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疱并气胸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 《临床军医杂志》2007,35(1):138-139
2002年3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腋下小切口为40例肺大疱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至今无复发病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女3例,男37例,年龄15~65岁,平均23岁。肺泡并单侧自发气胸39例,肺大疱并双侧自发气胸1例,1例初次患自发性气胸,39例于术前因气胸多次复发而反复胸膜腔穿刺排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前经胸部X线及CT诊断为肺大疱并气胸。全组均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器质性疾患。40例均为多发肺大疱。76%肺大疱在肺上叶。1·2手术方法双腔插管麻醉1例,单腔插管39例。健…  相似文献   

2.
肺大疱是引起自发性气胸的主要原因,局部切除或结扎是其主要治疗手段。现将1例双侧肺大疱同期开胸切闭减容术的麻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症自发性气胸58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自发性气胸病人呼吸困难严重 ,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长 ,临床处理常较困难。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 ,我们收治重症自发性气胸 5 8例 ,治疗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42例 ,女 16例 ,年龄 15~ 81岁 ,平均 5 8岁。发生于右侧 31例 ,左侧 2 5例 ,双侧 2例。 35例发病均与用力、咳嗽或剧烈活动有关 ,2 3例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为突然胸痛 ,呼吸困难。查体患侧呼吸音减低或消失 ,X线胸片示肺压缩 2 5 %~ 90 %。1 2 治疗方法与结果 全组均经锁骨中线第 2肋间或积气最高肋间 (局限性气胸 )置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4.
张钦发  杨艳杰  程华  宋瑾 《人民军医》2002,45(3):170-170
1986~2001年,我院收治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42例,经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现将诊治情况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42例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16~67岁.粟粒型22例,慢性纤维空洞型11例,浸润型9例.单纯型25例,交通型10例,张力型3例,液气胸4例.单侧气胸34例,双侧气胸8例.自发性气胸1次31例,2次9例,3次以上2例.发病诱因:咳嗽34例,用力屏气7例,酗酒1例.首次确诊39例,多次检查后确诊3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民航飞行员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病例及文献,以期强化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和鉴定水平.方法 介绍4例民航飞行员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分析并探讨该病的鉴定方法.鉴定标准依据〈民用航空人员体检鉴定和体检合格证管理程序〉:各级体检合格证申请人患有自发性气胸,治愈后无复发,可评定为合格;各级体检合格证申请人如接受胸腔手术,术后地面观察6~12个月,无功能障碍,可评定为合格.结果 本组病例发病时年龄22~29岁,均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1例地面观察3个月后评定为合格;2例残留肺大疱,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评定为合格;1例气胸复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18个月,CT检查发现肺大疱,鉴定结论为不合格.结论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一般认为是胸膜内大疱和胸膜下大疱破裂引起,飞行员的职业因素是否能成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危险因素还没有确切的依据.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气胸愈后进行双肺薄层CT扫描检查必不可少,如有肺大疱残留应建议手术治疗,防止气胸复发.航空医学鉴定时应综合考虑气胸的治疗方式、检查情况、地面观察时间等因素,鉴定合格后应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腋下小切口切除肺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自发性气胸96例,根据CT检查结果、胸膜粘连程度,或患者不愿意接受胸腔镜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分为中心静脉穿刺导管胸膜腔内置管抽气和注药组(对照组)21例,胸腔镜下腋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组(观察组)75例,比较两组疗效和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术后治愈时间4~9天,平均7天,7年内复发率28%;观察组3~5天,平均4天,7年内无复发,两组治愈时间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腔镜下腋下小切口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内科常见病 ,对军事训练影响较大。 1986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院共收治军事训练致自发性气胸 88例 ,占同期军人自发性气胸住院病人的 64 7%。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88例中 ,男 84例 ,女 4例 ;年龄 18~ 34岁 ,平均 2 0 4 7岁。右侧气胸 4 7例 ,左侧 35例 ,双侧 6例。伴肺部原发性疾病 11例 ,特发性气胸 77例。闭合性气胸 39例 ,张力性气胸 4 3例 ,交通性气胸 6例。闭合性气胸组伴咳嗽 30例 ,胸痛2 9例 ,胸闷 2 6例 ,呼吸困难 9例。张力性气胸和交通性气胸组伴突发性咳嗽 4 8例 ,胸闷 4 9例 ,气促33例 ,胸痛 3…  相似文献   

