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癫(癎)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一些非癫(癎)性的发作性症状相混淆.EEG描记到(癎)性波对癫(癎)的诊断最有价值,但有部分癫(癎)病人发作不频繁,EEG描记不易捕捉到发作期,而发作间期又无异常放电,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我们于2002年3月至2007年1月共诊断143例发作间期EEG正常的癫(癎)病例并进行了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VEEG监测对癫(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对癫癎及可疑癫癎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常规脑电图(EEG)无癎样放电的48例临床诊断为癫癎及33例可疑癫癎的患者的V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癫癎组VEEG癎样放电检出率为83%,可疑癫癎组癎样放电检出率为32%;83%的癎样放电出现在睡眠期。结论:VEEG监测可明显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为癫癎及可疑癫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并有助于癫癎发作的分型。  相似文献   

3.
癫癎为短暂性发作性疾病,常规脑电图(REEG)因描记时间短,常捕获不到癎样放电,由于24 h动态脑电图(AEEG)因监测时间长,从而大大提高癎样放电检出率.现将我院2001年7月至2003年4月间检查的127例临床确诊为癫癎及90例非癫癎性发作性疾病患者的AEEG检查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脑电图(EEG)检查对癫癎诊断的临床价值是其它检查手段无法替代的,常规脑EEG头皮电极记录范围有限,对癫癎病检出异常率较低。为提高癫癎病的诊断率,2007年2月至2008年5月,我们对我院癫癎专科及住院的有明显发作史的166例病人,在常规EEG基础上加用睡眠诱发和蝶骨电极描记,并将其痫样波检出率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规和自然睡眠脑电图对癫癎诊断的差异与价值。方法:对165例临床诊断癫癎的儿童进行常规脑电图和习惯性白天睡眠及夜间睡眠脑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脑电图描记出现癫癎样放电36例(21.82%)中,在自然睡眠描记时全部出现异常,常规描记正常范围脑电图129例(78.18%)中,在自然睡眠时81例(62.79%)出现异常。结论:常规合并自然睡眠视频脑电图对儿童癫癎诊断,临床发作类型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电图(EEG)检查是癫痫诊断中必不可少的方法,癫痫病人脑部的异常放电可通过EEG描记到。如果没有EEG,癫痫及癫痫发作类型的诊断是不可想象的。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能连续长程进行脑电活动描记,并能确定病人的临床发作及与痫样放电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有效的检查手段。我院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4月应用VEEG监测病人9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额叶癫癎的临床特点、脑电图(EEG)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额叶癫癎患者的临床和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中临床发作为姿势性强直20例,过度运动伴自动症3例,失神发作3例,局部阵挛运动14例;于睡眠中发作19例。EEG表现为清醒期5例慢波异常,睡眠中异常27例,其中20例见癎样放电。结论:颞叶癫癎临床发作形式多种多样,以运动性发作为主;EEG睡眠期描记异常率大为提高。临床与EEG结合对癫癎诊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导长程视频脑电图(64-Channel Long-term video-EEG)对癫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86例常规EEG无癎样放电患者分为临床癫癎组和可疑癫癎组进行长程VEEG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临床癫癎组癎样放电总发生率为71.4%,可疑癫癎组总发生率为32.2%。癎样放电最多出现于非快速眼动睡眠Ⅰ、Ⅱ期。各种发作类型癎样放电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程VEEG有利于提高癎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癎的诊断与分型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难治性癫癎病人的手术前后定量脑电图的放电次数的改变及临床发作的相关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36通道长程视频脑电图进行规范检测,比较50例难治性癫癎手术治疗前后脑电图放电次数的改变及临床发作的差异.结果:经手术后,相同描记时间内放电次数减少50%以上者,临床发作次数显著减少,脑电图好转与临床表现好转一致.结论:纵向比较等时间定量脑电图放电次数可以作为癫癎治疗效果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剥夺睡眠EEG在小儿癫(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2例疑诊为癫(癎)的患儿进行清醒EEG及剥夺睡眠EEG检查,作自身对照,比较两种方法(癎)样放电的检出率.结果:两种状态下描记的EEG(癎)样放电的阳性率:清醒EEG为32.2%,剥夺睡眠EEG为53.3% .结论:剥夺睡眠EEG是提高小儿(癎)样放电检出率的简单易行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在癫(癎)外科门诊就诊并行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病人的特点,初步筛选可能需要手术的病人.方法: 回顾性总结800例行V-EEG监测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发病情况、MRI检查及前期治疗情况.结果: 所有病人前期均诊断为癫(癎).60.6%为男性病人,74.5%的病人年龄在30岁以下.发病年龄10岁以下者占32.9%,有可能相关病因者占26.9%,76.3%为部分性发作,平均每月发作次数超过4次者占31.3%,癫(癎)合并假性发作者占2.8%.66.4%常规脑电图异常,80.9%的病人描记到发作期脑电活动,从开始监测到出现临床发作平均需要30 h以上,临床以部分性发作为主.30.0%的病人有影像学异常.结论: 癫(癎)外科门诊病人以部分性发作为主.V-EEG监测结果可作局部(癎)灶定位,尤其是发作期EEG,对发作性质的鉴别、癫(癎)类型判断以及致(癎)灶定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神经电生理技术在小儿癫(癎)诊断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癫癎有些特殊的发作表现,单纯根据发作期同步录像脑电图(VEEG)仍难以准确判断发作类型和起源。运用诱发电位(EP)、肌电图(EMG)等综合神经电生理技术,对小儿癫癎的分型和定位有特殊诊断价值,同时也是研究癫发作机制的重要方法。1鉴别癫发作类型小儿癫癎发作常表现为短暂的点头或跌倒,VEEG监测有时很难鉴别肌阵挛、痉挛或失张力等发作类型。在诊断困难的病例,可在EEG监测中进行同步EMG记录,根据发作时肌电暴发或肌电消失的特征及其与EEG放电之间的关系确定发作类型(图1)。EMG一般使用表面电极,根据发作累及的主要肌群,可放…  相似文献   

