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笔者自 1999年~ 2 0 0 1年 ,自拟胃乐 1号治疗胃病 2 0 0例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2 0 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12 8例 ,女 72例 ;年龄 15~ 30岁 2 2例 ,31~ 5 0岁 131例 ,5 1岁以上 4 7例 ;病程 1年以内 14 8例 ,1~ 3年 2 1例 ,3年以上 31例。患者多有胃脘痞塞 ,烧灼感 ,呃逆嗳气频作纳呆 ,或反酸或痛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诊断。2 治疗方法胃乐 1号方药组成 :瓜蒌 30g ,枳实 15g ,半夏 15g ,桔梗 12g ,黄连 6g ,木香 12g ,厚朴 13g ,砂仁 12g ,青皮12g ,陈皮 12g ,莱菔子 18g ,蒲公英 30g。加减 :反酸加乌贼骨 ,痛者加延胡…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近几年运用补阳还五汤观察治疗 4 0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符合 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 ,均出现肢体麻木、刺痛、烧灼感、蚁走感 ,肌无力等症状。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7例 ;年龄在 4 2~ 73岁这间 ;糖尿病病史 3~ 7年 ,周围神经病变 5个月~ 4年。2 治疗方法补阳还五汤 :黄芪 6 0~ 12 0 g,当归、川芎各 10~15g,赤芍、红花、桃仁各 10 g,地龙 15~ 30 g。加味 :下肢痛甚者加牛膝 15…  相似文献   

3.
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笔者运用中药治疗11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0例病人中,男性72例,女性38例;年龄20~30岁8例,31~50岁62例,50岁以上40例;病程最长28年,最短1年,平均15年。腺体轻度萎缩(减少1/3以内)32例,中度(减少1/3~2/3者)70例,重度(减少2/3以上)8例。肠上皮化生阴性26例、轻度44例、中度28例、重度12例。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1]。临床多表现胃脘痛、脘腹胀、嗳气、纳差、嘈杂,大便异常及舌象变化等。2治疗方法基本方:柴胡12g、香附10g、白豆蔻6g、炒白术12g、党参15g、鸡内金10…  相似文献   

4.
舌痛症是以舌黏膜烧灼样疼痛或刺痛为主诉 ,伴有口干、味觉障碍、感觉异常等症状。临床检查无损害体征 ,亦无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 ,以中老年女性多见。自 1996年以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舌痛症患者 2 7例 ,收到较满意效果 ,现将其资料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①以舌黏膜烧灼样疼痛或刺痛为主要症状 ,伴有口干、味觉异常、感觉障碍等不适症状。②临床检查排除舌咽神经痛、游走性舌炎、复发性溃疡、舌淀粉样变、舌癌等阳性损害。1 2 一般资料 选择门诊符合舌痛症诊断标准的患者 2 7例 ,其中女 2 3例 ,男 4例 ;年龄 4 0岁…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1990年6月至12月在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期间,以基本方加减辨治慢性乙型肝炎46例。现小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25~40岁40例;病程1~2年10例,2~3年25例,3~5年10例,5年以上者1例。HBsAg全部阳性,HBeAg阳性44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黄芪15克,白术、白芍各12克,茯苓15克,白花蛇舌草20克,凤尾草15克,  相似文献   

6.
<正> 我科1988~1989年抢救4例乌头碱中毒,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3例,饮稠酒(酒缸底部较浓的酒)而发病。女性1例,口服新乌宁痛片(1片/次,2次/d,共服15d)而发病。年龄在20~52岁。发病时间3 h~12d。发病后4例患者均表现口、舌、四肢肌肉发麻、心慌、心悸。2例表现为头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 1998年 4月~ 2 0 0 1年 4月 ,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返流性食管炎 4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 76例 ,分为两组。治疗组 4 6例 ,男 2 7例 ,女 19例 ;年龄 2 0~ 6 1岁 ,平均 38.5岁 ;病程 6~ 2 4月 ;胃镜检查分级为 级 2 8例 , 级 15例 , 级 3例。对照组 30例 ,男 18例 ,女12例 ;年龄 2 1~ 5 8岁 ,平均 36岁 ;病程 5~ 2 4月 ;胃镜检查分级为 级 18例 , 级 10例 , 级 2例。两组病例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为有典型的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反酸…  相似文献   