8.
电视胸腔镜技术治疗双侧肺大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侧肺大疱通常采用分次手术,但患者在术中、术后常会出现未手术一侧气胸又需急诊手术或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分次手术也造成患者高额的住院费用。电视胸腔镜技术近年来在普胸外科领域被广泛应用。肺大疱是胸腔镜适应证之一,对于双侧肺大疱的同期手术尤为适用。我科开展胸腔镜手术后已同期处理双侧肺大疱患者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严重肺病伴发气胸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跃灵 《人民军医》1998,41(1):24-25
我院1985年1月~1995年1月收治自发性气胸254例,其中属严重肺源性心脏病、重度肺结核伴自发性气胸58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47例,女11例;年龄34~76岁,50岁以上53例,平均58.2岁。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源性心脏病15例,肺结核合并肺源性心脏病8例,重度肺结核35例。张力性气胸22例,交通性气胸27例,闭合性气胸9例。单侧56例,双侧2例。胸片示肺压缩:5%~30%32例,40%~50%21例,60%以上5例。因上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咳嗽引起24例,大便用力后发生7例,无明显诱因27例。1.2 漏诊误诊情况 漏诊9例,其中肺心病伴气胸6例,重度肺结核伴气胸3例,…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我们利用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青年自发性气胸22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2例均为青年男性军人;年龄18~25岁,平均22岁。其中右侧气胸7例,左侧气胸15例。导致原因:武装越野5例,国防施工6例,器械训练4例,军事训练7例。初发5例,复发17例。症状:患侧胸痛22例,胸闷18例,咳嗽15例。瘦长体型者16例。1.2方法术前经患侧第6肋间放置胸腔闭式引流,胸部常规CT检查了解有无肺大疱或肺不张。手术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健侧卧位,单肺通气。拔除胸腔闭式引流管后,经引流管口放入胸腔镜,探查胸腔,了解破裂肺大疱位置、大小及数量;沿肋间方向,切开腋下第3肋间皮肤、皮下组织5cm,牵开胸大肌、背阔肌,电刀切开肋间肌、胸膜,小牵开器撑开切口。术中见直径约1.0cm破裂的肺大疱17例,仅见肺尖部脏层胸膜约0.3cm裂口5例。将破裂的肺大疱提至切口下方,缝扎后切除;脏层胸膜裂口者直接缝合。干纱布摩擦胸膜,关闭切口,经原引流口再次放置引流管接水封瓶。术后48~72h拔除引流管后下床活动,7天后拆线、出院。1.3结果本组病例随访20例,失访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4例飞行人员自发性气胸的诊治及鉴定过程,提出飞行人员自发性气胸的鉴定建议.方法 回顾我中心收治的4例自发性气胸飞行人员的诊治、鉴定过程,提出自发性气胸飞行人员的航空医学鉴定建议.结果 例1,手术去除肺大疱后给予飞行合格结论.例2,给予暂时飞行不合格结论,主要因为其发病后观察时间尚不够长,将来有望恢复飞行.例3,空中战勤人员,经过复查,肺功能良好,考虑其为空中战勤人员,给予双座飞行合格出院.例4,陆航直升机飞行员,双上肺肺大疱暂不需处理,结论飞行合格.结论 自发性气胸在飞行结论鉴定时应综合发作次数、肺大疱位置、飞行机种及飞行人员个人意愿等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2.
吴江平  雷波 《人民军医》1998,41(11):645-640
1986年1月~1997年6月,我们收治自发性气胸358例,其中124例(137例次)是置细导管-硅胶管排气使肺复张。现就硅胶管排气治疗自发性气胸124例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13例,女11例,男女之比为10.3∶1;平均年龄30.6岁,其中40岁以下89例(71.8%)。主要症状:胸痛75例(60.5%),胸闷63例(50.8%),咳嗽55例(44.4%),气急、呼吸困难38例(30.6%)。少数病人有喘息、咯脓痰、咯血等。肺部基础疾病分析:124例均经胸部X线检查,肺部无病变79例(63.7%),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7例(21.8%),肺结核9例(7.3%),肺炎3例(2.4%,含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又称特发性气胸。是指肺部X线无明显病变者所发生的气胸。是较常见的疾病。本文报告21例(23例次)并结合文献复习。作一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年龄、体型及病前因素 本组男20例,女1例。年龄以20~24岁最多(10例),大  相似文献   

