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阳虚质与慢性尿路感染发病的相关性及中医药对慢性尿路感染的诊疗进展。通过从中医体质与慢性尿路感染的相关性、中医疗法等方面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概括与总结。运用中医辨证论治能够提高慢性尿路感染的治愈率,减少复发;推断阳虚质可增加对慢性尿路感染的易感性,将中医辨证-辨病-辨体模式应用于该病能更好的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尿路感染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在尿路中生长、繁殖而引起的尿路感染性疾病。慢性肾盂肾炎属尿路感染范畴,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热、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夜尿增多、腰部酸痛等症状,病情持续可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犤1犦。本病  相似文献   

3.
尿路清对慢性尿路感染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尿路清对慢性尿路感染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肠杆菌菌液膀胱注入法造成慢性尿路感染模型,分组给药,60天后按Mosmann法略加改良观察脾细胞增殖反应和脾细胞抗体形成的变化,并检测血IL-6、IL-8含量。结果:尿路清可明显降低脾细胞增殖反应,预防组更明显;尿路清中剂量可明显降低尿路感染大鼠脾细胞抗体形成,中、高剂量可明显降低慢性尿路感染大鼠血清IL-2、IL-8水平。结论:尿路清对慢性尿路感染模型大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研究慢性尿路感染中医证候规律,建立一个较为客观的慢性尿路感染辨证分型方法。方法:通过对200例慢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使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慢性尿路感染证候规律。结果:200例慢性尿路感染患者的症状大致分为3个类型:第一类主要症状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脘腹胀满,尿频、尿急、尿痛、口咽干燥、口苦、小便淋漓不尽、腰膝酸软,共47例,占23.5%;第二类主要症状为少腹坠胀、少腹拘急疼痛、腰痛,共103例,占51.5%;第三类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结、少寐、头晕耳鸣、午后潮热,共50例,占25%。结论:慢性尿路感染可分为脾肾阳虚兼湿热、下焦气滞、肾阴亏虚3型,但以下焦气滞型为最多。  相似文献   

5.
<正> 尿路感染属中医淋证、腰痛的范畴。《丹溪心法·淋》篇认为“淋有五,皆属乎热”。后世医家多以清热通淋治之,这对急性感染效果较好,而慢性尿路感染由于病程长,病机较复杂,则效果不甚理想。现就慢性尿路感染的病因病机、辨证特点、治疗方法等浅识如下。 1 病因病机:导致慢性尿路感染的原因,根据临床观察大致有: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湿热之邪未尽,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灸法联合抗生素治疗成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成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对肾俞、关元、气海、足三里、三焦俞五穴进行温和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生素联合灸法治疗成年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慢性尿路感染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汤对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清热利湿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利湿汤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补肾益虚,活血化瘀的功效,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疗效确切,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在杀灭病菌、抑制细菌黏附、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慢性尿路感染自古以来都是较为难治的疾病,其有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特点。尿路感染在南方、北方治疗特点又大不相同。本文通过医案举隅总结龙华医院肾病科创始人徐嵩年教授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徐教授根据江浙特色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治疗慢性尿路,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尿路感染临床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芪栀消炎颗粒对慢性尿路感染大鼠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芪栀消炎颗粒的抗慢性尿路感染的作用.方法:应用逆行性大肠杆菌慢性尿路感染模型,观察芪栀消炎颗粒对慢性尿路感染大鼠的尿量、尿常规、尿培养、肾脏和膀胱病理组织学以及IL-6和IL-8的影响.结果:芪栀消炎颗粒能增加慢性尿路感染大鼠的尿量、降低尿液中细菌含量、改善肾脏和膀胱病理组织学的变化、降低血IL-6和IL-8的含量.结论:芪栀消炎颗粒具有抗慢性尿路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概括近5年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相关文献,对现代各医家在慢性尿路感染病机治则方面的认识以及治法选方相关的经验成就进行综述,为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分型、选方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松青  薛文  骞芳 《四川中医》2008,26(3):67-68
目的:观察参苓六黄汤加减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参苓六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三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苓六黄汤加减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慢性尿路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47例绝经后女性慢性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47例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活血化瘀法对绝经后妇女慢性尿路感染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八正合剂治疗尿路感染9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贻欣  刘麦浪 《陕西中医》1998,19(10):448-449
用八正合剂治疗尿路感染97例,并与西药氟哌酸治疗尿路感染46例对照比较,经随访3个月后,结果显示:两组尿路感染总有效率相差不大,但八正合剂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8.35%、23.91%,(P<0.01),另外八正合剂无任何毒副作用,且不存在耐药问题,不易转化为慢性尿路感染,对肾功能无影响,适合于慢性肾盂肾炎合并肾功能不全病人作长期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自拟清利通淋汤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慢性尿路感染患者,采用自拟清利通淋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2.3%。结论:自拟清利通淋汤临症加减治疗慢性尿路感染,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纯中药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自拟纯中药处方治疗慢性尿路感染35例.结果:随访35例,治愈25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结论:自拟纯中药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尿路感染患者尿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情况,为临床上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舞钢市人民医院85例不同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红细胞进行形态学检查。结果:对85例尿路感染伴有镜下血尿患者的,尿沉渣红细胞形态进行分析,结果为均一型52例,其中急性膀胱炎35例,急性肾盂肾炎10例,慢性肾盂肾炎7例;多形型28例,其中急性膀胱炎5例,急性肾盂肾炎15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混合型5例,急性膀胱炎0例,急性肾盂肾炎0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白细胞数量由少量至4+不等。结论:尿路感染尿液中红细胞的变化对鉴别肾小球性及非肾小球性出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尿路感染40例.结果:随访40例,治愈18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尿路感染常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宋卫国 《江西中医药》2006,37(11):37-37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发生率较高。而患者肾功能异常,特别是抗生素不能常规使用,使得治疗较为棘手,中医药治疗CRF患者合并尿路感染对保护患者肾功能有一定作用。笔者从2002年起应用八正散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尿路感染,疗效尚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葛友庆主任认为尿路感染病因病机主要涉及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或病久脾肾亏虚,膀胱气化无权,或肝郁气滞,下焦气机不畅。脾肾亏虚、气滞、湿热蕴结是尿路感染主要发病机理。临床治疗上急性尿路感染需清热、化湿、解毒三管齐下;慢性尿路感染需补肾健脾以治本,清热化湿以除标,并佐以疏肝理气之品。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慢性尿路感染20例姚源璋(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72111)王建新(济宁市卫生防疫站272145)尿路感染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多数呈慢性过程。有些病人常以反复尿路感染而诊断出糖尿病的存在。临床单纯西药治疗复发率高,副作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