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胃癌术后患者中早期应用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对其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5/2017-05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的150例患者,根据手术后营养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给予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65例),和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支持的对照组(85例).然后将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数目、细胞因子CD4+、细胞因子CD8+、CD4+/C D8+比值等免疫指标、术后感染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在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Ig M、CD4+、CD8+、CD4+/CD8+比值等免疫指标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1 wk,观察组患者的Ig G、Ig M、免疫细胞数目、CD4、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7.82±1.91 vs 13.19±3.31、1.22±0.58 vs 2.68±0.56、36.09±8.21 vs 43.56±10.36、1.09±0.06vs 1.85±0.41),观察组患者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30.31±5.21 vs 21.85±6.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30.59%vs 1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术后患者中早期应用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的营养支持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减少术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正常饮食干预,不使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自术后第1天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切口干燥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切口皮肤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及出院后2个月,研究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白蛋白(Al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有效优化老年股骨颈骨折骨折术后营养状况及切口愈合情况,同时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肠内营养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儿童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在儿童急性胰腺炎治疗中使用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早期肠内营养, 能有效控制炎症, 提高机体对炎症反应的耐受性, 降低患儿机体早期炎症反应, 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2和IL-6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老年胃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香菇多糖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 w。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IL-2和IL-6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包括血细胞簇分化抗原(CD3+、CD4+、CD8+和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并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 A、Ig G和Ig M)水平。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2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IL-6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相比,研究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Ig A、Ig G和Ig M水平明显升高,而CD8+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CD3+、CD4+、CD4+/CD8+、NK细胞、Ig A、Ig G和Ig M水平明显降低,而CD8+水平显著升高(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能够有效治疗老年胃癌患者,在改善患者血清IL-2、IL-6水平的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背景营养不良是脑卒中(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 CVA)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单纯肠内营养支持难以保证营养物质的及时消化吸收,而含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是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营养物质吸收的有效手段,可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目的探讨CVA后吞咽障碍患者含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疗效.方法选取2017-09/2020-10我院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采取常规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取含益生菌肠内营养支持,均治疗2 wk.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wk、2wk后营养参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白蛋白(albumin, ALB)、总蛋白(totalprotein, TP)]、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总淋巴计数(total lymphocyte count, TLC)与血清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 Ig M)、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 Ig G)、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对其免疫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2-02/2017-02期间,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行脑出血手术后的120例患者,根据手术后营养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给予含膳食纤维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和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支持的对照组,每组均60例患者.然后将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数目、细胞因子CD4+、细胞因子CD8+、CD4+/CD8+比值等免疫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6 mo后GOS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次日,两组患者在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 G)、Ig A、Ig M、免疫细胞数目、CD4+、C D8+、CD4+/C D8+比值等免疫指标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2 wk,观察组患者的Ig G、Ig A、Ig M、免疫细胞数目、CD4+、C D4+/C 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17.19±3.31 vs11.82±1.91、2.83±0.76 vs 1.89±0.63、4.08±0.56vs 2.52±0.58、2.83±0.53 vs 1.29±0.29、47.56±10.36 vs 32.09±8.21、1.65±0.41 vs 1.09±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26.03±5.98 vs 29.31±5.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66.67%vs 4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6 mo,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09±0.31 vs 3.1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早期应用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减少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延期肠内营养(DEN)支持,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营养状态指标和临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的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NK细胞、B淋巴细胞、Ig A、Ig G、Ig M水平均有所增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的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以及白蛋白(Alb)水平均有所增高,观察组患者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IRS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增强急性胰腺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回顾性分析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对老年多发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0例老年多发伤患者随机分为早期EN组和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应用免疫组化发分析患者血清中的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IgM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变情况。