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 对52例脾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8例良性脾占位性病变中的5例脾脓肿经抗炎治疗后3例脾切除、2例在腹腔镜下行脾脓肿引流术,其余23例行脾切除术;恶性脾占位性病变24例,均行脾切除术或加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28例良性脾占位性病变患者获随访24例,除1例因脑血管栓塞死亡外,其余23例均健在.24例恶性脾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后获随访18例,其中13例死亡,生存时间分别为2年内者5例,2~4年者7例,5年者1例,死亡原因均为肿瘤复发转移;5例术后1~7年,病情稳定.结论 脾占位性病变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目前超声、CT检查仍是主要诊断依据,脾切除是治疗脾占位性病变的基本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小肠肿瘤的数字化胃肠道造影和64排螺旋CT检查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结合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疑小肠肿瘤的患者均行数字化胃肠道造影和64排VCT检查,对比分析两者影像表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小肠腺瘤6例,腺癌5例,间质瘤3例,转移癌2例,肠叠1例(术前诊为癌),淋巴瘤2例,侵及相邻组织器官3例,淋巴结肿大8例.结论:数字化胃肠道造影和64排螺旋CT检查对比分析能较好显示小肠病变,并判断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胰腺结核相对罕见但预后良好, 手术、抗结核药物治疗均具有较好疗效。然而, 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均缺乏特异性, 极易误诊为肿瘤性病变而行不必要的手术切除。本文报告2例经手术及抗结核治疗证实的胰腺结核病例及其诊治过程, 旨在提高对胰腺结核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良性脾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良性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良性脾肿瘤中,血管瘤26例,错构瘤5例,血管淋巴管瘤3例,炎性假瘤2例.其中4例脾血管瘤和1例脾错构瘤行脾部分切除术,3例脾血管瘤行腹腔镜下脾切除术,其余均行开腹脾切除术.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6/36),3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远期预后均良好.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良性脾肿瘤的主要方法,开腹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式,脾部分切除术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仅适用于部分患者.  相似文献   

5.
颅内蛛网膜囊肿较少,见本文总结我院近几年来经CT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蛛网膜囊肿11例,现就其CT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982~1988年我院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1例。男7例,女4例;年龄1~32岁;病程4~5年。5例有明显的外伤史。症状体征主要依囊肿所在的部位、有无颅内高压决定。天幕裂孔1例主要表现为脑积水、上视不能及小脑体征;桥小脑角1例表现为听力下降、走路不稳、共济障碍;枕大池1例表现为脑积水、颅内高压及小脑体征;外侧裂及中颅凹底部位8例。5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4例有颅内占位表现,1例生后即出现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外骨肿瘤的影像表现,为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骨外骨肿瘤4例,对其CT及MR 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文4例中,骨外粘液样软骨肉瘤1例,皮质旁骨肉瘤2例,外生性骨巨细胞瘤1例。其共同的影像表现为病变位于骨外,与软组织来源肿瘤鉴别困难。结论:骨外骨肿瘤影像表现无特征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7.
黄治国  谢宗宙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73-5175
目的 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研究新的病理学分类方法,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胃肠道病变32例,对肿瘤进行常规镜检,并做免疫组化检测.比较不同类型肿瘤的发病年龄、分布部位、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结果 32例患者可分为4型: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1 12例、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G2 9例、神经内分泌癌9例和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2例.其中来自前肠15例,中肠8例,后肠9例.不同类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表现各有不同.结论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学诊断是其最后确诊的主要方法,免疫组化的合理应用可提高神经内分泌癌的诊断率新的病理学分类方法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椎管内肿瘤的诊治与常见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23例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全部患者均经MRI检查拟诊为椎管内占位,行手术治疗,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病变,病理检查结果:神经鞘瘤12例,星形细胞瘤1例,脊膜瘤4例,血管畸形2例,先天性肿瘤4例.结论 椎管内肿瘤容易误诊,特别是髓外肿瘤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CT和MRI在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全切术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恶性肿瘤手术加放疗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报道1例因误服偏方引起急性铅中毒的诊治经过。患者服用偏方后主要表现为胃肠道不适、贫血及中毒性肝病,给予驱铅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病情缓解。通过该患者的诊治经过,总结生活性铅中毒的防治经验。  相似文献   

10.
邵岩 《健康必读》2008,7(2):27-28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对我院10年来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部位:乳头区7例,降段3例,其他部位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9例),黄疸(3例)和消化道出血(7例),病理学类型以腺癌多见(10例),胃肠道间质瘤(1例)。8例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3例行始息性手术。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以上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但缺乏特征性。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好发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及降段。CT和B超及内镜检查是诊断检查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但预后甚差。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2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9例;发病部位以胃为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腹痛和腹部肿块。24例均行手术治疗。3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生存18例,死亡6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以中老年人多发,术前确诊率较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是确诊间质瘤的唯一方法。手术或再次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且疗效好;对无法切除或术后复发的患者可用甲磺酸依马替尼治疗。  相似文献   

