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山柰和苦山柰精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润  吴峻松 《中药材》1994,17(10):27-29
应用气相色谱和薄层鉴别的方法,对山柰和苦山柰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供鉴定了反一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桂皮酸乙酯、龙脑等30个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山柰和苦山柰精油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是其中某些成分如反一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1,8-桉油素、十五烷等,在含量上相差较大,因此,二者是不能混用的。  相似文献   

2.
山柰为姜科植物山柰KKaempferia galanga L.的根茎,苦山柰为共同属植物苦山柰K.marginata Y.H.Chen.的根茎。据文献记载苦山柰有毒,不能药用。由于二者性状极为相似,采用《中国药典》一九九○年版及文献方法鉴别较为繁琐,所以我们应用紫外光谱法进行鉴别。 1 材料及仪器 材料:来源于自贡市中药材公司、部分医疗单位以及由市场购得,经鉴定为山柰及苦山柰。  相似文献   

3.
应用气相色谱和薄层鉴别的方法,对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和苦山柰Kaempferia marginata Carey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共鉴定了反—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桂皮酸乙酯、龙脑等30个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山柰和苦山柰精油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是其中某些成分如反—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1,8—桉油素、十五烷等,在含量上相差较大,因此,二者是不能混用的。  相似文献   

4.
显微偏光法鉴别山柰及其伪品苦山柰燕健增(陕西省铜川市药品检验所铜川727000)山柰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galangaL.的根茎。苦山柰为与山柰同科属植物K.marginataY.H.Chen的根茎。二者性状较为相似,而后者具有毒性[1],我们曾数次查处苦山柰伪充山柰。对二者的鉴别,除《中国药典》方法外,另有关于二者性状、组织、理化、紫外等方面的报道[2~4]。今笔者利用显微偏光法对二者进行鉴别,方法简便,结果明显,易于区别,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 山柰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具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的功能。目前商品中发现有同属植物苦山柰K.marginata Y. H. Chen的根茎伪充山柰。由于苦山柰的外形与山柰极为相似,但食用过量可致中毒,为此,现将两者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理化鉴别进行比较,介绍如下。1.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  相似文献   

6.
山柰及其伪品苦山柰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广威  张小梨 《中药材》1992,15(10):25-27
山柰为美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L.)的干燥根茎。为常用中药,也常作食品的调配香料。近年来由于市场价格上涨,市面上发现有用同科属植物经切制加工外撒山柰粉伪充山柰饮片销售。经实验分析证实其中有用苦山柰(K.marginata Y.H.Chen)混充。苦山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山柰酚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将含有ERs配体结合域(LBD)的质粒pCMV-BD和pFR-Luci报告基因及内标质粒beta-gal共转染到MG-63成骨细胞中,检测山柰酚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Celltiter试剂检测山柰酚对细胞活力的影响,茜红素染色和pNPP法检测山柰酚对成骨细胞分化和矿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山柰酚对细胞内游离钙的影响。结果山柰酚能够激活雌激素受体的活性,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成骨细胞分化和矿化能力。结论山柰酚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矿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发现南通市部分单位从外地购进山柰,经鉴定为姜科植物苦山柰Kaempferia mar-ginata Y.H.Chen的干燥根茎。有关山柰与苦山柰的性状、组织及显微特征鉴别已有报道。本文对两者进行荧光与显色反应和薄层层析鉴别,结果见表和图,薄层层析分别取山柰与苦山柰各1.0克,加石油醚5ml,浸泡2~3小时,提取液挥去石油醚,残渣用乙醇  相似文献   

