萄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 A-I)、载脂蛋白B(apo B)、计算non-HDL-C及apo B/apo A-I、LDI-C/HDL-C、apo B/HDL-C、TC/HDL-C比值,并对其中89例非酒精性脂肪肝与202名体检健康者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检出率为9.15%,男性检出率为12.50%,显著高于女性的5.99%(P〈0.05);与对照组比较,59例男性患者的ALT、IBil、TG、HDL-C、LDL-C、apo A-I、non-HDL-C水平及apo B/apo A-I、LDL-C/HDL-C、apo B/HDL-C、TC/HDL-C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5,P〈0.01),30例女性患者的AST、TBil、DBil、IBil、Glu、TC、TG、LDL-C、apo A-I、non-HDL-C水平及apo B/apo A-I、LDL-C/HDL-C、apo B/HDL-C、TC/HDL-C比值差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non-HDL-C与TC、LDL-C、TG、HDL-C、apo A-I、apo B、apo B/apo A-I、TC/HDL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4113~0.9893,P〈0.01]。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普遍具有代谢异常和肝脏受损等特点,non-HDL-C的检测有助于全面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脂炎代谢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的患者的血清,以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检测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分析各血脂指标与冠心病的关系;并将冠心病组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3支及以上病变组,分析各指标与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TC、LDL-C、non—HDL-C显著增高。而HDL-C显著降低,P〈0.05;②TC、non—HDL-C随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P〈0.05。结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BIL)浓度变化与冠心病(CHD)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7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CHD组)和非冠心病组(非CHD组),采用Gensini法计算冠脉病变积分(CSS),检测空腹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CHD组 TBIL、DBIL、IBIL水平低于非CHD组(P〈0.01)。双变量分析显示TBIL、DBIL、IBIL与CSS呈负相关。TBIL、IBIL与 TC、LDL—C呈负相关,结论:血清BIL水平与CHD程度呈负相关,低血清BIL水平是CH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影响脂类代谢有关.[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的血脂、胆红素、血尿酸(uric acid,UA)及纤维蛋白原(fibnnogen,Fib)的水平变化及其与CH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120例经冠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CHD组)及10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I(apoprotein AI,Apo AI)、载脂蛋白B(apoprotein B,Apo B)、UA、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及Fib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的TC、TG、LDL—C、ApoB、UA、Fib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D组的HDL—C、Apo AI、TBIL、DBIL、IBIL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HD的发病与TC、TG、UA、Fib和胆红素水平具有相关性.是CH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赵健  刘平  赵艳芳  徐建新  葛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028-3029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咏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3例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冠心病组)和 105例经CAG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f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Bill—T)、直接胆红素(Bili—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计算间接胆红素(Bili-I)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Bili- T、Bili—I水平及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LDL.C水平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冠脉狭窄范围和程度与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关联(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时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可能在冠心病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