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4年6月选取该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 AMI 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间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二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疼痛程度、卧床休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 HAMA 、HAMD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卧床休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间护理能有效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时间护理干预。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2组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对比分析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疼痛程度、卧床休息时间、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绞痛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心绞痛持续时间、卧床休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时间护理能有效减少AMI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90例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研究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有助于临床效果及预后恢复提高,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药物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用"双色球分组法"将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42例/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全面护理。比较心绞痛发作指标、负面情绪得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持续时间更短,硝酸甘油用量更低,焦虑与抑郁评分也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对接受药物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全面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挑选70例老年急性心绞痛患者,随机抽样处理后实施不同疗法:基础疗法对照组,氯吡格雷疗法研究组,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症好转33例(94.3%),对照组好转25例(71.4%),两组统计有区别,P0.05;研究组预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和对照组相比,P0.05,统计有区别。结论临床老年急性心绞痛患者基础疗法治疗上加用氯吡格雷药物效果突出,减少心绞痛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提高疗效,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情况、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性护理可以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心绞痛发作频率,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血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BNP和血清hs-CRP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P<0.05);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心绞痛发作间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和血清hs-CRP指标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的BNP和血清hs-CRP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快速改善其不适症状,且安全可靠,值的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44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优质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SAQ评分、心理状态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绞痛稳定状态、活动受限程度和病情认知程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具有良好影响,能够缓解其不良症状,减少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6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下降趋势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的实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帮助其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许昌龙耀医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结果研究组卧床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心绞痛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每天发作次数,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每天发作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绞痛患者中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10~2017.10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2例,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差异性分组比较,分别设定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依次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每组51例。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96%,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心绞痛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故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讨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伴有负性情绪及心绞痛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护理前后分别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的负性情绪和心绞痛发生率.结果 研究发现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SAS评分、SDS评分显示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重要的辅助功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李洁 《当代医学》2016,(17):105-106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模式在急性呼吸道危重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8例急性呼吸道危重病症患者,按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细节护理模式。记录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心理负面情绪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SAS、SD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下降,研究组SDS评分(46.25±8.34)、SAS评分(10.36±2.17)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高达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呼吸道危重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细节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缓解其负面情绪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劳拉西泮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老年肌性梗死伴焦虑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劳拉西泮,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焦虑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硝酸甘油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发生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临床治疗上,劳拉西泮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预后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系统护理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率与负性情绪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4-2015年心内科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的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和负性情绪进行比较。结果出院半年内,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低,经比较,χ~2=4.3427,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实验组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要大,经统计,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改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开展临床路径护理对患者负面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于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于围术期给予临床路径护理,观察护理实施前后患者负面情绪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实施效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和抑郁评分组间差异比较(P0.05),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好转(P0.05),研究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P0.05);干预前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比较(P0.05);护理实施后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均有所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6.67%,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20%,两组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应用中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降低患者痛苦,护理效果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SBAR沟通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SBAR沟通模式干预,分析护理人员的病情观察质量、患者负面情绪变化状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状况、患者满意度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质量全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交接班评估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提升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患者负面情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刘辉 《中国民康医学》2022,(20):169-171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心输出量(SV)]水平、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LVEF、SV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2.86%(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意外事件发生率和负性情绪评分,以及提高心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