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胺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胺治疗3~5d后,40例患者中有34例肠梗阻症状得到缓解,另外6例继续采用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胺治疗2~3d后,肠梗阻症状消失,恢复饮食后肠梗阻症状未复发,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乌司他丁联合泛影葡胺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可有效避免再次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在小儿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小儿肠梗阻患者行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32例,进行透视观察。结果全部病例均清晰显示肠形态结构图像,对比剂充分充盈肠管;32例患者行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后,机械性肠梗阻27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肠功能紊乱1例。其中29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成功,中转手术率9.38%,腹痛缓解时间(7.1±1.4)h;首次排便时间(24.4±1.2)h;住院天数(5.4±1.1)d;3例行手术治疗腹痛缓解时间(17.3±2.5)h;首次排便时间(38.2±3.1)h;住院天数(8.4±1.1)d。结论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可区分小儿肠梗阻的类型,使用泛影葡胺行消化道造影对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6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76%泛影葡胺60~100 ml行消化道造影,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以确定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结果53例患者造影剂在6~24 h后到达结肠而给予保守治疗,平均症状缓解时间12.5 h,9例患者症状体征加重、造影剂不能到达结肠且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泛影葡胺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以明确梗阻部位以及对选择手术时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同时可作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重要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冠云  周丹 《海峡药学》2015,(4):126-127
目的:研究分析泛影葡胺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1.07~2013.11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运用数字双盲法将其随机性分成两组,一组39例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方法进行治疗设为对照组;一组39例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加用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设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腹胀、腹痛减轻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治愈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理想成效,药效持久,安全性良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应用76%泛影葡胺40~100ml,通过口服或鼻饲,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7例。通过动态观察腹部体征和X线摄影,观察造影剂到达的部位和通过情况。结果 54例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3例患者症状加重,及时进行手术干预。结论应用泛影葡胺造影可以起到诊断肠梗阻的作用,明确梗阻的部位、原因、性质,同时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9,(23):67-69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联合奥曲肽在粘连性肠梗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5月~2018年10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胃肠外科住院的1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保守治疗加奥曲肽,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泛影葡胺。比较两组的手术率、肠坏死发生率、从入院到第一次排气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手术率为3.3%,低于对照组的15.0%(P 0.05);实验组肠坏死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0.0%(P 0.05);实验组从入院到第一次排气的时间为(38.7±22.6)h,低于对照组的(56.5±28.6)h(P 0.01);实验组住院时间为(5.3±2.0)d,低于对照组的(7. 9±2. 9)d(P 0.01);实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3.3%,对照组为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泛影葡胺联合奥曲肽能加快粘连性肠梗阻病情的缓解,降低手术率、肠坏死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泛影葡胺还有助于判断手术指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1998~2002年口服泛影葡胺(A组)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性梗阻与传统保守治疗(B组)疗效比较。结果口服泛影葡胺组患者无死亡;平均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保守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传统保守治疗组(P<0.01),没有与泛影葡胺相关的低容量循环、吸入性肺炎、水电解质紊乱、肠梗阻加重及肠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口服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性梗阻操作简单、完全、有效且并发症少,可有效缓解肠梗阻,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对黏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以及手术时机选择的价值。方法将2000年9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93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均于胃肠减压后60min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40ml加生理盐水40ml,夹闭胃管2h后继续胃肠减压。分别于4、8、12、24、48h摄x线腹平片,系列观察造影剂是否到达结肠。结果74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手术治疗19例,全组病例均获治愈。结论早期应用泛影葡胺可以较早判断肠梗阻程度以及是否需行手术,且泛影葡胺对肠梗阻也有治疗作用,泛影葡胺在黏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适用、安全、廉价、方便性,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方法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先行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及肥皂水灌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从胃管注入76%的泛影葡胺50-100ml。结果两组比较临床症状改善、肛门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经腹部X线检查,82例患者造影剂进入大肠,其中60例于12~24 h内症状缓解,22例患者于24~36 h症状缓解,余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口服泛影葡胺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与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一种手段,可作为粘连性小肠梗阻非手术治疗的常规措施并可重复使用,在对粘连性肠梗阻明确梗阻部位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文  禹建春 《海峡药学》2011,23(4):159-160
