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足三里穴药物注射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抽取化疗期间白细胞低于4.0× 10 9/L病人 6 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足三里穴注射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2 ,对照组采用鲨肝醇、利血升治疗。结果显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10 0 .0 0 % ,对照组为 35 .3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 ,且治疗组于 1个疗程后白细胞数上升至 6 .0× 10 9/L~ 8.4×10 9/L者为 2 4例 ,占70 .5 9%。提示足三里穴注射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2 可明显提高化疗后白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2.
22例用VCP方案(长春新硷、环磷酰胺和强的松龙)治疗无效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改用ABP(阿霉素,博来霉素和强的松龙)疗法。男女各11例,年龄29—70岁。阿霉素40—60mg/M~2,每3周静注1次,总量450mg/M~2,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3000/mm~3时,用量减少25%,低于2000/mm~2则用药间隔时间延长。博来霉素15mg/次,每周静注1次,如氧分压较用药前降低10mmHg时,应停药直到氧分压恢复到治疗前水平。强的松龙40mg/M~2,每3周口服7天。可供评价的20例中,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6例,无效4例。CR组5年生存率为43%,非CR组10例均于1年内死亡。治疗中,有19例白细胞减少,12例白细胞低于1000/mm~3,其中8例感染性发热,需大量抗菌素。6例血小板低于10万/mm~3,不必输  相似文献   

3.
1983年1月至1984年6月在我科诊治的系统性红斑狼斑疮(SLE)140例,其中127例(男9例,女118例)的外周出血象可供分析,病程数月至十多年不等. 贫血(男性Hb<12g/dl女性Hb<11g/dL):初诊时即有贫血者44例(34.6%),全病程中曾有贫血者63例(49.6%).多为轻至中度贫血(表1). 白细胞减少(<4000/mm~3)初诊时即有者16例(12.6%),全病程中曾有者29例(22.8%).其  相似文献   

4.
强力升白片在癌症放化疗中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评价强力升白片 (地榆升白片 )在癌症放化疗中对外周血象的影响。方法 :180例行放化疗的癌症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 (强力升白片 +放化疗 )和对照组 (单纯放化疗 )。结果 :治疗组WBC (3 0~4 0 )× 10 9/L 88/ 92 (95 6 ) ,PLT (7 5~ 10 )× 10 12 /L 87/ 92 (94 5 6 ) ;对照组分别为 4 8/ 88(5 4 5 ) ,5 4 / 88(6 1 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因外周血白细胞或血小板总数过低推迟或中断放化疗周数 ,治疗组 0~ 1周 81人 ,≤ 2周 8人 ,>2周 3人平均推迟或中断放化疗 2 5天 ,对照组平均推迟或中断放化疗 12天 ,组间差异显著P <0 0 1,结论 :强力升白片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作用显著 ,在癌症放化疗中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使用安全、方便、价廉 ,并可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5.
18例患者均符合1981年河北廊坊会议“再障诊断标准”。男12例,女6例,年龄2~51岁,病程1月~15年,3例初治,15例为用丙睾、康力龙、生血片、654-2及中药治疗无效者。原发性再障7例,继发性11例。入院时平均血红蛋白37克/升,白细胞2.8×  相似文献   

6.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一般认为起源于一个造血干细胞的基因突变,表现复杂,对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治疗反应存在差异,本文报告了对此研究的结果。 病人与方法 病人男4例,女3例,年龄26~53岁。病程4~348个月,均接受过多种治疗。白细胞低于4.0×10~9/L4例,正常3例;血红蛋白31~96g/L;网织  相似文献   

7.
彭春晖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2):1203-1203
笔者自 1997年以来用长春新碱结合中医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6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均符合全国第五届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对ITP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 7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45岁 ,其中2 0~ 35岁 10例 ;病程 3个月~ 1年 8例 ,1~ 2年 5例 ,2年以上 3例 ;血小板 3× 10 9/L~ 10× 10 9/L者 5例 ,10× 10 9/L~ 2 0× 10 9/L者 7例 ,2 0× 10 9/L~ 30× 10 9/L者 4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粘膜出血 ,女性有月经过多 ,6例…  相似文献   

