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国内PET/CT数量的增多,^18F-FDG的需求大大增加,许多PET中心都配有自己的正电子药物生产设备,由于正电子药物的特点,其制备过程自动化程度很高,在^18F-FDG合成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本文归纳总结了Siemens Explora FDG4化学合成模块的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希望可以和使用同样机型的同行共同分享,避免同样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32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和胸部CT增强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对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23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经病理证实,转移淋巴结69枚,良性39枚。^(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41%、94.87%、90.74%,胸部增强CT分别为72.46%、87.18%、77.78%。^(18)F-FDG 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增强CT,两者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1H-MRS在海马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临床诊断或疑诊颞叶癫痫(TLE)均行^(18)F-FDG显像与1H-MRS,并经手术治疗获得病理结果。结果:42例TLE中病理证实33例为海马硬化,2例为脑外伤后改变,6例为皮层发育不良,1例为节细胞胶质瘤。33例海马硬化者^(18)F-FDG显像病灶的检出敏感性为78.8%(26/33)与1H-MRS(7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显像联合1H-MRS对致痫灶的检出敏感性达97.0%(32/33)。结论:~1H-MRS和^(18)F-FDG显像对患者的定位诊断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作为术前定位致痫灶的辅助检查,而~1H-MRS和^(18)F-FDG显像联合应用明显增加对致痫灶的定位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GE Tracerlab FX-FDG模块合成^18F-FDG影响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8F-FDG尽管在PET及PET/CT诊断中有其不尽完善的表现,但依然是最主要的临床常规使用的正电子显像药物,因此如何在现有的设备当中保证及提高18F-FDG的产率是每个PET中心药师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实际工作中积累总结了GE Tracerlab FX-FDG合成模块合成18F-FDG时的一些常见影响因素及处理办法,有助于对18F-FDG低产率的原因分析及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及讨论常见的18F-FDG合成模块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组成、关键技术指标。方法:对国内外多种18F-FDG合成模块的主要特点、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结果:不同厂家的18F-FDG合成模块各具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结论:目前市售合成模块均能安全、稳定、有效地运行。但未来应进一步提高其稳定性、安全性及易操作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注射液在两种模块合成中的对比,讨论其影响因素,提高合成效率。方法:对GE公司提供的Tracerlab FX-FDG专用模块及Tracerlab FX-FN多功能合成模块的主要特点和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结果:两种18F-FDG合成模块各具特点,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大致相同。结论:Tracerlab FX-FDG专用模块比TracerlabFX-FN多功能合成模块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合成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原发性胃癌诊断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胃癌患者予^18F-FDG PET显像检查。采用视觉分析及半定量方法[标准摄取值(SUV)]进行影像学诊断,并与CT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PET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87.1%(27/31),原发病灶的大小是导致假阴性的主要原因,4例假阴性原发病灶直径均〈1cm(T1期)。(2)18例术后证实有胃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8F-FDG PET检出12例,而CT只检出8例,灵敏度分别为66.7%和44.4%。(3)31例患者中PET检出8例有肝脏、肺、腹腔、后腹膜淋巴结等远处转移,其中4例由于PET的结果改变治疗策略。结论^18F-FDG PET对于胃癌是一种较灵敏的检查方法,对诊断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可能优于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术前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FDG(^18F-脱氧葡萄糖)和^18F-FLT(^18F-胸腺嘧啶)双核素PET/CT显像诊断肺结节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CT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肺结节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17—82岁,28例为肺内孤立结节,其余为2~3个结节,结节大小0.6~11.0cm,所有患者均行肺部^18F-FDG和^18F—FLTPET/CT检查,分析^18F—FDG和^18F-FLT标准摄取值(SUV)与肺结节患者的性别、年龄、结节大小及病理类型等相互关系和意义。结果55例肺结节患者,^18F—FDG和^18F-FLT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结节大小等均无关(P〉0.05),^18F-FDG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18F—FLT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有关,恶性肿瘤的SUVFLT大于良性肿瘤(P〈0.05)。