目的探讨通过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判断粘连性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以及联用善得定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通过口服或胃管注入泛影葡胺80mL,行动态腹部X片观察以决定是否需手术治疗,不需手术者则联用善得定治疗。结果总治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手术率也有所下降(治疗组为20.00%,对照组为26.67%)。结论泛影葡胺联合善得定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诊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服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在粘连性小肠梗阻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48例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口服76%泛影葡胺60~100 ml,行胃肠道造影检查,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中的位置及通过情况,确定梗阻部位及梗阻的具体情况。结果38例患者造影剂在6~24 h后到达结肠,肠梗阻症状消失,另10例患者造影剂未到达结肠,症状、体征加重而行手术治疗,均获痊愈。结论口服泛影葡胺造影检查可以有效缩短肠梗阻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同时可以为早期手术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泛影葡胺联合奥曲肽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成 《中国药业》2009,18(15):64-65
目的探讨通过泛影葡胺胃肠道造影判断粘连性肠梗阻是否需要手术治疗以及联用奥曲肽保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60例通过口服或胃管注入泛影葡胺80mL,行动态腹部X片观察以决定是否需手术治疗,不需手术者则联用奥曲肽治疗。结果总治愈率治疗组为80.00%,对照组为73.33%,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胃管引流量明显减少,肛门第1次排气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手术率也有所下降(治疗组为20.00%,对照组为26.67%)。结论泛影葡胺联合奥曲肽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有较好的诊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小肠不全梗阻24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粘连性小肠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常见病,根据病人的手术史,结合症状及放射学检查多能确诊。部分病人对保守治疗有效,生长抑素及其长效类似物奥曲肽对肠梗阻患者有效,并有奥曲肽预防术后肠粘连的研究报道。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对部分粘连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善宁(奥曲肽注射液)联合泛影葡胺、石蜡油进行保守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山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222-223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急性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治疗作用,并与常规保守治疗方法的对比。方法对30例急性粘连性小肠不全梗阻进行观察,随机将患者分成泛影葡胺组15例,经胃管注入75%的泛影葡胺100mL。15例一般保守治疗,观察梗阻缓解时间。结果平均第一次排便时间前者为6.3h,后者为27.3h。讨论经口服泛影葡胺对急性小肠不全梗阻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较目前临床采用的方法,它能够明显缩短肠梗阻缓解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在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中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都常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应用胃肠外营养,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及肥皂水灌肠。治疗组胃管内注入76%的泛影葡胺80~100 ml。结果 2组临床症状缓解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日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是有效的,腹痛缓解快,首次排气时间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徐兆林 《北方药学》2012,9(9):85-85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采用肠梗阻西医基础治疗,泛影葡胺注入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泛影葡胺注入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泛影葡胺注入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胃肠减压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院药剂科及腹部外科外科用药物(奥曲肽、泛影葡胺、液体石蜡)联合应用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30例,笔者利用药物特性即奥曲肽、泛影葡胺、液体石蜡,奥曲肽它除具有天然生长抑素的生理和药理作用外,还具有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在全肠外营养基础上使用奥曲肽,可以使消化液分泌量减少90%。不仅能广泛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肠黏膜对消化液的吸收。肠壁水肿也是造成成梗阻的重要的原因,而泛影葡胺是一种高渗性的有机碘水溶液,渗透压为细胞外液的6倍,高渗性可以将肠壁内组织间液转移到肠腔,减轻肠壁水肿。泛影葡胺在胃肠道几乎不被吸收,不沉淀不凝固,为水溶性造影剂,鼻饲泛影葡胺能够促进粘连性肠梗阻的缓解,缩短住院时间。液体石蜡:在肠内不被消化,吸收极少,对肠壁及粪便起润滑作用。本研究有4例患者在48h内造影剂没有达到盲肠,追问病史患者术前均有明显便秘,在肠功能恢复过程中,水分被大量吸收,起润滑作用。通过药物联合应用保守治疗老年粘连性肠梗阻,进行临床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评估生长抑素、大黄、泛影葡胺的联合应用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将75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⑴常规保守治疗: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胃肠减压;⑵生理盐水50ml+生长抑素6mg持续静脉泵入;⑶76%泛影葡胺80ml胃管注入并夹管2h;⑷生大黄20g放入水中煮沸,冷却至30℃左右后灌肠,2次/d,300-500ml/次。对照组予以常规保守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肥皂水灌肠、抗感染、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有效37例,对照组保守治疗有效27例,治疗组首次肛门通气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治疗组4例中转手术治疗,其中1例肠粘连松解术、3例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肠吻合,对照组7例中转手术治疗,其中2例肠粘连松解术、5例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肠吻合;治疗组无死亡,对照组1例因高龄患者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合并心衰而死亡。结论生长抑素、大黄、泛影葡胺的联合应用治疗在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安全、经济、疗效协同的作用,在基层医院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小肠梗阻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2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泛影葡胺80mL加0.9%氯化钠溶液40mL。观察两组的治愈情况,治疗前后胃管引流量及肛门第一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管引流量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肛门第一次排气或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泛影葡胺治疗小肠梗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