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酒中毒致脑萎缩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文对10例慢性酒中毒所致脑萎缩进行了临床分析。方法:10例患者均进行了头部CT检查。结果: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智能减退,均有脑萎缩,而且智能减退和脑萎缩的程度与饮酒量、饮酒史密切相关。结论:各地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酒中毒的发生率较70年代明显上升,应引起全社会对酒中毒的危害性的高度重视,提倡国家生产低度酒,杜绝酒中毒致脑萎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对10例慢性酒精中毒所致认知功能改变的患者进行分析。方法:10例患者均进行了头部CT检查及智力量表测查。结果:1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改变,均有智力减退及脑萎缩,而且认知功能改变和脑萎缩的程度与饮酒量、饮酒史密切相关。结论:各地调查资料显示,我国酒中毒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应引起全社会对其危害性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马厚辉  许祖年 《广西医学》2001,23(6):1385-1387
目的 :探讨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2 46例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各个时期住院例数、临床特点和治疗的转归。结果 :慢性酒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见于男性 ,以自知力丧失 (或部分丧失 )及幻觉最常见 ,大部分出现脑萎缩 ,治疗后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再度饮酒而反复住院 ,后 10年住院例数是前 10年 2倍。结论 :该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且出现多种精神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及脑萎缩 ,反复住院者达 30 1%。  相似文献   

4.
王靖 《河北医学》2014,(4):668-670
目的:探讨论证酒依赖临床与头颅CT脑结构异常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90例酒依赖患者与76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并对临床与头颅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酒依赖患者脑室及脑沟宽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饮酒持续时间与脑结构异常有密切关系。结论:酒依赖患者脑萎缩程度与饮酒量、饮酒时间及临床症状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对18例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并对其护理要点进行讨论。结果对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症状精神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均有改善。结论对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治愈率使患者重归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酒依赖导致脑萎缩的程度,探讨cT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慢性酒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影像学表现。结果88例酒依赖患者脑萎缩程度:正常5.7%,轻度13.6%,中度者52.3%,重度者28.4%。大脑右半球的脑沟数比左半球的多(P〈0.05)。结论慢性酒依赖患者的cT表现有广泛性大脑皮质萎缩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报告1例橄揽体桥小脑萎缩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共济失调、言语障碍、眼球协同运动障碍及智能减退。经CT检查证实大脑皮质及小脑萎缩。结合文献复习对橄榄桥小脑萎缩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智能损害与脑萎缩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和文  高镇松 《广东医学》2001,22(8):696-697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智能损害与脑萎缩的关系。方法 应用WAIS-RC对3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智力测验,然后按CT结果分为脑萎缩组28例(82%)和非脑萎缩组6例(18%),分别进行智力测验比较与常模对照,同时分析不同智力水平脑萎缩的情况。结果 脑萎缩组的智能损害更明显、智力水平越低、脑萎缩的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分布越广(如脑室扩大、脑裂增宽、脑沟加深、甚至全脑萎缩)。结论 精神分裂症智能损害与脑萎缩关系密切,提示精神分裂症智能损害者存在脑器质损害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及CT/MRI影像表现特征,探讨CT/MRI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患者40例,观察患者酒依赖致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及CT/MRI影像表现。结果 CT/MRI中显示,40例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其中,包括大脑萎缩、小脑萎缩和二者合并萎缩,大小脑合并萎缩占比最多;11例患者存在脑梗死的现象;患者出现脑白质病变共29例;4例患者存在韦尼克脑病。结论 CT/MRI检查对了解脑损害的性质、范围及程度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嗜酒者基数增大 ,我市救治的精神病患者中的酒中毒患者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 ,酒中毒所致的人类健康问题及社会问题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也为社会各界所重视。本文通过对曾入院确诊的2 0 0例酒中毒患者与正常人群定向调查 2 2 5例嗜酒者进行多项临床对照研究 ,为预防酒中毒及治疗该病患者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酒中毒者 曾在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住院治疗 ,诊断为酒中毒患者 ,共 2 0 0例 ,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4 0 .2± 10 .4 )岁 ,按CCMD - 3酒中毒诊断标准重新诊断 ,符合者入组。1.2 对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酒中毒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6例慢性酒中毒性抑郁障碍与62例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条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酒中毒性抑郁障碍患者出现抑郁症状与其饮酒持续时间长短有关;焦虑/躯体化、激越、体重变化、记忆力减退出现率高于抑郁症组,而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出现则低于抑郁症组.结论慢性酒中毒性抑郁障碍与抑郁症在临床上存在某些差异,抑郁是酗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周建平  陈文清  刘美秀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7):764-764,766
目的:探讨慢性酒中毒性抑郁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6例慢性酒中毒性抑郁障碍与62例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条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酒中毒性抑郁障碍患者出现抑郁症状与其饮酒持续时间长短有关;焦虑/躯体化、激越、体重变化、记忆力减退出现率高于抑郁症组,而日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出现则低于抑郁症组。结论:慢性酒中毒性抑郁障碍与抑郁症在临床上存在某些差异,抑郁是酗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我院急诊内科自 1989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因口服草乌类药滴中毒患者 32例 ,全部有不同程度心律失常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病例  32例中毒者 ,男 15例 ,女 17例 ;年龄 2 5~ 71岁。其中因风湿、类风湿服用草乌药酒中毒 30例 ,1例将外用于跌打损伤的草乌药酒口服 ,1例大量服用草乌药酒。服药量0 .5~ 10 0ml,服药至起病时间 0 .5~ 2h。全部患者除有唇舌发麻、恶心、呕吐外 ,均有不同程度胸闷、气短 ,心电图检查 ,均有心律失常。其中 4例出现血压下降 ,意识障碍 ,1例因室颤 ,抢救无效死亡。1.2心电图表现  32例患者中 ,室…  相似文献   

