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这是一项伦敦的13年单中心研究,比较患与未患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早产儿,住院期间病死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败血症、脑室内出血(IVH)发生率及有创通气时间的差异。方法:于2004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为期13年的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纳入247例CHD早产儿,494例未患CHD早...  相似文献   

2.
近年,用快速诊断法来检测呼吸道脱落细胞,尤其是鼻咽分泌物(NPS)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及腺病毒(ADV)抗原,本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了RSV及ADV感染快速诊断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988年11月~1989年2月门诊和住院的7岁以下肺炎患儿150例。男98例,女52  相似文献   

3.
透明中隔一视神经发育不良综合征(septo-optic-dysplasia,SOD)解剖学特点是多变的。1980年至1986年我们对9例 SOD 的患儿进行了脑 CT及超声影像学的研究。本组透明中隔发育不良(ASP)经脑超声影像确诊3例,经脑 CT 确诊6例。其中5例视神经发育不良,2例有新生儿低血糖,1例身材矮小。9例中8例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阐明NOTCH1基因突变在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8例T-ALL患儿NOTCH1基因的异二聚体(HD)区及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测序,研究T-ALL患儿中NOTCH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位点、类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8例T-ALL患儿中,15例(51.57%)患儿的NOTCH1基因发生突变,均为杂合性突变。突变患儿入院时外周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与无突变患儿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28例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75.0%(21/28),其中突变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80.0%(12/15),无突变患儿为69.2%(9/13)。此外,3例复发的突变组患儿至一年随访时均已死亡(一年时病死率为20%),而4例复发的无突变患儿经再次化疗后至一年随访时均存活(一年时病死率为0%)。结论儿童T-ALL患者中NOTCH1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位点多样;NOTCH1突变者初诊时疾病更严重,短期预后较好、而复发后挽救治疗预后更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952107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观察:附48例分析/张正伟…//临床儿科杂志一1994,12(6).一367一368 通过对48例正常新生儿、21例儿童和41例成人红细胞免疫粘附活性,包括CJ‘受体花环(E一RR)和免疫复合物花环(E一ICQ)及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对照研究,发现新生儿·310.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1995年第14卷第5期E一RR显著高于成人和儿童,E一ICR则低于成人;血清CIC阳性率以新生儿最高。研究结果可能体现了新生儿红细胞免疫的特征。表2参6(原文提要) ,52108原发性联合免疫缺陷病伴硬肿病1例/井丽娟…//中华皮肤科杂志一1995,28(l).一13 …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CCG-RMS-2016方案入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近期疗效,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对符合入组条件的新确诊的横纹肌肉瘤(RMS)患儿,按照CCCG-RMS-2016方案进行治疗、评估及随诊,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91例新诊断的RMS患儿纳入研究,男54例(59.3%),女37例(40.7%),中位年龄47.5(3~155)个月。低危组12例(13.2%),中危组39例(42.9%),高危组26例(28.6%),中枢侵犯组14例(15.3%)。中位随访时间17(1~30)个月,预计平均生存时间为(25.2±1.0)个月(95%CI:23.3~27.2);预计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2.6±1.2)个月(95%CI:20.2~25.0)。患儿2年总生存率为(74.9±5.8)%。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6.6±6.6)%。其中低、中、高危组及中枢侵犯组2年OS分别为:100%、(80.4±7.7)%、(64.5±11.5)%及(64.2±14.4)%; 2年EFS分别为:100%、(71.9±8.5)%、(46.1±15.8)%及(57.1±14.8)%。结论 CCCG-RMS-2016方案近期疗效比较理想,中枢侵犯组近期预后较前改善。本研究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及商讨。  相似文献   

7.
喜络明治疗小儿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sPGN)为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为了观察喜络明(盐酸青藤碱片)对儿童MsPGN的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我们对36例小儿MsPGN进行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1998年10月~1999年6月住院的儿童肾脏病患儿并经肾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MsPGN者36例(不包括肾病综合征患儿),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3岁~12岁(平均5.7岁±2.3岁);  相似文献   

