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男,2岁4月。1988年11月7日诊。患儿高烧(40℃),腹泻水样便每日20余次。用西药治疗10日后,病情稍有好转。但仍发烧(38℃),腹泻水样便每日10余次。查见:神  相似文献   

2.
滴虫性肠炎属内科常见病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顽固性腹泻、腹胀、腹痛等症状,与慢性肠炎、过敏性肠炎、肠结核等病例颇为相似。笔者在临床上曾遇5例以腹痛、腹胀长达1年至2年且久治不愈的患者,仅于粪检中找到肠道滴虫,并诊断为滴虫性肠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痊愈。患者齐某,男,43岁。1991年8月18日来诊。主诉:腹痛、腹泻2年余,加重5天。患者2年来不明原因反复腹泻、腹胀、腹痛隐隐、以脐周为主,每日大便6~8次,呈稀糊状,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感,有特殊腥臭味。经当地卫生部门治疗多次,病情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形体日渐消瘦。近5天来症状加重明显,大便每日10次余,呈水样便,无脓血,伴  相似文献   

3.
《中医杂志》2012,53(10):899
1傅元谋治疗腹泻医案 李某,女,50岁.2004年11月7日初诊. 大便不调10余年,时干时稀,便时多有白色黏液.1周前腹泻,每日10余次,经住院输液治疗,无明显好转.今日早上7~10点已解6次大便,水样便,带红色黏液,腹部隐痛,脐周明显,口干不欲饮,食欲尚可,夜尿多,每夜4~5次,睡眠差.舌质淡暗,苔白腻根部尤甚.脉弱.证属脾肾阳虚,秽浊瘀结.治当温阳除湿,升阳导浊.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 处方:(制)附子10g,薏苡仁30g,败酱草20g,葛根30g.水煎服,2剂. 二诊(2004年11月9日):服上方后,大便基本恢复正常,成形,每日2次.  相似文献   

4.
煎服过量雷公藤根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患者男,50岁。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无肾损害)于1997年7月14,15日连续煎服带皮雷公藤根(自购于文登药材公司,样品经我院药剂人员鉴定)每日2 50 g ,共50 0 g。16日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泻。静滴环丙沙星治疗1d ,7月2 1日出现无痛性全程洗肉水样血尿,胃镜检查示多发胃溃疡,法莫替丁治疗2d无效,7月2 4日出现烦躁、神志恍惚、尿少入院。体检:血压2 0 .0 / 12 .0kPa ,神志恍惚,颈软,双肺无异常,心率90次/min ,可闻及早搏5~10....  相似文献   

5.
<正>男,62岁,腹胀、腹泻反复发作10余天入院。2014年4月因腹主动脉夹层于天津医科大学行支架手术治疗,术后第3天吃了几个小西红柿,当日即腹泻20余次,给予补液、消炎、蒙脱石散治疗10余天,饮食排便如常,痊愈出院。回家一周后因外出走路较远,饥饿难耐,暴饮暴食后出现腹胀,持续3~4 d,患者自述可见肠型及蠕动波,约1 h腹胀缓解后即开始腹泻,水样便,无黏液脓血,偶有恶心、呕  相似文献   

6.
廖××,女性,27岁,农妇。患者腹泻水样粘液便,呈喷射状,每日10—20余次,每次150—300毫升左右,腹泻后或有少许鲜血从肛门滴出。伴呕吐已12天。在当地医院曾用氯霉素、黄连素,每日补液6000毫升左右,治疗6天无效,于7月7日转县医院住院,治疗罔效,乃7月12日下午3时邀清家父会诊。询知患者7月1日上午在烈日下劳动,即感头痛,心中烦热,身热汗出,口渴思饮,下午带病出工,翌日,腹泻如注,日夜20余  相似文献   