12.
垂体腺瘤为颅内常见肿瘤,其治疗目的为使内分必反转,解除肿瘤占位效应和恢复正常垂体功能。近年来,随着影像定位不断精确,用伽玛刀治疗垂体微小腺瘤、对改善症状、恢复或降低激素水平、控制肿瘤生长疗效显著。现将垂体瘤伽玛刀治疗的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脾脏肿瘤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血管瘤14例,错构瘤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4例,表皮样囊肿5例,炎性假瘤2例,血管肉瘤1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开腹脾切除术15例、脾部分切除术4例、腹腔镜脾切除术6例、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术5例、胰体尾并脾切除术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良性患者术后长期存活,恶性患者手术后需接受综合治疗.结论 脾脏原发性肿瘤临床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脾脏肿瘤的主要方法.治疗首选手术,脾脏良性肿瘤手术效果较好,恶性肿瘤应在术后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腹部包块、贫血。术前诊断率10.8%。良性13例,交界性8例,恶性25例(其中肿瘤直径≥5cm的占20例,肿瘤直径〈5cm的5例。)术中未见淋巴结转移。CD117、CD34为主要诊断依据。随访6~48月,良性和交界性的患者无复发,恶性患者中2例胃恶性间质瘤死于肝转移,1例结肠恶性间质瘤死于局部复发、腹腔转移。结论GIST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内镜和CT是临床检查的主要方法,确诊需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切除范围决定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的结果和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15.
孙万龙 《医疗装备》2015,(16):35-3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结果:肿瘤位于胃部患者为5例,肠系膜2例,小肠2例,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4例。肿块形态多表现为圆形或是类圆形,可发生囊性变或是坏死。经过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实质部分中得到显著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良性鉴别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患者72例,共有80个甲状腺肿瘤病灶,分别对患者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结果:甲状腺影像报告与评分系统评分对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检测结果与弹性评分相比,没有较大的差别(P>0.05)。联合评分对于甲状腺肿瘤良恶性检测结果高于弹性评分,高于甲状腺影像报告与评分系统评分,差别较大(P<0.05)。联合评分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敏感度小于甲状腺影像报告与评分系统评分,弹性评分,差别较大(P<0.05)。联合评分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特异度高于甲状腺影像报告与评分系统评分,弹性评分,差别较大(P<0.05)。联合评分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PPV高于甲状腺影像报告与评分系统评分,弹性评分,差别较大(P<0.05)。联合评分对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NPV高于甲状腺影像报告与评分系统评分,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使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比单一的检测方法特异性更好,诊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杜霞  尹所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36-2736
目的 探讨颈动脉体福神经节瘤的特征性CT影像征象,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为副神经节瘤的颈动脉分叉水平肿瘤的CT影像表现,总结本组病例共同影像特点并结合文献相关资料.结果 12例共13个瘤体,病变密度平扫均略低于肌肉组织;明显强化9例(CT值位于200-350HU之间),中度-明显不均匀强化4例,瘤体内灶状坏死8例,均未发现囊变灶;11枚瘤体对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包绕并致颈内外动脉分叉开口增大,对血管推移不明显.结论 颈动脉分叉处占位并开口增大、富血供肿瘤、瘤体内无囊变为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较为可靠的特征性CT影像征象.  相似文献   

18.
既往认为脾脏是较少发生肿瘤的网状内皮系统器官,脾肿瘤多无特征性影像表现,再加之临床较为罕见,定性诊断相当困难。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超声CT核磁共振技术的日臻成熟,使得越来越多的脾肿瘤在手术前或生前得到诊断。对脾肿瘤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文章主要探讨了脾脏恶性肿瘤的CT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文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病理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的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治和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不适,消化道出血和排便异常等症状。病理示:恶性4例,良性8例,潜在恶性3例。免疫组化结果中:10例CD34(+),12例CD117(+),2例CD117(-)/CD34(+),3例CD34(-)/CD117(+)。均手术切除。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及免疫组化是确诊依据,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无血尿表现膀胱肿瘤与肿瘤类型关系。本文分析9例无血尿表现的膀胱肿瘤的临床症状、术中所见情况、病理结果以及治疗效果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无血尿表现的膀胱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甚至无临床症状。对有泌尿系症状患者作全面系统检查及对高危人群定群查体,以达到早期诊治,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