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kyphooplasty,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时骨水泥外漏的原因.方法 91例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形臂X线机引导下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操作中先后有7例患者出现骨水泥外漏,回顾分析本组患者手术操作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椎体后凸Cobb角明显矫正.有7例出现骨水泥渗漏,漏出率为7.69%.其中1例椎体前方漏出,1例静脉丛渗漏,5例椎管内少量漏出.包括骨水泥外漏患者,术后均无特殊不适,无神经症状,术后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随访疼痛缓解或消失.结论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外漏应引起重视,是可以预防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守治疗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保守治疗组20例和PKP治疗组28例.对两组各项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并总结护理方法.结果:PKP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疼痛缓解立竿见影,且住院时间短,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病人调查满意度高.但治疗费用高于保守治疗组.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能确切缓解疼痛,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13例(共15椎体)严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手术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泥填充,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观察术后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改善情况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30.1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突成角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具有复位效果好、畸形矫形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好的优点,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急性或亚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五病区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不同程度急性或亚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PKP并获得术后随访的病例共48例,均于局麻加心电监护下行PKP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当日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即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次日即可带软质腰围下床自主活动。术后无脑梗死加重情况。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术前与术后患者模拟视觉疼痛评分(VAS)、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脊柱后凸角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合并急性或亚急性脑梗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以较短时间内缓解疼痛,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并在后期随访中疗效稳定,同时并不增加脑梗加重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PKP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 -taneous kyphoplasty,PKP)合并中医疗法治疗25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在C臂监测下,经骨折椎双侧椎弓根穿刺,置入扩张球囊,推注对比剂扩张球囊,使塌陷推体复位,并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在骨水泥拔丝期末期时向空腔内填充骨水泥;术后予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如中药热敷腰部、针灸艾灸疗法及腰背肌锻炼、内服中药等.结果:2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13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明显缓解,12例患者术后腰背部棘旁两侧的肌肉仍有酸胀痛,均予配合中医药疗法进行,20d后疼痛均明显缓或消失,术后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满意,2例患者术后X线检查发现在椎体前侧缘有少量骨水泥外溢,1例患者有“拖尾”现象,无临床并发症.结论:PKP合并中医药疗法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微创、止痛效果明显,增加椎体刚度和强度,病人痛苦少,早期下地等优点,是有效而安全地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21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手术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泥填充,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观察术后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改善情况和症状缓解情况。同期有21例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两组疗效对比。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20.1个月。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突成角明显改善,骨水泥用量少,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并发症,经补充治疗,治愈出院。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具有复位效果好、畸形矫形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好的优点,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17例中老年患者的19个椎体压缩性骨折在C臂X光机透视下,经皮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对止痛效果、椎体恢复高度和Cobb角的改变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好转,术后24h可离床活动,术后摄X线片证实压缩性骨折基本复位。随访1~15个月,腰背痛无复发,椎体高度无丢失,Cobb角无明显改变。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微创手术,有显著的止痛效果,能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维持椎体稳定性.操作方便,疗效满意.是治疗椎体压缩件骨折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疗效及并发症。方法98例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50例和PKP组48例,分别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PVP组单椎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均较PKP组少(P〈0.05);PKP组术后伤椎增加高度显著高于PVP组(P〈0.05);两组手术前后疼痛均显著缓解,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主要并发症均为骨水泥渗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PVP是一种手术时间短、止痛效果好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微创治疗手段,椎体高度均得到不同程度恢复,且稳定性较好,患者术后恢复快,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洪达 《当代医学》2022,28(6):101-103
