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为80.0%,利培酮组显效率为73.3%。阿立哌唑组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清肝健脾汤治疗儿童甲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甲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科内制剂小儿清肝健脾汤口服,1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儿疗效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无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清肝健脾汤治疗儿童甲型肝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梅花针治疗脾虚中寒型小儿夜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梅花针治疗,对照组单用梅花针治疗,两组均以6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两组患儿出现夜啼症状的时间及夜啼平均持续时间比较,观察组均较对照组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梅花针治疗脾虚中寒型小儿夜啼疗效好,安全性好,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多潘立酮与西沙比利治疗早产儿胃潴留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92例胃潴留早产儿应用西沙比利治疗48例,多潘立酮治疗44例,7d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及心肝肾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潘立酮组治愈率59.1%(26/44),明显优于西沙比利组37.5%(1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潘立酮治疗早产儿胃潴留临床疗效优于西沙比利,且较西沙比利潜在风险小,应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5.
过敏煎加味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过敏煎加味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VA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过敏煎加味;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7d后观察两组疗效,1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治疗7d总有效率为90%(27/30);1个月后随访,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治疗7d总有效率为33.33%(10/30);1个月后进行随访,总有效率为83.33%(25/3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次数及咳嗽程度、其他中医症状积分较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及1月随访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煎加味治疗儿童CVA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炎琥宁、痰热清及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入院次序分为炎琥宁组、痰热清组、清开灵组各40例,在抗感染、止咳化痰、降温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炎琥宁组加用炎琥宁注射液,痰热清组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清开灵组加用清开灵注射液,7d后观察3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炎琥宁、痰热清、清开灵3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是97.5%(39/40)、95.0%(38/40)、80.0%(32/40),炎琥宁、痰热清两组显著高于清开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炎琥宁、痰热清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琥宁、痰热清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总病程均明显短于清开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琥宁、痰热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优于清开灵注射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及0.5%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0.5%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及地塞米松静滴。两组患儿均给予综合治疗,疗程1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气促、喘息、肺部哮鸣音或湿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效果肯定,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药物佐治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慢性咳嗽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辨证基础上配伍活血通络中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变化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96.7%(29/30),对照组愈显率为70.0%(2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有效控制时间方面,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中药佐治儿童慢性咳嗽,疗效显著,且症状有效控制时间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1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中药熏洗组113例,温水浴组103例,中药口服组105例。各组均口服利巴韦林,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风寒煎剂熏洗、温水浴、口服风寒煎剂饮片。疗程2d,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熏洗组总有效率为97.3%(110/113),温水浴组84.5%(97/103),中药口服组96.2%(101/105),中药熏洗组、中药口服组疗效优于温水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熏洗组与中药口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风寒煎剂熏洗治疗小儿外感发热(风寒型),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退热时间,改善伴随症状,且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TMS)联合康复训练包括行为分析治疗、社交训练、言语治疗、感觉统合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刻板行为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省立医院康复科住院的ASD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儿童均接受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言语治疗和感觉统合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TMS(且rTMS在康复训练之前)。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和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核心症状总改善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ABC评分及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BC评分及CA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核心症状总改善率为1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86.7%(2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对ASD儿童核心症状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TMS联合康复训练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更昔洛韦、干扰素及利巴韦林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儿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3组,更昔洛韦组30例给予更昔洛韦5mg/(kg·d)静脉滴注,干扰素组给予干扰素5万U/(kg·d)肌内注射,利巴韦林组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静脉滴注,3组均每日1次,疗程均为5d,其他治疗相同。观察3组疗效,发热、咽炎、结合膜炎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更昔洛韦组总有效率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但更昔洛韦组和干扰素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更昔洛韦组和干扰素组症状体征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利巴韦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更昔洛韦组、干扰素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更昔洛韦和干扰素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疗效显著,短期使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玉屏风口服液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方法将7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和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玉屏风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84%(33/38),对照组73.68%(28/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口服液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顺尔宁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后持续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MP感染后持续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及肺力咳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顺尔宁口服,疗程4周。比较患儿治疗第7、15、30天时咳嗽有效情况及治疗第30天时两组患儿咳嗽治愈情况、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第7、15、30天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第30天时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顺尔宁治疗儿童MP感染后的持续性咳嗽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清热方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郑州市儿童医院收治门诊和住院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抗凝、利尿等对症治疗,应用足量强的松(2 mg/kg)诱导缓解。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清热方加减,4周为1个疗程,共9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疗效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总胆固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的症状及体征,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26/30),优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6.7%(11/30),显著低于对照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高于治疗前,24 h蛋白定量、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以上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血肌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可改善患儿24 h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及高凝血情况,减少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复发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临床观察未见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小儿咳喘灵颗粒与氨溴索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儿入院确诊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氨溴索口服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67.5%(2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用时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儿咳喘灵颗粒与氨溴索口服液联合治疗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咽结合膜热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炎琥宁粉针剂治疗,每次0.08~0.2g,加入250mL 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持续治疗3d。观察组使用热毒宁注射液20mL加入250mL生理盐水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持续治疗4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4%(31/33),优于对照组66.67%(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临床退热、咽痛消失、眼结合膜充血消失及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06%(2/33),优于对照组27.27%(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咽结合膜热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临床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贞芪颗粒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效果,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贞芪颗粒和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42/50),对照组64%(4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血消失时间、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贞芪颗粒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及对症常规治疗,疗程5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57/61),高于对照组77.1%(4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口腔疱疹、手足皮疹愈合时间及总疗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童手足口病的治疗中,热毒宁注射液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宣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风热证)的疗效。方法将300例小儿急性咳嗽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予以抗感染、化痰止咳等一般基础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宣止咳颗粒,疗程5d,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195/200),高于对照组82.0%(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清宣止咳颗粒治疗小儿急性咳嗽病(风热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感冒清热颗粒对小儿风寒型感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风寒感冒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给予感冒清热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疗程5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21/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感冒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寒外感型感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