14.
电针厌恶疗法戒酒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外尚未见到大规模的电厌恶治疗酒瘾的报道 ,我们使用电针厌恶疗法进行戒酒治疗 ,经过 5年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介绍我们在治疗时的一些体会 ,和同道一起探讨。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选取 1994年 7月至 1999年 7月我院住院的酒依赖、酒中毒患者 2 5例 ,全部病例均为男性 ,均符合CCMD 2、ICD 10的酒依赖、酒中毒的诊断标准。1.治疗组 :经协商愿意进行电针厌恶疗法戒酒治疗、无严重躯体疾病者 9例 ,进入治疗组 ,其中酒依赖 6例 ,酒中毒3例。年龄 :2 9~ 5 4岁 ,平均 :(38.6 2± 6 .78)岁 ,饮酒年限10~ 2 8年 ,平均 :(14 .73…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酒中毒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6例有自杀行为的酒中患者和496例无自杀行为的酒中毒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抑郁、幻觉、妄想、自杀家族史、病前生活事件;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抑郁、幻觉、妄想、慢性酒中毒、病前生活事件、紧张焦虑、自杀家族史。结论:提示酒中毒自杀行为与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16例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19~64岁。内服草医自制的草乌酒中毒10例,自杀性内服外用草乌酒中毒6例,服药至抢救时间20分钟~3小时。全部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言语不利,口咽部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气急,心悸,2例患者出现意识模糊,4例患者血压偏低。查体可见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减弱,心律不齐,频发早搏。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缓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健脑颗粒剂对脑萎缩患者肾阴虚血瘀证主症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脑萎缩肾阴虚血瘀证患者 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滋肾健脑中药所组成的益肾健脑颗粒剂治疗,对照组30例用吡拉西坦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脑萎缩的总有效率为86.6%,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主症记分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1;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血小板聚集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全血黏度亦有改善,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益肾健脑颗粒剂对脑萎缩肾阴虚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脑萎缩患者的智能状态及血流变指标.  相似文献   

18.
笔者应用启智汤治疗脑萎缩合并痴呆症40例,并设对照组35例作对照,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笔者采用中药启智汤治疗脑萎缩合并痴呆症40例,患者均为2009-2012年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最大81岁,最小54岁,平均年龄69岁,男25例,女15例,所有病人都做了脑CT或脑核磁(MRI)检查,具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影像指证,并且ADL测定均>16分。1.2诊断标准脑萎缩合并痴呆症所致记忆力减退、无计算能力、判断力消失、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  相似文献   

19.
60例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和老年性痴呆(AD)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的60例MCI和AD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在60例以记忆下降为主诉的患者中,有56例达到AD诊断标准,发病年龄为50-79岁,文化程度较低者占多数,临床表现特点为智能全面的衰退,最常见的首发症状是记忆力减退,以近记忆下降为主,认知域损害以记忆下降、计算不能、情感人格障碍、定向力障碍最常见,MMSE量表评分降低,MRI检查可发现不同程度脑萎缩,部分表现为海马萎缩。有4例达不到痴呆诊断标准,只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无其他认知功能损害.MMSE评分24-27分。结论:AD患者早期均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对记忆力减退人群进行神经精神量表筛查有助于AD早期诊断。AD患者到中晚期治疗较困难,因此早期诊断及干预对延缓病程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脑萎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抽取4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患有慢性乙醇中毒的临床确诊患者(定义为A组),其中包括20例同时伴有脑萎缩症状的患者(定位a组)和20例无脑萎缩症状的患者(定义为b组),再抽取40例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定义为B组).对上述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结果对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与脑萎缩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A组患者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TNF-α和IL-6水平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两项指标与脑萎缩的相关性非常明显(P<0.01).结论 慢性乙醇中毒患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乙醇中毒致患者出现萎缩性脑损伤症状,上述两项指标可以作为临床对该类患者的病情进行判定和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