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凸凹不平的磁性足底踩板对神经衰弱、下肢寒冷、偏头痛各10例进行治疗,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病例中神经衰弱10例,男女各5例,年龄18岁~58岁。病史1个月~10年。有的是初患神经衰弱,个别是多年经治疗不愈,一直睡不好,吃不香难以坚持工作。  相似文献   

2.
老年住院患因发病急骤,易发生致命意外和不良预后的恶性刺激,患多心理准备不足而导致过重的心理负担,极易出现心理异常。异常心理常表现为:焦虑、抑郁、神经衰弱、老年性痴呆、高度健忘、多疑。在临床上必须重视调理他们的情绪和情感,重视心理护理与指导,使老年患身心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3.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往往造成患者工作和生活上的很多困难和痛苦。我科自1995年8月至1996年12月对40例神经衰弱的患者,应用了高压低频交流电场进行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0例神经衰弱患者,多由神经科转入...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神经衰弱的身心疗法治疗15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神经衰弱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在校大学生发病率较高,学习、生活颇受影响。对患神经衰弱的150例大学生进行了体育疗法、心理疗法、体育与心理综合疗法的相互对比研究,有效率:体育疗法88%、心理疗法84%、体育与心理综合疗法94%。体育与心理综合治疗神经衰弱优于单纯的体育疗法、心理疗法(P&;lt;0.01)。  相似文献   

5.
浇骅  武雨寒  董岩 《现代康复》1999,3(8):954-954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中最常见的一种。近年来应用足底反射区疗法治疗神经衰弱取得了显疗效,为比较几种非药物疗法对神经衰弱的疗效,对217例患进行了分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刀治疗颈源性神经衰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福兴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2):3149-3149
在诊治颈椎病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颈椎病患,存在着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等一系列神经衰弱表现,有的甚至颈椎病症状相对不明显,突出表现为神经衰弱的症状。这类患多无明显精神致病因素存在。体检可见颈部活动受限,局部压痛或触痛;颈项部可扪及筋结、筋索、钝厚、棘突偏歪等。将此类以神经衰弱为主要症状表现,无明显精神因素致病而其主要病位在颈椎,称为颈源性神经衰弱,以针刀松解颈椎棘突旁阳性反应物治疗本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患者生活工作上倍感痛苦。笔者在从事校医工作廿余年来,通过对十几部中医精典著作中,神经衰弱发病机理,治疗原则处方用药的探索,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出了治疗神经衰弱的经验和体会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300潜伏期(P3PL)对达纳康的疗效反应及其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AD15例,神经衰弱患7例,达纳康80mg2次/d,治疗3个月,在治疗产后分别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P300检查。结果:两组患在达纳康治疗后MMSE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AD患P3PL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而神经衰弱组无显变化。判别分析表明,以治疗前P3PL及其治疗前后变化量共同区分AD和神经衰弱,其特异性可能高14%,准确率提高7%(P=0.0213),结论:达纳康可明显改善痴呆患和神经衰弱患所伴知功能减退症状,并对AD患的P300举潜伏期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达纳康治疗后的P3PL改变可提高AD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关于“神经衰弱”实质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神经衰弱作为疾病单元的论述,始自1869年,其论据不足,以Pavlov条件反射“内抑制”解说神经衰弱的病理机制显然欠妥。现代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失眠导致的表现即是神经衰弱的症状,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是失眠所致。所以神经衰弱作为疾病单元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炎患者心理障碍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由于慢性肝炎具有持续存在、反复发作及传染性等特点,慢性肝炎患容易由疾病的挫折和冲突引起长期焦虑而出现以神经症为主要形式的心理障碍,表现为神经衰弱、焦虑神经症及恐怖症等。当慢性肝炎患出现心理障碍时,一方面严重影响肝脏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另一方面可诱发心身疾病。因此,对慢性肝炎心理障碍患进行心理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用个体心理疗法或行为疗法等对一些典型的慢性肝炎心理障碍患,进行心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在门诊上常常碰到因神经衰弱导致阳痿而来就诊的患者,对这种患者,要治疗阳痿,首先要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属于神经症类型之一,是我国最常见的神经症,其中中青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2001年、2005年2次对某高校神经衰弱患病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不但其患病率高于其它疾病,而且患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引起大学生神经衰弱患病率增高的原因是否主要与高校的环境有关?为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对新生和在校生神经衰弱患病率进行对照研究,以期为高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短波光盘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86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冲短波作用于颞区对神经衰弱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脉冲短波、脉冲磁场等物理因子对63例神经衰弱患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脉冲短波、脉冲磁场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差异(P<0.01)。结论:脉冲短波作用颞区治疗神经衰弱疗效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神经衰弱是一类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在校大学生发病率较高,学习、生活颇受影响。对患神经衰弱的150例大学生进行了体育疗法、心理疗法、体育与心理综合疗法的相互对比研究,有效率:体育疗法88%、心理疗法84%、体育与心理综合疗法94%。体育与心理综合治疗神经衰弱优于单纯的体育疗法、心理疗法(P<0.01)。  相似文献   