14.
腋下第3肋间置管闭式引流治疗气胸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以来 ,我们改变常规气胸第 2肋间或第3肋间锁骨中线置管闭式引流的方法 ,采用腋下第 3肋间置管闭式引流治疗气胸 ,同样取得了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4 6例中 ,男 38例 ,女 8例 ;年龄 6~ 78岁 ,平均 4 0 1岁。右侧 2 4例 ,左侧 2 0例 ,双侧 2例。外伤性闭合性气胸 10例 ,自发性气胸 36例 (原发性 2 0例 ;继发性 16例 ,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10例、肺结核 5例、矽肺 1例 )。主要症状为突发胸痛、气短、咳嗽和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X线胸部平片除显示外伤后肋骨骨折或原有肺部病变征象外 ,全组病例患侧肺被压缩均在…  相似文献   

15.
我科自1998—05~2007—05共收治自发性气胸127例,现就发病原因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7例,男96例,女31例。年龄16~63岁,平均29.3岁。右侧气胸59例,左侧61例,双侧7例。主要症状为突发胸闷、气促,少数伴胸痛。首次发病67例,第2次发病52例,3次以上发病者8例,发病次数最多为5次。全部经x线胸部摄片或胸部CT扫描证实为自发性气胸。其中9例仅行胸腔穿刺治愈,余全部行胸腔闭式引流,其中67例行手术治疗.发病至手术时间为2~18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线切割缝合器加管状奈维垫片切除肺大疱治疗中重度肺气肿自发性气胸的效果和术中术后注意事项。方法 2009年9月—2013年12月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线切割缝合器加管状奈维垫片方法(VATSN)切除肺大疱治疗中重度肺气肿自发性气胸15例,并与胸腔镜常规直线切割器切除或切除缝合(VATS)方法31例比较。结果 VATSN切除15例。其中肺大疱切除10例,肺减容5例。手术时间30~85(50±8.2)min,出血35~130(40±29.5)ml。术后带管时间6~35(9.7±5.7)d,术后住院时间8~37(10.9±6.1)d,与VATS组31例术后带管和住院时间比较明显减少(P<0.01)。术后持续漏气超过15 d 2例,带管时间分别为15和35 d,术后漏气发生率(13.33%)小于VATS组(22.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其他并发症,无死亡。随访<1年5例,1~2年6例,≥3年4例。无复发。结论 VATSN方法切除肺气肿肺大疱操作简单,安伞确切。能够明显减少术后肺泡漏气,明显缩短术后带胸引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为中、重度肺气肿自发性气胸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99年1月~2006年3月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肺大疱破裂)83例,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腋下小切口开胸治疗肺大疱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02~2004-12我院先后收治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7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朱金如  李玮 《武警医学》1999,10(6):331-331
我们将收治自发性气胸的38例病人采用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8例,男31例,女7例。平均年龄283岁。单侧气胸32例,先后出现双侧气胸6例,单侧反复出现2次以上气胸者5例。12主要症状多数病例都有咳嗽或用力后骤然出现胸...  相似文献   

20.
双侧创伤性脑实质损伤是中、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常见类型,其伤情复杂,手术开颅减压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方案之一.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个体化的手术方案治疗双侧脑实质损伤11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74例,女43例;年龄17~69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84例,坠落伤19例,打击伤14例.减速伤41例,加速伤76例.入院时GCS评分:8~ 12分29例,6~8分71例,3~5分17例.受伤至入院时间20 min~4h,平均2.4h.受伤至手术时间1.5~60h,平均6.5h.CT及临床表现:双额、颞叶脑挫伤32例,伴脑内血肿13例,伴一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8例,伴硬膜外血肿5例;双侧前额叶裂伤,前部大脑镰向一侧移位11例;一侧额颞顶叶脑挫伤伴少量硬膜下血肿、对侧颞后叶脑挫伤18例;一侧额颞顶叶脑挫伤、对侧额极额底脑挫裂伤伴小血肿形成14例;双额广泛、严重脑挫裂伤为主18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14例;一侧颞后叶、一侧枕叶脑挫伤伴血肿10例.入院时双侧瞳孔正常67例,一侧正常一侧稍缩小20例,单侧瞳孔散大17例,双侧瞳孔散大13例.手术时双侧瞳孔散大21例,出现去大脑强直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