8.
加味四妙汤治疗痛风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近年来总结谢海洲老师的经验,用加味四妙汤治疗痛风患者15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5例患者中男12例,女3例,年龄40~50岁者11例,51~70岁者4例;病程:3个月~1年者6例,2~4年者6例,4年以上者3例。原发性痛风14例,继发性痛风1例。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者15例,第一拇趾关节受罹者4例,双膝、双足关节受罹者2例,右足关节受罹者3例,右膝并趾跖关节受罹者3例;伴痛风结石者4例,舌暗红、苔黄腻者10例,舌暗红、苔黄微腻者3例,舌红、苔薄者2例;伴口苦且粘、周身困倦,纳呆乏味等症者8例。证属湿热阻络,血脉瘀阻者15例,兼见肝肾阴虚证候者4例,脾胃虚弱证候者5例。15例中血尿酸增高者13例(5.6~7.5mg者8例,7.6~14mg者5例),血沉增快者6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 199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 3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中男 2 2例 ,女 8例 ;6~ 8岁18例 ,9~ 12岁 12例 ;病程 3~ 11年。1.2 方法 :西药给盐酸麻黄素 0 .75~ 1mg/ kg,每晚 1次 ,睡前 0 .5~ 1小时口服。中药用加味缩泉汤加减 ,益智仁 10 g、乌药 6g、山药 12 g、桑螵蛸 2 0~ 30 g、覆盆子12 g、金樱子 10 g。面色少华、四肢不温、舌淡苔薄、脉濡者加党参 12 g、黄芪 15 g。口干乏力、舌红小苔、脉细弱者加生地 2 0 g、知母 12 g、黄柏 10 g、五味子 10 g。每日1剂 ,水煎分早晚 …  相似文献   

10.
祛湿法治疗阳痿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祛湿法治疗阳痿一证,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于下:1 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22~40岁者10例,41~50岁者5例;农民2例,干部1例,工人12例;病程1年以下者12例,1~2年者3例;婚前手淫者3例,伴遗精者6例。  相似文献   

11.
以1990~1992年间主诉舌痛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除外有舌之器质性病变,以及由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_(12)缺乏症、糖尿病等引起舌炎的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21例。年龄43~88岁,平均58.8岁。患病未满3个月者1例,3~6个月者5例,6个月~1年者最多,为12例,5年以上者2例,舌痛长达15年者1例。另外,合并口腔干燥者16例。舌痛的部位:舌边缘痛者20例,全舌或舌中央痛者8例。辨证为虚实中间证或虚证。对上  相似文献   

12.
<正> 本文报告用电离子治疗仪及局部用生半夏浸液,治疗宫颈糜烂30例,效果满意。 1.对象:年龄25~45岁,其中Ⅰ度者10例,Ⅱ度15例,Ⅲ度5例。治疗前进行阴道涂片、细胞学及病理切片活体组织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2.方法:于月经干净3~5天,仪器治疗烧灼糜烂面为结痂,周边应超出糜烂组织1~2mm,形成凝固焦痂,烧灼深度视创面的类型而定,单纯性糜烂烧灼浅,乳头糜烂烧灼深,一般约2~3mm。为了减少在烧灼术中局部出血,防止感染,加快愈合,在烧灼结束时对创面以生半夏水煎液灌入(取生半夏60g,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短者2天,最长者16天;皮损分布区域不一,从面部至躯干均有,局部水疱1~3簇;自觉症状以疼痛、烧灼感为主。 治疗方法 大蟾蜍1只,洗净,剥取整皮,按皮损大小将蟾蜍皮剪成适当形状,贴在皮损上,胶布固定,每日更换2次,直至痊愈,不需服用其它药物。 治疗结果 以疱疹干涸,红斑、疼痛消失为痊愈。一般换皮2~4次即可痊愈。年老体弱者可延长到3~5天。30例中,1天治愈者15例,2天治愈者10例,3天治愈者3例,4、5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自1995年7月~1997年4月收治慢性乙肝患者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病程均在2年以上。血清HBsAg阳性,HBVDNA(++),符合1990年上海肝炎会议修订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复方柴胡汤药物组成:柴胡25g,白芍15g,丹参15g,黄芪12g,茯苓12g,白花蛇舌草12g,板蓝根12g,当归12g,甘草9g。每日1剂,分3次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3个疗程,治疗期间不再服用其他药物。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分别收集血清标本,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及抗原标志物。3治疗结果血清TNF47例有40例下…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15例均为门诊病人,排除有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和器质性损伤而闭经者.年龄在20~41岁.平均30.9岁.病程3个月~1年,平均病程7.5个月.其中因肝气郁积造成气滞血瘀而闭经的2例;体质瘦弱,月经逐渐减少而至停闭,伴有神疲乏力,头昏心烦,脉细舌淡的虚证1例;其余的均为形体肥胖,痰湿阻滞,冲任壅塞的12例患者.  相似文献   