8.
静脉化疗致重度骨髓抑制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现代肿瘤学的进展 ,许多中晚期癌症患者经化疗后生存期得以延长。然而 ,化疗药物引起的重度骨髓抑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甚至威胁生命。我科近 2年来静脉化疗致白细胞低于 1×10 9/L以下者 2 1例 ,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 ,平均 7天白细胞恢复至 4× 10 9/L以上。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1例 ,女 10例 ,年龄 38~ 72岁 ,平均 59岁 ,结、直肠癌 9例 ,肺癌 8例 ,乳房癌 4例。白细胞下降发生于化疗后 1~ 3周 ,多数患者于 10~ 14天白细胞下降至最低点 ,平均为 0 53× 10 9/L(0 1×10 9/L~ 1× 10 9/L)。白细胞下降程度与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于10岁、白细胞>50×10~9/L、T细胞型、伴各种染色体易位者对治疗效果不佳,常需在诱导缓解后增加化疗强度来改善预后,但仍有30%的病人最终复发。许多研究证实,7日治疗后病人周围血幼稚细胞≤1.0×10~9/L者比≥1.0×10~9/L者预后好。本研究应用对比的方法,对诱导缓解治疗不敏感的儿童高危型ALL在获得完全缓解后采用强化疗和标准化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病人与方法 在1136例新诊断的ALL病人中有311例符合诱导缓解期治疗不敏感者(即化疗7天骨髓幼稚细胞≥25%),在病人获得CR后分为标准组156例,男89例,女67例,1~9岁50例,10~15岁73例,>16岁33例,WBC<50×10~9/L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配合超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根据 1984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桂林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本组 108例,男 65例,女 43例;年龄 23~ 73岁,以 35~ 60岁多见;病程 6个月~ 15年;病因:外伤占 8例,慢性劳损 70例,经常性落枕 30例。 方法 :(1)超短波治疗 :采用上海产 CDL- 2型超短波电疗机 ,输出功率 200 W,波长 7.3 cm,频率 4 068 Hz,长方形电极 10 cm× 15 cm× 2,患者仰卧位,一个电极置于后颈部,另一个置于肩胛部与上臂处,用并置法,微热量, 15 min/次, 1 d/次, 10次为 1个…  相似文献   

11.
长期发热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国内文献已有报道。但伴有白细胞减少的长期发热的病因分析,尚未见描述。本文拟就1971~1986年15年来本院收治的病程超过4周的54例白细胞低于4×10~3/L的长期发热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对诊断中的若干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2.
作者应用哌酰溴烷(Pipobroman)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74例(男49例,女25例,全部为活动期)。红细胞比积>60%者51例,55~60%者15例,52~56%者8例;白细胞>12×10~9/l者37例,>8×10~9/l者24例,血小板数>400×10~9/l者39例,>300×10~9/l者21例;轻度脾肿大35例,巨脾3例。54例以前未接受洽疗为第1组,20例以前接受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AA-PNH综合征),1952年由Letman首次报告,近年来我们遇到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及年龄:男6例,女1例.发病年龄30~54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2年1个月. 2.临床表现:患者多为贫血、发热(2例),贫血、出血(4例),以出血为主(1例)。3例巩膜有轻度黄染,无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者3例,最大者肋下2.5cm;脾肿大者3例,最大侧位2.5cm。7例中,血红蛋白尿频发(每月1次以上)3例,偶发(数月发作1次)1例,8例尿色均呈酱油色,1例呈浓茶色。不发作者8例。5.实验室检查:6例入院时血红蛋白明显低于正常,60~90g/L;1例正常。白细胞2.2×10~9~3.6×10~9/L者8例,正常4例。血小板7例均低于正常,13×10~9/L~92×10~9/L。网织红细胞增高者4  相似文献   

