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液态发酵法生产达托霉素的发酵工艺,提高达托霉素的产量.方法 通过用玫瑰孢链霉菌液态发酵法生产达托霉素的优化实验,对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的试验,并用正交试验对发酵温度、前体量、接种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结果 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优化条件为:黄豆粉3%、豆粕2%、补前体量50μL、初始pH8.5、接种量0.5%、转速250r/min、装液量80mL/500mL、发酵温度32℃,优化后罐上效价较以前配方提高了近50%.结论 新工艺为达托霉素的工业化大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地农芽孢杆菌lw-72摇瓶发酵合成纤溶酶的最佳条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0.5%、黄豆饼粉2.0%、Na_2HPO_4 0.4%、NaH_2PO_4 0.2%、CaCl_2·2H_2O 0.01%、KCI 0.01%;培养摹初始pH为7.0;最佳培养条件:装液量30 ml/250 ml摇瓶,接种量10%,发酵时间为72 h.在该条件下发酵液中纤溶酶酶活力为622 u/ml,是初始发酵培养基的3.4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海洋小单孢菌FIM02523发酵液中的生物活性成分rakicidin B含量。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正交设计实验等方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比例及培养条件。结果 确定了最优rakicidin B发酵培养基:可溶性淀粉4.0%,蔗糖1.0%,大豆蛋白胨1.0%,酵母粉2.0%,甘氨酸0.1%,NaCl 0.5%,MgSO4 0.05%,CaCO3 0.5%;最优摇瓶发酵条件:发酵周期为120h,接种量5.0%,500mL摇瓶装量100mL,摇床转速220r/min,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7.5。结论 优化后发酵工艺rakicidin B的发酵效价较初始工艺提高了约7.3倍。  相似文献   

4.
目的 优化S.hygroscopicus FIM-38-24菌株产子囊霉素发酵条件.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发酵培养基组成,探讨摇瓶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初始pH值、装液量、转速等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 确定了适宜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参数:糊精4.5%,葡萄糖1.0%,黄豆粉3.0%,玉米浆粉0.5%,氯化钠0.2%,磷酸氢二钾0.1%,精氨酸0.25%,碳酸钙0.05%,莽草酸0.2%,初始pH 6.5,装液量60mL/500mL,种子菌龄59h,接种量10%,摇床转速250r·min-1,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5d.优化后的发酵水平较原生产工艺提高50%以上.结论 子囊霉素的优化发酵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纳豆激酶摇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纳豆菌摇瓶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摇瓶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玉米粉0.5%,豆渣2%,麸皮0.5%,接种量为 4%,初始 pH值自然,培养温度 35℃。采用最适培养基和优化工艺,在250 ml锥形瓶中进行验证实验,纳豆激酶的酶活可达到714.2 IU/ml。  相似文献   

6.
纤溶酶产生菌株BS-26的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纤溶酶产生菌株BS-26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摇瓶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该菌株产纤溶酶最佳的发酵条件为:3%糊精、1%酵母粉、0.02%CaCl2、0.07%MgSO4,初始pH7.0,接种量为6%,装液量为70/250(mL/mL),摇床温度37℃,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60 h,在该条件下产酶酶活可达593.03 U/mL,是原发酵培养条件下产酶活力的4.5倍。结论此发酵条件可以很好地提高纤溶酶的活力,为发酵规模的扩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前期筛选得到的埃博霉素产生菌Myxobacteria sp.Ery1369,通过单因素筛选结合正交试验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同时对摇瓶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温度、转速、初始pH等进行实验探讨,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土豆淀粉0.8%,酵母提取物0.5%,葡萄糖0.3%,CaCl2·2H200.05%,MSS04·7H200.15%,XAD-163%,初始pH值7.4,种子菌龄72h,50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接种量20%,摇床转速200r·min^-1,发酵温度30℃;最佳发酵时间为8d,其埃博霉素B产量相比对照提高45%以上,为埃博霉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固态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纳豆菌的固体发酵。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 ,对以豆渣为原料纳豆菌固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培养基配比豆渣∶麸皮 =5∶2 ,初始含水量 6 5 % (w) ,接种量 10 % (φ) ,初始pH 8 0 ,培养温度 35℃ ;采用最适培养基和优化工艺 ,在 2 5 0mL三角瓶中进行验证实验 ,纳豆激酶的酶活可达到 15 77U·g-1。结论以豆渣为原料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产新糖肽类化合物的基因工程菌东方拟无枝酸菌HCCB10167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考察了该工程菌的遗传稳定性,对发酵的主要影响因子接种量、初始pH值、温度、摇瓶装量、转速等进行了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并用均匀设计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 该工程菌遗传稳定,优化后的产量较起始条件提高1.8倍.结论 工程菌保持了万古霉素类抗生素的生产能力,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发酵产抗白念珠菌物质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使抗菌物质的产量得到提高.方法 以基本培养基为基础,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碳氮源.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培养条件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并筛选出重要的影响因素.然后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重要影响因素的最佳条件.结果 优化后的碳源为蔗糖4%,氮源为硫酸铵0.5%,发酵条件为pH值7.53,温度30.48℃,培养时间64.4h.结论 优化后的抗菌抑菌圈直径达到40.00mm,比优化前的18.25mm提高了11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