7.
例1 曹某,女.10岁.1974年7月12日就诊.患儿半月前感受风寒.恶寒发热.呕吐腹泻.口服安基比林、氯霉素等药治疗.无显效.面红如妆、烦躁不安,诉身热如焚(体温39.5C).泄泻日10余次.完谷不化.呈水样便.舌淡嫩、苔灰润.脉象沉细无力.  相似文献   

8.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30岁,因"畏寒、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2周"拟"肝脓肿"于2004年3月11日下午收住我院内科.患者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胃内容物,伴上腹部疼痛、腹泻;每日大便5~6次,为黄绿色稀便,伴纳差、乏力、头痛、头晕,测体温39℃,在当地卫生院予"阿米卡星、地塞米松等"抗炎补液治疗3d后热退.停药3 d上述症状再发,又继续不规则用药.  相似文献   

9.
吴一纯,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熟谙经典,善用经方治疗顽症痼疾,屡起沉疴,兹谨选吴老经方验案数则,以飧同道.1 菌群失调性肠炎吴某,男,26岁,1967年9月19日初诊.住院号:43272.患者泄泻2月余,每日10余次水样便,某医院先后给土霉素、黄链素、合霉素、活性炭、次碳酸铋及中药等治疗,腹泻有减,他症蜂起,体重减轻9kg之多.刻下大便水样,偶现糊状,每日3~5次,院痞腹胀,呕恶纳差,喜进热食,乏力倦怠,心烦尿黄,舌苔薄黄而润.脉沉细无力.大便培养出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63岁,1992年6月18日初诊.主诉腹泻3年.曾于1989年1月因腹痛、腹泻于某院诊为“克隆氏病”,并行手术治疗.术后腹泻症状未能改善,每日晨起即泻,日行5~6次,为稀水样便,腹中时觉冷痛且胀,纳差,虽经西医药治疗,但症状不见改善,故求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1.
患者李某,男,42岁,工人。患者1999年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血性粘液便,每日4~5次,伴里急后重、发热寒战、恶心呕吐,但无腹痛、腹胀。当时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在当地医院治疗,未愈。今年以来每遇劳累或饮食不当即出现上述症状。发病初日腹泻4~5次,以后发作逐渐加重,日泻10余次,伴里急后重,时有寒战高热,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日渐消瘦。体格检查:面色苍白、消瘦,左下腹压痛、反跳痛明  相似文献   

12.
例 1 .男 ,63岁 ,因慢性腹泻 1年 ,于 2 0 0 1年 5月 1 3日来诊。患者 5年前因肝硬化腹水合并脾机能亢进而行脾切除术 ,术后腹水消失。 1年前进食西瓜后出现腹泻。初起每日 3~ 4次 ,大便尚能成型 ,后症状加重 ,每日 4~ 7次 ,稀水样便 ,味酸臭 ,无脓血 ,伴轻度腹痛。多方治疗效果不佳。诊见患者腹部隆起 ,腹壁静脉曲张 ,肠鸣音活跃 ,脐部轻度压痛 ,大便常规及潜血均正常。予 γ-氨酪酸 1 .0 g、甲氰咪胍 0 .4g、庆大霉素 8万 U、斯密达 3g,每日 3次。 2日后大便成型 ,腹痛消失。改为每日服药 2次 ,1周后停药 ,情况正常。半年后因饮食不洁…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男,46岁。主因脐周疼痛2个月,加重8天人院。于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脐周疼痛,阵发性加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恶心、呕吐,伴腹泻,为黄色稀便,每日6~7次。应用“杜冷丁”肌注缓解。8天前再次出现脐周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无他处放射。无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排气、排便现象。无脓血便及黑便。不伴发热、寒战。在当地医院诊为“胃炎”,口服甘露醇500mL,后多次腹泻,为暗红色稀水样便,6小时前出现全腹痛,为剧痛,应用“杜冷丁”无缓解,遂来我院。查胸腹透视、心电图未见异常。P86次/min,BP14.3/9.3…  相似文献   

