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结合辨证施膳对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失眠症患者,按是否愿意接受中药足浴及辨证施膳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施膳及中药足浴治疗。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总时间、入睡时间、睡眠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治疗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结合辨证施膳能明显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中风后恢复期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风后恢复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辨证施膳组和联合治疗组3组,每组40例。其中穴位按摩组给予单一的穴位按摩护理治疗,辨证施膳组给予单一的辨证施膳护理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治的护理治疗模式,对比分析3组的实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患者恢复状况明显优于穴位按摩组和辨证施膳组,中风后遗症的并发情况也明显低于其他2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结论中风后恢复期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膳护理模式取得的临床效果优于单一的穴位按摩、辨证施膳模式,该联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促进中风疾病的恢复进程,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上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宏观及微观辨证施膳对肠息肉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中山市中医院肛肠科肠息肉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按医嘱执行辨证施膳饮食调护,对照组患者则按医嘱口服中药煎剂,经过6个月的治疗护理后,比较两组方法对肠息肉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观察周期服膳完成人数合计55例(91.66%)。对照组患者观察周期服药完成人数合计37例(61.66%)。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主要指标: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活力、精神健康,都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躯体疼痛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宏观微观辨证施膳饮食调护显著提高肠息肉术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试论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的临床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是成果验证的最佳途径。中药药理研究基于现代医学的病理生理展开,针对疾病,靶点明确,为辨病论治提供了有力武器。通过对现代药理研究的有效成分、组分所属的原药材进行临床回归,进而在临床中探索原药材的有效剂量,即可将辨病、辨证、现代药理、传统药性整合于现代中医临床诊治思维中,进而提高辨病治病疗效。同时对有效成分、组分的传统药性回归研究又可丰富和完善传统药性理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便秘患者进行辨证施膳,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卧床的便秘患者,按照中医辨证进行分型施膳及饮食指导。结果:42例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治疗便秘总有效率为87.2%。结论:对卧床的便秘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施膳,可有效治疗便秘,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收到了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主体,研究中医辨证用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中药的基本规律。临床中药学的具体实践者是临床中药师。发展临床中药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中药的安全、高效。其涵盖中药文献的研究,中药药性的研究,中药药效、作用机理、体内代谢的研究、中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和用药规律的研究,中药临床不良反应的研究等。临床中药师是临床中药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也是医师临床使用中药的指导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外感发热患者治疗中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调养的宣教,达到治疗预防。方法:选择我院急诊临床诊断为外感发热的患者,年龄7~60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分型,分为风寒袭表型、风热袭表型、郁热夹湿型。在治疗期间结合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调养等。结果:在治疗期间结合进行辨证施护、辨证施膳、中医调养等措施,对外感发热具有显著协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郝军  王春花 《四川中医》2013,(7):147-149
辨证施膳、审因施膳是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在临床工作中充分重视因人、因病、因时辨证施膳及食药搭配得当合理、饮食宜忌以食代药饮食无偏的中医饮食护理的重要作用,合理调配饮食,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或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辨证施膳指导。方法:将符合标准的40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选取临床常见的3个中医证型:阴虚风动型、风痰火亢型、气虚血瘀型3型,分析其临床辨证施膳指导效果。结果: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糖升高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通过中医辨证施膳指导,脑梗死急性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程度较对照组效果明显(P0.05),208例患者中治愈84例,显效39例,有效59例,无效26例。结论:2型糖尿病是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常见合并疾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中医辨证施膳指导可以很好的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辨证施膳对脑梗死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辨证施膳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普通饮食护理方案。两组治疗结果采用神经功能缺损(NDS)评分法作为疗效判定标准,并采用NDS、MBI、QOL等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存质量的评定。结果:1.辨证施膳护理治疗脑卒中具有显著而肯定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0%,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NDS、MBI、QOL积分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课题首次规范了辨证施膳康复护理方案,运用中医辨证论治模式治疗脑卒中患者,取得了显著而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运用中医药膳防治妇科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中医学理论和药膳学理论.对妇科疾病进行辨证施膳,以提高妇科疾病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定期组织理论学习,分析妇科疾病药膳的特点,确定药膳的基本原则,辩病与辨证相结合,予以施膳,以健康教育形式指导患者配合.结果:系统提出妇科不同疾病,不同证型药膳的原则,药膳的常用食品、药物,饮食宜忌等.结论:对妇科不同疾病,不同证型患者实施辨证施膳,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2.
