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丙泊酚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过程中的不适反应,检查前、中、后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问卷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静作用明显不适反应降低(P<0.05),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受检者满意度较高(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应用丙泊酚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行胃镜检查的5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无痛胃镜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各280例,分别记录2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呼吸、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并进行观察。结果:无痛胃镜组患者痛苦反应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检查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下降(P<0.01),但无需处理,检查结束后可恢复正常,检查前后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在检查中有所下降(P<0.01),血压一过性升高、心率加快,检查结束后恢复正常。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中使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静脉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梁英秀 《全科护理》2015,(6):496-498
[目的]探讨检查体位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检查体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体位。比较两组倾倒发生率、进镜情况、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后维持原体位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体位对无痛胃镜进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无痛胃镜麻醉后倾倒的风险,提高病人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总结观察组528例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并与常规胃镜检查对照组5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观察组528例全部完成检查,对照组523例顺利完成检查。两组患者检查中及检查后均未发生呕血、黑便、胃食管反流等严重并发症。(2)观察组咽部不适、恶心、呕吐、躁动、心律失常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头晕、嗜睡、幻觉的发生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均未严重神志意识障碍,血压、心率异常波动以及呼吸抑制、低氧血症等并发症。检查中和检查后对照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氧饱和度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少,各观察指标和检测指标均优于常规胃镜检查。护理安全管理和插镜配合是笑气吸入清醒镇静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护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贾喆  亢媛  赵明霞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2):2048-2049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不同时段生命体征变化情况,防止误吸、肺部并发症、心脑血管意外事件、摔伤等事件的发生.方法 选取179例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0岁,排除严重心脏病和药物过敏史.于检查前20 min、检查3 min后、苏醒时及休息30 min后分别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神志、肢体运动状态和清醒时间.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痛胃镜检查,异丙酚基础用量1.5 mg/kg;平均清醒时间为8.4±2.5 min;患者在检查中出现了较轻度的循环、呼吸抑制现象,循环抑制主要表现在检查中和苏醒时血压、心率较低,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休息30 min后能恢复到检查前水平;呼吸抑制主要表现为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降低,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休息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老年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全过程吸氧,防止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无痛胃镜在超高龄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在超高龄患者申的应用价值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择100例80岁以上患者,分为无痛胃镜组及普通胃镜组,每组50例,比较检查前、检查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变化,检查中反应及检查后感受.结果:无痛胃镜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普通胃镜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检查前、检查中血氧饱和度变化,无痛胃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普通胃镜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痛胃镜组检查中血压、心率下降,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普通胃镜组检查中血压、心率明显增加,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在有完善的应急抢救措施及严密监护的情况下,超高龄患者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深呼吸预处理对无痛胃镜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呼吸预处理对无痛胃镜检查中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全麻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分成深呼吸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00例,麻醉方法均为静脉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观察其麻醉时间、用药量、呼吸抑制情况、SpO2变化趋势及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总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呼吸组发生呼吸抑制、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明显减少,Sp0:在麻醉后及检查过程中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前深呼吸预处理,能增加机体氧储备,减少了患者因呼吸抑制所致缺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将69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0~15 min后按常规程序接受检查,观察组患者静脉推注丙泊酚后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胃镜检查不适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接受复查的意愿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检查前或麻醉前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均正常,观察组检查中、检查后上述指标与检查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检查中心率和血压比检查前升高(P<0.05),两组检查中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电子胃镜检查效果优于常规胃镜检查效果,正确、全面的护理是安全、有效地完成无痛电子胃镜检查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人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对12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在异丙酚联合咪唑安定麻醉诱导下行胃镜检查过程中用多功能监护仪,全程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观察患者反应和成功率。结果检查过程中,患者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虽较检查前基础值明显下降,但均未经特殊处理,检查后逐渐恢复至检查前水平,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患者不良反应没有或很少,成功率为100%。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人呼吸循环影响小,可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人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12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在异丙酚联合咪唑安定麻醉诱导下行胃镜检查过程中用多功能监护仪,全程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及观察患者反应和成功率.结果 检查过程中,患者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心率虽较检查前基础值明显下降,但均未经特殊处理,检查后逐渐恢复至检查前水平,心电图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患者不良反应没有或很少,成功率为100%.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对老年人呼吸循环影响小,可降低心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术与常规胃镜术2种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度.方法 随机抽取进行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者(称观察组)与常规胃镜检查者(称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推注异丙酚,在睡眠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术中躯体反应,并记录术后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检查中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检查中躯体反应明显小于时照组(p<0.05),检查后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安全,较常规胃镜检查躯体反应明显少,受术者自觉舒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接受胃镜检查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研究组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胃镜检查,全程监测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前、中、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指末血氧饱和度(Sa O2),并统计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舒适度情况。