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6,(11):856-858
目的:分析总结改进式"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1日—2015年5月31日就诊者为对照组,2015年6月1日—2015年8月31日就诊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交班模式交班,观察组采用改进式SBAR护理交班模式交班。对比两组交班相关情况。结果:观察组交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交班满意度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交班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式SBAR交班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护理交班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交班模式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3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共计44例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共计44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及交班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SBAR交班模式,对比两组交班时间、医生对交班满意度、两组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交班时间短于对照组,交班满意度和各项评分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对患者并且掌握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BAR交班模式用于视网膜脱离患者围术期护理时,能够显著提高医护人员的交班效率和质量,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罗曼  白冬梅  刘路  汪静  闵柳 《安徽医药》2019,40(9):1063-1065
目的 探讨SBAR模式在规范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ICU住院患者6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别为观察组(n=311)和对照组(n=293),对照组采用常规交班,即口头交接、书面交班和床头交班相结合,观察组采用口头交接加SBAR交班指引单进行交接班。比较两组患者在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情掌握准确情况、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基础护理质量得分为(25.16±2.54)分,观察组为(27.03±2.16)分;对照组专科护理质量得分为(29.32±3.51)分,观察组为(32.05±2.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施SBAR模式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87%,实施后为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情掌握准确情况得分为(93.50±2.86)分,观察组为(95.14±3.28)分;对照组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为(262.41±22.53)分,观察组为(274.62±25.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AR模式可以有效规范重症监护病房的交接班流程,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提高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BAR交班模式在急危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急危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参考组(n=40),观察组采用SBAR交班模式,参考组采用常规口头交班模式,比较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士病情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护士病情掌握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危急重症监护病房实施SBAR交班模式能够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护人员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反式护理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标准沟通方式(SBAR)即"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应用于科室护士床旁交接班工作中。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士的交班质量、护士综合工作能力及护士对交接班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BAR沟通模式,护理交班的缺陷项目减少,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保证了护理工作安全,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相似文献   

6.
邓娜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204-207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BL)联合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SBAR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管理,观察组采用PBL教学联合SBAR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时护士对危重患者整体情况掌握度;比较干预期两组的交接问题发生率、患者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比较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时两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结果 干预2个月,观察组护士对危重患者整体情况掌握度评分、CTDI-CV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的交接问题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观察组对交接班的完整性、条理性、时效性和重点突出及总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联合SBAR模式在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较好,能提高患者整体情况掌握度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降低交接问题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邓娜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6):204-207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BL)联合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SBAR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管理,观察组采用PBL教学联合SBAR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时护士对危重患者整体情况掌握度;比较干预期两组的交接问题发生率、患者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比较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时两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结果 干预2个月,观察组护士对危重患者整体情况掌握度评分、CTDI-CV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的交接问题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个月,观察组对交接班的完整性、条理性、时效性和重点突出及总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联合SBAR模式在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中的应用较好,能提高患者整体情况掌握度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降低交接问题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交接班模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预警交班本在心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应用护理安全预警交班本,成立科室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小组,每天对相关记录进行点评,发生不良事件,及时采用根源分析方法进行原因分析、修订整改措施并实施。培训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细化并规范护理环节管理。选取2012年1-12月份科室采用常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期间住院的1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医院护理部1-12月份,每月进行护理安全质量检查的得分作为对照阶段,自2013年1月-12月科室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安全预警交班本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住院1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部每月质控检查的得分。结果:应用护理安全预警交班本后,观察组比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例数由18例减少到6例,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65%下降到0.57%(X2值=4.73 P〈0.05)。观察组护理部每月督导检查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得分明显提高,病区管理,护理文书,护理安全,安全用药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安全预警交班本的应用,各个班次对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信息得到及时、准确的交流,完善了质量反馈体系,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科室护理安全质量控制小组对不良事件的管理主动性得到明显增强,科室护理人员对不良事件管理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降低了心内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疾病住院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对其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时间进行分组,筛选2016年4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筛选2017年7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住院情况、护理满意度、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医疗纠纷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降低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还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 SBAR 沟通方式在心内科重症监护(CCU)病房护士晨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12月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5月的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沟通模式交班,试验组按照 SBAR 沟通模式交班,比较2组发生缺陷率、满意度及交班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发生缺陷事件率为22.50%低于对照组的33.75%(P ﹤0.05),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交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运用 SBAR 沟通方式,可规范年轻护理人员交班流程,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e medical care lavished on terminal and on alcoholic patients leads us to observe an analogy between these two life paths. This raises a question: do links exist between these two conditions? We will present Mr. B's record with alcohol. Analysing alcohol withdrawal allows us to show that during withdrawal, after having experienced similar stages to those described by Kübler-Ross, the alcoholic patient is in a grieving process. When abstinent, Mr. B faces two possibilities: either the grief is incomplete and the drive towards alcohol leads him to die to life; or he remains abstinent, with the help sometimes of what we call 'support dyads'. All this presupposes that the initial stages of dying to alcohol, followed by a psychic work of dis-fusion, have been brought to a successful conclusion. Links do exist between these two life paths, in the sense that these stages enable them to face the major trauma of their lives, e.g. alcoholism and serious illness.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产妇围生期保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6月在本院分娩的2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产程、健康教育知晓率。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母乳喂养、育儿及产妇保健知识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提高了产科分娩质量及新生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