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洪凯 《医疗装备》2022,(22):79-81
目的 探讨数字化口腔印模技术与硅橡胶印模技术在根管治疗后嵌体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20例根管治疗后行嵌体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硅橡胶印膜技术进行嵌体修复,试验组采用数字化口腔印模技术嵌体修复,修复完成1个月后,比较两组取模时间、修复体戴牙时间、舒适度及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结果 试验组取模时间及修复体戴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试验组取模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硅橡胶印模技术相比,在根管治疗后行嵌体修复患者中应用数字化口腔印模技术可减少患者取模时间与戴牙时间,患者舒适度更高,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3shapeTrios口内印模技术配合制作全瓷冠的护理注意事项。方法:选择我院120例数字化全瓷冠修复的患者,制取口内扫描印模,对戴牙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能顺利完成全瓷冠试戴粘结,边缘密合,邻接关系合适,咬合舒适,3个月内电话回访无崩瓷、修复体脱落现象。结论:护士必须熟悉冠修复临床操作流程,掌握口内印模技术的操作要点及扫描件要求,才能高效配合临床医师及技师,精准完成全瓷冠修复。  相似文献   

3.
冯秀梅 《现代养生》2023,(6):417-419
目的 对比烤瓷贴面与铸瓷贴面用于前牙美学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6例前牙美学修复患者,在组间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的前提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铸瓷贴面,观察组采用烤瓷贴面。比较两组修复体优良率、美观效果、修复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修复体优良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95.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观效果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93.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贴面厚度低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维持时间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98%,略低于对照组的13.9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牙美学修复中使用烤瓷贴面与铸瓷贴面均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修复体优良率以及美学效果均较好,整体的修复满意率也无较大差异,但是烤瓷贴面厚度更低,适应性更加理想,并发症少,而铸瓷贴面成本更低,因此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牙美学修复应用二氧化锆全瓷冠和超薄瓷贴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天津市红桥区口腔医院收治的患者60例(120牙),随机分为二氧化锆全瓷冠组和超薄瓷贴面组,每组各30例(60颗前牙)。二氧化锆全瓷冠组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超薄瓷贴面组采用超薄热压铸瓷贴面进行修复。两组均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正标准(USPHS)进行评估,术后追踪观察1年。对两组患者的美学修复效果进行比较,其指标主要包括:边缘完整、解剖外形、表面光滑度、颜色、牙龈状况。结果二氧化锆全瓷冠组修复在边缘完整、解剖外形、表面光滑度、颜色、牙龈状况方面效果评价均高于超薄瓷贴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比超薄瓷贴面修复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前牙修复采用瓷贴面和全瓷冠牙科材料修复的效果。方法选择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前牙修复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瓷贴面修复,观察组采用全瓷冠修复,比较两组前牙修复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1年后的前牙修复满意度及牙龈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体的完整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牙修复采用瓷贴面和全瓷冠牙科材料修复均可以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前牙修复中,全瓷冠牙科材料修复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聚合瓷间接树脂贴面用于老年人前牙修复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林波  张彦聪 《中国校医》2010,24(6):434-435
目的探讨前牙(四环素牙、氟斑牙、变色牙、釉质发育不全、小面积缺损)美容修复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4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分别用聚合瓷间接树脂贴面和全瓷贴面修复,随访1年,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分别考察颜色满意度、边缘适合性、染色、脱落、术后敏感5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瓷贴面与间接树脂贴面对前牙美容修复均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因此聚合瓷间接树脂贴面有望取代全瓷贴面而成为前牙美容修复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
董会  关鑫博  雍威  赵鑫 《医疗装备》2023,(21):48-50