14.
男,68岁,干部,既往除慢性咳嗽外无其他病史。1986年11月28日因发热咳嗽气紧4天入某院,体温39℃,血红细胞4.0×10~(12)/升,白细胞13.4×10~9/升,中性0.83。即给青、链霉素治疗并肌注复方氨基比林1支后退热。入院后第2天和第5天复查白细胞(4.6~4.2)×10~9/升,中性0.56~0.46。入院后第11天突起寒战、高热,再次肌注复方氨基比林1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笔者1988年1月至1993年12月间收治的37例60岁以上的急性胆囊炎病人,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7例中。男11例,女26例。年龄60~85岁,平均为68.2岁。非手术治疗12例,手术治疗25例。发病至手术时间1~3天12例,4~7天3例,8~14天4例,15天以上6例。其中前三个时间组各死亡1例。 1.2 病史:均有右上腹或中上腹痛。伴有呕吐者18例,合并寒颤、高烧者5例。既往有典型胆绞痛病史者12例,最长达30年。 1.3 体征:所有病人均有右上腹或中上腹压痛,局限性腹膜炎15例,全腹膜炎7例,Murphy征(+)23例,可扪及肿大胆囊12例,腹水征(+)3例。 1.4 白细胞计数:4.0×10~9/L~10.0×10~9/L14例,10.1×10~9/L~20.0×10~9/L17例,20.1×10~9/L以上6例。  相似文献   

16.
7例顽固性淋巴瘤病人作了大容量白细胞单采(LVL)收集外周血中干细胞(PBSCs)并进行自身移植.LVL次数3~12次,中数为4.5次.每次单采处理血浆量为16.7~30.9升,中数24.5升.单采时间平均5小时.采集的PBSCs经控速冷冻于含10%二甲基亚砜的血浆中,液氮保存.采集的单核白细胞数积累达到指标,即7×10~6个/kg体重时作自身移植.全部病人在LVL开始前1个月内不再使用化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严重并发症,必须早期识别和确诊。腹水培养细菌阳性固然是诊断SBP 的先决条件,但得阳性结果需24~72小时。有人认为腹水白细胞(WBC)和多形核细胞(PmN)以及PH 和乳酸盐含量是SBP 早期识别最有用的标准。为了评价腹水PH 及乳酸盐对早期SBP 诊断的准确性,本文作者研究了109例腹水病人。对42例非感染性腹水即Bar-meir 等所称的“正常”腹水作了WBC 和PmN 计数,PH 和乳酸盐测定,其平均值分别为124±157/mm~3,41±77/mm~3,7.502±0.097和11.1±7.9mg/dl。10例SBP 病人腹水WBC 和PmN 计数平均值为10,452±8,091/mm~3和9,522±7,470/mm~3;10例血性腹水病人为2,591  相似文献   

18.
氨茶碱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氨茶碱治疗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业已证实。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氨茶碱注射液治疗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 ,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确诊的单纯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痰菌培养阳性、对头孢唑啉药物敏感者 98例。男 6 8例 ,女 30例 ;年龄 35~ 74岁。均无肝、肾功能损害。98例中 T>37.3℃者 30例 ,血 WBC>10× 10 9/ L 者 43例 ,N>0 .8者 2 8例。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体温升高例数、白细胞升高例数均相仿 ,有可比性。1.2 治…  相似文献   

19.
<正> 作者观察了127例高血压病人,其中Ⅰ期39人,Ⅱ期88人,男49人,女78人。平均年龄48.9±2.2岁,病程1~10年。经常性服用降压药者56例(44.2%),周期性服药者43例(33.8%),偶尔服药者28例(22%)。 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的基础治疗(气候疗法、各种医疗体操和领区按摩)。患者共分3组:A组40例,加用颈动脉窦区He-Ne激光疗法,波长632.8nm,强度10mW/cm~2,每侧3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B组40例,加用颈动脉窦区毫米波疗法,频率54~78GHz,输出功率1.7mW,每侧5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C组47例为对照组,只用基础治疗。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1年3月~1984年3月应用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壁吻合术治疗胆道良性梗阻45例,经3~41个月的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 本组男18例,女27例;年龄19~67岁,平均36.7岁。病种有胆石症43例,环状胰腺1例,胆总管下端狭窄1例。病程1~5年者8例,6~10年15例,11~15年10例,16~20年6例,>20年者6例。其中有1~3次胆道手术史者8例(18%),未接受过胆道手术者37例(82%)。 临床表现寒战高热者34例,上腹绞痛者33例,显性黄疸者32例。38例术前作了肝功能检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