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乳癌手术一期乳房再造及乳头乳晕再造术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外科(110034)薛钟麒山东省即墨市人民医院外科毛天训北京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外科祁雷,井同庆北京建材院职工医院苏敏近10年来,国内对乳癌手术后,施行胸壁外形肌皮瓣的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日受... 相似文献
2.
乳房缩小术后乳头乳晕坏死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绍熙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5,6(3):144-145
对乳房缩小术后乳头乳晕坏死5例的临床观察,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手操作不当,造成乳头乳晕静脉回流障碍所致。并对手术操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乳房切除术(NSM)联合即刻乳房重建手术(IBR)手术中乳头乳晕复合体(NAC)安全性保留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行NSM联合IBR的47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依据乳头后方组织术后石蜡病检结果进行病例分组即NAC(+)组与NAC(-)组。分析两组病人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多因素分析,对独立预测指标赋值,计算不同分值的NAC阳性率,建立相应预测模型并验证。结果 474例病例中,NAC阳性率为13.71%(65/474),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位置、乳头溢液、乳头凹陷、NAC皮肤湿疹样改变、临床肿瘤大小、肿瘤至乳头距离(TND)、临床淋巴结状态、MG-乳头后方钙化、恶性特征钙化灶、合并原位癌成分、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脉管癌栓、分子分型与NAC肿瘤阳性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乳头血性溢液、乳头凹陷、NAC皮肤湿疹样改变、临床肿瘤大小、TND、临床淋巴结状态、脉管癌栓是NAC肿瘤阳性独立预测指标。建立NAC预测指数(Predictive Index of NAC,PI-NAC)预测模型提示,0~1分为NAC肿瘤累及低风险,2~4分为中风险,5分及以上为高风险。该模型内部验证ROC曲线AUC值0.85(95%CI 0.80-0.89),具有较好预测效能。结论 乳头血性溢液、乳头凹陷、NAC皮肤湿疹样改变、临床肿瘤大小、TND、临床淋巴结状态、脉管癌栓是NAC受累的重要独立指标。预测模型有助于术前更好地评估NSM的肿瘤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乳头乳晕的形态和结构,是维持女性乳房形态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女性性征及女性性心理的重要因素。女性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原因造成乳头乳晕形态结构的不完善,会给心理造成很大压力,尤其是年轻女性的乳头乳晕畸形和缺损,常使其失去正常性心理发育,从而影响恋爱和结婚。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乳房切除术要求切除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该术式无论后续重建与否,都无法满足病人的美观需求。随着乳房重建技术的发展,保留NAC的即刻乳房重建手术具有优越的美学效果,越来越多的乳腺癌病人可以在术后保持形体的完整与美观,如何在乳房重建手术中更好地保护NAC成为乳腺外科医生关注的焦点之一。术者应具有强烈的NAC保护意识,精细掌握NAC后方乳管及血供特点,合理设计手术切口,尽可能降低术后乳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国未婚青年女性乳房乳头美学标准的正常值,为乳房整形术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测量564例健康未婚青年女性的身高、体重、胸围、乳头间距、乳头-乳房下皱襞间距和锁骨中点-乳头间距等项目,计算各测量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对与乳头位置定位有关的各项指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显示乳头位置定位指标锁骨中点-乳头间距、乳头-乳房下皱襞间距、乳头间距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9.349±1.959)cm、(6.491±1.134)cm、(18.540±1.610)cm。锁骨中点-乳头间距与身高、体重和胸围的关系密切,而乳头-乳房下皱襞间距及乳头间距与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体重和胸围密切相关。结论符合美学标准的未婚青年女性乳房乳头位置的测定,可为乳房整形和再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8.
乳房再造同期乳头、乳晕再造十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3年 4月 ,我们共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二期乳房再造 17例 ,其中 10例同时行乳头、乳晕再造 ,效果满意。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①临床一~二期的患者 ;②患者有乳房再造的要求 ;③无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手术禁忌症 ;④具备跟踪治疗及终身随访的条件。本组年龄 32~ 5 3岁 ;未婚 1例 ;肿瘤直径 1 5~2 2cm ;左侧 7例、右侧 3例 ;腹部有剖腹产瘢痕 3例。1 2 乳房及腹部手术切口设计患者取站立或端坐位 ,两上肢自然下垂贴于侧胸壁 ,标画出双侧乳房的轮廓 ,外侧缘距腋前线的距离 ,内侧与胸骨缘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全切除术(NSM)及Ⅰ期乳房重建的适应证、方法、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全切术及Ⅰ期假体植入的乳房重建术,术后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评价美容效果,观察其并发症及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2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6例早期出现轻微并发症,予以对症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6-80个月,主、客观评价的优良率均为97.62%。其中118例乳腺癌患者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全切术及Ⅰ期乳房重建术的手术操作简单易行,美容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且不影响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张绍熙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1994,(Z1)
通过对乳房缩小术后乳头乳晕坏死5例的临床观察,认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手术操不当,造成乳头乳晕静脉回流障碍所致。并对我们手术操作的具体失当之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去除病变组织同时修复乳头乳晕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乳头缺损的范围,选择乳晕组织瓣。采用逆行设计法对缺损面积准确估计后,皮瓣按常规设计超出缺损面积的10%,使之旋转达乳头缺损区,局部推进皮瓣修复创面。结果本组10例患者,其中6例乳头乳晕均有部分色素痣,4例仅乳晕有色素痣。选用两个皮瓣进行修复。术后两侧对称,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切除病变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外形,并保留乳头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2.