结果早期EN组CD4、CD8、CD4/CD8和gG、IgA和IgM的含量在8 d后明显增加,而对照组的变化不明显,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老年多发伤的患者,出现免疫功能抑制的情况,早期的EN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同时早期EN有助于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完全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的效果,探索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营养支持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肠内营养)和对照组(完全胃肠外营养),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治疗后7 d,观察组患者血清Ig M、Ig G、Ig A水平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分值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体重下降率较对照组小,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与对照组(75.00%)比较,P<0.0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临床疗效优,高质量的护理能有效提升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arris-Benedict(H-B)公式在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观察组采用H-B公式指导肠内营养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14 d,对照组血清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M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两组淋巴细胞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Ig A、Ig G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胃潴留、血糖控制差并发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酐、γ谷氨酰转肽酶、高甘油三酯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arris-Benedict公式在指导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营养支持上,并不优于常规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ICU经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VAP患者8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前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免疫球蛋白A(Ig A)及免疫球蛋白M(Ig M)〕、细胞免疫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百分数〕、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7(IL-17)、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Ig G、Ig M、Ig 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Ig G、Ig M、Ig 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NK细胞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NK细胞百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IL-17、IL-6、CRP、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患者血清TNF-α、IL-8、IL-17、IL-6、CRP、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改善VAP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患者14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采取肠胃外营养治疗方法,试验组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血清Ig A水平和血清Ig G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较对照组的78.87%高,血清Ig A水平和血清Ig G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对大鼠肝切除术后肝脏紧密连接和肝脏再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70%肝切除模型,♂ 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70%肝切除对照组、小剂量ω-3PUFA组(1 mL/kg)和大剂量ω-3PUFA组(2mL/kg).检测术后l、2、3、5d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ALT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临床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8例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有关资料,患者术后24 h采用肠内营养专用制剂益力佳,并在应激期对患者血糖指标采用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及稳定期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方法进行有效控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都具有一定的耐受性,没有产生严重并发症的病例。对血清白蛋白、转铁及前清蛋白等肠内营养指标进行评定可显著提高(P0.05);体重、血红蛋白、总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变化不明显(P0.05),Ig G、Ig A及Ig M等免疫指标显著升高(P0.01)。有15例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占83.3%。结论临床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应采用专用肠内营养制剂在术后早期进行应用,达到对患者营养支持的目的。胰岛素采用静脉滴注结合皮下注射方法对患者血糖指标进行控制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含有不同ω-3/ω-6比例脂肪酸肠外营养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4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使用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共5天,其中研究组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第6天检测血C反应蛋白(CRP)、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抗生素应用天数及种类。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CRP水平均下降,CD3+、CD4+均升高,但研究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8+均下降,但两组间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D4+/CD8+仅在研究组升高。研究组抗生素应用天数及种类均少于对照组。结论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肠外营养能降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肠外-肠内营养支持对伴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伴意识障碍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26例作为研究组,单独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入院第1、7、21天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Ly)和G1asgow评分,观察2组患者住院第21天感染发生率,90 d预后不良发生率。结果与第1天比较,2组患者第7、21天Alb、PA、Hb均明显下降,Ly升高(P0.05)。与对照组第7天比较,研究组Alb明显升高(P=0.048)。研究组总感染率虽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7% vs 80.0%,P=0.07)。90 d时,2组预后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伴意识障碍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营养,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支持(PN)联合肠内营养支持(EN)对老年胃癌(GC)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功能的恢复价值。方法选择老年GC患者40例,将患者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PN联合EN支持,而对照组术后仅给予PN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手术10 d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Ig A、Ig G、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24 h尿素氮(24 h UP)〕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CD4+、CD4+/CD8+、Ig A、Ig G、ALB、TF和24 h U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免疫指标CD4+、CD4+/CD8+、Ig A、Ig 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ALB、TF和24 h UP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对照组(25.0%,P0.05)。结论对老年GC患者术后给予EN联合PN支持有利于GC患者免疫力提升和营养的改善,并能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74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7天,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改善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胰腺及胰周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效减少了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了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及继发感染,改善了患者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老年肝癌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49例给予静脉营养。结果两组术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两组白蛋白(ALB)水平先下降后升高,两组术后3、7 d时AST、ALT、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884,P=0.005);两组术后3、7 d时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先下降后上升,组间术后3 d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7 d的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先升高后下降,组间术后3 d时IL-1、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IL-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状态,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添加ω-3鱼油脂肪乳的肠外营养支持对其围术期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胃癌患者共9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空白对照组、普通营养组及尤文营养组,每组30例。空白对照组患者术前未给予营养支持,普通营养组及尤文营养组患者术前7 d均给予等单位体重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尤文营养组另补充尤文100 ml/d。分别于入院后、手术当天术前、术后第3、7天分别检测患者营养状况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Ig A、Ig G、Ig M)指标。于术后3、7 d检测各组患者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并统计各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术前肠外营养后,普通营养组及尤文营养组的PAB均升高(t=2.44,2.67 P0.05)。术后3、7 d普通营养组及尤文营养组的ALB、PAB、TF较空白对照组高(第3天:F=6.61,9.60,5.09,P0.05;第7天:F=7.63,4.68,4.21,P0.05)。三组患者入院前、手术前及术后3 d的体液免疫功能(Ig A、Ig G、Ig M)和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9,0.48,0.84,0.14,0.13,0.71,0.24;F=0.89,1.64,0.44,0.25,0.23,2.11,2.46;F=2.32,1.94,3.00,2.20,2.10,1.00,2.39,P0.05)。术后7 d的体液免疫功能(Ig A、Ig G、Ig M)和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9,4.03,4.62,5.54,3.39,4.66,4.13,P0.05)。尤文营养组在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术后3 d、术后7 d的炎症指标(CRP、IL-6)均低于普通营养组及空白对照(χ~2=6.07,F=6.53,F=9.14,F=4.56,F=17.5,F=5.52,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38,F=0.196,P0.05)。结论对于营养状况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胃癌患者,围术期肠外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而ω-3鱼油脂肪乳能显著降低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围术期感染性并发症,降低平均住院日,且不增加平均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