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贡玉勤 《现代保健》2011,(26):106-107
目的观察“四固定”穿刺法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月在门诊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2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穿刺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四固定”穿刺法。观察两组输液效果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穿刺和固定成功率分别为97.1%和9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6%和82.9%;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3%。结论“四固定”穿刺法操作简单易行,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成功率,保证输液质量,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王红梅 《现代保健》2011,(2):104-105
目的通过改进动脉穿刺方法,提高一针成功率,保证血液透析中血流量,减轻患者痛苦。方法观察组105例次采用改进后直接动脉穿刺,配合U型胶布固定间接推动针翼方法。对照组104例次采用传统直接动脉穿刺方法进行血液透析,并比较穿刺成功率及优点。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及优点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改进后直接动脉穿刺方法损伤性更小,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保证了血流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背逆行穿刺对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背顺行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手背逆行穿刺法,对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1.67%,明显较对照组72.92%高(P 0.05);观察组液体渗漏、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明显较对照组16.67%低(P 0.05)。结论:手背逆行穿刺可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也能提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儿科大隐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细节。方法:选取接受大隐静脉穿刺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成相同例数的两组,常规护理应用在110例对照组中,优质护理应用在110例观察组中。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法下的首针穿刺成功率。结果:时照组110例患儿当中,首针穿刺成功率为82.72%,观察组110例患儿当中,首针穿刺成功率96.36%。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首针穿刺成功率有明显差异(P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将10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刺入血管后,观察组抽出针芯,再继续推进外套管;对照组借助针芯将套管和针芯一起送入静脉后,再抽出针芯。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80.7%、对照组穿刺成功率29.1%。经X^2检验,两组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3,P〈0.01)。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皮肤及血管弹性差的特点,穿刺方法应有别于其他年龄段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于提升患者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选择我社区在2013年4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42例需要进行静脉穿刺的老年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静脉穿刺,不配合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静脉穿刺的时候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社区的老年的静脉穿刺患者,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穿刺护理,能够更好的提高穿刺的成功率,确保老年的穿刺安全,改善患者的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中的静脉留置针置管方法改进,以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及血管成像扫描的成功率,确保图像质量,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方便。方法选择血管成像患者25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传统的置管操作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左手大母指固定皮肤、食指和中指固定Y型软管座右手退出针芯,右手再送套管单手方法。根据血管条件决定送管长度,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结果观察组穿刺置管成功率100%,患者疼痛也明显减小。对照组为98.4%、患者疼痛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血管成像患者血管条件不佳的,采用改进方法送管并根据血管条件决定送管长度的方法置管,提高穿刺成功率,确保图像质量,减轻疼痛,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洪艳 《药物与人》2014,(9):329-329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手背静脉穿刺法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从我院实施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中选取84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不同穿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握手手背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和对照组(采用握拳手背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均为42例,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出现疼痛感发生率和对穿刺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满意度高达100.00%,治疗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达95.24%,出现疼痛感发生率仅为7.14%同对照组患者的80.95%、78.57%和26.19%相比,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握手式手背静脉穿刺法可显著提高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对穿刺满意度和降低患者出现疼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彭桂芳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179-118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剌置管术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的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4例,进行颈内静脉穿剌置管术,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剌置管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穿刺方法,对两组患者穿刺的时间、穿刺次数、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详细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进行穿刺的时间、穿刺次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穿刺置管的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在危重症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剌置管术过程中具有便捷快速、安全系数高等特点,可有效缩短穿刺时间,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能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阮玲 《医疗装备》2015,(2):37-38
目的:观察临床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采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选取60例我院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分析案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其中实施超声引导穿刺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采用盲探穿刺的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尿毒症患者在血液透析后常规静脉注射失败下进行超声引导确立穿刺部位后行置管术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穿刺方法下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超声引导确立穿刺部位后行置管术成功率为94%;对照组患者盲探下去穿刺的成功率为70%,两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该法的成功率比常规盲探穿刺方法要明显存有优势,且穿刺后的并发症也显著低于盲探穿刺,无并发症状况发生,穿刺时间短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曾智明 《现代保健》2014,(20):79-81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静脉穿刺留置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需静脉注射治疗的患儿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在穿刺前在穿刺点给予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碘伏消毒后按照常规穿刺。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疼痛评分、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长对穿刺操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9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86.2%,对照组家长的满意度为4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穿刺留置针术中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减轻患儿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及家长对护士穿刺操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在脑梗死患者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行深静脉穿刺置管的100例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穿刺方法分组,传统盲穿患者为对照组(50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患者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穿刺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脸谱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穿刺成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置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ICU患者实施经超声引导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术治疗后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诊疗的ICU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针对对照组行传统穿刺术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行经超声引导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的概率、留针时间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6%,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60%。观察组行穿刺时间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病情严重的ICU患者行经超声引导的静脉留置针穿刺术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行穿刺术时间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低,此种方法应被广泛应用于ICU病人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为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95例行PICC置管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和对照组98例,两组均采用BD公司安全型经外周静脉穿刺PICC导管,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较高,达91%;对照组为75%。结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侵入性操作PICC置管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逆向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用于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日~2017年1月20日急诊收治的多发性创伤患者60例,将其按照静脉留置针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逆向颈外静脉留置),对照组---30例(给予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采血成功率、穿刺时间以及单通道1h液体补充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6.67%、采血成功率100%、穿刺时间(2.61±0.51 min)、单通道1h液体补充量(124.33±35.61m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多发性创伤患者急救护理中应用逆向颈外静脉留置针输液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让药物迅速到达心脏,发挥作用,为抢救赢得时间,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是心肺复苏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7月老年脑梗塞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见回血后,左右手边进边退配合送管方法置管.观察组采用见回血后,左手始终固定穿刺部位,右手食指固定针翼位置,右手拇指延着血管方向缓慢推Y型接口送管,右手食指同时拉针翼往后缓慢退出针芯前段的方法置管.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观察组穿刺方法,解决了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置管困难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朱立云 《现代保健》2010,(35):128-129
目的探讨不同穿刺方法与静脉充盈度对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充盈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两种置管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分别比较两组血管充盈良好者和血管充盈不良者首次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血管充盈良好者和充盈不良者首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静脉充盈良好的情况下,2种穿刺方法均可选用,而对于血管充盈不良者应选用单纯外套管推入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视锐5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法在细胞免疫治疗前采血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穿剃患者268例.其中观察组168例应用视锐5超声引导下穿刺采血法,对照组100例应用传统穿刺采血法。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视锐5超声引导下穿刺采血法一次性成功率99.4%,传统穿刺采血法一次性成功率8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操作时间为(30±25)s,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穿剌时间为(60±35)s,患者满意度82.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视锐5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采血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还减少了并发症发毕.倌得在临床摊广廊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中晚期卵巢癌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自2009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36例中晚期卵巢癌进行化疗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穿刺术20例,皮下植入化疗泵16例,观察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完成化疗疗程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常规组穿刺53次,一次成功率为83.0%,二次成功率为17.0%,化疗泵组总穿刺数42次,一次成功率为97.6%,二次成功率为2.4%.两组穿刺(P<0.05).常规组完成疗程45%,化疗泵组完成疗程81.2% (P< 0.05).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 皮下植入化疗泵与常规穿刺术组比较,植入化疗泵一次穿刺成功率、完成化疗疗程及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20.
于俊相 《医疗装备》2021,(6):150-15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天津市静海区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传统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穿刺操作时间、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成功率更高,置管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