目的 探讨个性化牵拉器在上颌无牙颌数字化印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6例上颌牙列缺失患者,使用口内数字压膜扫描仪扫描完整牙弓图像,再使用个性化牵拉器辅助数字化扫描仪进行牙弓图像二次扫描,比较两次扫描的重叠边缘差异、牙弓信息精确度,以及满意度。结果 使用个性化牵拉器后,口腔扫描印模重叠边缘差异优于使用牵拉器前;使用个性化牵拉器后口腔扫描印模均方根误差低于使用个性化牵拉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个性化牵拉器前、后口腔扫描印模正、负距离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后患者满意度为100%。结论 使用个性化牵拉器对上颌无牙颌数字化印模进行辅助可以有效提高牙弓图像信息精确度,及患者满意度,为无牙颌数字化提供新的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单牙缺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价患者应用口内扫描仪与3D打印技术联合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将42例自2018年5月~2019年7月进行种植修复治疗的单牙缺失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n=21)患者应用传统硅橡胶印模修复方式,观察组(n=21)患者应用口内扫描仪与3D打印技术联合种植修复方式,对比两组修复效果、取模时不良反应以及取模时间、试戴修复体时间。结果:观察组颜色匹配、表面质地以及外形均优于对照组,修复效果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取模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取模用时及试戴修复体用时均较对照组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传统硅橡胶印模修复相比,口内扫描与3D打印技术精度更高,在单牙缺失中的种植修复效果理想,可保证修复体质量,同时还能够减轻患者不适感并缩短患者的修复治疗时间,有助于提高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聚合瓷在前牙贴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36例患者108颗前牙进行聚合瓷修复,来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聚合瓷修复患者进行为期4年的复查,有9颗牙齿出现折断、8颗出现边缘染色、12颗出现牙龈炎,所有患者未出现聚合瓷脱落、适应性差、牙本质敏感等症状.结论聚合瓷贴面工艺在前牙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培 《中国校医》2021,35(6):464-466
随着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诊疗技术于口腔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现已被认为是日后口腔修复的主要技术与流行趋势。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因具有操作快速、舒适度高等优势而成为数字化诊疗技术成功基础,但该技术仍存精密度不佳、软组织还原度一般等局限性。本文现就既往口内数字化印模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口腔种植选取印模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瓷冠烤瓷贴面用前牙修复的美容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间该院全瓷冠烤瓷贴面修复前牙7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期70例金属烤瓷冠前牙修复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除边缘适应性可接受例数外,实验组对颜色、着色可接受者例数以及患有牙龈炎例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瓷冠烤瓷贴面用于前牙修复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全瓷冠烤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牙诊科就医的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式修复方法,观察组采用全瓷冠烤瓷贴面修复,对两组患者牙齿边缘适应性、着色、牙龈炎等方面进行临床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颜色、着色、牙龈炎等方面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瓷冠烤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有明显的效果,具有临床可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3.
董毅  梁洁 《现代医院》2007,7(6):40-42
目的通过唇颊面间接修复树脂贴面的设计、制作,应用于变色前牙及小范围牙体缺损的美容修复方法,追求少磨牙、固位佳、强度大、易于修理的美容修复效果,为牙科美容修复的设计提供新的、合理的选择方案。方法应用间接树脂体贴面修复变色牙。唇面均匀磨除0.3~0.5mm,终止线位于龈下0.5mm。印模后直接在石膏代型上制作贴面。用3MESPERelyXTMVeneer贴面粘接套装粘固。结果60个贴面经6~15个月观察,临床检查贴面的边缘适合性、颜色稳定性和脱落率等,总成功率96.67%。结论间接树脂修复贴面具有脱落率低,美观,耐磨损,抗着色及对牙龈组织无刺激的优点,是美容修复的一种经济、实用的较理想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E.MAX三代CAD-CAM铸瓷全冠、金铂合金烤瓷全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全冠辅以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0例需桩核修复的前牙,经完善根管治疗后,以纤维桩、树脂核修复,并分别制作铸瓷全冠、金铂合金烤瓷全冠与镍铬合金烤瓷全冠各80件,进行多项指标2年临床的追踪观察。结果铸瓷冠在颜色方面优于金铂合金和镍铬合金烤瓷冠(P〈0.05);金铂合金烤瓷冠在边缘密合度方面优于铸瓷冠和镍铬合金烤瓷冠(P〈0.05);镍铬合金烤瓷冠在颜色、边缘着色、牙龈健康状况方面不及铸瓷冠和金铂合金烤瓷冠(P〈0.05)。结论 E.MAX三代CAD-CAM铸瓷全冠在美学效果方面优于其它两种修复体;金铂合金烤瓷全冠在边缘密合度方面优于其它两种修复体,两者在牙龈健康和边缘着色方面也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  相似文献   

15.