结论肺结节患者结节的病理类型是影响^18F—FLT标准摄取值的重要因素,^18F—FLTPET/CT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GE TracerlabFXFN药物合成系统生产效率,降低正电子药物合成失败几率。方法总结以往失败教训,分析其中失败原因。结果通过分析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合成失败成因,掌握GE TracerlabFXFN药物合成系统基本特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结论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细致对待每个操作环节,以保障18F-FDG合成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介绍^11C-乙酸(^11C-acetate)PET/CT显像在检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肾细胞癌(renal cel carcinoma),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ypoma)以及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s)几方面的应用,以弥补^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在这几种肿瘤检测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国产PET-18F-FDG-IT-N四合一模块在合成18F-FDG中遇到的异常问题。方法:在1年多的模块运行中,利用合成中的数据对比分析,分别从模块运行的关键参数和硬件两方面分析产生低产率的原因,改进了阴离子交换树脂柱(QMA)的活化方法、亲核反应的温度、前体用量和传靶的时间参数优化实验条件。结果:得出了该模块在合成18F-FDG时的最优化的参数,从而使不校正合成产率能稳定在55%~62%,同时降低了合成的故障率。从模块运行中泵的维护、反应管的形状、模块本身的分析,为模块的改进提供参考。结论:QMA的活化、亲核反应的温度、前体用量和传靶的时间都影响合成的产率,优化可以使合成的产率提高5%~10%,研究的结果为高产率成功合成18F-FDG和厂家模块的修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胆囊癌分期、治疗后再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15例经临床检查初步怀疑为胆囊癌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分期诊断,并在2周内完成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胆囊癌术后和(或)放化疗后PET/CT随访17例。结果15例病理证实为胆囊癌,SUVmax均值为9.57±3.16,对胆囊癌的诊断正确率100%(15/15);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81%(9/11);治疗方案改变40%(6/15)。随访17例胆囊癌术后和(或)放化疗后患者,13例PET/CT阳性并证实局部和(或)多发转移;4例显示阴性,其中2例随访1年后复发。结论F-FDG 18PET/CT对胆囊癌分期、治疗后再分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18F-FDG PET-CT)显像与增强CT对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46例疑似肺外结核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所有入组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并同机行增强CT,入组患者均取得病理或临床随访结果,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比较18F-FDG PET-CT和增强CT对误诊患者的鉴别诊断率。结果 18F-FDG PET-CT对肺外结核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增强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CT对18F-FDG PET-CT误诊患者准确鉴别诊断率为42.9%,18F-FDG PET-CT对增强CT误诊患者准确鉴别诊断率为83.3%(P<0.0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各部位肺外结核的诊断价值较高,对增强CT误诊的患者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PET-CT在肺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成像(^18F-FDG PET-CT)在肺癌诊断及其在临床分期方面的价值。方法:75例患者进行了PET-CT检查诊断为肺癌,分析其PET-CT代谢情况与影像学检查结果(薄层增强CT和HIK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75例患者通过^18F-FDGPET-CT检查,均诊断为肺癌,其中经纤维支气管检查或者穿刺检查有明确病理的4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3例;^18F-FDGPET-CT75例均表现为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最大SUV值在1.5-18.8之间;30例CT增强扫描病例中,病灶边缘毛糙,明显强化,CT值升高在20-46Hu之间;45例HRCT检查中病灶有明显分叶、毛刺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截断现象等。结论:^18F-FDGPET-CT与诊断性CT联合应用,可以对肺癌进行明确诊断与分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18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在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金华市人民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的53例宫颈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估18F-FDG PET/CT对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8F-FDG PET/CT诊断宫颈癌原发病灶的SUV max曲线下面积(AUC)为0.78(Z=4.50,P<0.05),诊断界值为4.21,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77.36%、88.68%、83.02%;18F-FDG PET/CT分期诊断准确率86.79%略高于MRI分期诊断准确率79.