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颅内出血是导致新生儿惊厥最主要的病因,代谢紊乱是新生儿惊厥的第二大原因。经控制惊厥和病因治疗后,治愈117例(69.6%),好转35例(20.8%),死亡16例(9.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新生儿惊厥多数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2.
江建华 《江西医药》2013,(12):1245-1247
目的:总结新生儿惊厥的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63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前3位依次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50.79%(32例)、颅内出血17.46%(11例)、低钙17.46%(9例);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为主,多数仅表现为眼睑肌或口角抽动。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引起新生儿惊厥最主要的原因;新生儿惊厥以轻微型发作为多见;止痉药首选苯巴比妥钠静脉推注。做好围产期保健,尤其是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是降低新生儿惊厥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汤广宇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62-2163
目的研究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急救处理方法,减少新生儿惊厥的损害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分析45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痊愈36例,好转出院9例。导致新生儿惊厥首位病因是: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或并颅内出血。生后低血糖是第二大病因,其次是感染。治疗的重点是止痉,首选的药物是苯巴比妥。结论新生儿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或并颅内出血;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感染败血症和低血钙等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而抗惊厥的首选药物是苯巴比妥。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洞口县人民医院及乡镇医院早期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实现优生优育的目标。方法以60例新生儿为分析材料,分析新生儿惊厥的发生率、病因以及与日龄的关系。结果新生儿惊厥发生的原因最多见的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其次是颅内出血,而乡镇医院出生的新生儿惊厥发生的原因多为低钙、低钠、低血糖、感染及黄疸等可避免因素。惊厥的发生类型以轻微型为主。结论新生儿惊厥对小儿的身体危害性很大,预防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预产期保健、积极纠正HIE的发生,以及提高乡镇医院医师诊疗水平。新生儿轻微型惊厥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须密切观察,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发作类型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7月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6例新生儿惊厥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头颅CT、头颅B超、脑电图等特点,进行诊断及分型,分析其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新生儿非感染性惊厥的首要因素,占非感染性惊厥的54.05%,且以生后3d内发病为主;出生4d后,感染性因素明显增多,引起新生儿感染性惊厥的病因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主,占57.89%。惊厥的发作类型以微小型多见,占64.3%。结论对病因的早期诊断,有效的抗惊厥及病因的特殊治疗是治疗新生儿惊厥及评估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对范县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66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最多见,其次为颅内出血,惊厥的发生类型以微小型发作为主.结论 新生儿惊厥主要与窒息后缺氧及产伤有关,新生儿微小型发作惊厥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需密切观察,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惊厥急救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的特点和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38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惊厥的病因顺位依次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8例、颅内出血7例、低钙5例,此3种病因占全部病例的78.95%。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为主、结论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新生儿轻微型惊厥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需密切观察,及时诊治;止痉药首选苯巴比妥钠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早期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有效控制惊厥的发作,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达到优生优育。方法分析新生儿惊厥的发生率、病因以及与日龄的关系。结果显示以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ICH)多见,发病时间多在生后3d内,其次为低血钙,发病时间多在生后1周,而后天性感染,主要是新生儿肺炎发生时间较晚。结论早期发生惊厥者主要与围产期窒息有关,ICH次之,因此,应对高危新生儿进行监护,早期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志红  李珊 《淮海医药》2003,21(4):268-269
目的 探讨新生儿惊厥病因。方法 回顾分析 10 8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 ,从原发病、发病日龄、惊厥发作类型 ,分别探讨了与病因的关系。结果 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新生儿期惊厥的主要病因 ,占 4 9.1% ;感染为第2位 ,占 2 1.3% ,以败血症为主 ;颅内出血占 17.6 % ;低血钙占 10 .2 % ;低血糖占 1.8%。 3d内发病占大多数 ,为6 7.5 % ,主要由颅内病变引起 ;惊厥类型与原发病有一定关系。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新生儿期惊厥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惊厥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以及其与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和新生儿发病日龄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在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新生儿惊厥的治愈率为90%;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表现以轻微型(44%)和多灶性阵挛型(26%)为主;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主要是缺氧缺血性脑病(44%)和颅内出血(22%),出生≤3d的新生儿发病率最高,随着新生儿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降低。结论:熟练掌握新生儿惊厥的常见病因与临床表现以及发病日龄间的关系,必定能进一步提高此症治愈率,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的常见病因,为儿科临床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g-1月儿科急诊留观和住院256例惊厥患儿临床资料。结果256例惊厥患儿中病因以热性惊厥、癫痫、颅内感染最常见,其中新生儿期惊厥病因多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4例(57.1%)],婴幼儿期惊厥病因以热性惊厥为主[90例(84.9%)],同时需注意癫痫、颅内感染,4~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仍以热性惊厥为主[52例(81.3%)],〉6岁儿童期惊厥病因则以癫痫为主[12例(60.0%)]。结论儿童惊厥是儿科急诊常见的急症,如何快速判断病因是指导正确有效治疗、尽快控制惊厥发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护理干预措施,以便降低新生儿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对本院儿科2O1O 年5月-2O13年4月收治的98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其常见的病因、急救方法和护理干预措施。结果98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惊厥的首位原因缺氧缺血性脑病为39例,占39.8O%,其次为颅内出血18例,占18.37%,破伤风11例,占11.22%;化脓性脑膜炎9例,占9.18%;低血钙和低血糖各为7例,占7.14%;原因不明7例,占7.14%。结论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是缺血缺氧性脑病、感染、低血钙和低血糖,在及时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新生儿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本院2001-2010年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便于今后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方法 2001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共收治新生儿惊厥患儿58例,其中2001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第一阶段共28例,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第二阶段共30例.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应用SPSS 13.0软件,应用x2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惊厥类型以微小型最多[27例(46.6%)],其次为多灶性阵挛型[16例(27.6%)].②58例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29例(50.0%),糖和电解质紊乱16例(27.6%),感染性疾病7例(12.1%),遗传代谢病2例(3.4%),其他4例(6.9%).③2个阶段的病因构成比较一致的是,新生儿惊厥的首要病因均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其次为糖和电解质紊乱.④第二阶段的病因构成与第一阶段比较,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明显下降[3.3% (1/30)比21.4% (6/28),x2=4.469,P<0.05];第二阶段糖和电解质紊乱所占比例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遗传代谢病所占比例明显升高,但因例数较少未能行统计学分析.结论 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构成中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颅内出血为首要原因,对于有围产期窒息史的新生儿,应严密监护,及时发现惊厥.  相似文献   

14.