Simultaneous areola-nipple reduction and augmentation mammaplasty were performed by the inner areolar donut excision technique with translocation of the periareolar scar to the peri-nipple area in order to create a more acceptable scar in a patient whose areolar border is not distinct. 相似文献
13.
乳晕浅深层旋转三角形皮瓣和筋膜组织瓣治疗重度乳头内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矫正女性重度乳头内陷的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 首先在乳头区中央部标出重建乳头顶部位,再于其上、下两侧乳晕部分别设计浅深层的带蒂旋转三角形皮瓣和筋膜组织瓣,厚度约0.5 cm.皮瓣的血供来自乳晕皮下动脉网;筋膜组织瓣的血供来自乳腺深部.深层组织瓣经乳头基底部隧道水平推进或向上推进,以改善颈部高度和宽度,并加强其支撑力量.浅层三角形皮瓣顺时针旋转推进并包绕颈部,以使乳头颈充分成形.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康复快,没有出现血肿、感染和血运障碍所致的乳头坏死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患者均对乳头外形感到满意,无复发.结论 乳晕浅深层旋转三角形皮瓣和筋膜组织瓣法是矫正重度乳头内陷和术后复发的一种较好手术治疗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乳头内陷的治疗效果。自1998 年12 月以来我们采用一种新的乳头内陷整复方法 去表皮乳晕三角瓣支撑法,治疗乳头内陷6 例(12 只乳头)。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乳头血运障碍发生。随访3 ~8 个月,无1 例复发,切口瘢痕不明显,乳头感觉良好,形态满意。该法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切口瘢痕少、乳头形态好、无血运和感觉障碍之忧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A simple single stage method of nipple and areola reconstruction has been used in a number of cases following unilateral breast amputations, removal of nipple and areola for benign tumor and post surgical accidental loss. The combination of areolar sharing and meshing of the graft inables the surgeon to cover the size of a normal areola. The taking of the graft does not alter the shap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normal side since it is not totally detached from its donor sit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介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乳头再造经验。方法 对早期乳腺癌 ,保留乳房皮肤 ,切除乳腺组织和腋窝淋巴结 ,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即时再造乳房乳头。结果 应用该方法治疗 12例 ,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 保留皮肤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 ,切口隐蔽 ,再造乳房形态效果好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锯肌肌瓣联合假体植入在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保留乳房乳晕根治术后乳房再造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进行诊治的乳房癌患者64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改良组(32例)和传统组(32例),改良组患者给予前锯肌肌瓣联合假体植入的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术中相关指标及FACT-B评分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FACT-B各分项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的健康状况、情感状况、社会/家庭状况、附加关注及FACT-B总分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9.4%,传统组为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前锯肌肌瓣联合假体植入应用于保留乳头乳晕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乳房再造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ټ�����ͷ��Һ���ٴ����֣���265�������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病人年龄、乳头溢液的性状、乳房肿块等临床因素与乳头溢液性疾病良、恶性的关系。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的265例乳头溢液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乳腺癌38例,占143%;乳腺良性疾病227例,占857%;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病人年龄、溢液的性状、乳房肿块等因素与溢液良恶性的关系。结果(1)单因素分析年龄>50岁乳头溢液者患乳腺癌明显高于≤50岁伴乳头溢液者(P<005);血性溢液者患乳腺癌的明显高于其它性状溢液者(P<005);溢液伴乳房肿块者患乳腺癌明显高于不伴乳房肿块者(P<0001)。(2)多因素分析,年龄>50岁、血性溢液、伴有乳房肿块是患乳腺癌的高危因素(z值>6,P<005)。(3)对不伴乳房肿块乳头溢液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0岁、血性溢液是乳腺癌高危因素(z值>6,P<005)。结论病人年龄和乳头溢液性状对鉴别溢液良、恶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及其他民族的妇女乳腺乳头溢液与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4-2010年3154例经病理组织证实,纤维乳管镜检查、手术治疗的导管内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54例导管内病变包括导管内上皮普通型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 335例(10.62%),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312例(9.89%),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57例(1.81%)、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DP) 2223例(70.48%)、浸润性导管癌(infiltrating ductal carcinoma,IDC) 227例(7.20%).发病年龄在30 ~50岁占71.99%,各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内病变ADH汉族多见(11.42%),UDH维吾尔族多见(19.73%),IDC哈萨克族多见(15.74%)(均P <0.05);IDP和DCIS的发病率在各民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溢液性质与导管内病变关系比较结果:UDH、ADH、DCIS及IDP以浆液性溢液为主,分别为64.78%(217/335),59.94%(187/312),45.61% (26/57),46.92% (1043/2223),血性溢液主要见于IDC、DCIS,分别为84.14%(191/227)、42.11%(24/57)(均P<0.05).结论 乳头溢液可能是导管内病变的早期表现,不同民族导管内不同病变构成比有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