8.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临床评价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病毒性心肌炎 (viralmyocarditis,VMC)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多年来肌酸激酶同功酶(CK_MB)测定被认为是判断心肌细胞损伤的主要方法之一。血清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是近年来发现的一项能灵敏、特异性地反映心肌损伤及心肌细胞坏死的标志物 [1]。本研究通过测定2001年2月~2002年12月31例VMC患儿血清cTnI及CK_MB值 ,并进行比较 ,以评价两者在VMC诊断中的意义。资料与方法一、对象31例患儿均符合1994年第六届全国小儿心脏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2]。其中男15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7.5岁。所…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休克血浆渗透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急救中心自1987年7月~1992年6月对50例感染性休克(简称感休组)、23例感染性休克死亡(简称感休死亡组)患儿血浆渗透压及血生化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同期未发生休克的60例感染患儿(简称感染组)的渗透压及血生化作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检测MDM2蛋白和 p5 3蛋白的表达及端粒酶 (TLMA)活性 ,研究其与儿童霍奇金病 (HD)发生、发展的关系。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收集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5月本院及外院手术切除HD标本 2 8例 ,均为淋巴结 ,其中男 18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 8.8岁。 2 8例标本经病理诊断为HD ,按Rye标准分型 :淋巴细胞为主型 (LP)16例 ,混合细胞型 (MC) 8例 ,结节硬化型 (NS) 4例。临床分期 :I期 13例 ,Ⅱ期 6例 ,Ⅲ期 7例 ,Ⅳ期 2例 ,正常淋巴结 2 0例作为对照。二、检测方法MDM 2蛋白和 p5 3蛋白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8例牛奶过敏(cows'milk allergy,CMA)儿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口服免疫治疗(oral immunotherapy,OIT)的随访研究。最初的研究中,26(92.9%)例完成了6个月强化阶段,和25(89.3%)例在12个月龄时每天食用牛奶,24(85.7%)例36个月时每天食用牛奶。本研究评估7年后的效果,特别是食用牛奶情况及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脑炎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病毒性脑炎是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的一种疾病,近年来有关该病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现综述如下。一、流行病学1999年2月日本报道了有关日本脑炎(乙脑)研究[1],1982年~1996年确诊病例324例,1982~1991年间年发病不足100例,1992年后不足10例,年龄:0~9a43例(13%),10~39a30例(9%),40~69a161例(50%),70a以上90例(29%)。最高发病年龄组男性为50~59a,女性为60~69a,95%以上为西部地区,冲绳岛及北部地区均无病例报道,发病月份为7月底~10月底,高峰为8月底,结果痊愈99例(31%),后遗症156例(48%)。按计划预防接种者4例(1%),不完全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肺血管扩张剂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尚不十分清楚。研究目的是制定瑞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儿童的处方模式。方法这是一项描述性的基于注册表的全国性研究,纳入了2007年至2017年处方予肺血管扩张剂、早产并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年龄<7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处方、患儿特征及合并症的信息检索于瑞典处方药登记处及与其联网的其他国家性登记处。结果共纳入7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54例(73%)出生胎龄为22~27周,20例(27%)出生胎龄为28~36周。单药疗法最常见(64例,86.5%),最常用的处方药为西地那非(69例,93%)。波生坦、伊洛前列素、马西替坦和(或)曲前列尼尔主要用于联合治疗(10例,13.5%)。动脉导管未闭或房间隔缺损分别为29例(39%)和25例(34%),其中20例(69%)和3例(12%)接受了封堵术治疗。19例(26%)进行了心导管术治疗,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4.6个月(95%CI:1.9~6.8)。病死率为9%。结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常于心导管术治疗之前使用肺血管扩张剂。最常用的药物是西地那非。诊断方法、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肺血管扩张剂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尚不十分清楚。研究目的是制定瑞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儿童的处方模式。方法这是一项描述性的基于注册表的全国性研究, 纳入了2007年至2017年处方予肺血管扩张剂、早产并诊断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年龄<7岁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处方、患儿特征及合并症的信息检索于瑞典处方药登记处及与其联网的其他国家性登记处。结果共纳入74例儿童为研究对象, 其中54例(73%)出生胎龄为22~27周, 20例(27%)出生胎龄为28~36周。单药疗法最常见(64例, 86.5%), 最常用的处方药为西地那非(69例, 93%)。波生坦、伊洛前列素、马西替坦和(或)曲前列尼尔主要用于联合治疗(10例, 13.5%)。动脉导管未闭或房间隔缺损分别为29例(39%)和25例(34%), 其中20例(69%)和3例(12%)接受了封堵术治疗。19例(26%)进行了心导管术治疗, 中位治疗持续时间为4.6个月(95%CI :1.9~6.8)。病死率为9%。结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早产儿常于心导管术治疗之前使用肺血管扩张剂。最常用的药物是西地那非。诊断方法、效果和药物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分析300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患儿动脉调转术的诊治经验及随访结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完成动脉调转术治疗的300例TGA患儿的临床资料。男236例,女64例;年龄(23.8±39.2) d,体质量(3.5±0.8) kg。合并室间隔缺损的...  相似文献   