15.
综合医院抑郁障碍误诊分析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的误诊原因和抗抑郁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抑郁障碍患胡诊前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进行抗抑郁治疗,随访。结果:患的误诊时间为0.2-16a平均1.8a,除15例患误诊为神经衰弱外,其他患被误诊为各系统的体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抗抑郁治疗后,94例患症状好转,治疗的有效率为76.4%,结论抑郁障碍误诊极为常见,医生知识面窄、缺乏精神料知识及询问病史简单是误诊的原因,抑郁障碍一旦正确诊断,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肖娓珠  黄周忠 《护理研究》2005,19(12):2658-2658
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情绪紧张或精神压力,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及躯体的各种不适症状,病情波动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其临床表现复杂,脑力劳动者的患病率较高,为人们所关注。为探讨职业护士神经衰弱的患病情况,于2004年5月-2005年3月,对福建省泉州市职业护士进行了一次神经衰弱患病状况的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作报告以癌症为主要因素所诱发的抑郁症23例。早期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群.随着病情发展出现焦虑,忧部,消极.恩维缓慢。罪恶妄想及呆滞。分析其诱发原因及患在不同情况下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指出:抑郁症是癌症患常见的精神病。护理应:(1)对忧伤情绪进行评价,予以支持性的心理护理;(2)及时处理患出现的临床副反应及机体感受信息1(3)舍理使用抗抑郁药物;(4)取得家庭、朋友及医疗机构等对患的情感支持.以减轻疾病和治疗给患造成的病痛和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8.
神经衰弱病人临床表现繁杂,症状久治难愈,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院神经科自1993年开设开放病房以来,共收治神经衰弱病人间例,我们详细厂解厂每位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全方位的心理护理,并配合精心的心理治疗,收到户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l一般资料1993年2月~1996年12月,我院共收治了严重神经衰弱病人61例,职业以教师、职员、机关干部为主;其中男28例,年龄25~6O岁;女33例,年龄ZI~56岁。男/女为1/1.18,病愈出院48例,治愈率为SO%,显效12例,好转1例。2心身表现2.1易兴奋与易疲劳性神经衰弱病人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19.
张明雪  藏佩林 《现代康复》1997,1(6):459-459
顽固性失眠是神经衰弱患中最常见的主症,严重可丧失工作、学习及生活能力,目前国内、外对本病时发病机理及基础实验正处于研究阶段,本仅就近年来国内中医学术界对顽固性失眠症康复活疗作一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许多人工作时间长、思考问题多、睡眠不足。长期以往,不少人出现了神经衰弱,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近年来神经衰弱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课题通过对2004~2005年度40例神经衰弱患者各相关因素的调查,集中探讨对神经衰弱患者预防、治疗和自我保健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