16.
2000年3月~2003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19例,女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56岁,平均38岁;病程3周~6个月,平均3个月。皮损发生部位:舌下1例,肛门5例,阴道1例,尿道口2例,会阴2例,龟头冠状沟9例,阴唇2例。临床表现:初起为小而柔软淡红色,顶端稍尖的赘生物逐级增大增多,互相融合形成各种不同的形态,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呈乳头状、菜花状及鸡冠状,有恶臭伴瘙痒、灼痛;15例患者在就疹前未接受过治疗,7例曾予对症治疗,但病情未得到控制。 2 治疗方法 中药煎剂:虎杖、枸杞子、紫草各15g,黄连10g,生甘草8g,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生黄芪、续断各30g,骨碎补、龙葵各20g,延胡索20g,山茱萸30g,1剂/d,分早中晚3次服用;同时配合肌注聚肌胞2mg。隔日用板蓝根30g,白芷10g,木贼草15g,细辛12g,桃仁10g,露蜂房10g,甘草10g。水煎至2 00OmL先熏后洗患处,每次15~20min,1次/d,5次为一疗程。同时配合使用刮除加CO2激光扫描烧灼基底部。 3 疗效 3...  相似文献   

17.
自拟口疮散治疗口腔溃疡8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腔溃疡俗称口疮 ,临床常见 ,好发于唇颊内侧、舌本、舌下、牙龈、上腭等处 ,有自愈性 ,愈后不留疤痕 ,但易反复发作 ,可达数年甚至数十年 ,严重者影响进食 ,十分痛苦。笔者应用自拟口疮散治疗口腔溃疡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5例患者 ,其中男 33例 ,女 5 2例 ;年龄 4岁~ 15岁12例 ,15岁~ 35岁 5 1例 ,35岁以上 2 2例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以春、秋季多见 ;青壮年为主。2 治疗方法2 1 药物制备 黄柏 15 g ,青黛 10g ,冰片 6 g ,五倍子 10 g ,乌贼骨 15 g ,大贝母 12 g ,白芨 15g ,三七粉 10 g。上药共研为…  相似文献   

18.
小儿夜啼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我们从1983年8月~1990年12月,运用自拟方钩蝉芍苓汤临床治疗观察33例,获较满意疗效,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患儿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6个月~1岁12例,1~2岁15例,2~3岁6例;病程  相似文献   

19.
赵崇金 《河南中医》2002,22(6):61-62
笔者近年来应用自拟的消痤饮内服合紫红酊外涂治疗寻常性痤疮 87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以临床确认为寻常性痤疮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87例中男性 4 9例 ,女性 38例 ;年龄 16~ 33岁 ,平均 2 1岁 ,病程 3月~ 10a。其中丘疹性痤疮 32例 ,脓疱性痤疮 2 3例 ,结节性痤疮 2 1例 ,囊肿性痤疮 7例 ,聚合性痤疮 4例。2 治疗方法自拟消痤饮组成 :炙桑白皮 2 0 g ,地骨皮 15g ,枇杷叶 12g ,牡丹皮 12 g ,赤芍 15g ,郁金 12 g ,皂角刺 15 g ,连翘 15g ,黄芩 15 g ,白花蛇舌草 2 0 g ,夏枯草 15 g ,蝉蜕 6g ,黑牵牛子12…  相似文献   

20.
自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解毒膏 ,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组 16 5例均来自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110例 ,对照组 5 5例。治疗组 :男 5 8例 ,女 5 2例 ;2 0~ 30岁 15例 ,31~ 4 0岁 35例 ,4 1~ 5 0岁 2 3例 ,5 1~ 6 0岁 2 5例 ,6 0岁以上 12例 ;病程 :3个月~ 1年 2 0例 ,1年~ 3年 2 5例 ,3年~ 10年 5 3例 ,10年以上 12例。对照组 :男 30例 ,女 2 5例 ;2 0~ 30岁 10例 ,31~ 4 0岁 15例 ,4 1~ 5 0岁 10例 ,5 1~ 6 0岁 11例 ,6 0岁以上 9例 ;病程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