13.
脑电图报告正常时癫(癎)诊断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说来,对癫癎患者的诊断至少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典型的癫癎临床发作,二是脑电图(EEG)有癎样放电。但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确有典型临床发作而EEG报告正常的病例,面对这种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处置呢?一般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以弄清患者癫癎诊断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癎分型及预测药物治疗疗效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50例癫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VEEG监测,分析患者癫癎发作类型、用药情况、VEEG癎样放电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50例患者中,经VEEG监测,42例显示癎样放电,8例无癎样放电;不同癫癎类型和不同用药情况下VEEG癎样放电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后,无癎样放电者总有效率为87.5%(7/8例),明显高于有癎样放电者64.3%(27/42例)(P<0.05);有癎样放电者与无癎样放电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EG监测可为癫癎患者发作分型及药物治疗起指导作用,有癎样放电者药物治疗有效率比无癎样放电者低。  相似文献   

15.
抗癫癎药物治疗是癫癎治疗的主要手段,经过正规抗癫癎治疗,临床发作消失,病人及家属就会要求停药。但如何选择科学指标指导病人停药,减少或避免癫癎复发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科自2001年开展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以来,对26例已完全无癫癎发作的患者,应用VEEG监测结果指导停药,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癫(癎)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临床常见,病因复杂,发作类型与病因、病变部位有关.脑电图(EEG)在癫(癎)分型诊断和病因查找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但目前EEG检查的阳性率多在60%~80%左右,阴性者往往影响疾病的诊治.现将本院2006年 3月至2008年10月诊断的癫(癎)患者的规范化EEG中资料完整的检查结果及检查距末次发作时间统计报告如下,以作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般说来,对癫(癎)患者的诊断至少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典型的癫(癎)临床发作,二是脑电图(EEG)有(癎)样放电.但在实践中,往往会遇到确有典型临床发作而EEG报告正常的病例,面对这种情况应如何进一步处置呢?一般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以弄清患者癫(癎)诊断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儿童外侧裂癫癎的诊断价值及随访观察.方法:对105例临床诊断为儿童外侧裂癫癎的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常规脑电图描记时出现异常放电21例(20%),在24小时动态脑电图描记时,全部病例均有异常放电,在随访观察中,儿童外侧裂癫癎临床发作停止2年脑电图异常放电会消失.结论: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儿童外侧裂癫癎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脑电图(EEG)变化。方法:对43例难治性癫癎患者手术前、术中、术后分别进行常规脑电图(EEG)、长程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及皮层电图(ECoG)监测,并定期随访,统计手术前后癫癎发作情况及进行脑电活动对比分析。结果:长程VEEG癎样波的检出率及定位率均显著高于EEG;术后EEG异常率显著下降(P<0.01);癫癎发作消失或发作频率显著减少。结论:EEG监测下手术是治疗难治性癫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癫癎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在临床上可能与其他发作性疾病相混淆。录像脑电图(V-EEG)可通过录像直接观察发作的临床表现,并通过同步EEG监测来分析临床与EEG的关系,从而成为癫癎诊断与鉴别诊断非常可靠的监测方法。非癫癎性发作(NES)是指多种原因引起的阵发性临床发作,不伴有发作期脑电图癎样放电。在国外癫癎中心的所谓癫癎患者中10%~20%被证实为NES。现将我院神经科经V-EEG监测到发作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