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多维度综合评估新型抗癫痫药物对癫痫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服用药物的不同将100例癫痫病人分为德巴金(注射用丙戊酸钠)组、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及左乙拉西坦组,利用韦氏智能测定、背景脑电频率功率谱、P300诱发电位等指标多维度评估癫痫病人认知功能情况,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个月、6个月及1年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并统计分析。结果德巴金组治疗后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及总智商均下降;脑电频率慢波成分均增加;P300的潜伏期延长及波幅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拉莫三嗪组、奥卡西平组及左乙拉西坦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巴金对癫痫病人认知功能有影响,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及左乙拉西坦组对癫痫病人认知功能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癫痫模型大鼠痫性发作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成年的Wistar大鼠按性别体重均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每组大鼠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建立癫痫大鼠模型,造模前甘珀酸组大鼠提前30 min给予甘珀酸20 mg/kg腹腔注射,左乙拉西坦组提前60 min给予左乙拉西坦0.3 g/kg灌胃,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造模成功后持续监测脑电图,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首次痫性发作的时间以及造模后2、12、24 h发作时的行为表现次数,观察结束后取断头取脑,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海马组织缝隙连接蛋白(Cx)43 mRNA和Cx4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脑电压均显著下降(P<0.01);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脑电频率A和B均呈递增趋势,其中甘珀酸组大鼠脑电频率A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脑电频率B变化显著(P<0.05);与模型组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且随着时间点的后延,各组大鼠痫性发作次数均逐渐减少,但与模型组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减少均显著(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x4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海马组织Cx4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其余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x4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甘珀酸组和左乙拉西坦组大鼠海马组织Cx4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左乙拉西坦能有效控制癫痫大鼠的痫性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海马组织Cx4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内科》2021,(5)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卒中后癫痫患者脑电图及癫痫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癫痫患者63例,按照入院顺序分成对照组(31例)和联合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奥卡西平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癫痫年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脑电图检测结果、临床疗效、认知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癫痫年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痫样放电显著少于对照组,累及导联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卒中后癫痫患者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减少癫痫发作,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内科》2018,(6)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患儿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托吡酯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0. 0%)显著高于对照组(52.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儿认知功能中的延迟记忆评分、注意评分及认知功能总分均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中的认知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总分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左乙拉西坦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部分性发作临床疗效良好,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认知功能,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BECTS)患儿临床症状及脑电图、智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BECTS患儿,经左乙拉西坦治疗的25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卡马西平治疗的25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脑电图情况、智力水平。结果观察组总的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92.00%(23/25)比88.00%(22/25)(P0.05)。观察组的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00%(23/25)比60.00%(15/25)](P0.05)。观察组患儿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获得总智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97.54±3.02)分、(110.21±3.54)分、(107.34±3.42)分比(95.49±2.76)分、(108.22±3.32)分、(104.32±3.12)分](P0.05)。结论 BECTS患儿采取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相对于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更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脑电图和智力水平,不良反应率相对较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对新诊癫痫病人生活质量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新诊癫痫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乙拉西坦组和卡马西平组,各40例,分别给予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比较病人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和骨代谢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P=0.086)。两组病人治疗后的药物影响、精力、认知功能、情绪、社会功能及整体生存质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左乙拉西坦组高于卡马西平组。卡马西平组病人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磷及甲状旁腺素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卡马西平组病人腰2~腰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及Wards三角区骨密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和卡马西平单药治疗癫痫均有效,能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左乙拉西坦对病人的骨代谢无显著影响,卡马西平可提高病人的碱性磷酸酶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观察伴临床下癫痫放电的脑瘫患儿在应用丙戊酸钠治疗时,其反应氧化应激功能的相关指标、临床下癫痫的放电次数以及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丙戊酸钠,观察两组患者的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水平、临床下癫痫放电次数以及认知功能的变化,以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MPO、SOD、CAT、GSH-Px等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3个月、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于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的MMSE评分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均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脑电图显示,观察组放电次数控制有效17例,无效32例,对照组分别为6、43例;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丙戊酸钠可显著改善伴发SEDs脑瘫患儿的认知功能,减少癫痫样次数,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氧化应激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左乙拉西坦联合卡马西平与托吡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用药方式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n=45)和联合组(n=45),对所有常规组患者采取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左乙拉西坦+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后癫痫发作次数及认知功能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癫痫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左乙拉西坦联合卡马西平与托吡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联合丙戊酸钠(VPA)治疗儿童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认知功能和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