9.
兰小红  肖舜  龚婉  王毅  赵筱萍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0):1880-1885
该研究采用3种荧光探针FDA,MTR,Hoechst 33342对盐酸阿霉素损伤的HK-2细胞进行标记,通过细胞荧光显微成像平台进行荧光图像采集及分析,建立了一种潜在的肾保护活性物质筛选方法。应用该方法对红花的53个化学组分进行筛选,发现C17,C18,C19 3个组分对盐酸阿霉素损伤的HK-2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初步推测出8个化合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6-羟基山柰酚-3-O-芸香糖-6-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6-二-O-葡萄糖苷或6-羟基山柰酚-6,7-二-O-葡萄糖苷,6-羟基山柰酚-3-O-芸香糖苷,6-羟基山柰酚-3-O-葡萄糖苷或6-羟基山柰酚-7-O-葡萄糖苷,芦丁,异槲皮素和山柰酚-3-O-芸香糖苷。与对照品比对后确认其中4个化合物为异槲皮素、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并对这4个化合物的肾细胞保护作用进行了验证,发现均具有一定的肾细胞保护作用,其中异槲皮素的保护作用最强,且具有良好的量效关系。实验结果提示,异槲皮素、芦丁、山柰酚-3-O-芸香糖苷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能是红花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山柰Kaempferia galanga挥发油自微乳化固体颗粒,优化其工艺,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通过溶解度考察和伪三元相图优选出制备山柰挥发油自微乳的辅料及其质量比范围;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并验证,优化自微乳处方;对自微乳颗粒进行结构表征,并进行体外溶出度实验,对其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山柰挥发油自微乳最佳配方为油相占比29.04%,乳化剂占比59.13%,助乳化剂占比11.82%,以甘露醇和蔗糖3∶1为固体吸附剂,制备得到的山柰挥发油自微乳颗粒外观圆整,无黏连,微乳类型为水包油型(O/W),自乳化平均用时(37.02±2.95)s,粒径大小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89.11±1.74)nm,分散系数PDI值为0.252±0.090,ζ电位为(-11.71±1.23)m V。颗粒在室温下密封储存30d,粒径和含量无明显变化,其胶囊在30 min可释放90%以上药物。结论 所制备的山柰挥发油自微乳化颗粒外观圆整,自乳化效率高,微乳粒径分布均匀,有良好的体外释放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查干一汤等8种不同剂型蒙成药中的山柰进行了鉴别研究。结果斑点清晰,重现性好。为定性鉴别蒙成药中山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我地部分县市医药单位发现一种与山柰极为相似的苦山柰,冒充山奈出售。经卤制的凉菜味苦不能食用,据查有关资料记载系山奈同属植物的另一种,服用可中毒。现将主要性状特征简述于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山柰酚对神经胶质瘤C6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并研究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tion,EMT)相关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山柰酚对C6细胞活力的影响,并筛选有效的药物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采用划痕实验以及Transwell小室观察山柰酚对C6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分析山柰酚干预C6细胞后,EMT过程中关键标记分子MMP-2、MMP-9蛋白的表达,以及对Hedgehog(HH)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山柰酚明显抑制C6细胞其侵袭和迁移,调控EMT中关键因子的蛋白表达,有效抑制C6细胞的EMT过程;山柰酚还可抑制C6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此外,山柰酚可抑制C6细胞中HH通路的异常激活。结论山柰酚可以有效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C6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断EMT过程,下调MMP-2和MMP-9蛋白表达,抑制HH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柰药材中山柰素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山柰药材中山柰素含量进行分析,为评价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使用ODS2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4%磷酸(50∶50),流速1 m 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67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山柰素在0.015 8~1.58μg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8%,RSD 1.6%。结论:不同产地山柰中山柰素的含量差异较大,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较好等特点,可用于山柰药材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菝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干燥的根茎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现代波谱技术(ESI-MS,1H-NMR,13C-NMR)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菝葜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1),黄杞苷(2),异黄杞苷(3),山柰酚(4),二氢山柰酚(5),二氢山柰酚-5-O-β-D-葡萄糖苷(6),芦丁(7),山柰酚-5-O-β-D-葡萄糖苷(8),白藜芦醇(9),香草酸(10),3,5-二甲氧基-4-O-β-D-吡喃葡萄糖基肉桂酸(11),β-谷甾醇(12),β-胡萝卜苷(13)。结论:化合物1,3,7,8,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11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张桂芝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124-1126
目的 分析山柰和苦山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两个样品挥发油中共鉴定出54种化合物,约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7.0%.主要成分均为十五烷(20.88%,46.56%),桂皮酸乙酯(25.60%,10.94%),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28.69%,2.41%),3-蒈烯(3.31%,11.36%).结论 两个样品的质量与文献均有显著差异,且样品2是苦山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山柰饮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结果在10批山柰挥发油的FIIR图谱20个峰中有17~19个共有峰;GC—MS分析每个样品鉴定了37~44种化学成分,特征成分均为对甲氧基桂皮酸乙酯(反式57.3%~78.7%,顺式0.7%~3.4%)、反式桂皮酸乙酯(9.8%~19.5%)、正十五烷(6.9%~17.1%)、3-蒈烯、8-十七碳烯、龙脑、莎草烯,这8种成分共约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4.1%~98.2%。结论FTIR能准确地鉴别山柰,GC—MS法能以特征成分为指标精确地控制山柰饮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燕麦麸皮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用95%乙醇回流提取,采用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制备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燕麦麸皮分离得到15个黄酮类化合物,依次为山柰酚3-O-(2",3"-O-二对羟基桂皮酰基)-α-L-鼠李吡喃糖苷(1),山柰酚3-O-(3"-O-对羟基桂皮酰基)-α-L-鼠李吡喃糖苷(2),山柰酚3-O-(2’’-O-对羟基桂皮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5),蒙花苷(6),田蓟苷(7),杨梅树皮苷(8),槲皮苷(9),山柰酚3-O-芸香糖苷(10),芦丁(11),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2),小麦黄素(13),山柰酚(14),木犀草素(15)。结论:化合物1~9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山柰在蒙医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柰在蒙医药中的应用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系(010020)李瑞山杷柰在中医药文献中,虽记载其外用治牙痛[1]、治面上雀斑[2],内服治心腹冷痛[3],但近代临床已很少应用。然而它在蒙医药中是一味常用药,以《蒙药方剂》[4]为例,全书275首方剂,配伍山...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山柰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苯甲醛的量,采用极差、方差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0MPa、分离压力9MPa,在分离釜Ⅱ中收集主要提取物。结论萃取温度、分离压力对山柰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