徐晗 《医疗装备》2023,(8):91-93
目的 分析钴铬合金烤瓷冠与全瓷冠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九江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68例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34颗患牙)。对照组采取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研究组采用全瓷冠修复,比较两组修复情况、牙周相关情况[牙龈指数(GI)与菌斑指数(PLI)]、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修复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I、PL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GI、PLI均较治疗前下降,且研究组GI、PL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修复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采用全瓷冠修复治疗,可显著提高修复成功率,利于改善牙周组织状况,对提高临床修复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贾桂英 《药物与人》2014,(7):109-109
目的:瓷贴面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临床设计、牙体预备、治疗后患者的配合等都直接关系到修复后的效果。方法:对22例31个前牙,用树脂粘结系统将瓷贴面粘接到预备后的牙体。结果:31个患牙进行3年的随访观察,有1个因粘接未压紧而脱落,其余患者均表示满意。结论:瓷贴面在治疗过程中牙体预备量少,对牙体及牙周刺激较小,牙齿的机械强度维持较好,能获得较好的美学及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对根管治疗牙美观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夏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行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观察组)及树脂直接修复(对照组)行根管治疗的磨牙残冠患者各64例(64颗)。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2年后临床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差异。结果 治疗1年后,两组修复体完整性、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继发龋和牙龈健康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食物嵌塞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年后,两组修复体完整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继发龋、牙龈健康状况及食物嵌塞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及治疗2年后,观察组色泽、外形、面容和心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树脂嵌体间接粘结修复不仅对根管治疗牙美观效果较好, 且能维持良好的修复体完整性、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继发龋、牙龈健康状况及食物嵌塞情况,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洋 《医疗装备》2023,(17):69-71
目的 探讨水分离技术在小儿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62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电脑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两组均采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挑边穿刺针针头分离技术,试验组术中实施水分离技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皮下出血、睾丸萎缩、切口感染、阴囊肿胀、线结反应)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长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腹股沟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实施水分离技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加快患儿康复,提高手术安全性和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D-CT重建联合3D打印模型可视化技术在单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3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赣州市石城县人民医院100例行单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仅通过胸部普通增强扫描制定术前计划,试验组术前基于高精度增强CT扫描,并采用3D-CT重建双肺、肺癌、支气管和毗邻动静脉模型,借助3D打印模型可视化技术打印模型,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肺功能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1 d后伴有不同程度疼痛;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7 d后肺功能得到提高,且试验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围术期心律失常、肺部感染、静脉血栓、肺不张、胸膜支气管瘦及术后漏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CT重建联合3D打印模型可视化技术用于单孔胸...  相似文献   

20.
谈海霞  张明  江红娟 《医疗装备》2024,(6):69-71+74
目的 观察半导体激光牙龈切除术联合纳米树脂充填龈下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就诊于银川市口腔医院的龈方洞缘位于龈下1~1.5 mm的64例前牙及前磨牙楔状缺损患者(共82颗患牙),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42颗患牙)和对照组(32例,40颗患牙)。试验组采用半导体激光牙龈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刀牙龈切除术治疗。两组均于术后1周采用纳米树脂充填楔状缺损。比较两组术后24、48、72、96 h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和术后12个月的龈沟出血指数(SBI)和探诊深度(PD),以及术后12个月的修复效果(充填体完整性、边缘适应性、继发龋、边缘着色、新发缺损和牙髓反应)。结果 试验组术后24、48 h的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72、96 h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SBI、P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SBI、PD均低于同组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