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对150例妊娠妇女行再次剖宫产术患者进行分析,首次手术以新式剖宫产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各75例,所有患者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对比观察两组开腹时间、出血量、手术总时间及盆腔粘连情况,及术后产妇恢复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手术总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总时间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明显少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3、4类粘连的发生率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P<0.05),而1、2类粘连发生率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两组术后肛门通气时间、术后病率(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宫体炎等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子宫愈合不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术后腹腔粘连方面,且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再次行剖宫产术后粘连情况仍较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引起盆腹腔粘连情况,以完善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随机选择.自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剖宫产术后2-9年内因妇产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152例,其中新式剖宫产史78例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7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盆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腹腔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重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盆腹腔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  相似文献   

3.
王秀美  刘海鸣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5):1096-1097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手术的腹腔粘连情况,以期选择最合理的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4月来院因妇产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既往有改良新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18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比较其盆腔粘连情况。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粘连最轻,粘连发生率低,与新式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最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次之,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粘连最轻,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的情况,以改进手术方式减少盆腔粘连等并发症.方法 对2004-06~2008-05间在四川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榆林市第一医院因妇科疾病行腹腔镜手术,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史各12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二者术后的盆腔粘连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盆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两组比较严重粘连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后更易导致盆腔粘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优越性、改良术后引起的腹腔粘连及其他并发症.方法 随机选择近两年剖宫产术后再孕而二次手术者100例,新式剖宫产史64例与原始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纵切口)3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粘连的严重程度上有差异(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后的腹腔粘连情况较对照组重,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所致腹壁腹腔粘连的情况,改进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新式剖宫产30例和子宫下段剖宫产75例再次手术腹壁腹腔粘连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腹壁粘连19例(63.33%)、腹腔粘连22例(73.33%)明显重于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粘连31例(41.33%),腹腔粘连24例(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必须关闭腹膜。  相似文献   

7.
新式剖宫产术与腹腔粘连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起盆腹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良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随机选择2001年2月至2002年8月因剖宫产史再孕152例需二次开腹手术,按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史79例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7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腔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重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腹腔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  相似文献   

8.
黄东云 《广西医学》2007,29(10):1541-1542
目的 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的影响,以期改良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482例首次为新式剖宫产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第二次剖宫产术中及术后情况的比较.结果 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新式剖宫产再次剖宫产术中开腹时间长,术中粘连程度重,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排气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9.
张建伟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6):522-523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术的影响,以期改变新式剖宫产术的部分术式,减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以往新老结合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68例,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60例,传统直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二次剖宫产60例,对其三种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三种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腹腔粘连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新老结合式剖宫产术较新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粘连程度轻、二次手术困难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二次开腹手术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进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减少盆腔粘连。方法回顾分析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因再次妊娠或其它妇产科疾病在本院住院进行二次开手术者共127例,比较盆腔粘连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粘连,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新式剖宫产导致的盆腔粘连情况严重。结论新式剖宫产导致的盆腔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可能与不缝合腹膜有关。  相似文献   

11.
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再次剖宫产术91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首次剖宫产不同术式对再次手术的影响.结果:首次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从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腹腔中度粘连及术后24小时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首次剖宫产应视具体情况选择最佳手术方案.对可能需再次手术的患者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手术为宜.  相似文献   

12.
stark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初次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术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184例再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初次手术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80例(CS组),新式剖宫产术(stark式剖宫产)104例(SCS组),比较两组腹壁、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初次手术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SCS组与CS组相比,再次剖宫产所见腹壁、腹腔粘连程度明显严重(χ2值分别为19.70,4.98);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子宫切口愈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tark式剖宫产后腹壁、腹腔粘连情况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严重,再次剖宫产易引起出血多、开腹时间长等不利因素,故初次剖宫产要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房丽华 《中外医疗》2009,28(34):37-37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引致的盆腔粘连情况,以期改良现有术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6年0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因妇产科疾病再次开腹手术,既往有新式剖宫产史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史10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其盆腔粘连情况。结果2组病例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粘连较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  相似文献   

14.
三种剖宫产术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109例前次剖宫产的妊娠妇女随机分为A组38例(前次术式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B组36例(前次术式为新式剖宫产术)和C组35例(前次术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对三组进行多项指标对照。结果A组与B组、B组与C组、A组与C组娩胎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导致的粘连最重,子宫下段剖宫产次之,改良新式剖宫产最轻,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贾晓婕 《吉林医学》2010,(24):4043-4044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新式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3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3种术式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及腹盆腔粘连情况。改良术式可减少手术并发症,具有临床意义。方法:分析387例再次剖宫产的病例,前次为改良新式剖宫产A组49例,新式剖宫产为B组183例,子宫下段剖宫产为C组155例,将术中盆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并对其中150例包括改良新式剖宫产a组49例,新式剖宫产B组5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c组46例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下段切口疤痕厚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术后腹盆腔粘连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子宫下段疤痕厚度差异显著性小。结论:改良后的新式剖宫产术及子宫下段剖宫产导致的腹盆腔粘连较新式剖宫产术明显减轻。三种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疤痕愈合差异显著性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时两种手术方式的利弊,提高剖宫产技术,减戈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79例包括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粘连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值得推广,其再次剖宫产也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再次剖宫产手术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不缝合腹膜腹腔粘连情况,以期在新式剖宫时采用无损伤线缝合腹膜,以减轻腹腔粘连。方法:对1999年7月1日~2005年7月1日在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手术,既往有新式剖宫产手术史194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92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盆腔粘连及粘连程度、粘连部位的观察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腹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粘连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导致的腹腔粘连较复杂而严重。  相似文献   

18.
吕丽娜 《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893-2894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患者术中发生盆腔粘连的影响,为今后的手术操作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二次剖宫产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给予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盆腔粘连程度及手术一般情况。结果 2组患者手术总时间,盆腔粘连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一般情况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能有效改善二次剖宫产患者的盆腔粘连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洪静娟 《海南医学》2006,17(9):89-89,71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盆腔粘连情况,以期寻找安全性大,优越性强的手术方式,防止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85例既往有新式剖宫产术史或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足月妊娠的产妇第二剖宫产术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盆腔粘连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导致的盆腔粘连严重,膀胱腹膜反折与腹壁粘连尤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新式剖宫产、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后第3次剖宫产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第3次手术为研究组,新式剖宫产及改良式剖宫产术后第3次手术为对照组,第3次手术均为原切口开腹剖宫产.对比三组术式腹壁及腹腔粘连情况,开腹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腹壁各层及腹腔粘连及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而取出胎儿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再次手术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下段无法暴露[1],多数采用例"T"字形切口切开子宫,改良式剖宫产第3次手术腹壁各层粘连严重,均较第2次手术明显开腹困难.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腹壁各层均有粘连,但开腹均较对照组容易,腹腔粘连情况改良式剖宫产及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均无明显差别,故在基层医院针对可以多胎妊娠,且需剖宫产的产妇推荐使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