6例ESE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VPA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脑电图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与脑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95.3%与90.7%,较对照组(72.1%与69.8%)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治疗6个月后,两组操作智商(PIQ)、言语智商(VIQ)、全量表智商(FIQ)分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结论甲泼尼龙冲击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睡眠期癫痫性电持续状态能有效改善患儿认知功能和脑电图,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对部分性发作癫痫病人认知功能以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部分性发作癫痫病人,将其随机分为A组(55例)、B组(53例),其中A组给予奥卡西平进行治疗,B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认知功能以及脑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病人治疗后全量表智商(FI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而B组治疗前后FI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FIQ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电图评定,A组正常23例,明显好转14例,好转8例,无变化8例,痫样放电增加2例;B组正常9例,明显好转17例,好转10例,无变化7例,痫样放电增加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θ波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α、θ波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单药治疗部分性发作癫痫,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减少病人痫样放电的发生,且对病人脑电背景波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临床效果,探讨儿童癫痫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选择66例癫痫患儿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取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采取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脑电图(EEG)改变情况、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儿EEG平均好转时间和恢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临床总有效例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儿童癫痫时,应首选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促进患儿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癫痫的疗效及对患者脑电图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老年癫痫患者80例,依据随机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在卡马西平基础上结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两组治疗疗程24 w。统计两组治疗24 w总有效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电图频段功率、癫痫发作次数、智力评估情况、炎性因子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脑电图α和β频段显著高于治疗前,而δ和θ频段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脑电图α和β频段显著高于对照组,而δ和θ频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操作智商、语言智商和总智商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癫痫...  相似文献   

13.
张丽  张会丰  左艳芳  张静 《山东医药》2013,53(29):50-51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对儿童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服用丙戊酸钠单药初治癫痫患儿40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总甲状腺素(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同时选择门诊查体正常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癫痫患儿丙戊酸钠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癫痫患儿应用丙戊酸钠治疗3个月、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甲状腺激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癫痫及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均不影响患儿的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癫痫患者临床疗效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来该院就诊的老年癫痫患者90例。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对照组服用托吡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77.8%)(χ2=0.65,P0.05);实验组治疗后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与商值等认知功能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临床疗效优于托吡酯,不良反应较轻,能部分提高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联合止痫汤治疗首次一线药物单药治疗失败小儿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8例首次单药治疗失败的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单药组(30例)和联合组(28例),单药组给予LEV治疗,联合组给予止痫汤联合LEV治疗,治疗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5.71%,高于单药组的73.33%(P <0.05);联合组脑电图癫性放电总抑制率为78.57%,显著高于单药组的53.33%(P <0.01);联合组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的算术、词汇、理解、拼物和FIQ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症状较轻微,未影响治疗。结论 LEV联合止痫汤治疗首次一线药物单药治疗失败的小儿癫痫,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部分认知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炎性反应和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2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和神经递质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促进神经递质分泌,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患者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以常规托吡酯片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癫痫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酮饮食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在减轻老年痉挛发作类癫痫患者病情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癫痫大鼠额叶、海马丙戊酸神经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癫痫大鼠额叶、海马的丙戊酸神经药代动力学。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癫痫组,每组各6只。癫痫组大和印防己碱腹腔注射点燃,腹腔注射丙戊酸钠400mg/kg后不同时间点收集两组大鼠额叶、海马细胞外液透析液及血标本。结果 丙戊酸迅速吸收人脑中,在脑中浓度显著低于血中浓度;癫痫大鼠与正常大鼠贩神经药代动力学参数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阗痫大鼠额叶、海马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拉考沙胺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儿童局灶性癫痫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局灶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联合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考沙胺联治疗。比较两组癫痫发作频率、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血清神经损伤指标[髓鞘碱性蛋白(MB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认知功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WISC-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复杂部分发作及简单部分发作次数、MBP、GFAP、NSE、S-100β水平均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复杂部分发作及简单部分发作次数、MBP、GFAP、NSE、S-100β水平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E、DA、5-H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脑囊尾蚴病继发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11收治的116例脑囊尾蚴病继发性癫痫患者资料,根据抗癫痫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42例,对照组(丙戊酸钠)7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年癫痫发作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每年癫痫发作频率与单次发作最长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2%(41/42),对照组为85.14%(63/74),观察组疗效更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0%(5/42),对照组为13.51%(10/74),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脑囊尾蚴病继发性癫痫疗效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作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