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预防白血病患儿感染中的应用。方法:60例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除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同时给予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两组患儿随访1年,比较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呼吸道感染、肛周感染及泌尿道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预防白血病患儿感染有较好的效果,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白血病是临床较常见的肿瘤之一,有较高的死亡率.目前,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方式以化疗为主,虽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由于患儿自身的呼吸、免疫等系统器官发育还不够完善,应用化疗药物会进一步降低患儿的免疫功能,从而导致患儿极易发生口腔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医院感染,严重影响白血病化疗患儿的预后水平[1].因此,本研究为了更好地分析对白血病化疗患儿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与护理,特在本院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白血病化疗患儿120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无菌室为急性白血病等易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企图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象是急性白血病25例(粒细胞性12例、大单核性6例、淋巴细胞性7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变1例。恶性淋巴瘤3例,实体瘤3例,肾移植术后7例,胆道闭锁术后1例,共40例。年龄由3个月到82岁。性别,男23例,女17例。入无菌室日数是8~138天,平均28天。结果及讨论:白血病26例中有5例(19.2%)发生了感染。对此,将在无菌室治疗的与同时期在一般病室进行治疗的患者中年龄、病种相同的做了对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不同化疗时期的心电图检测结果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9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其中2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2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依据疾病具体类型为患儿选择化疗治疗方案,患儿接受化疗治疗的过程中开展心电图检测。分析不同疾病类型白血病患儿不同化疗时期的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前的心电图异常表现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诱导缓解期以及强化巩固期心电图异常表现以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为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的强化巩固期心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儿接受化疗治疗极易发生心电图异常情况,在治疗的过程中开展心电图检测工作,在预防心肌受损情况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的疾病。近年来,随着许多新疗法的出现,特别是化疗治疗的普及和发展,使许多病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并长期生存。然而,由于化疗剂量和次数的增加,尤其是白血病病人的免疫机能严重低下,感染巳成为化疗后白血病病人的主要死因。因此,如何预防感染,使病人平稳地渡过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课题。我们借鉴国内外护理方面的经验,结合本科条件简陋,人员不足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套符合一般血液病房条件的强化护理方案即加强白血病化疗后的各项护理,防止内外源性感染。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对预防白血病病人化疗后感染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淑丽  李希红 《全科护理》2012,10(32):3003-3003
对27例白血病患儿治疗期间做好心理、化疗及出血护理,积极预防感染,27例患儿完全缓解23例,部分缓解2例,死亡2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白血病患儿化疗后肛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60例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患儿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于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措施后肛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后,试验组肛周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白血病化疗后肛周感染患儿,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皮肤粘膜系统护理对化疗期白血病患儿感染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是目前国内外治疗小儿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但往往由于局部或全身感染使化疗难以及时实施,从而使白血病难以治愈或复发。而皮肤粘膜等与外界接触部位的感染又是感染的主要原因。为此,近年来我们采用皮肤粘膜系统护理措施,结合临床综合治疗,对化疗期白血病患儿感染的预防取得明显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共42例,男27例,女15例;发病年龄3~12岁,平均65岁;其中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32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0例。随机选取1994~1995年住院化疗的患儿64例为对照组,两组间性别、年龄、患病种类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患儿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接受PICC置管的白血病化疗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肿瘤化疗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治疗时间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缩短治疗时间,从而提高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32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护理体会,主要的护理措施有预防感染、出血护理、合理应用化疗药物的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认为有效的治疗和完善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存活率,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成人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213例,将前半年10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后半年108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白血病病人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循证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率为10.19%,较对照组24.7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预防成人白血病化疗病人肺部感染效果较好,但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实施多久、对病人有无不良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成人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成人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213例,将前半年10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后半年108例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白血病病人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循证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比较两组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急性白血病病人化疗期间肺部感染率为10.19%,较对照组24.76%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预防成人白血病化疗病人肺部感染效果较好,但高渗盐水雾化吸入疗法实施多久、对病人有无不良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人住普通病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患儿诱导缓解及强化治疗期间医院感染的发生频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类型。方法:分析30例儿童急淋医院感染临床资料。结果:急淋患儿医院感染率为86.7%,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占首位,其次为上呼吸道、胃肠道、口腔、皮肤、血液、泌尿道;病原菌以G^-杆菌多见,其次为球菌、真菌;≤3岁儿童医院感染率多于3岁以上儿童;急淋诱导化疗期及强化治疗期易患医院感染,其中诱导缓解期较强化治疗阶段感染率高。结论:急淋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医院感染发生与患儿年龄、治疗阶段有关,常见细菌为G^-菌。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患儿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合并间质性肺炎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对8例急性白血病合并间质性肺炎的患儿采取病情观察、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供氧、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感染、正确的出院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例,6例痊愈,2例因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结论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合并间质性肺炎的白血病患儿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照顾者化疗间歇期选择PICC家庭护理的真实原因与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例白血病患儿照顾者进行深度的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和提炼主题,得出医疗条件制约、对感染原因认识不足、患儿存在医疗恐惧的心理反应、维护方便、经济与医疗保障状况欠佳5个主题。结论白血病患儿照顾者选择PICC家庭护理有其自身特点,建议加强儿科PICC导管维护培训,增加患儿维护医院的可及性。同时,医务人员应强化导管相关性感染知识的宣传,缓解白血病患儿的医疗恐惧,正确引导照顾者选择专业护理人员进行导管维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疗法在缓解白血病患儿恶心呕吐中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临床化学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疗法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恶心呕吐发生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呕吐发生频率、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在缓解白血病患儿恶心呕吐中有明显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儿白血病化疗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防控措施。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感染的因素,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结果经过对患儿细致的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了小儿化疗室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使得白血病患儿医院感染得到控制。结论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预防小儿化疗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总结7例贝林妥欧单抗治疗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患儿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正确配制和输注药物;做好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识别和护理;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突发抽搐时快速有效地配合抢救。本组6例患儿顺利完成1个周期治疗,1例患儿治疗第20天因预后不佳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玉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851-2851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血液科2010-01-2011-03期间收治的92例白血病化疗患者,采用整体护理及重点部位预防感染护理方式,与同期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感染25例(27.2%),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胃肠道、口腔、肛周感染多见.结论 对白血病化疗患者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整体护理及重点部位预防感染护理,减少白血病化疗引起的感染,提高白血病的整体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黄嘉惠  叶中绿 《临床荟萃》2021,36(2):188-192
白血病是我国儿童发病率最高的血液恶性肿瘤,而感染是该类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效果,延长其住院时间,增加其治疗费用及复发率,并且是白血病儿童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白血病儿童感染耐药率逐年升高,且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DR)感染常见,对白血病儿童产生极大危害。因此,提高对儿童白血病合并MDR感染的认识非常重要。而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这方面的系统综述,故本文就目前儿童白血病合并MDR感染的现状、高危因素、机制和防治措施作一系统综述,希望有助于降低其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