106例新生儿惊厥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亚方  王琍琍 《安徽医药》2010,14(2):196-198
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与围产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发病时间、发作形式、转归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HIE、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其中HIE、颅内出血多在出生后3天内发病,而低钙血症、感染多在出生3天后发病、遗传代谢性疾病则出现时间不确定,但治疗后惊厥仍反复出现是其特点,另外106例患儿中68例存在围产期高危因素。结论新生儿惊厥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期常见症状,对常规治疗后又反复出现惊厥的新生儿应多考虑遗传代谢性疾病;围产期高危因素易导致惊厥发生,因而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对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重点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09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惊厥最常见的病因为不明原因(33.94%),其次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20.18%)、颅内感染(14.68%);HIE引起的新生儿惊厥多发生于出生后3 d内,不明原因的新生儿惊厥可发生于新生儿期的任何时间;最常见的发作类型为微小型发作(41.28%)。苯巴比妥对遗传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新生儿惊厥无效,对其他不同病因新生儿惊厥有效率均在50.00%以上。头颅核磁检查诊断HIE、颅内感染、脑梗死及颅内出血的阳性率分别为66.67%、40.00%、100.00%。脑电图检查结果阳性率为55.00%,基因检测结果阳性者5例。结论:除不明原因新生儿惊厥外,最常见的病因为HIE,其发作形式多样,微小型发作最常见。出生后前3 d惊厥发作最常见的病因为HIE、颅内出血和脑梗死。头颅核磁检查可协助病因诊断,基因学检查可进一步明确病因,苯巴比妥对遗传代谢性疾病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16.
胡娉婷  刘剑锋  徐巍 《江西医药》2011,46(4):356-358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发病率、病因、临床表现特点及预后。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35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最多的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8例,占51.42%,其次是颅内出血7例,占20%,而HIE和颅内出血主要由围产期窒息引起,另低血钙3例,占8.57%,低血糖2例,占5.71%,败血症1例,化脑1例,核黄疸1例,不明原因2例,且惊厥发作类型以微小型发作为主。结论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惊厥发生的主要原因,做好围产期保健,熟练掌握新法复苏,积极防止HIE的发生是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宋莉  陈彦  廖建湘 《中国医药》2011,6(9):1149-1150
新生儿惊厥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严重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存活者神经发育受到影响,造成认知、行为障碍或癫(疒目)等合并症[1],是影响儿童脑发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于新生儿期的惊厥比儿童的任何年龄期都要多,其病因复杂多样,多种病因可同时存在.国外报道[2]足月儿惊厥的发生率为1.5‰~3.5‰;早产儿更高,为10‰~130‰.本文就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征以及脑电图特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惊厥病因探讨:附3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建文  金问桐 《河北医药》1989,11(5):275-277
新生儿惊厥,病因复杂,症状不典型,病死率高,存活者易留后遗症,是围生期医学的重要问题。其病因又与预后有密切关系。我科5年内收治新生儿惊厥314例,临床分析如下。资料和分析一、5年来新生儿惊厥发生率:5年中有厥症状住院的新生儿314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儿科收治的86例新生儿惊厥,从病因、发病日龄、惊厥发作类型、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窒息后HIE为新生儿惊厥的首位因素,发病时间以生后3d内发生为最多,发作类型中以轻微型最多见。结论新生儿惊厥对新生儿危害极大,预防治疗其发病是必要的,应加强围生期预防保健,并预防低血糖、低血钙、水电解质紊乱等合并症的发生,给予综合治疗会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系新生儿常见急症。常以惊厥,易激惹,抑制为首发症状,由于基层临床医生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因而延迟早期诊断,给治疗带来了困难,而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本病病因主要是新生儿因缺氧缺血引起的脑部病变。当具有明确的围产期缺氧史,生后12小时以内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