固守药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对于中药的临床应用、配伍组方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固守类药物的作用特点,论述其主要功效及临床应用,以期促进中药药性理论内涵的拓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固守药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对于中药的临床应用、配伍组方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固守类药物的作用特点,论述其主要功效及临床应用,以期促进中药药性理论内涵的拓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辨证施膳对痔疮术后病人临床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56例疮痔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常规护理,正常饮食;治疗组在其他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采取不同施膳原则。结果:治疗组满意率94.5%,对照组满意率85.9%,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膳对痔疮患者术后恢复起到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药性与中药方剂的标准化是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中药研究的深入,已逐步认识到中药治病的本质是中药的药性及方剂准确是直接影响中医药对患者医疗作用的因素。中药化学、药理和临床之间的关联影响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方剂理论的继承及发展,其在中医标准化与中药标准化起到桥梁作用。模糊逻辑与中医辨证的有机结合是中医药学规范化的基础。因此中药药性、中药方剂标准化的研究与规范将为中医药整体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是中医药基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但至今尚未取得重要突破。寒热辨证为中医首要辨证,寒热药性是中药的首要药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中医首要治则,但是究竟寒热药性是否客观存在?能否/如何建立一套客观可行的寒热药性评价方法体系?如何以寒热药性理论及其研究成果指导中医药实践?近年来课题组独辟蹊径,主要从热力学角度对中药寒热药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thermodynam ic outlook of Ch inesem ed ic ine),建立了"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中药药性研究模式,研制开发一套可用于中药寒热药性差异表征与评价的方法体系(包括冷热板差示法,微量量热法,药性循证医学分析),从体外到体内、从实验到临床,较系统地考察了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移和热变化及其不同寒热药性中药的干预效果,揭示中药寒热药性差异的客观性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科学性,为审视和研究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科技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施膳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中医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69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辨证施膳组84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辨证饮食指导,常规护理组85例实施常规护理。2组疗程均14 d,观察2组干预3、7、14 d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2组干预14 d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辨证施膳组中医症状积分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辨证施膳,可改善中医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药药性的概念和形成,对开展中药药性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古代文献和现代认识的梳理,进而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中药药性的概念、形成及其意义,指出中药药性,即为中药的属性,是中药秉承自然环境因素之变化,用于调整机体状态,便于临床辨证使用,运用中国哲学方法高度概括而形成的药物属性,包括其自然属性和效应属性两个方面。这一认识对明确和拓展中药药性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性理论是祖国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治则等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药物的性质特征及患者用药之后的反应而高度概括的一种理性认识。自古以来,中药药性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的准确辨证施药,对中华民族的医疗保健和繁衍生息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药药性理论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其概念内涵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补泻、润燥、滑涩、刚柔、走守、峻缓等内容。可见,以走守概括中药的作用特征,亦是中药药性理论的组成内容之一。虽然历代医家对中药走守药性的论述尚显凌乱,但该药性对于阐释药物作用机理以及临床选药、配伍组方的指导意义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中药升降浮沉是一种表达中药作用于人体后药物作用趋向的理论,主要解释中药对于疾病病症、病势发展趋向的影响[1-2],其与四气、五味、归经、毒性一同构成了中药药性理论。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由来已久,其与中药采收加工、中药炮制、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组药等紧密相关。但由于医药分家发展方式的持续,致使传统医药不分家格局被打破,使得医者不完全懂药,药者不完全懂医,因而对于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3]。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药临床应用的重要理论依据和原则。本文通过研究中医药医史文献,查阅经典本草典籍和著作,整理并总结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的释义考究、理论渊源、历史沿革、理论核心、临床应用研究等内容,旨为丰富中药升降浮沉药性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