14.
秋季腹泻是一组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腹泻病,其主要病原体为轮状病毒(RV),好发于6个月~2岁婴幼儿,自然病程一般在7~10d,临床表现有发热、腹泻水样便,每日5~10次,甚至10次以上,伴轻度呕吐,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酸中毒。2003年10月-2004年12月,本院采用脐部旋磁治疗仪治疗65例此病患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智敏 《中医杂志》2003,44(6):410-410
防风辛温微甘,归肝、脾、膀胱经,功能散风胜湿,解痉止痛。笔者治疗肠道脂代谢障碍病,习于辨证处方基础上加用防风,多获良效。如治马某某,男,50岁。1年前于丧妻后出现腹泻水样便,每日5~10次,经抗生素治疗3月后,腹泻次数减为3~5次,多方治疗无效,做小肠粘膜活检诊断为肠道脂代谢障碍病。就诊时伴见乏力,消瘦,腹胀,腹鸣,大便多泡沫,肩背强痛,舌淡红苔白,脉弦细。处方: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47岁,主因间断腹痛腹泻脓血便6年入院。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脓血便,每日排便7~8次,最多可达20余次,伴有腹胀、里急后重、肛门及下腹部坠胀不适,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此后不规律以柳氮磺胺吡啶、美沙拉嗪等药物治疗,病情反复发作。就诊前曾以甲强龙40mg灌肠治疗,症状有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病例姚某 ,男 ,37岁 ,因发热、腹泻 2d于 2 0 0 3年 3月2 8日入院。住院号 78379。患者于 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伴畏寒 ,腹泻 ,大便呈水样 ,每日 2~ 3次 ,头痛 ,恶心。当即在住地诊所就诊 ,予注射“先锋霉素”等药物无好转 ,而来我院就诊收入我科。入院时症见 :持续高热 ,微恶寒 ,腹泻 ,水样便 ,恶心欲呕 ,头痛身楚。既往史无特殊。在南山第 5工业区工作 ,近 1月来未曾去过外地。入院时体查 :体温 39.3℃ ,脉搏 96次 /min ,呼吸2 0次 /min。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全身皮肤无皮疹 ,咽轻度充血 ,扁桃体无肿大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2例报告黄仰模*例1:陈××,男,30岁,未婚,印度尼西亚华侨,住院号:65041。1991年4月4日因反复腹泻、腹痛半年,加重2个月收入院。患者腹泻频作,频发时每日15次,为水样便,口干,纳差,食后腹胀,消瘦,体重减轻约15kg,睡眠欠佳,多...  相似文献   

19.
<正>汶明琦主任医师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30余年,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有丰富经验,介绍如下。例1:葛某,男,28岁。腹泻10个月余,每日大便3~5次,时为糊状时为稀水样便,粪中夹有未消化食物,伴便前腹痛,无黏液脓血便,腹鸣较甚,腹胀,口干渴,纳食少,平素易紧张,舌淡苔白厚腻,脉弦细。既往体健,结肠镜检查未见异常。西医诊断为腹泻型  相似文献   

20.
腹泻6个月。半年前到美国,2周后开始泄泻,大便夹有未消化食物,腹胀,排气多,不欲饮食。回国后一直服各种止泻、助消化之西药,均无效。近1月腹泻加重,日便3次以上,肠鸣腹胀尤甚,大便呈水样,虽排气较多,但腹胀无减,疲倦乏力。查: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滑。诊断为泄泻,辨证为脾虚湿滞。治以健脾和胃,抗敏止泻。药用:金银花20g,银柴胡10g,生甘草10g,五味子10g,乌梅10g,防风10g,炒山药20g,薏苡仁20g,太子参10g,炒白术10g,木香10g,砂仁6g。每日1剂,水煎服。嘱禁食鱼虾肉蛋、乳制品,待疾病痊愈后,再少量食之。6月8日二诊:服药7剂,腹泻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