结果胃镜检查前:两组患者HR、SBP、DBP、Sa O2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镜检查中:对照组患者HR、SBP、DBP显著高于检查前(P0.05),而研究组HR、SBP、DBP显著低于检查前(P0.05)两组患者Sa O2显著低于检查前(P0.05),两组患者Sa O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镜检查后:两组患者的HR、BP和Sa O2同检查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HR、SBP、DBP和Sa O2组间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而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人群而言,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性佳、舒适性好的检查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84例超高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胃镜检查,观察组采用无痛胃镜检查。对两组患者临床检查结局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胃镜检查均在3~8min内操作完毕。与检查前相对比,两组检查中的MAP水平均有显著性改变(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在HR值方面,观察组检查前、中变化不大(P0.05),而对照组检查中的HR值则要显著性高于检查前(P0.05)。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共有2例出现不适症状,发生率是4.76%,要显著性小于对照组的92.86%,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有41例(97.62%)表示有再次检查意愿,较对照组的23.81%更具优势(P0.05)。对超高龄患者运用无痛胃镜检查安全、快捷,且能够尽量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不会影响其耐受性,适合加强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228例,随机分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组(D/P组)和丙泊酚组(P组)各114例.D/P组麻醉:静脉注射地佐辛30 μg/kg,密切观察10 min后注入丙泊酚1.5 mg/kg;P组麻醉:单纯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恢复时间、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中两组平均动脉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均有所下降,其中P组平均动脉血压、心率低于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P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均小于P组(P均<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6.1% vs 20.2%,P<0.05);患者满意程度高于P组(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可稳定循环呼吸功能,安全性好,并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效的镇静、镇痛药物应用于小儿胃镜检查,以求其在进行检查过程中能够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恐惧感,减少不必要的痛苦.方法 2008年4月至2009年9月本院需要行胃镜检查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无痛胃镜组(观察组)48例,普通胃镜组(对照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普通胃镜检查;观察组术前静脉缓慢推注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然后行胃镜检查.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反应、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检查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检查前与检查后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心率检查后较检查前所上升,观察组心率检查前后变化不大.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检查过程中恶心、呕吐、流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对胃镜检查过程无痛苦记忆.观察组胃镜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在儿科胃镜检查中运用丙泊酚辅助胃镜检查可明显减少患儿的痛苦,缩短了检查时间,更有利于施术者观察病变,适宜在儿科领域中推广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前急救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3年5月本院救治的11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其中56例患者实施了院前急救措施为观察组,另56例患者无院前急救措施,给予常规急救为对照组。记录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收缩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变化,疗效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从发病到急救时间为(14.5±4.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1±5.4)min(t=29.116,P0.05);对照组5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8.9%。观察组1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1.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18,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患者经院前抢救后收缩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收缩压、呼吸、心率无明显改善(均P0.05),血氧饱和度稍有改善(P0.05);且入住急诊科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0,P0.05)。结论院前急救可明显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总有效率,尽早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镇静镇痛胃镜与普通胃镜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镇静镇痛胃镜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受检者的可接受程度。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8月在该院行上消化道癌筛查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检者意愿选择胃镜检查方式,分为镇静镇痛胃镜组和普通胃镜组。比较两组受检者检查前后相关体征变化,分析镇静镇痛胃镜的应用效果。结果镇静镇痛胃镜组检查前后收缩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普通胃镜组检查前后收缩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受检者检查前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镇痛胃镜组检查后收缩压和心率低于普通胃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静镇痛胃镜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呛咳、流涎、躁动、恶心呕吐和咽喉痛)较普通胃镜组低,耐受程度及满意度明显优于普通胃镜组,对检查过程的遗忘比例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镇静镇痛胃镜组阳性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胃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8%和0.47%,X~2=4.42,P=0.036)。结论受检者更易耐受镇静镇痛胃镜检查方式,该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阳性病变检出率高,有利于对患者相关病变的检查,受检者对检查的满意度和可接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进行胃镜检查且符合纳入标准的75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选择检查方式,将选择普通胃镜检查的3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选择无痛胃镜检查的3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及检查期间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检查时间、检查终止率、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检查前的MAP、SpO_2、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和检查后,观察组的MAP、HR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检查中和检查后的SpO_2值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检查终止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影响,满意度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麻醉在无痛消化内镜中的疗效.方法 将460例进行消化内镜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30例和对照组230例.观察组用异丙酚+氯诺昔康+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异丙酚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治疗.观察2组患者检查前(T0)、内镜到达检查终点时(T1)、内镜退出患者时(T2)、患者苏醒时(T3)4个时间点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结果 在T1,T2时间点,观察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T0、T3时间点,治疗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氯诺昔康+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行无痛消化道内镜检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异丙酚在胃镜检查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380例为实验组,静脉注射异丙酚,240例为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麻醉剂。观察检测前、中、后患者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异丙酚组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检查前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下降,但无需处理。结论: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