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其主要致病原,婴儿在反复发生喘息,最终易演变为哮喘。本文研究者旨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对早期干预哮喘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并阻止其发展成哮喘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08年5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176例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玉屏风颗粒3月,对比两组婴幼儿哮喘的发病率及IgE水平。结果干预组89例婴幼儿哮喘10例(11.23%),对照组87例婴幼儿哮喘27例(31.03%),干预组治疗后的IgE值明显较对照组低。结论玉屏风颗粒在干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发展成婴幼儿哮喘有肯定的作用,能明显降低哮喘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正>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常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以严重喘憋为主,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1]。近年来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以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为主,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部分患儿易发生反复喘息或哮喘[2]。因此,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反复喘息进行药物早期干预显得十分必要。近年来我院采用孟鲁司特口服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现其具有预防喘息复发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善用  丁华 《中国医药》2008,3(2):113-11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触发喘息发作的主要因素。RSV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变主要侵犯直径75-300μm的细支气管、肺泡、间质,与哮喘有许多共同点和内在联系,部分发展成为哮喘。有研究显示RSV能够促进机体Th2免疫反应,并有人认为RSV感染更容易发生在特应性体质婴幼儿。我们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对90例患儿用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何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45-3746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对预防哮喘的作用。方法分析1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100例。结果观察组显效58例、有效4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分别为28例、30例、6例、90.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62=9.86,P〈0.05)。观察组再次喘息发作率0.O%、哮喘发生率0.O%,对照组分别为6.3%、4.7%,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50、4.81,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可预防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6.
麻世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512-1513
毛细支气管炎治愈后部分会发展为哮喘。为探寻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治疗方法,我科用辅舒酮吸入治疗,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后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01年9月~2003年2月,我科收治确诊的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全部病例均无先心、结核  相似文献   

7.
毛细支气管炎为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引起。患病后部分患儿可转化为婴幼儿哮喘,故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许多临床医生都常规短程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雾化吸入表面糖皮质激素。为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脾氨肽降低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病率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166例毛细支气管住院患儿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后痊愈出院。对照组出院后不予药物预防治疗,干预组在出院后口服脾氨肽预防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1年内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临床观察结束(出院1年后)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干预组87例患儿发生哮喘10例(11.49%),对照组79例患儿发生哮喘27例(34.17%);1年后干预组患儿的IgE与EOS计数比对照组患儿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脾氨肽在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哮喘方面有肯定的作用,能明显降低哮喘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马月 《黑龙江医药》2016,(4):632-634
作为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全球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的控制和预防是近几年来研究重点,通过分析发现婴幼儿时期患有毛细支气管炎可导致哮喘患病率升高,故关于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也随之增加。现从多方面对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两者均以喘憋、气促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特点.毛细支气管炎反复发作可发展成支气管哮喘[1].本研究对164例毛细支气管炎的预后转归进行5年追踪随访,对发生哮喘的63例进行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发生哮喘的高危因素,旨在为预防新生儿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哮喘提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东进 《上海医药》2012,33(7):21-23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喘憋,以肺部明显的哮鸣音为特征[1]。毛细支气管炎对哮喘的产生、加重及慢性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毛细支气管炎可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最终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疾病,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哮喘。本文就毛  相似文献   

12.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婴幼儿由于不成熟的呼吸道解剖学特点,很容易发生毛细支气管炎病变,而毛细支气管炎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及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数年来,一直为呼吸界关注的焦点[1].近年来,我们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射流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及其后续治疗,使其转化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机会降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顺尔宁防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劲松  陈崇义  刘莹 《天津医药》2008,36(3):232-233
毛细支气管炎是冬季儿科常见病,病因常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部分患者发展为婴幼儿哮喘或儿童哮喘,严重威胁婴幼儿身心健康。顺尔宁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及预防哮喘方面有很明确的疗效。现就我院应用顺尔宁治疗及预防再次发生毛细支气管炎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预防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9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疗程为5~8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急性期给予布地奈德100μg雾化吸入,2次/d,2周后改为100μg,1次/d,疗程为2个月。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儿急性期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喘鸣及湿哕音消失时间;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儿哮喘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急性期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喘鸣及湿哕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1年,治疗组哮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布地奈德早期干预毛细支气管炎,可以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治愈后哮喘的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近年来日趋增多,以前惯用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等诊断,随着诊断标准的规范化,发现婴幼儿哮喘所占比例很大,成为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本文为本院近年来收治的婴幼儿哮喘50例作1临床分析,并就有关治疗方面作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16.
辅舒酮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辅舒酮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7年12月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的85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住院期间使用),出院后采用辅舒酮吸入3个月,对照组只在住院期间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混悬液,回访出院后3个月、1年后、2年后哮喘的患病率。结果:观察组45例患儿中,发生哮喘3例,占6.7%;对照组40例患儿中发生哮喘11例,占27.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早期干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急性期的症状,而且可以有效降低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中25%~75% 可发展为哮喘或为哮喘的第1 次发作,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存在着相似或相同的发病机制.我们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顺尔宁)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并与常规治疗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倾向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5月医院内儿科住院的轻中度 RSV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86例,随机分为顺尔宁干预组69例,均予孟鲁司特钠(顺尔宁);激素干预组65例,予布地奈德混悬液氧;空白对照组52例,不予任何干预治疗。同时选择30例同期在儿童保健门诊做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分别在住院当日、干预前、干预后抽取静脉血,ELISA 试剂盒检测各组患者血清γ-IFN、IL-12、IL-13及 LTE4的浓度,门诊随访1年。结果 RSV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IL-13及 LTE4水平在急性期、恢复期明显升高,而 IL-12及γ-IFN 水平降低。顺尔宁干预组及激素干预组患儿干预结束后 IL-13、LTE4水平均下降,IL-12、γ-IFN 水平上升,其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顺尔宁干预组及激素干预组患儿干预结束后 LTE4水平较干预前明显下降,顺尔宁干预组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激素干预组未恢复至正常水平;顺尔宁干预组喘息再次发作率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够调节 Thl/ Th2的失衡,减少 LTE4的释放,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程度,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喘息发作,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性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倾向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立绒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7):1048-1049
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引起,目前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易反复发作,日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1].孟鲁司特是一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其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具有一定的疗效,副作用少[2].我科采用孟鲁司特治疗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万托林爱全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2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特殊的肺炎,多由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是婴幼儿期常见多发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道感染症状与阻塞性肺气肿体征,但喘憋更严重,一些研究显示,毛细支气管炎与以后出现的哮喘或肺功能异常有相关性,万托林、爱全乐气泵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本文应用万托林、爱全乐气泵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