目的分析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并行PKP术治疗的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将骨水泥渗漏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未渗漏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骨水泥渗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椎体后壁完整性、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前Cobb角、手术前椎前缘高度和穿刺路径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行PKP术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较高,椎体后壁完整性、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前Cobb角、手术前椎前缘高度和穿刺路径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明确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医师及时进行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单双侧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9例,其中行单侧椎弓根 PKP 治疗23例(单侧组),行双侧椎弓根 PKP 治疗26例(双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的脊柱后凸 Cobb 角、疼痛缓解指数评分(VSA 评分).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椎体后凸角及 VAS 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双侧 PKP术疼痛缓解及椎体后突角矫正近期效果相近,单侧 PKP 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2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手术在C臂机监测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到达伤椎椎体.其中28例外伤引起的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单纯椎体成型术.对镇痛效果和椎体高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逐渐减轻,在术后不同时间及随访期间,患者疼痛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和随访期间椎体丢失高度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Cobb’s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1).结论:单纯椎体成型术与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疗效确切,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能较好恢复其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是系统性疾病,可导致骨质进行性脱钙和骨结构异常,患者的脊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能发生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是将球囊样的装置经皮置人压缩椎体,先扩张塌陷椎体,然后注入骨水泥恢复椎体高度,提高脊柱稳定性,达到缓解或消除疼痛的目的。自2007年至2010年对3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从6例骨质疏松中老年女性的尸体中选取12个胸腰椎体,进行压缩性骨折造模,并随机分配为PVP组和PKP组。其中PVP组直接将骨水泥(PMMA)注入受试标本;PKP组使用球囊扩张专用器械对标本进行扩张,后注入骨水泥,对扩张后空腔进行充填。对两组标本进行几何测量与生物力学测试,并获取相关参数。结果:两组椎体的生物力学测试都显示出术后的椎体强度显著高于术前(P<0.01);但PKP组的术后椎体刚度能恢复至术前骨折前水平,而PVP组的术后椎体刚度无法恢复,PKP与PVP手术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在体外条件下,PKP较PVP在恢复椎体高度与刚度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恢复椎体强度方面PVP占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 plasty PKP)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0年5月采用PKP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25例骨质疏松症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记录术前、术后第2天、术后10个月VAS评分;后凸畸形Cobb角变化和BMD改善情况.结果 25例患者术前、术后第2天及术后10个月随访VAS 评分、Cobb角、BMD 值均有明显改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1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到椎间盘,经保守治疗后腰背痛症状消失.结论 PKP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早期快速稳定脊柱,恢复脊柱力线;提高骨密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远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的效果。方法 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PVP组40例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及伤椎高度恢复情况、骨水泥用量、单椎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等。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腰背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PVP组单椎手术时间短于PKP组(P〈0.05),骨水泥注射量少于PKP组(P〈0.05);伤椎高度恢复率低于PKP(P〈0.01);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PK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胸腰段压缩性骨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KP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椎体前缘恢复高度、椎体中间恢复高度、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椎体前缘恢复高度与椎体中间恢复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部患者ODI评分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治疗组ODI评分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KP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胸腰段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显著改善功能障碍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42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男性9例,女性21例,年龄56-88岁,平均74.4岁.应用PVP治疗15例24个椎体,PKP治疗15例18个椎体,术后对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疼痛的缓解、活动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7个月(3-15个月).PVP组视觉类比评分平均由术前8.68到术后1.74和最后随访1.13.PKP组视觉类比评分平均由术前8.62到术后1.72和最后随访1.21.PVP和PKP均能恢复伤椎前柱高度,PKP组效果更明显,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VP和PKP均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PKP能更好恢复伤椎高度,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罗发军 《广西医学》2009,31(10):1461-1463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短、中期疗效。方法采用单侧PKP治疗OVCF患者33例共38椎体,观察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评分)、椎体高度、脊柱后凸Cobb's角变化,并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比较。结果PKP组术后次日、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也低于非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术后患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s角均好于手术前(P〈0.05)。结论PKP术治疗OVCF短中期止痛效果满意。好于传统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手术操作技巧。方法选取2007年10月—2012年6月的21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接受PKP术,共252个椎体,记录术前术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术后满意情况,分析手术操作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56例疗效非常满意,132例疗效较满意,24例疗效不满意。无1例患者发生肺栓塞、神经损伤,7例骨水泥渗漏,满意率达88.7%,疗效不满意者与手术操作有密切关系。结论 PKP手术可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手术操作的技巧与手术的质量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是系统性疾病,可导致骨质进行性脱钙和骨结构异常,患者的脊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能发生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是将球囊样的装置经皮置入压缩椎体,先扩张塌陷椎体,然后注入骨水泥恢复椎体高度,提高脊柱稳定性,达到缓解或消除疼痛的目的。我院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7月对30例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