16.
021453 172例智力低下病残儿病因分析/张卫华、二//现代诊断与治疗一2001,12(6)一356 男120例,女52例,年龄4.5一16岁。智商平均值为48 .06。病因分类:染色体异常21例(12 .21%),其中21三体综合征最多,为18例;基因病19例(11.05%);孕期因素28例(16.28%):分娩因素48例(27.91%)。其中窒息缺氧最多,为24例;后天因素46例(26.74%),其中高热惊厥22例。参4(潘洁) 021454翻痛息儿的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研究/李维君…//中国儿童保健杂志一2001,9(5)一322一323 采用WISC一R及社会适应能力(SAB)测验,对197例癫痛患儿中,智力正常者117例.进行智力及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们利用中国儿童发展中心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编制的3岁内儿童CDCC智能检测方法对湖北省部分地区3岁以内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进行调查研究,现总结如下。1989年10月至1990年11月对武汉市部分幼儿园及洪湖市部分幼儿园3岁内儿童普查,从中选出IDA22例(男15例,女7例,平均年龄18.9个月)。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  相似文献   

18.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补体C3、C4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细菌性脑膜炎(BM)是一种危重但可治疗的疾病,而病毒性脑炎(VE)常可自然消退,因此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时病因诊断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补体系统参与BM的鞘内炎症形成[1,2]。为此,1996年10月~1998年4月我们检测了BM、VE及非CNS感染患儿CSF中补体C3、C4(简称C3、C4)的含量。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对象:(1)VE组65例,男41例,女24例;年龄11个月~13岁。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脑脊液(CSF)常规、生化改变及细菌学检查确定诊断,其中11例为腮腺炎脑炎。(2)BM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70d~12岁。根据临床表…  相似文献   

19.
中毒     
003742儿童中毒种类途径和原因10年回顾与分析/田宏…//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一2000,15(5)一301一302 对1990一1994年与1995一1999年收治的两组儿童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显示:近5年在药物中毒中精神类药物中毒及重金属中毒是增加趋势,中毒途径中母婴垂直传播中毒病例不断增多。在儿童中毒的病因中自杀性和自慰性服药中毒的比例也明显增加。参3(林榕) 003743儿童急性中毒51例分析夕沐莉华 …//现代诊断与治疗一2000,11(3)一178 男38例,女13例。消化道食人47例,肌肉注射及滴鼻各2例。就诊时间10分钟一5天。药物中毒39例,有毒植物中毒2例,其…  相似文献   

20.
发热是儿童的常见症状 ,占儿科急诊病人的 10 %~ 2 0 % ,大多数小婴儿发热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也有少数 ( 2 %~ 4% )为败血症所致。有人认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 WBC)、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 ANC)及未成熟中性粒细胞 (杆状粒细胞 )计数可区分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该研究旨在明确外周血未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能否区别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对象和方法 对 1994年 11月~ 1995年 4月及1995年 11月~ 1996年 2月 432例小于 2岁的发热患儿进行调查。其中 10 0例经实验室检查证实 31例为细菌感染 ( 2 4例为泌尿系感染 ,7例为败血症 ) ,69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