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05);18F-FDG PET/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SUV max曲线下面积(AUC)为0.82(Z=6.00,P<0.05),诊断界值为3.36,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为82.35%、77.78%、79.25%。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对宫颈癌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评估具重要临床意义,可正确指导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与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心肌显像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相结合提高冠心病临床诊断水平,规范化应用冠心病诊断处理技术。方法:使用正电子核素药物18F-FDG对35例确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代谢显像和冠状动脉CTA检查,对所有患者行18F-FDG PET心肌显像与冠状动脉CTA相结合检查结果与确诊病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8F-FDG PET心肌显像与冠状动脉CTA相结合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00%和96%。结论:将18F-FDG PET数据与冠状动脉CTA数据进行精确融合,得到的精确融合图像,既可提供反映冠状动脉解剖的指标,又可提供反映心肌病理生理及代谢的指标,各项指标之间可互相印证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鼻咽癌(nasopharygeal carcinoma,NPC)放射治疗后复发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例NPC病人于放疗后12~18个月同期行18F-FDG PET/CT和MRI检查,分别由两位核医学科及放射科主治医生进行独立诊断,将18F-FDG PET/CT与MRI结果进行比较,其中12例经活检病理证实. 结果 11例MRI检查未见明显肿瘤复发征象,18F-FDG PET/CT显像提示其中5例有局灶性FDG摄取明显增高,诊断为复发,5例经活检未发现复发.7例CT和MRI提示肿瘤复发,18F-FDG PET/CT均显示局部病变有放射性摄取浓聚,该7例18F-FDG PET/CT摄取浓聚的病变处均经活检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另两例MRI提示鼻咽癌颅内侵犯,而18F-FDG PET/CT诊断为放射治疗后脑损伤,后经随访证实,其余经临床随访证实,随访中位时间为13个月. 结论 与MRI检查相比,18F-FDG PET/C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的早期定性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45例经术前B超检查,共50个病灶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纳入研究,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评价良恶性,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对比、评价18F-FDG PET/CT的诊断价值及探讨SUVmax的最佳诊断界值。结果 50个病灶,病理诊断26例为恶性肿瘤,24例为良性肿物。18F-FDG PET/CT诊断的敏感度为88.5%,特异度为79.2%。恶性组SUVmax高于良性组。SUVmax最佳诊断界值为1.810。结论对于B超怀疑的甲状腺恶性肿瘤,18F-FDG PET/CT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寻找合适的SUVmax界值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99mTc-MIBI+^18F-FDG双核素静态心肌灌注-代谢显像评价心梗患者存活心肌对左心功能的影响,以便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临床有心肌梗死并接受冠脉造影及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手术的患者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39~83(平均60.8)岁。根据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心功能不全组(A组)27例,心功能正常组(B组)21例。静脉注射^99mTc-MIBI 20mCi(740MBq)和^18F-FDG 8~10mCi(296~370MBq)后行双核素静态心肌灌注-代谢(DISA)显像。扫描仪器采用GE公司Discovery VH型双探头SPECT仪。结果:48例心肌梗死患者中,超声心动图示A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B组明显扩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B组明显减低;冠脉造影(CAG)2组冠脉病变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态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缺损节段数与LVEF均呈负相关(r=-0.37,P〈0.05;r=-0.40,P〈0.05),LVEF与病变冠状动脉的支数无明显相关关系;术前静态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提示梗死区存活心肌愈多,术后心功能改善愈明显,而梗死区无存活心肌患者术后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结论:^99mTc-MIBI+^18F-FDG双核素静态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是评价心梗后存活心肌的理想方法,可以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血管重建术的风险评估和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PET/CT设备的基本结构、主要参数及其在肿瘤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简要介绍。64层PET/CT在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指导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它可将^18F-FDG的PET心肌代谢与64层CT冠脉成像同机同时进行,确定心肌活性及供血冠状动脉分布,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